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冷枪冷炮,或者说狙击战。 “娘的!挺会藏的!不仔细瞅还还瞅不见!”握着六式反坦克步枪让冷峻感觉很实在,心情同样非常舒畅。
猎户出身的冷峻很喜欢枪,抱着枪时冷峻会觉得枪好像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此刻躺在他手里的反坦克步枪,五尺多长,枪型线条流畅、乌黑锃亮的枪管透着骇人的味道,细腻光润的胡桃木枪身摸上去手感舒适,指孔式握把枪托,握起来大小适中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从四倍光学瞄准镜中,看到一个隐蔽在半开式机枪掩体内的俄军重机枪射位,冷峻翻下保险栓,仔细调校瞄准镜,瞄准了射位中被树枝伪装的机枪,几个月的狙击战,让俄国兵学聪明了,他们绝对不会露出脑袋让中国士兵打,不过对于反坦克步枪手而言,人或物都是一样的,尽管俄军这架重机枪仅仅只是半侧对着冷峻,并不是最合适的位置,但是也仅仅只需要几枪,冷峻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射位。
“砰!”在扣动扳机的瞬间冷峻只觉得肩头一顿同时入耳得还有剧烈的枪响,一息间冷峻看到那架伪装良好的机枪被子弹撞歪的样子,随即冷峻便拉动枪栓,冲着被打歪的机枪扣动了扳机,接连数枪之后,冷峻估摸这架机枪差不多应该被自己打废了。
打不着人,可以打俄军的武器,比如机枪,相比边防军的机枪数量,俄军机枪非常有限,甚至于一个俄军步兵团的机枪,还没有边防军一个营多,而且是指重机枪,轻机枪俄军为零。俄军机枪是打掉一架少一架,用普通狙击步枪或者不能击毁重机枪,但是用反坦克步枪在几百米外,却可以轻易击毁重机枪,只需要一发子弹击中后部机匣,那架机枪就会彻底报废。
在战壕中巡视的米扬基可夫少校面无表情看着眼前被击毁的重机枪,机枪枪管散热筒和钢板防盾上分布着三个弹孔,最为致命的是重机枪机匣上侧前方的一个弹孔。 “报告长官,这架机枪报废了!子弹击毁了十几个重要精细零件,这是这个月第六架被击毁的机枪,是中国人的大口径子弹打的!”军械师仔细检查了被击毁的枪后,摇头对面无表情的米扬基可夫少校说道,同时用钳子从机匣内取出一发手指粗已经变形的钢制弹芯,这种弹芯并不陌生,机枪都是被这种子弹击毁的,甚至于有时候中国士兵会用这种子弹打人,如果他们发现了目标的话。
“大口径子弹!”从军械师手中接过这个已经变形破裂指头粗的弹芯,米扬基可夫少校知道这种武器是几个月来在俄军之中传播的魔鬼之枪,原因是先后有多名俄军士兵身体被子弹打成了两断,而且仅仅只是一枪,这就是那种魔鬼之枪的子弹吧! “把我们最后一架机枪撤到工事内,如果中国人不进攻,机枪就不要架设上去!”把这发子弹用手帕包好后,米扬基可夫少校开口对身边的机枪营营长交待道,现在机枪营只剩下一架机枪了。
如果有人熟悉上乌金斯克这座城市的话,一定会被它的那些亚洲式的、欧洲式的建筑所着迷,亚洲式的喇嘛庙、欧洲式的教堂等等,这是上乌金斯克这座城市的特色,但是如果现在有人来到上乌金斯克的话,他一定会被眼前上乌金斯克满目创荑给惊呆,原本漂亮的火车站已经变成了废墟,除了几根立柱还带着先前的模样,城区随处可见被炸成瓦砾的建筑。
四个月的轰炸,几乎把这座城市完全抹去,在前所未有的轰炸之中,上乌金斯克残留的少数市民和俄军士兵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前线靠着唱酸曲等方式打发时间的中国士兵不同,在这里俄军士兵从始至终都饱受轰炸、炮击的威胁,四个月大规模轰炸和炮击使上乌金斯克守军减员近五成,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大量逃兵,没有人愿意承受这种没有尽头的炮击和轰炸。
四个月以来,上乌金斯克在变成一座废墟的同时,他们同样变成了一个地下化的城市,残留在这里的市民大多数时间都呆在自家地窖之中,而守军指挥所同样修建于地下,以防止中国飞机的轰炸造成伤害,人们似乎都适应了中国人的轰炸。
“彼得格勒爆发了新的动乱,乌米扬诺夫和社会民主工党发动了暴动,部长们已经被暴动的水兵和工人逮捕,而克伦斯基总理于凌晨逃往前线调动部队准备镇压社会民主工党的起义,上午,控制彼得格勒的乌米扬诺夫发表了《告俄国公民书》,在其中宣布:
