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问题来了,我们的主角,伟大的、仁慈的、博爱的、五千年唯一的圣君:崇祯皇帝陛下,他没有金手指!他也不是公务猿出身,也不会各种物理化学技能——那玩意儿他早还给老师了,每次和老师聊天都是商量能不能退学费!
  所以等着魏忠贤和田尔耕滚蛋了之后,英明神武的崇祯皇帝陛下就开始叨叨咕咕的,让跟在身后的王承恩以为皇爷今天是不是招惹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系统?系统?靠,没有。助手?助手?妈的智障,也没有。”接着又换了个极其肉麻的语气:“老爷爷?老爷爷?你在吗?他娘的,看样子也不在。”
  这下子头疼了,崇祯皇帝穿越前是干什么的?往好听了说,那叫软件开发工程师,往直接了说,丫就是一苦逼的程序猿,写代码的码农!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程序猿,美工狗,不见月亮不能走。这本专业的技术是没指望了,除非我们的皇帝陛下先弄出电子管啊,晶体管啊,各种集成电路,还得弄出来光刻机等等装备,他所会的神技——写代码,才有可能会有用武之地。现在,明显是光棍一般的魂穿!没有金手指,没有老爷爷,于是,这可把崇祯皇帝给愁坏了,于是经常一个人对着天空唠叨:“朕的金手指,朕的异能啊,要不给朕来像方醒那样的仓库也行啊,实在不行给朕一堆哒哒哒冒蓝火的加特林也行啊……”
  王承恩都以为他家皇爷犯了癔病,对于堂堂一国之君居然在登基后发了癔症,这简直就是国朝三百年之大笑话。
  可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他是真的不想十七年后挂在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
  既然金手指没有,异能也没有,最后连个随身老爷爷也不给,也没有仓库,更没有哒哒哒哒冒蓝火的加特林——但是没关系,好歹还记着一些后世的东西不是,起码看了那么多小说,对于历史大事儿小事儿就算没记住,可是起码也有个印象不是?
  首先魏忠贤就不能干掉。魏忠贤是干什么的?那就是大行的天启皇帝留给崇祯搂钱的。没有了魏忠贤,谁去给崇祯弄钱?没有钱的下场是什么?当时崇祯问山海关总兵吴襄若是调关宁铁骑进京护驾要多少军饷,答案是一百万两。问题是,崇祯没钱。不要提崇祯的内帑,当时崇祯的内帑已经都贴进了国库,而国库呢?空的可以跑老鼠!
  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崇祯十分明白一句话:“能拿钱摆平的事儿就不算事儿!”
  自己刚刚登基,谁是真正的忠?谁是真正的奸?除了陪着自己吊死在煤山的老太监王承恩,他又能相信谁?英国公张惟贤可以相信,毕竟末代国公爷也是为了自己战死沙场了。成国公朱纯臣呢?这老东西可是降了贼的!骆养性,这个狗东西世受国恩却跟东林党的一群人混在一起,能信吗?
  所以这么一对比,还是魏忠贤、王承恩这些太监和一部分的勋戚更值得信任一些。
  至于有人说魏忠贤想杀掉崇祯,魏忠贤联手客氏害的天启帝的皇后张皇后多次小产,以至于没有太子,最后只能传位给崇祯?其实用脑子想想就不太可能,毕竟魏忠贤和客氏再傻,也会清楚控制个乳臭未干的儿皇帝,要比控制一向对他们没好感的信王——也就是后来弄死他们的崇祯皇帝更简单一些吧?对于太监来说,他们的权势是怎么来的?还不是靠着皇帝的宠信?刘瑾、王振、魏忠贤,哪一个不是?当崇祯登基成了定局后,魏忠贤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讨好崇祯而不是想办法谋害——那样才是作了大死!正德年间,八虎之首的刘瑾,一张小纸条就给刮了;威风一时的九千岁魏忠贤,面对原本历史上崇祯皇帝的屠刀,也是引颈待戮,屁的反抗都没有。
  至于后来的明史中的记载,那是螨清修的,修订的又是后来东林党的徒子徒孙们,其可信度估计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充其量聊胜于无。
