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落雨)-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八年的研究,早已把雷达研究出来了。

但早期研究出来的雷达用的是电子管,性能比较差,很容易受到干扰。后来晶体管研究出来了,雷达用上晶体管之后,性能顿时大幅度提升。

“看来可以开始研究脉冲雷达了。”张连云思考起来,此时晶体管雷达技术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没有太大的性能提升空间。

晶体管雷达,同样还是比较容易被干扰。

不过晶体管雷达,已经达到了比较实用的程度,能够装到飞机、舰船上了,用来发现飞机、潜艇都比较好用。

但是相比脉冲雷达,就差得多了。

关余江大帅提出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张连云丝毫不怀疑有这种东西的存在。

脉冲多普勒雷达的这种信号处理方式可获得近于最佳的信号功率对杂波加噪声功率之比,及较精确的目标距离和径向速度数据。装有脉冲多普勒雷达的预警飞机,可以对付低空轰炸机和巡航导弹。此外这种雷达还用于气象观测,对气象回波进行多普勒速度分辨,可获得不同高度大气层中各种空气湍流运动的分布情况。

脉冲多普勒雷达是美国在50年代研究出来的玩意,70年代大规模装备部队,是一种比较主流的雷达技术。

但是在这个时代,中华民国已经开始对‘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展开研究了。

同时还研究电子侦察、电子对抗、电子反对抗技术。

十九世纪是海战的年代,二十世纪是空战的年代,二十一世纪是电子战的年代。

但在二战当中,已经出现电子对抗了。

中华民国的这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军事技术研究,使得军事技术极为领先。

而在雷达研究所不远的‘火箭研究所’,研究人员正在试射‘火箭炮’……

第003章:大把的先进军事技术

只见二十多辆装载着火箭炮发射管的卡车,出现在了试验场中,这就是中华民国研制出的多管发射型车载火箭炮。

当这些车载火箭炮进入发射阵地后,一名指挥人员种种的一挥手。

“发射~!”

咻咻咻咻~!

短时间内,四百多枚火箭弹呼啸而出,若虎啸雷鸣般的飞驰而出。

不一会,十公里外的阵地上,响起了猛烈而密集的爆炸声,热浪如排山倒海般,阵地上的一群羔羊正吃着草儿,突然遭到火箭弹的打击,顿时成片的倒了下去。

负责火箭炮研究的程少平正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打击阵地,过了十几分钟,打击结果统计了上来。

“报告,此次打击火箭弹散布区域未偏离,杀伤目标93%。”电话里传来了结果,程少平点了点头,在本子上记了下来。

“这下应该是能达到较高的作战能力了,提交给实验部队检验一下。”程少平对其助手说道。

“是,所长。”

……

一个月后,江渝带着一群军方高层人员乘坐飞机来到了甘肃酒泉,一下飞机,立即与这里的研究人员亲切握手。

“辛苦了。”江渝一边握手一边对这些研究人员问候道,后面蒋方震等人也一一和这些军事技术研究人员握手。

“大帅,这边请。”陆军实验第56师师长吕奇峰带着几人坐上吉普车,然后开到了实验师所在驻地。经过证件检查之后,这才放行进入。

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驻地,这里遍地都是戈壁滩和黄沙。人迹罕至,同样也是一个军事禁区。

中华民国陆军先进装备,大多都在吕奇峰的56实验师进行检验。

原本这个师是在安徽境内的,不过安徽地区人口太多,实验师所需的土地又多,不太方便,所以驻地转移到了甘肃酒泉至玉门关一带。

很快江渝他们就见到了今天了主角——09式132mm多管火箭炮。

“这种火箭炮是20管设计。装在这种时速可达每小时90公里的军用卡车后部,15秒内可将20枚132mm火箭弹全部射出,射程达到一万一千米。”程少平对江渝等人介绍道。

“不错。不错。”江渝上上下下都看了一遍,然后点了点头,这种火箭炮比红色毛熊在1933年研制出来的喀秋莎性能还要好上一些。

“检验结果如何?”江渝对吕奇峰问道。

“作战能力极强,这种火箭炮尽管在持续火力方面不如传统火炮。但是却非常轻便。而且突袭能力极强。在短时间内就能覆盖敌人阵地,使敌人来不及转移或躲藏,杀伤能力极强,发射后8到12分钟内可以完成填装。”吕奇峰回答道,对这种火箭炮非常喜爱。

