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大表哥-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城中各处不肯投降,因为他们知道大宋肯定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们。
  “敢反抗者,诛!”赵振这时却是面色冷酷的再次下令道,所谓“诛”,可不是只杀一人,而是若是有人反抗,那么全家就要受到诛连,换句话说,赵振这是要让手下大开杀界了。
  曹俣听到这里却是一愣,随后看了看左右这才有些犹豫的上前一步道:“将军,若是杀人太多,会不会引起朝堂上众位大臣的注意,万一有人因此而参奏将军的话,恐怕……”
  曹俣也是出自好心,作为这些年来第一次率兵出征境外的将领,赵振本来就容易遭人嫉妒,更何况这次不是文官领兵,说不定许多人都盯着赵振,等的就是他犯错,现在西平府已经打下,若是杀人太多,说不定会被人说成是“滥杀无辜”,到时如果这个罪名扣实了,恐怕赵振就算立了大功也要倒霉。
  赵振自然也知道曹俣是出自好心,不过只见他这时却自信的一笑道:“放心吧,就算是朝中有人要给我扣帽子,到时也会有人帮我,绝不会因此而获罪!”
  “可是就算将军朝中有人,也没必要杀掉这么多党项人,毕竟将军的名声万一……”
  没等曹俣把话说完,只见赵振却是摆手打断他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不过虚名对我们来说根本没什么用,我更看重实利,咱们这五万大军虽然是边军中的精锐,但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见血太少,这点你也应该清楚!”
  曹俣听到这里也露出复杂的神色,这几年西北虽然冲突不断,但一般规模都不大,而且还是固定的几片区域,这也使得能够接触到实战的军队并不多,哪怕他们抽调出来的五万精锐,其中也有不少人是第一次上战场,而见过血的士卒与没见过血的士卒简直是天差地别,这点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
  “将军是想拿西平府练兵!”过了好一会儿,只见曹俣这才缓缓的道。
  “是啊,西平府虽然是党项的军事重镇,但据我们得到的情报,黄河对岸的兴州才是党项的根基,那里的守兵数量就算比咱们少,但肯定也有限,而且又有城池可以依靠,咱们非但不占优势,反而还处于劣势中,所以借着西平府让兄弟们见见血,增长一下士气,免得那帮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出洋相!”赵振这时再次解释道。
  当然赵振还有一件事没说,那就是在他接到任命之时,曾经收到一封密信,这封信是朝中一位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所写,信中给他分析了一些朝中的情况,并且对他做了一些承诺,这也是他敢放手杀人的主要原因。
  三日之后,占据西平府的宋军这才封刀,本来光是守军就有两万,人口更是超过十万的西平府,现在人口却已经不足一半,这主要是因为党项全民皆兵,只要是成年的男子就是战士,所以宋军在占据这里时,也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哪怕到了现在,依然有零星的抵抗出现,不过这已经不影响大局,活下来的大部分都是妇嬬老弱。
  不过就算是这样,赵振依然宣布整个西平府城实行军管,城中的所有物资全部上缴,然后统一分配,等日后自然会有其它人接管这里,到时来的很可能就是屯田的军队,而这些女人刚好配给军中的单身汉为妻。
  随着西平府的稳定,赵振也再次起兵赶往兴州,两天后与周美的先锋军汇合,不过这时想要渡河却是一个问题,毕竟黄河这么宽,而且对面的党项人也早就做好了迎敌的准备,在宋军渡河时肯定会受到对方的迎头痛击。
  不过让许多人没想到的是,赵振的主力大军来到黄河岸边后,一不搭浮桥,二不靠舟船,就这么一直静静的驻扎在黄河岸边一动不动,而对面的李元昊也集结大军在对面守候,双方不约而同的都不愿意渡河。
  赵振按兵不动的消息也很快传到后方,然后通过皇城司的飞鸽传书送到了京城,而当赵祯得到这个消息时,也立刻召来吕夷简、曹玮等人前来商议,当然李璋肯定也在,事实上这段时间赵祯刚接手政务,许多事情都还不熟悉,也需要有人时时提醒,另外刘娥的葬礼马上就要举行了,所以这段时间李璋也经常呆在宫里。
  “赵振在黄河岸边按兵不动,而且也没有造浮桥和船,他到底有什么打算?”等到众人到来之后,赵祯也没有废话,直接将自己心中的疑问讲了出来道。
  “陛下不必担心,臣以为赵振很可能是在等!”这时只见曹玮第一个站起来道,他年纪大了,特别是腿脚不太好,所以来到垂拱殿后赵祯也立刻赐座。
  “等?等什么?”赵祯这时有些不解的问道。
  “难道是在等黄河结冰?”这时旁边的吕夷简忽然开口道。
  “结冰!黄河什么时候会结冰?”赵祯听到这里也不终于一拍脑袋,他差点忘了黄河会结冰,不过现在还不到十月,京城这边已经开始结冰了,只是不知道黄河那边会什么时候结冰?
