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冉献上了一本册子。
    一看封皮,荀况就大声反驳:“这如何是毒计,这明明是大河君对于投秦的工匠、士兵中无家之人的良善之策。”
    荀况向宣太后一抱拳:“太后莫听穰侯之话,这是利民之策。大河君让许多士兵分期付款,可以提前入住宅院,这一善举只推行了仅四个月,却得了秦军士兵以及投靠咱们秦国的工匠们称赞无数。”
    魏冉拉了一把荀况:“我说,这是一招对楚国的毒计。”
    荀况吼道:“是良策。”


第六零六章  确实是良策
?    荀况非要争,魏冉知道荀况是想差了。
    “好,是对楚国的一招良策。”魏冉不想和荀况就这点小事扣字眼,立即解释道:“奢侈品,楚国贵族没钱无所谓,咱们让他们分期付款,然后加上利息,而且利滚利。”
    荀况正准备再次反驳,一听魏冉这么说,荀况闭嘴了。
    显然,魏冉有什么计划。
    魏冉说道:“楚国贵族他们会越买越想买,越买欠的越多。花光他们的钱,让他们加倍去压榨普通的楚国民众,特别是海边的利益,让他们去坑那些在海边挣钱的楚国士兵。”
    荀况在旁问道:“这计策太毒,会伤及民众的。”
    魏冉这次说道:“这是良策,这是咱们秦国吞并楚国,而不是激起民间反抗的一招良策。”
    “不要说什么毒计,什么良策,只说这一计。继续。”宣太后打断了两人关于良策还是毒计之争。
    “姐姐有所不知,这一计很是精妙。弟弟在咸阳城尝试过,许多人只会计算自己每个月要偿还多少钱,并没有去核算一共还了多少钱。比如这一块镜子,因为明亮,价格是铜镜了五倍以上。”
    五倍,已经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
    一面铜镜都已经是寻常人家不想去想的宝物,五倍价格,许多小贵族都不敢去想。
    魏冉又说道:“若是每月只需要付五金呢?”
    宣太后懂了。
    寻常人根本就不会去算那些账目,只会考虑自己每个月能付多少。
    那么,会有许多人买。
    荀况在旁问道:“会有许多人买,那么对秦国又有何宜处。秦国大计,不是只为这一点财货。”
    “他们会欠钱,会越欠越多。”
    “若不还呢?”
    若不还呢?
    魏冉仰天大笑:“相国,你说呢,谁敢欠我大秦的钱。是看我大秦好欺负,还是说我大秦无人敢去讨要这笔钱呢?”
    荀况默默的点了点头,这话没错,大秦的钱不好欠。
    魏冉又补充了一句:“然后就是第二招,白晖出了点子叫集财一体。本侯投入了万金,白氏兄弟投入了一万九千九百金,赢氏公族联名存入了九万九千九百金,王上投入十万金……”
    一笔笔的数着。
    荀况突然发现,大秦这一笔贪财已经有千万金之多。
    而且听听投钱的都是什么人。
    义渠、乌氏、林胡、楼烦一个不差的投了钱。秦国军方可以说,那个将军没投钱都会自己看不起自己。
    司马错老将军投入了九千八百金。
    甘陆等二流将军都是在六千至八千金之间。
    文臣之中,小部分外臣有投钱进去,秦人的臣子一个不差。
    再说大头兵。
    普通的士兵都是一金、两金的往里投。有点爵位的没有三十金以下的,百将都在数百金。
    荀况惊问:“我,我怎么不知道。”
    “你知道,想一想,几个月前白晖与王上离开洛邑的时候,应该有人到你府上去,肯定是问过。”
    荀况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当时说,让大家都拿出些钱来,这些钱可以生钱。说让本相拿出一万金。”
    “你说,你知道不?”魏冉笑了。
    荀况摇了摇头:“不知道,当时我以为大河君出海钱财不够用,我让人送去了三万金去伊川白府,也没提其他什么话,同朝为臣,这点钱还是信得过的。”
    “看,你知道吧。多出的两万金,不会还给你,还有一个小金库,用于海外投资,你会有收益的。但大账之内,每个人投入多少金这是定数,不能多,也不能少。”
    魏冉的话荀况明白了。
    宣太后笑了:“照弟弟你这么说,若是楚国敢欠了这笔钱,这事可不好交待。”
    “当然,用白晖的话说,楚国欠下的可是咱们秦人的血汗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们竟然敢不还钱,不问秦国贵族,就问问秦军士兵答应还是不答应。”魏冉很是得意的笑着。
    宣太后点了点头:“确实是良策。”
    荀况问:“何时开始执行这一计?”