“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业已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军事革命委员会手中,昨晚10点40分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布尔什维克要求大会批准已经举行的起义,社会革命党人和民主党人抗议社会民主工党阴谋政变,随后退出了会议。”
在城内已经被炸成废墟的市政府花园地下隐蔽所中,面带憔容的罗里琴科向彼得留拉得夫中将介绍目前首都的局势,彼得格勒发生的暴动同样影响到了数千公里外的上乌金斯克,尽管此时影响还未显现出来。
“……乌米扬诺夫武装夺权、解散预备国会和独霸苏维埃大会,已经引发俄国除社会民主工党以外各派政治力量、包括其它社会主义派别的强烈反对,社会革命党和立宪民主党等在7日晚退出苏维埃大会后立刻到市杜马大厦,在那里组成了 “祖国及革命救援全俄委员会”,他们提出,要急速组成临时政府,采取积极行动,以制止社会民主工党暴动,镇压一切反革命的计划……。
听着罗里琴科的汇报,彼得留拉得夫没有想到现在彼得格勒局势竟然会演变成这般模样,四个月前当离开彼得格勒时,那里虽然有些混乱,但是大局依然稳定,而现在彼得格勒似乎是在酝酿着一场内战! “……现在前线也陷入混乱之中,他们不愿意打仗,而士兵委员会则鼓动士兵们反对战争,每天都会出现逃兵……将军、……”罗里琴科向将军汇报前线状态时,却看到彼得留拉得夫将军挥手示意自己出去,看着将军疲惫不堪的神情,罗里琴科想说些什么,最终什么都没有说,按照将军的吩咐退出掩蔽所内的将军办公室。
“俄罗斯……俄罗斯!”在罗里琴科退出去之后,彼得留拉得夫开口自语着,曾经彼得留拉得夫以为革命可以拯救俄罗斯,而现在革命给俄罗斯带来了什么?几个月的混乱,前线的败局,混乱的局势导致这场在东方错误的战争,而现在混乱更是把俄罗斯推到了内战的边缘,是谁造成现在这一切呢?
“愿上帝保佑俄罗斯!”彼得留拉得夫喃喃自语,此时彼得留拉得夫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击退中国人的进攻,已没有任何可能,现在的上乌金斯克,是由那些极度厌战并被中国人炸去最后一丝勇气的士兵们守卫着,上乌金斯克的防线就像纸扎的防线一般,只要中国人愿意,他们也许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占领这座早在四个月前就应该陷落的城市。
如果可以的话,在三个月前彼得留拉得夫就会选择撤退,中国人之所以没有攻占这座城市,或许有协约国压制的原因,但是在彼得留拉得夫看来,中国人把上乌金斯克变成俄军的凡尔登,俄国在远东的血在这里几乎流干。
四个月以来,先后增援的七个师之中,在运输途中就被中国轰炸机追击轰炸,未到达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损失了30%兵员,在随后不对称轰炸之中,上乌金斯克的俄军已经没有了将战斗支撑下去的勇气,他们希望结束这场战争或者向中国军队投降要么就当个逃兵,没有人愿意和中国人这样无谓的对峙下去,任由他们任意轰炸。
色楞格河发源于蒙古高原,经过几百公里流动后,由它带来的大量泥沙和污染物,流到如今的三角洲湿地,湿地里茂盛的水生植被相当于一个绿色屏障,将这些泥沙和污染物截流在整个湿地当中,长期以来,由于色楞格河泥沙的不断淤积,这片湿地也在不断增大,这是一片呈扇形状的湿地,因为有大量水生植被,一直被人们称为 “贝加尔湖的过滤器”。
这片位于河口的沼泽地,一直以来都有少量布里亚特人和俄罗斯人居住,偶尔还会有一些科学考察团会来到这里,这片沼泽地虽然布满了陷阱,但是土地却异常肥沃,正因为如此,总会有一些人或自愿或被动的来到这个满布死亡陷阱的河口沼泽三角洲,不过也仅只局限于边缘地带,在沼泽地的深处,仍然是大多数人的禁地。
如果用什么词来形容鲁想此时心情的话,鲁想一定会用郁闷、痛苦、烦躁等等各种各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