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大表哥-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九十五章 韩琦与永叔兄
  李璋将青织介绍豁子和丑娘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这帮人也都猜出了两人的关系,所以对青织也表现的十分尊敬,唯独燕娘坐在一边生气,李璋也没理她,刚好借着这件事也能让她死心,毕竟这个女人实在是个麻烦。
  青织刚开始还有些害羞,但丑娘他们也都十分热情,而且这里也没有长辈,大家都是同龄人,所以她也慢慢的放松下来,而且她的记忆力惊人,竟然只听李璋介绍了一遍,就把所有人的名字都记住了,连对她态度不好的燕娘她也丝毫不计较。
  “大哥,这个就是未来的大嫂吧,你可千万要抓住了,咱们家里刚好缺个女主人!”这时丑娘凑到李璋耳边低声道,而她刚说完,豁子和豆子等人也纷纷跑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看来青织的魅力还真大,刚刚见面就让这些兄弟姐妹倒戈了。
  时间已经很晚了,李璋他们也都很累了,所以在吵闹中吃过饭后,李璋再次送青织回家,不过狸儿却主动要求和豁子他们一起回家,明显是给李璋和青织单独相处的时间。
  “我这些兄弟姐妹从小长于市井,虽然最近两年都在读书,但平时相处时还是有些随意,希望你不要见怪!”回去的时候,李璋这时替豁子他们向青织道歉道,因为刚才吃饭的时候,豁子他们起哄,已经开始称呼青织为“嫂子”了。
  “没事,我……我没有生气。”青织这时也低声回答道,其实在听到别人称她为嫂子时,她真的没有生气,反而还有些欣喜,因为这代表着李璋这些弟弟妹妹们接受了自己。
  看到青织娇羞的可人模样,李璋也不禁感到心中一动,犹豫了一下终于再次开口道:“青织,之前我们了解不多,再加上我的原因,所以数次错失了我们的姻缘,但现在我已经改变了想法,如果你愿意的话,等过几天我就登门提亲如何?”
  听到李璋忽然主动提起要提亲,青织的小脸也一下子变得通红,虽然经过今晚的相处,她心中已经有所准备,但毕竟女儿家的脸皮薄,这时也不禁有些慌乱。
  “怎么,你不愿意吗?”看到青织通红的小脸,李璋也不由得起了几分玩笑的心思,当下故意开口问道。
  “不……”青织听到李璋的话刚想解释,但是刚一抬头就遇上李璋炯炯的目光,这让她再次羞的低下头,随后这才用低不可闻的声音道,“青织……青织在家中等候李世兄的到来!”
  听到青织的回答,李璋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甚至这时他很想亲一下这个容易害羞的小女子,但是想到大宋相对保守的风气,对方能让自己牵手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如果这时真的亲下去,恐怕青织非生气不可,毕竟两人还没有完全确定关系。
  东方的天际已经微微发白,喧嚣了一夜的东京城也慢慢的平静下来,连最热闹的大相国寺门前的人流也少了大半,一些做了一夜生意的商摊这时也打着哈欠开始收摊,毕竟上元节要连着热闹两天,所以他们要在白天休息一下,好在晚上继续出摊。
  少了喧嚣的人群与商摊,整个东京城也迎来了一天中最冷清的时间,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准备回去休息,比如有一帮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依然游荡在东京城的各个角落,而这帮年轻人正是准备明年参加科举的士子。
  明年正是大举之年,所以各地的读书人也都早早的赶到京城,事实上这些读书人很多都是一直呆在京城,因为上次科举其实是在两年前,赵祯登基后,官场对官员的需求很大,所以每两年就举行一次科举。
  说起科举的间隔,大宋刚立国时,几乎每年都举行科举,后来才改为一两年,直到后来宋英宗时,才改为三年一次,这也后来明清时期,三年一次科举的由来。
  也正是因为科举间隔的时间很短,而且举行的时间也不固定,所以很多想要参加科举的读书人都会留在京城读书,这样免得举行科举时,自己因为路远而错过,这也导致京城中生活着大批的读书人,其中尤以年轻人居多,很多士子甚至从十五六岁就开始参加科举,只是科举的难度很大,大部分人连考几次也很难如愿。
