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10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就算是合法的人口买卖,也会滋生很多灰色地带,甚至引发犯罪等等,对于此,一个最终的目标,还是要让大明的人口买卖消失,禁止。
  崇祯皇帝想着,很快就想到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加重人口买卖的税收,提高人口买卖的成本。
  如果说以前人口买卖的一个前提是,活不下去,或者生活条件实在太差,自愿卖身为奴、为妾,为其他。那就如今的大明来说,经济在高速发展,只要不是太蠢,不是太笨,总能找到工作机会来养活自己。再不济,不是还有各藩国可以去么!
  如今藩国外封海外越来越多,每个藩国都需要大量明人充实本国的统治人口来压制当地土著。可以说,大明百姓如今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口买卖的前提了。
  崇祯皇帝边用膳,边在想着这事。忽然,有什么吵闹的声音响起,让他不得不中断了思路,回到了现实,稍微一听,便知道怎么回事了。
  就从隔壁的雅间传过来的,听声音,是一群年轻公子哥在大喊大叫。
  “陈大家这琴弹得不错,再来一个!”
  “刘大家唱得也不错,都好,都好!”
  “哈哈,今日之花魁,可是难分难解啊!”
  “诸位,诸位,这样好了,我们来比诗词,看哪位大家……”
  “……”
  看到崇祯皇帝的眉头微皱,侧脸朝向隔壁雅间,刘兴祚便靠近崇祯皇帝,低声禀告道:“隔壁该是当地读书人在喝酒玩乐,都有邀请当地名妓作陪。要不,小人去知会一声,让他们不要如此大声?”
  崇祯皇帝依旧是眉头微皱,看向一名锦衣卫校尉问道:“扬州府的读书人,都是这风气?”
  就隔壁的事情,刘兴祚和崇祯皇帝的看法,基本上完全不同。
  在刘兴祚的眼里,这是正常的事情,只是他们太闹,影响到了皇帝,他才想着让那边安静而已。
  而在崇祯皇帝这边,他却第一下便想到了风气问题。
  崇祯皇帝每到一地的时候,刘兴祚都会抽调一名当地的锦衣卫随驾,这和以前出巡有点不同。也可以说,这是以前出巡后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毕竟有当地锦衣卫随驾的话,对于当地的事情,就不会一无所知,或者说能缩短知道当地情况的时间。
  崇祯皇帝所问的这个锦衣卫校尉,自然是扬州府这边的。听到崇祯皇帝问话,立刻恭敬地回答道:“回老爷的话,如今扬州府的读书人,已经有所分化。有一部分读书人,平日里聚会,已经在讨论科学技术知识。但大部分读书人,还是和以往一样,携妓饮酒作乐,争风吃醋。不过也有一点不同,如今少了一些抨击朝堂大事。”
  江南这边,包括扬州等地,以前是东林党人的地盘,后来是复社的地盘。可随着复社领袖张溥被流放,四大复社公子也在去年被打击,特别是其中之一的方以智沉浸到科学技术知识中去之后,对朝局指手画脚的事情就少了。
  崇祯皇帝很关心江南这边的风气,立刻便追问道:“旧有聚会之风气和讨论科学技术知识的聚会风气,比例能有多少?”
  对他来说,一个国家是走向强大,还是会走向没落?有一个很大的关键点,就是看年青一代的读书人。当然了,这个读书人所读之书,是包括了四书五经和科学技术知识。
  奢华之风不可长,糜烂之风不可有!这需要有教化之功,也需要有引导。
  毕竟大明的风气已经很是败坏,哪怕崇祯皇帝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推广科学技术知识,肯定踏实作风。可这种事情,也不是崇祯皇帝说改,就能一下就改过来的。要是有可能,崇祯皇帝自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能改变、能引导风气的机会。
  那锦衣卫校尉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稍微犹豫了一会,不过他明白,对于皇帝,必须实话实说,因此便禀告道:“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的比例是讨论科学技术知识为主。”
  他说完这个之后,偷看了下皇帝的脸色,而后又连忙补充道:“每地的情况不一样,其他地方比起扬州,还是要高一点的。”
  崇祯皇帝初听之下,想想毕竟推广科学技术知识也没多少年,有这结果,心中想着也还算可以。不过当他又听到这名锦衣卫校尉的禀告之后,便心中有点奇怪地“嗯”了一声。
  这名锦衣卫校尉知道皇帝的“嗯”,是问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他稍微一想,便恭声回答道:“属下以为,这和扬州多风月之地有关。”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好奇,放下筷子,专心地问道,“此话怎讲?”