  “西北那边更冷,一般比京城更早结冰,但是兴州那段黄河水流比较湍急,水中的泥沙也比较大,所以不太容易结冰,不过一般等到十月中旬左右时,河面肯定会被冻上!”李璋对黄河还算熟悉,而且他还去过西北,所以这时也开口解释道。
  大宋这个时期的气候与后世还是有所不同,简单来说这个时期的气候在冬天时更冷,夏天却不像后世那么热,相比之下,前唐时的气候与后世更像,只是后来天气越来越冷,也造成游牧民族南下,这才形成了辽宋两分天下的局面。
  “十月中旬,那不是大娘娘要下葬的日子吗?”赵祯听到李璋的回答也是一愣道。
  “差不多,其实赵振也是在赌,他赌黄河结冰前不会下大雪,否则若是遇到大雪封路,大军与后方的补给就会断绝,到时大军就只能缩回刚打下来的西平府中休养,等到来年再出兵攻打兴州了。”这时曹玮也再次开口道。
  西北的大雪十分可怕,有时甚至能把房子埋在雪下,而且积雪在整个冬天都不会融化,所以在冬天用兵是极其危险的,而且没了补给,大军也打不了仗,这会给兴州的李元昊做出喘气之机,到时说不定会出现什么变故。
  “那如果真的在黄河冰封前被大雪封路,会给这一仗带来什么影响?”赵祯这时再次有些担心的道,毕竟这是他亲政后第一次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所以他也不想出现任何问题。
  “陛下放心,如果大雪封路,咱们这边动不了,党项那边同样也动不了,等到明年开春时,咱们可以继续打下去,可党项人却拖不下去,毕竟他们人少地乏,根本无法与咱们拼消耗,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曹玮说到这里也忽然停顿下来,同时眉头也皱了起来。


第四百八十一章 皇帝真累
  “需要担心什么?”赵祯这时再次有些忍不住的追问道。
  “启禀陛下,可能是我想多了,不过我觉得如果我是李元昊的话,说不定会选择斩避锋芒,比如等下兴州城带着人口向西迁移,这样可以保存大部分的实力,等到咱们松懈之时,他很可能会卷土重来!”曹玮当下将自己的担心讲了出来道。
  “你说李元昊有魄力扔下兴州逃跑?”赵祯听到这里也震惊的高声道,不但是他,旁边的吕夷简也同样露出惊讶的神色,因为这个可能性实在太小了,倒是李璋却是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陛下有所不知,臣虽然没有见过李元昊,但当年却收集过关于此人的一些信息,本来我以为他被李都尉炸成残废后,会一蹶不振下去,却没想到他非但没有沉沦,反而振作起来差点就能再次统一党项,由此可知李元昊此人能屈能伸,他也清楚的知道党项与大宋的差距,在面对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时,他选择撤退也是十分明智的行为!”曹玮这时也十分慎重的开口道。
  听到曹玮的话中提到李璋,赵祯和吕夷简也都看向了他,这让李璋也立刻开口道:“李元昊这个人十分可怕,如果他真的做出退出兴州的决定,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如果真是这样,那现在赵振按兵不动,万一对岸的李元昊趁机逃跑的话,岂不是要糟糕了?”赵祯也更相信李璋的话,这时也露出焦急的神色道。
  “陛下放心,西北的冬天更加可怕,李元昊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逃离兴州,而且赵振就在河对岸,如果李元昊那边有什么大的动作,也瞒不过他的眼睛,所以李元昊就算是要逃,也要等到明年春天才有可能。”曹玮这时再次开口解释道,对此李璋和吕夷简也都深表赞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