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比如第一条,如果真的实现了,凭借苍国现在最赚钱的那几件货物,肯定是对苍国更有利,如今的苍国百姓无论是从生活状况,还是社会地位,都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地步,如果允许两国人口流通,那么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百姓迁入到苍国,再被学堂教育和报纸之类的手段一洗脑,那就完完全全是苍国的子民了。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口和税赋是最根本的存在,这一条就是一个釜底抽薪之策。
第二条和第三条,就更加的让人难以接受了,等于直接从盛国身上活生生的撕肉,伊咸和启直两座城池是南部的重镇,一旦被苍国占领就等于是扼住了咽喉,盛国日后恢复了国力如果想要收回的话,就要投入数倍的兵力才行。
整个三条下来,别说三五年了,就算是十年八年,都不见得恢复得了。
“陛下,这三个条约,恕外臣难以从命。”朱力行慢慢放下了手里的纸。
“你就不怕死?”
“签下条约,回国后照样难逃一死,反倒连累妻儿。”
“那你就放心让四十万大军陪葬?”
朱力行猛地一惊,抬头诧异道:“陛下何出此言?”
杨沐淡淡道:“截断你四十万大军的粮道只是第一步,我苍军若是要与洞国大军里应外合,也简单得很。”
闻言,朱力行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他虽然只是一个文臣,但是行军打仗中的一些事务,他还是知道一些的,麒麟军强大的奔袭能力,对盛国大军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威胁,但是却又拿它没有办法。
“若是同意这些条款,我苍国可以罢兵,若是不同意,该得的东西朕自己会去取。”
“陛下,可否宽限……”
“不行。”
“若是外臣答应,陛下能否让麒麟军……”
“兵家大事,丞相大人莫不是以为是一句玩笑话?”杨沐冷笑,端起了一盏茶:“两国交战,就像这茶水,得趁热了喝,冷了之后再烧第二遍,味道可就差远了。”
朱力行苦笑,和旁边的几个使臣交流了一下眼色,低头耳语。
一会儿之后,在一片唉声叹气中,朱立行取出了随身相印,签下了合约。
随即,派出了一队人马,立即赶回盛国朝廷,商议履行条约之事。
当然,朱力行也留了一个心眼,派人将合约的内容抄了一遍,送去了洞国。
洞国皇帝在看到合约之后,当即雷霆大怒。
想要发诏告指责,但是一想到前几天自己收到前线李贺的书信,对苍国已经指责了一遍,并且有撕毁盟约之意,就有些悻悻然,也只能作罢。
毕竟,洞国也已经不想打了。
这段时间来,洞国已经把过去几十年丢掉的土地全部收复,对于洞国皇帝来说也算是心满意足了,再打下去的话,每日的钱粮消耗都是一笔巨大的数字,洞国大军可不像苍军一样一直在打胜仗,根本没有缴获的粮草和辎重可以战养战。
出于以后的合作考虑,洞国也就对此没有表态,因为知道了苍国的休战意图,反而一边命令前线的部队,加紧对盛国的攻势,尽可能多的收复一些城池。
时光冉冉,七月就这么过去了。
八月初,青龙军团与白虎军团凿穿了通往洞国边境的最后一段路。
苍军士卒们欢腾鼓舞,几个月的征战,为的不就是这一刻么?
八月三日,两大军团的主将,率领麾下将士赶到了行营之外。
第216章 皇子名钧
“参见陛下——”
“恭迎陛下辇驾回国——”
“恭迎陛下辇驾回国——”
“恭迎陛下辇驾回国——”
数万将士齐呼,声音震彻云霄,一道道期盼的目光望向行宫营帐。
杨沐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从营帐中缓缓走出来。
立即,所有的士卒都激动不已,大喊着万岁。
“臣卫忠全(司马宏),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两军的大将军上前一步,跪地拜道。
“起来吧,众位将士连日奔波,幸苦了。”
“为国为君,万死不辞!”
“为国为君,万死不辞——”
“为国为君,万死不辞——”
“为国为君,万死不辞——”
杨沐看向整齐的阵列,满意的点头,问道:“此次带兵过来,城池可有人驻守?”
