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害怕被圣龙人全歼在城下,求生的本能让呼兰的将士慌乱的前拥后挤起来。虽然呼兰的将士个个英勇善战,军队的纪律也是天下闻名的,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军队,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被自己的军队当作了弃子来牺牲。所以当他们看见自己的主帅已经进城之后,这个谣言的出现,顿时让许多人产生了这样的猜疑,再加上先前中伏之后对军心的影响,于是恐慌的情绪立刻军队中传播开来。
只是,兵荒马乱之中这样的恐慌和猜疑,引起的仅仅是士兵们为了逃回去而自相残杀、刀兵相向,不仅没有加快军队入城的速度,反而因为彼此的争先恐后,堵住了城门,而原先正在英勇奋战的负责殿后的呼兰军队,在看到自己后方如此情况之后,也因此一时间士气低落,战斗力大大的下降。
紧随其后的风雨军,则乘机大发神威,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杀得呼兰人人仰马翻,狼狈不堪,转眼间就要逼近城门了。
「快,快落下城门!」
翰鲁大惊之下,倒是做出了让谣言变成事实的决定。
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从一开始,鄯善王的求援,风雨军挖掘堑壕、建立土墙,四处散开、寻找小路,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要让翰鲁相信,风雨军为了救援危在旦夕的鄯善城,不得已只好兵行险招,从小路绕道玉门关后。于是翰鲁理所当然的选择了伏兵于小道的路口,抢夺风雨军的补给,妄图让风雨军不战自败。
只可惜,这只是风雨军的一个计谋,当翰鲁真的从玉门关出兵之后,风雨军也就启动了第二个计画,反伏击呼兰军。而呼兰军队中计之后,翰鲁最好的选择其实应该是亲自断后,掩护军队后撤,以主帅的英勇激励起将士们的奋战,稳定军心提升士气;但是对于玉门关的极度关心和对于秋里的过分忌惮,使他的第一个念头是立刻返回玉门关控制全局,不要让风雨军有机可乘。
但是这个决定,却终究留下了后患——主帅的当先撤退,在军队中自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负面影响。幸好呼兰军队毕竟是百战劲旅,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井然的秩序,殿后的部队也力战不退,誓死掩护友军的撤退。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雨军的第三步计画开始实施了。
传播「主帅进城,城门将落」的谣言,可以说似真似假,有真有假,真假难辨,这也恰恰是谣言的高明之处。这个谣言引发了呼兰将士害怕无辜成为弃子的心情,引发了原先还颇有战斗力的呼兰军的军心混乱,不仅让尾随追击的风雨军轻而易举的大量杀伤呼兰兵马,而且更使得玉门关的城门距离风雨军越来越近了,大有乘乱杀入一举拿下名关的态势。
别无选择,翰鲁明知道这样一来,必然会使得大批呼兰健儿命丧沙场,必然会使得全军军心不稳、士气下降,但是要想保住玉门关,要想让自己还有筹码和机会和风雨军抗衡,并且击败风雨军洗刷耻辱,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刻关闭玉门关,藉助玉门关的天然险要来阻挡风雨军的进攻。
可惜,也就在这个时候,风雨军的第四个步骤开始启动了。
原本簇拥在城门附近的呼兰官兵中,突然分出了一队兵马,不由分说的斩落了城门官兵,口里面还大喊着:「不能落下城门!」
「不!我弟弟还在城外啊!」
「大家都是草原的同胞,我等岂能眼看着自己的兄弟被圣龙人所杀?」
「绝不能因为主帅的昏庸和胆怯,活活的把我们同袍战友逼向绝地!」
……
这些话要是在平时,以呼兰军队的纪律严明,早就被当作动摇军心者处斩了。但是军队永远都是不断用胜利和荣誉喂养的怪物,眼下由于呼兰军队中计在先,已经让将士们对于自己统帅的无能心怀不满;而如今更是眼看证实了,主帅竟然真的要将留在后面奋力拚杀的勇士当作弃子牺牲,心中当然是怒火中烧。
当然,如果没有人出头闹事的话,这些想法也仅仅是让非常遵守纪律的呼兰男儿们敢怒而不敢言,但是既然有人带头行动了,顿时在呼兰军中产生了严重的分裂。一部分忠实的执行着主帅的命令,另一部分人则消极抗命,而还有少数一些人,则因为自己的亲人在城外,所以竟然加入了闹事者的行列,阻止自己的战友关闭城门。
于是,原本就混乱的玉门关,更加混乱了。
「混蛋,这是圣龙人的诡计!」
翰鲁看着眼前的情形,不由在马上气得浑身摇晃,一口鲜血从嘴里喷了出来,差点晕过去。眼见得城门口自己的部下互相残杀,处于混战之中,局势一发不可控制。
与此同时,城门的两侧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队风雨军的骑兵,在当先一个挥舞着钢刀的少年带领下,如同风卷残云一般的杀了进来,所过之处呼兰军望风而逃,不一会就已经把持住了城门口。
「退守内城!」
翰鲁定了定神,当机立断做出了新的决定。玉门关和伦玉关一样,有好几道城门,只要保存实力守住了内城,那么风雨军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夺取玉门关。
等着吧,我要让你们知道玉门关可不是这么好夺的!