  很显然,这名锦衣卫校尉是有过总结的,因此就马上回答道:“如今朝廷科举,已经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此事对于读书人来说,是重中之重,因此他们关心科学技术知识也就理所应当了。不过风月之地那些名妓,却多半只学以前那套,科学技术学识对她们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而那些读书人聚会招妓,席间自然就不会谈及科学技术学识,也多是以前那套。”
  刘兴祚一直在边上默默地听着,直到这个时候,他的这名手下不说了,他才跟着补充道:“自古以来,风流人士和名妓多是相扶相助,那些风流名士,多半要借助名妓扬名,而那些名妓,也要靠风流名士的追捧。这还是最为风雅一级的。次一些的,以女色为主的,其实就更是和踏实做学问相冲突……”
  听着刘兴祚在补充说明,崇祯皇帝忽然想起了一个现象的总结,就是享乐现象多了,那糜烂奢华之风就盛行,糜烂奢华之风一盛行,人心浮动,谁会踏实做事,都去享受了。如此一来,国家还如何强大?一般来说,大都是王朝末期,才有这种情况吧!
  呵呵,烟花之地,朕记住了!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决定要好好收拾一下全国的享乐场所。所谓风流人士,朕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就要让这风流两字,改改含义!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又马上联想到了码头上的那一幕。或许正是糜烂奢华之风盛行,才有了扬州瘦马,才有了漂亮女孩子被从小拐卖或者其他什么手段成为了烟花之地的一员。
  还不止如此,崇祯皇帝很快又想到了自己这次出来的目的之一,是看看全国各地的妇女实际情况,对于解放人类一半劳动力的情况,对于妇女的权力地位问题的关联。
  这一刻,崇祯皇帝想了不少。
  他正想着,隔壁却更热闹了,男女嘻嘻哈哈地声音,也越来越放肆。这还是正午时候,都有白日宣淫的趋势。
  这就是当下的读书人?
  教育司那边,必须要对此类行为作出严惩,发现一次就严惩!
  “刘兄高升,来来来,陈大家和刘兄来一个,哈哈!”
  “对啊,你们可要把刘兄伺候舒服了,他如今成为新设衙门的一员,可是和你们有关联哦!”
  “……”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更是眉头一皱,不由得问道:“隔壁有官员一起参与?”
  那名当地的锦衣卫校尉也有点答不出来,因此请示道:“属下不敢确认。”
  崇祯皇帝听了一挥手,让他去核实。边上的刘兴祚则向崇祯皇帝奏道:“老爷,怕是真的。官员践行,也都有让名妓作陪的风气,还有官员出入烟花之地,也是常事。”
  他掌握了锦衣卫,虽然是北方人,可也知道南北方的民间情况大概如何?
  刘兴祚这么一说,崇祯皇帝都想起来了,就比如说后世有名的秦淮八艳吧,其中就多有人嫁给了当时的名士做小妾,而这些名士,比如钱谦益,龚鼎孳等人,都是朝廷官员。
  从原本的历史上看,这几个官员估计享乐地多了,已经毫无气节可言。著名的水太凉就不说了,就说这龚鼎孳,身为崇祯朝的兵科给事中,应该是道德的楷模才对,结果闯王来了迎闯王,满清来了迎满清,甚至在满清统治下一直做到了礼部尚书。
  龚的元配夫人童氏,其操行贤节都远胜过龚鼎孳。她曾两次被明朝封为孺人,在明朝灭亡后,龚鼎孳降清,她不仅独自在合肥居住,不随龚进京,而且拒绝接赏清王朝的封赏(八艳之一的顾横波受封一品夫人),同龚的行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按照大明律,官员自然是不得出入烟花之地,可随着大明中叶以来,风气的败坏,这个规定已经形同虚设。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这事,也不管隔壁如何,进入聊天群,私聊东厂提督王承恩道:“着东厂统计全国官员出入烟花之地的记录!”
  而后,又立刻联系吏部尚书孙传庭道:“官员任命,特别是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