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原对这个说法,并没太细的概念。
  她不大明白,什么叫主意极正。
  直到此刻……
  她忽然发现,原来这就是主意正的。
  贾琮对她的好,她是能清晰感受到的。
  然而,贾琮对她这样好,都快成了让她愈发无法抵抗的宠溺……
  可即使如此,他还是不会对她言听计从。
  他尊重她,但始终有自己的坚持。
  不似贾琏,在王熙凤面前,根本守不住底线,最终只能由王熙凤说什么是什么。
  结果,还被王熙凤所瞧不起……
  这一刻,平儿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主意正。
  奇怪的是,她心里居然并不生恼,反而变得踏实了许多……
  不知想到了什么,平儿俏脸上浮起一抹晕红,她垂下眼帘,轻声道:“琮儿,你心里是有主意的,我劝不通你,只能盼你看在我的面上,不要让奶奶太难做……”
  贾琮好笑道:“再没见过你这样善良的人,只是别人未必待你如此。不过你放心吧,我有数。真让她彻底身败名裂,说不得有些不讲理的反倒迁怒到咱们身上。好姐姐,你先歇一会儿,不要多想,也不要担心什么,我有分寸。我去书房里看会儿书,晚上过来陪你用饭。”
  平儿闻言,缓缓点了点头,抬头看向贾琮。
  四目相对时,平儿只觉得心底有一抹悸动升起……
  ……
  布政坊,尚书府。
  入夜时分。
  幽幽烛火,笼罩着古拙的书房。
  这两日宋岩一直托病未上朝,工部衙门的事,也都由新党中人,左侍郎石川掌控。
  他的老友工部右侍郎曹永,如今也心灰意冷,不再理会公务。
  即使每日往衙门口去,也不过喝茶读书……
  宦海数十载,始终忙碌沉浮,到了末了,却清闲了下来。
  书房内,宋岩静静的拿着一本书品味着。
  心中到底还有些苦涩的味道。
  说一千道一万,旧党大势已去。
  “祖父……”
  忽地书房门打开,宋华走了进来,手里持一封信。
  宋岩放下书,问道:“子厚有事?”
  宋华中进士后,却并未选官,也未参加庶吉士的考试。
  以父祖年老多病,需要奉养为由。
  如今,宋华跟着宋岩在家读书,只等着宋岩乞骸骨的折子批复下来后,就举家南归。
  宋华持信上前道:“祖父,小师叔遣人送了封信来。”
  宋岩闻言白眉微扬,有些讶然道:“清臣?唔,拿来吧。”
  宋华递上后,侍立在旁,等候吩咐,宋岩拆开信,读罢后,哑然失笑,将信又递回给宋华。
  宋华接过后也看了遍,面色微微古怪起来。
  宋岩问道:“子厚怎么看?”
  宋华欲言又止……
  宋岩轻笑一声,道:“子厚可是以为你小师叔太孩子气,竟拿这等事来叨扰我?”
  宋华诚实道:“祖父,我不明白,小师叔并非家长里短之人,这些事,难道不是内宅小事吗?小师叔为何如此郑重拜托祖父出手相助?”
  宋岩摇头道:“子厚,你可知如何做一名君子?”
  宋华答道:“君子当行三纲,当张八目。”
  宋岩再问道:“何谓三纲,何谓八目?”
  宋华答道:“此处出自《大学》。所谓三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君子八目,则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宋岩点点头,却又摇头道:“虽然你记得极熟,但并你没有真正明白八目之真意。
  就譬如养国子以道,乃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好些人以儒家君子自我标榜,但最多也只勉强明悟了一个书。
  礼乐数都难企及,更不用提射与御。
  而这君子八目,同样如此。
  众人只愿自比君子,却不知君子八目何等难张。
  每一项都至关重要,‘齐家’也不例外。
  东汉薛勤谓陈蕃: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可见齐家之重。
  清臣心怀大志,却又能沉下心来认真对待齐家之道。
  这一点,子厚你当学习之。”
  宋华闻言,躬身领教。
  宋岩点点头,又道:“你以为,此事该怎么做?”