  那么现在,英明神武的崇祯皇帝找不到自己的金手指,无奈之下,也只有拿着前世在某点上看过的小说当法定了,好歹知道太监远比东林党可靠,至于其他的,锦衣卫,东厂西厂,他可是一样都不打算放过,能用的全给他用上!大臣不听话,尽管杀尽管换,大明别的不多,削尖了脑袋想当官的有的是,以朱八八和朱老四杀官的力度都照样有人当官,崇祯皇帝杀几个估计也没什么问题。
  现在的当务之急,首先是让王承恩那老东西和东方教主一道,先把内厂给弄起来,免得自己前之前的几任皇帝一样,死的不明不白的!其次,还是要找几个可靠的龙腿子,弄几支能完全死忠于自己的军队,要那种让他们去死都不眨眼的。毕竟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枪才是草头王啊。
  心情很不好的崇祯皇帝继续叨咕着:“导演,我好像拿错剧本了,给换一个行不……”


第004章 先收买一波人心
  一夜之间,崇祯皇帝简直是愁白了少年头,可惜的是,第二天的太阳还是照样升起。想了一夜,崇祯皇帝还是决定先靠着拉拢农民,顺便干掉不听话的大臣和八大蝗商,先给大明续命要紧。
  待到第二天上朝,来到大殿,群臣山呼万岁的声音落下,王承恩便在一旁扯着嗓子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呐”。见群臣没有人上奏恶心自己,便对身旁的王承恩道:“王承恩,宣旨。”
  王承恩躬身道:“是!”,向下瞄了一眼群臣,当即拉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冲龄,统承鸿业。其惟祖功宗德,惟祗服于典章;吏治民艰,将求宜于变通。朕年少。不识上古贤王治世之妙,然,朕闻之,古者圣王治世,民不加赋,而海内用足丰饶,朕虽不敏,亦心向往之。其令,天下官府衙门诸卿有司,即日起,有明一朝,永不加赋!”
  王承恩的声音刚落,朝堂上的诸位“正人君子”就全都懵了。一时间竟然没有人出来发言。甚至,有许多满脑子理想和明君思想的大臣,立刻就感动的稀里哗啦,连脸都涨红了。
  永不加赋啊!
  多好的仁政啊!
  三皇五帝,谁提过,春秋战国,谁又喊过?
  这才是真正的仁君啊!
  不得不说,康麻子玩的这一手还是很能唬人的,包括后来的金大侠还有数不清的螨清余孽,可都是认为这是康麻子的仁政。
  可是,这根本就是一个扯蛋的伪命题。因为在中国,税和赋。从来都是分开的。税是用于国防开支,衙门支用以及各种地方事务和渠道开凿修葺等等。而赋。则是用来给皇帝盖宫廷庙宇,吃喝玩乐的。说白了,税,进的是国库,而赋,是皇帝的内帑,这玩意是不走国库的。
  崇祯皇帝这么一道诏书下来,从实际上来讲,对大臣和地方衙门的运转,几乎没有影响!只是,会影响胥吏们收税时的积极性罢了!这也是后世螨清敢喊永不加赋的底气所在。不然,你要他喊喊永不加税,试一试?看看那帮晋商地主豪强会不会起来把那百来万八旗兵给撕了!
  现在好了,别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或者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楚党、浙党一类的,都得承认崇祯这道圣旨是道不折不扣的仁政——反正皇帝自己的钱少了关我们什么事儿?天下都是你的,你少花点儿就少花点儿好了。于是君臣赶紧在首辅黄立极的带领下山呼万岁:“陛下仁德,泽被苍生,请奉诏书,宣布天下,使天下明知陛下仁厚爱民之意!”
  崇祯看着底下的群臣,接着道:“王承恩,此诏当明发天下,命锦衣卫与东厂派人宣读于百姓,使百姓咸知此事,以防下面再有小吏害民。若有人于其中上下其手,百姓可持大诰进京告状,着锦衣卫与东厂派人护卫,不得有误。”
  崇祯皇帝玩了这么一手,终于可以在心底长舒一口气了,毕竟有了这道诏书打底,那些小自耕农和中小地主,会把他崇祯皇帝当成亲爹来看!不对!是比亲爹还亲的爹!至于底层的百姓,恐怕要恨不得给他立个神主牌位,日夜叩拜了。而有了民心在手,哪怕朝堂上的“正人君子”们集体造反,相信只要他能走出皇宫,来到大街上,立即就会有百姓感恩戴德的再把他送上帝位。
  这一手,崇祯还是跟着汉朝的老刘家那些流氓学的。汉文帝动不动的就各种免田税,当年的老流氓刘邦玩这一手玩的就更溜了,不光时不时的免,还时不时的赏,告诉大家,跟劳资混是有好处的!这样一样,人家就有了自己的基本盘。现在崇祯也玩了这么一手,只怕全大明的百姓都会成为崇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