翰鲁虽然有些沮丧,但是并没有失去信心,处于谨慎的考虑,他早就在内城作了周密的部署,自信坚守一两个月不成问题。
圣龙历七五五年十月二十三日的庆典,可以说是圣龙帝国对于庞勋之乱,这场差点动摇了圣龙帝国命脉的变乱,基本得到平息的一次举国大庆。
虽然,这场原本应该在十月初广陵帝即位两周年的时候举行的繁华的庆典,推迟了足足半个多月方才得以召开,不仅让人有些遗憾,而且也反映出了圣龙帝国内部实权派人物之间的严重分歧,和暗中激烈的权力斗争,但是庆典毕竟还是举办了,在圣京热闹欢快、一片升平的气氛中,至少从表面上给人一种欣欣向荣、帝国中兴的假象。
这也算是我第四次回到圣京吧?
风雨远远望着帝国都城的城墙,不由有些感叹。
自从七五三年呼兰入侵、自己投笔从戎之后,应该说连带这一次,两年多来前后共有四次返回圣京,但是每一次都是天翻地覆,沧海桑田。
第一次是夺取了伦玉关之后,率领十万大军以抗击呼兰的英雄和圣龙帝国新崛起的军事统帅的身分,回到了圣京。而风雨军的介入,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圣龙的政治格局的重新确定,以至于最后在天池剑宗带剑传人袁紫烟的调停下,各路诸侯达成了旨在稳定圣龙的圣京协议。
应该说从此之后,那个在圣龙大学堂的图书馆打杂、发呆的书生,完完全全的人间蒸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纵横天下、快意平生的权雄的逐步成长。只是在接受万民的拥护以及扬眉吐气、施展平生抱负的得意同时,风雨也饱尝了失去青梅竹马的晓兰的痛苦,连自己也不知道面对这样的变化,究竟应该是高兴还是悲哀。
第二次是前来庆祝广陵帝的登基,也是最凶险的一次。这次的入京,使他差点和天下各路豪强公开决裂,也差点被囚禁起来,成为历史上又一个功高震主、结局凄凉的名将,只留下些许生平琐事供后人垂吊,又或者彻底的消散于历史的尘烟之中,什么都没有留下。一想到这一点,风雨总是不免出一身冷汗。
不过,这第二次入京,也不是没有收获。首先是认识了雪雅这个入梦般的女孩——虽然风雨在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想起她,但是偶尔也会有些怀念这个异国的美人,挂念她如今身在何方,过得怎样。其次,云济的出现使风雨真正接触到了整个天下的大势,并且和风云世家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运气和实力的双重影响下,这一次入京最终奠定了风雨军的地位和基础,从而真正进入了圣龙帝国的藩镇和豪强之列,并且在神州瞬息万变的形势中,争取到了自身发展壮大的有利立场。
第三次入京,则是一个月前打败庞勋之后。这一次的入京,对于风雨军的影响是最小的,纯粹是作为讨逆联盟的一员,目的也只是征讨庞勋收复圣京,应该说此时的风雨,还没有领导整个神州的自觉。
但是对于天下的格局,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件。因为这次的入京,可以说是对建立在圣京协议下神州政治格局的一次严重挑战。在这场挑战中,圣京协议的维护者辅政王萧剑秋,在第一轮中惨败;高战为首的中央派,由于庞勋之乱和燕南天、风雨的相继扩张,变得四分五裂,最终分散到各大阵营之中。而成王萧成秋首次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了燕南天手中的一大筹码。
那么这一次呢?
风雨心中有些苦笑,这一次圣京的群臣大聚会,无疑是对圣龙帝国政治格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