  宋华想了想,道:“既然小师叔早有准备,也有人愿意出面指正,那此事并不难做。可寻一相熟的御史,将证言交与其,上书弹劾便是。”
  宋岩看了宋华一眼,道:“那你说说,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宋华道:“小师叔那兄嫂不修妇德,放印子钱害民敛财,御史弹劾后,人证物证俱在,贾家自然会让小师叔之兄写休书一封。”
  宋岩闻言,心里有些失望,不过却也理解,他摇头笑道:“子厚啊,这等家事,又怎能做的这样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难道咱们家就真的那么清静?我虽从不理会内宅之事,但也听说过不少是非的。”
  宋华闻言,面色登时通红,他性子虽然敦厚宽仁,可是他却有个极不省心的娘,和几个妯娌姑嫂间,相处的并不愉快。
  真论起来,未必就比贾琮那二嫂强多少。
  宋岩见他如此,便点到为止,到底要在孙子面前给儿媳存几分颜面,继续道:“若果如你所言,纵然能出一时之气,可你小师叔在族中的名声,也必然要坏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若以旧党一脉的御史弹劾,哪里能瞒得过人去?
  不提他家人,就是士林中人知道他为一婢女,便引御史攻击其长嫂,犯了‘亲亲相隐’之戒。
  那你小师叔日后在官场上,也必是步步难行,人人疏远。
  而这一切,皆由于疏于齐家之道。”
  宋华闻言大为震动,他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规矩在其中。
  见宋岩还在等他给出答案,宋华羞愧,他从未处理过这等内宅之事,无奈遗憾道:“祖父,孙儿实不知这等事该以何法解决,还请祖父教诲!”
  宋岩微微颔首道:“此事其实并不难,只不过要动些小手段罢了。你去将送来的证物和状词送与刘子义,再让他转交给赵智朴……”
  宋华闻言大吃一惊,道:“祖父,赵智朴可是新党中人!新党对小师叔……”
  宋岩笑了笑,道:“子厚不知,赵智朴虽是新党中人,却还有另一重身份。先荣国贾代善共有二子四女,二子且不说,四女如今都已故去,但是,却都留下了血脉子嗣。而这赵智朴,便是贾家的外甥。只因其母庶出,所以与母族走动不多。但和贾存周交情还算不错,遇到这等事,无论如何也会上门通报一声。”
  宋华闻言,恍然大悟,敬佩的看着宋岩道:“果真如此,则恰到好处!只是……若只这般,小师叔的二叔,会不会……”
  听出宋华言外之意,宋岩呵呵笑道:“若是其他,说不得贾存周会碍于内宅老人之情面,就轻轻放过。可这等都要捅破天的大事,又怎会轻轻放过?勋贵人家,最好一张体面。若只是在他们自家折腾也罢,都折腾到了朝廷御史处,再没有轻拿轻放的道理。去吧,做事去吧。”
  宋华闻言,持着书信出门办事。
  只是心中感慨良多,觉得果然这世事果然处处是学问,事事皆文章。
  ……
  “你们怎么来了?”
  傍天黑之时,贾琮正在平儿屋里读书,平儿轻轻研磨,就得婆子传报,说西府的大奶奶与哥儿、姐儿们来了。
  回头看了眼有些慌神的平儿,贾琮笑道:“必是姐姐平日里为人太好,处下好人缘儿,如今她们都来为姐姐抱不平来了。”
  平儿整理了番仪容,对贾琮叮嘱道:“莫要多说了,快去迎吧。”
  贾琮便与平儿一起迎了出去。
  动静很不小,除了李纨带着宝玉、黛玉、宝钗、湘云并三春外,连贾环听到动静都一并来了。
  再加上各自身边跟着的婆子丫鬟,黑压压一游廊,足有数十人。
  这么些人屋里自然坐不下,也只能让有名有姓的进来。
  等请了李纨等人入屋落座后,众人自然而然的,就先看向平儿的脸。
  只是原本传言中红肿可怖的脸没见着,虽还能看出些,但也只是浅浅的一些痕迹了。
  贾琮见平儿难为情,干脆直接解释道:“回来后用冷水敷了敷,又用鸡子滚了几回,消下去了。”
  语气淡淡。
  李纨便开始为平儿抱不平,道:“刚我们才去了凤丫头的院子,好生将她骂了通,她也悔青了肠子,大哭了回,只说明日来给你赔不是。好平儿,明儿我们再来替你镇着,非让她给你提鞋不可!”
  众人都笑了起来,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