“陛下放心,我们这次只带了部分人过来,又有麒麟军团在北方震慑,几日之内不会有变。”卫忠全抱拳道。
杨沐心里知道,有麒麟军这样一个超时代的部队在,盛国又接连吃了败仗,对其是非常忌惮的,自从邓芝的十六万大军撤退,苍军在这一大片地方,暂时是不会有什么对手了。
骑兵的战斗力,并不能单纯以人数计算,历史上霍去病率领三千骑兵就能够深入匈奴腹地,取得一次又一次大捷,可见骑兵的机动能力之强,就如同一个四处飘荡的幽灵,让敌人束手无策。
“该布置的都布置好了吗?”杨沐问道。
“陛下在信上所言,微臣等人都已经执行,麒麟军也准备就绪,只等着给盛国最后一击。”卫忠全说着,脸上浮现出恭敬之色:“陛下奇谋妙计,这一战过后,盛国哪怕是十年都无法恢复了,到时候我苍国发展迅猛,定能一举侵吞盛国,成为诸强之一!”
杨沐不置可否,让亲卫军准备了一番,然后打出了王旗,在两军将士的护送下,缓缓回国。
四月离开皇城,八月才回国。
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整个大礼王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方诸国,形成了以晋国和魏国为首的两大军事联盟,伐战不休。
中部和南部诸国,要么闷头发展,会盟一事如同泛起的一个小涟漪,要么已经开始了对外猛烈征战,为将来做准备。
八月十二日,在两大军团的护送下,杨沐回国。
城内城外,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各家各户一片欢腾,所有的百姓都走上了街头,为此庆典,也有乡村的祠堂杀猪宰羊祭奠先祖,感谢先祖答应了子孙后代的祈求。
杨沐回到皇宫之后,发现皇后和太后等人已经在等待了。
所有人,得知皇帝回来,一颗心终于算是落了地,太后更是落泪,责怪杨沐不该以身犯险,问他为何没有早点回来。
杨沐当然不会说这是政治谋算,直说被盛军堵在外面,提前回来不太安全,便给搪塞过去了。
接着,皇宫中举行了一场浩大的接风洗尘宴,群臣相贺,一起回朝的两大军团的部分将领,也出席了此次宴会。
这个过程,自然让那些将领们受宠若惊,同时感慨万分,这要是放在一年前,武将的地位是远远不如文官的,两大军团的将领中,除了卫忠全和司马宏有资格参加宴会外,其余的将领恐怕连进皇宫的资格都没有。
而现在,作为三千人将的他们,竟然有机会参加这等皇家顶级的宴会。
让人不由得唏嘘起来,苍国短短一年间,各个阶层尤其是文官和武官之间的悬殊差别,正在慢慢的减小,将军和士卒的社会地位正在慢慢的提高,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哪个文官还敢耻笑武将了。
这次战争过后,一旦封赏完毕,武卒莽夫中的勋贵数量,马上就要超过传承已久的文官集团。
宴会过后,杨沐命令两大军团的将领即刻返回驻地,稳固边疆。
然后,他与皇后一起来到了后宫。
两人走在小石子路上,后面跟着一群宫女太监,但是却没有一点大的声响,气氛有些诡异。
“那个……今天天气还真好。”杨沐哂笑了一声,打破了尴尬。
“嗯。”皇后点了点头。
“对了,刚才怎么没有看到兵部侍郎艾仲春?”
杨沐忽然想起在今天的宴会上,并未看了此人的身影,原本对他的印象还挺好的,想着重点培养一下,等兵部尚书葛烈告老辞官之后,让他更进一步,所以额外的注意了一下。
“他……前段时间,盛国曾经派使臣来皇城走动,他收受了盛国使臣的礼物,被臣妾下旨赐死了。”
杨沐点头,自从锦衣卫成立之后,官员的很多行为几乎都暴露在了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朝中大大小小都要靠皇后一个妇道人家决断,杀鸡儆猴也是能够理解的。
两人一路说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蕊珠宫。
蕊珠宫的人早就猜到了皇帝会来,进行了一番准备,摆上了吉庆的装饰,列队在宫外等待。
“哟,母后也在?”
杨沐一踏入毓灵宫正殿,就见太后怀里抱着一个襁褓婴儿,在笑呵呵的逗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