要知道,炮击当中,前1分钟的杀伤达到80%,后面就算炮击一两个小时。杀伤的敌人也只占20%左右。

因为炮击1分钟之后,敌人已经躲进掩体里了。

尽管火炮的持续火力比火箭炮强。但一开始的对敌覆盖能力却没有火箭炮那么猛,就算是火炮采用多弹同时到达的战术,也比不上火箭炮。

更何况,火箭炮更加轻便。

“唯一的问题就是散布点比较大,精度上不如火炮,不能打击离己方部队比较近的目标。”吕奇峰继续说道。

“精度可以慢慢提高,另外火箭炮本身的用途,就是用来打击不太确定的分布型目标,它与火炮是互补的。”江渝评论道。

“大帅,我看还是先看看威力怎么样吧!”蒋方震他们有些等不及,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火箭炮是啥样的东西。

“嗯,开始吧!”江渝对吕奇峰说道。

“是,大帅。”吕奇峰敬了个军礼,然后转过身,下令‘齐射演习’开始。

……

江渝一群人站在高高的看台上,与蒋方震和唐汉民、周正业等人说笑着看着远处驶来的成群的车载火箭炮。

那是上百辆车载火箭炮。

炮兵驾驶着自走火箭炮驶入发射阵地,当全体就位之后,前方的指挥员半蹲在地上重重一挥手。

“发射!”

咻咻咻咻咻……

成群的火箭弹冲天而起,声若雷鸣。

远处的炮击阵地上传来密集的爆炸声,蒋方震他们被眼前这壮观的景象给惊呆了,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这种叫火箭炮的武器,有如此猛烈的突击威力。

“去草,这么猛!要是有个上千辆火箭炮,那岂不是能覆盖一大片区域?”唐汉民忍不住吐槽道。

“这种装备绝不能落入敌人的手中,一旦被敌人所掌控,我军在作战中必然要承受较大伤亡。”蒋方震震撼之余深深忌惮这种武器的威力。

两千多枚火箭弹,将一个三平方公里的阵地都覆盖了进去,阵地很快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大帅,这种火箭炮是否可以定型生产?”程少平对江渝问道。

“性能不错,132mm火箭炮就用这种型号吧!火箭研究基地还要研究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箭炮。”江渝对程少平指示道。

“是,大帅。”程少平心情澎湃的说道。

……

接下来,吕奇峰又让实验师的炮兵演示了‘近炸火炮’,几千头羊被赶到炮击区域,接着上百门火炮对准那些羊一阵狂轰。

只见炮弹打出后,落到目标上空,猛然就爆炸了开来,形成一个黑色的烟圈,大量的破片、钢芯从炮弹中飞了出去。

羊群顿时倒下一大片,惊慌的羔羊们在阵地上飞奔着。迅速的在炮击中倒下。

“这种近炸引信威力十分巨大,用来对付无防护目标非常好用。”吕奇峰对江渝报告道,“对付无防护步兵的效率提高7倍。至于防空方面,倒是没有实验对象。”

中华民国自然不可能让自己的飞行员驾驶着飞机让高射炮部队来做实验,不过从二战的近炸引信的表现来看,其效率提升程度应该在18倍,常规炮弹击落一架飞机需要2800发炮弹,而近炸引信只需要150发炮弹。

“这绝对是利器。”蒋方震等人不由赞叹道,传统的炮弹是触地后爆炸。尽管能够对敌人工事造成打击,但是在杀伤无防护目标时,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因为炮弹触地爆炸。爆炸威力被大地承受了大部分,爆炸威力并不能覆盖太大的区域,步兵趴在地上就能躲避破片。然而炮弹在半空爆炸,那威力就恐怖了。

爆炸的冲击波、破片、钢芯就能够覆盖更大的区域。趴在地上都于事无补。因为破片是从天上迸射下来的。

“这也是不能泄漏的技术,起码在全面战争开始前,我们也不能将这种技术普及到部队。”

“不错,这种技术如果被敌人窃取,那么未来我们的步兵在作战中也可能遭受较大损失。”

“如果这些技术被敌人窃取,那么我们只能搞装甲步兵车了。”江渝点头道,随着这些对无防护步兵的恐怖杀伤技术的出现,陆军发展的趋势就是装备装甲步兵车。将士兵保护在乌龟壳里,以减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