  本来冷清的大相国寺门外,这时就来了一帮年轻的士子,只见他们大都是身穿长袍,或华丽或朴素,但这时却一个个都是喝的东倒西歪,这些年轻士子大都来自五湖四海,然后以文会友,最后因文才而结为朋友,哪怕出身贫寒,但你只要有才,就能与官员人家出身的士子称兄道弟,因为也许一场科举后,就能立刻改变他们的出身。
  如果李璋在这里的话,肯定能一眼认出来在这帮士子当中有一个熟人,那就是他儿时结识的好友韩琦,只见韩琦这时也长的又高又瘦,相貌也颇为俊美,哪怕与其它的士子站在一起也十分的显眼,可惜这时的小娘子们都回家了,否则肯定也会像李璋那样吸引不少女子在后面尾随。
  “稚圭兄,听说大相国寺这里可以题诗,若是诗词上佳的话,甚至可以一夜之间扬名京城?”正在这时,只见人群中一个与韩琦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对他问道,他们这帮士子都是外地人,而且也是前不久才刚来到京城,对京城也不是很熟悉,但韩琦小时候却在京城住过一段时间,所以也就充当了这群人的向导。
  “不错,寺门两侧的墙上都可以题诗,永叔兄你难道是文思泉涌,想要赋诗一首吗?”韩琦这时也大笑一声道,他在老家时就听说了李璋的事,而来到京城之所以不去拜访李璋,主要就是担心被人说他巴结权贵,所以他想等科举后再去见李璋也不迟。
  “如此上元佳节,若是无诗助兴岂不太过遗憾?”只见这个被称为永叔兄的年轻人也高声叫道,他的话也立刻得到了其它人的赞同,于是一帮半醉的士子歪歪扭扭的来到大相国寺门前,准备在墙上题下自己的诗作,万一被传出去有了名气,他们在科举时也能占不少的便宜。


第二百九十六章 韩琦拜访
  韩琦一帮年轻的士子向守门的僧人讨来笔墨,然后就来到外墙处准备题诗,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有人高声叫道:“快来看,这里有柳七郎的笔墨!”
  柳七郎也就是柳永,原名三变,后改为柳永,又因为行七,所以人称柳七郎,他在这时已经初有名气,虽然他屡试不第,但却因为词风清丽婉约,成为读书中有名的才子,据说只要柳词一出,眨眼间整个京城都会传唱。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这时有人也开始轻吟墙上柳永的词,只不过韩琦听了几句却开口打断道:“众位,咱们明年就要参加科举了,现在读这首《鹤冲天》是不是不太好?”
  众人听到韩琦的话也都是立刻醒悟过来,原来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是柳永落第后写的,词中满是落榜后的失意不满和恃才傲物,虽然词是好词,但对他们这些要参加科举的士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稚圭兄,咱们都是圣人子弟,何须在意这些,我对柳七郎的这首词就相当喜欢,等下一定要誊写下来才是!”正在这时,只见刚才那个永叔兄再次站出来开口道,他也是个狂傲的性子,平时也颇有些持才傲物,所以他对柳永也有种惺惺相惜之感。
  听到这位永叔兄的话,韩琦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了解这个永叔兄的性子,在这种事上与他争论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反倒是其它人感觉有些不吉利,与永叔兄争论了几句,但却被对方的口才驳的哑口无言。
  既然发现了柳永的词,于是其它人也开始仔细观看墙上的其它诗词,不时就能发现一些出自名家的诗词,这也引得不少人纷纷吟诵起来。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就在这时,终于有人发现了李璋留下的青玉案,随着这个人的诵读,也慢慢的吸引了周围其它人的注意,毕竟这首词的意境、用词都远超其它词,哪怕是与柳七郎相比也不落下风,特别是最后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让整首词的意境达到一个巅峰,这让所有人都默默无语,好半天都没有从词中的意境中走出来。
  “好词!好词啊!这首元夕一出,恐怕日后再无上元词能超出其右了!”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忽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