    “明天。”
    “明天?”
    “对,就是明天。本侯已经安排人准备极珍贵的货物,雪白的貂皮、百年的人参、还有一盘大小一样三十六颗的金色珍珠,就问楚国的贵族眼热还是不眼热。三天内便出发,与叶阳后在鄢邑会合,一同前往郢都。”
    魏冉的计策确实是良策。
    荀况当即表示:“那么,本相也要去。”
    “相国去,也好。顺便咱们找个由头,谈一谈秦楚的新盟约。”
    “结什么盟呢?”荀况在问这个由头是什么。
    魏冉摇了摇头:“没想好,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个结盟的态度便好,不如结盟挖运河。从洛邑挖到楚国新都。”
    “挺好。”荀况是支持的。
    这种没边没迹的盟约最有意思,秦要灭楚,这盟约无论是成还是不成,对秦国都是有利的。
    “好,咱们一同去郢都,这事越发的有趣。”魏冉爽朗的大笑起来。
    宣太后却说道:“弟弟亲自去见一下白起,告诉他,守住赵国。此时容不得半点乱子。”
    “恩!”魏冉收住笑声,很是严肃的点了点头。
    荀况也在一旁说道:“老臣也会同去。”
    宣太后一直在听,听完之后看了看坐在那里从开始到此时,都闭着眼睛的赢骊,若没有人注意,还只当是赢骊睡着了。
    赢骊没说半个字,也没当自己醒着。
    在荀况与魏冉离开,两人要去看看他们为这次去郢都准备的货物之后,赢骊猛的睁开了眼睛。
    赢骊这一睁眼,吓了宣太后一跳。
    可马上,宣太后却是笑了:“老叔公,你这是要把侄九媳吓出一个好歹来。”
    赢骊突然说道:“月娃子,你可有想过白氏兄弟二人?”
    “他们,难道老叔公信不过他们?不会。”宣太后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表情很是不善。
    怎么说呢,作为宣太后,她不希望任何人说白起、白晖两兄弟的坏话。
    眼下秦国这大好的局面,确实是这两兄弟打出来的,这不是立下大功,而是就靠两兄弟一手一脚为秦国打出来的。
    所以,容不得人怀疑。


第六零七章  赢骊南下
?    赢骊在怀疑白氏兄弟吗?
    不!
    赢骊低声说道:“不是怀疑,而是说另一件事。”
    “另一件事?”
    “对。”
    宣太后说道:“老叔公说说,是怎么样的一件事。”
    赢骊说道:“太后难道没留意,白晖有远离之心。白起这娃子老叔看的清,他没想这么多,他的心思都在征战上。而白晖却不同,白晖见识深,看的远,这次想的也深。”
    “他要远离?”
    “没错。”赢骊很是肯定的点了点头。
    宣太后大笑:“不可能,老叔公你看走眼了。倭岛那宅子我知道,白晖也根本不会把那里当回事。”
    “不,与倭岛无关,而是往南,再往南。”
    “为何,老叔公细说。”宣太后站了起来,快步走到赢骊的面前坐下,这话题已经让她揪心了。
    赢骊说道:“郿县三族,也会不会久居倭岛。这天下之大,八万里。这话白晖说的清楚,老叔就问一句,就咱这眼下的天下,不够大吗?”
    “咱们这中原,肥沃丰美,而且也够大。”
    “对,可月儿娃子你想一想,当年咱秦国根本就没有人敢想一统天下的时候,白晖为什么要造船。换句话说,这海外有什么,谁知道。可他却知道,他出海每一次都是有目的,也是有目标的。”
    宣太后摇了摇头:“不够,这是老叔公你的猜测。”
    宣太后不信,因为没有实际的证据。
    赢骊有一些证据,但远远不够,所以赢骊说道:“不是最好,这只是老叔的一些猜测,总是感觉,这娃子在给自己找个地方。”
    “若说找地方,我也有这种感觉。”宣太后也说道:“伊川还有洛邑,他肯定会还给天下的。是天下,不是大秦,这一点我懂。然后他在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