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云飞回到住处后,晚上正准备休息,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张云飞打开门后,发现刘师长、林师长都满脸微笑的站在门外。
张云飞看到这个架势,就知道两位师长肯定是找自己要装备的来了,看来自己都成香饽饽了。
最后,在两位师长的死缠烂打之下,张云飞毫无还手之力,只好答应每人给三千支三八式步枪,一百挺歪把子机枪和三十万发子弹。
不过前提是需要两位师长派人到大同来拿,这一点两人也欣然的答应了。
张云飞知道,这两个师虽然没有像自己一样有这么多的卡车,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他们可以化整为零,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一点一点的从大同将装备搬回各自的根据地。
这样虽然效率低点,但非常安全,即使穿过沦陷区,也很难被小鬼发现。
得到张云飞承诺的两位师长,欢天喜地的回去了,张云飞才有幸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见到几位师长,大家都主动的和张云飞打着招呼,张云飞知道,他们是心里对自己充满了感激。
目前的抗战形势下,得到装备太难了,像张云飞的这种大手笔,真的是罕见。
接下来几天,张云飞倒是很清闲,一天上午,张云飞无意之中走到了一处八路军的训练场,训练场中大约有一个营,几百名的战士正在训练。
因为张云飞和特战队员穿着八路军的军服,张云飞更是腰间还别着一把小手枪,一副首长的打扮。
所以训练场的战士看到虽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但还是没有中断训练,也没有阻难张云飞等人。
张云飞带着几个特战队员很顺利的来到了训练场的边上,津津有味的看着战士们训练。
战士们虽然训练的很刻苦,但张云飞看来,很多地方都不是很合理,看着看着不禁摇了摇头,这里战士们的训练比起136师来差远了。
训练跟不上,单兵素质就跟不上,单兵素质差的话,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就跟不上,这样和小鬼子打起来是很吃亏的。
抗战初期的小鬼子的单兵素质是比较高的,不管是shè击水平还是刺刀拼刺,小鬼的水平明显比**高一截,比八路军可能就高了。
要不是自己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训练大纲,自己部队的实弹训练也进行的不错,不然,论单兵素质,还真有可能比不上小鬼子。
张云飞不禁摸了摸口袋里的训练大纲,想道,是不是找个机会给几位老总看看,在八路军全军推广。
在136师,张云飞编写的部队训练大纲,可是下发到了每个连队,并且是新安县城印刷厂专门印刷的,印刷的清楚规范,图文并茂。
张云飞自己身上,也一直随身带着一本,有空也经常拿出来看看,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张云飞也会及时记录下来,以后还准备发行改进后的第二版,第三版,甚至第四版。
第六十章见主席
正当张云飞在训练场边感慨时,一个年轻的小战士骑着一匹枣红马,飞快的往这边跑来,扬起一片的尘土,看得出小战士很是焦急。
枣红马跑到张云飞面前停了下来,小战士麻利的下了马,走到张云飞面前,首先行了一记军礼,才急急忙忙的道:“张师长你好,我是主席的jǐng卫员,主席要见你。”
听说主席要见自己,张云飞一阵莫名的激动,不过很快就平静了下来,自己可不能在主席面前有所失态。
因为主席住的窑洞还在延安郊区,小战士又在训练场牵过来一匹马,和张云飞一起,一前一后往主席住的的窑洞跑去。
至于几名特战队员,倒是不用担心,他们自己会回到住处,且张云飞是去面见主席,自然不需要特战队员的陪同。
只用了大约二十几分钟,经过几道关卡,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那处窑洞前,看着前面整整齐齐的,一排排的窑洞,张云飞心里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小战士来到窑洞前,大声的报告到:“报告主席,136师的张师长到了。”
小战士的声音刚落,窑洞中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快请进。”
张云飞看了小战士一眼,小战士向张云飞递了一个请进的眼神,张云飞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发现每什么问题后,才轻轻的推开窑洞的门,走了进去。
窑洞里面很简陋,只有一张书桌,一张茶几和几条凳子,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籍,虽然比较简陋,但收拾的很整洁。
主席正坐在书桌前,拿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张云飞进来了一会儿了,才放下手中的书,和蔼的道:“不要拘束,随便点,像自己家里一样。”
张云飞找了一个凳子在主席的面前坐了下来,面带微笑的看着主席。
主席欣赏的看了看张云飞道:“小伙子,年轻有为啊,二十几岁就是我们主力师的师长了。”
“这次来延安可是给我带来了大礼,武器装备就不用说了,这十万块大洋可解了党zhōngyāng的燃眉之急啊,我代表党zhōngyāng感谢你了。”主席又接着道。
张云飞连忙谦虚的表示,这是自己的应该的,也是为党,为全军尽一点绵薄之力。
接着主席又仔细的询问了张云飞关于部队建设,根据地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事情。
接着主席又问道:“抗rì战争爆发已经一年多了,张师长对这场rì本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华民族的灾难怎么看?”
张云飞试图张了几次嘴,又不好说什么,对面坐着的可是主席,主席不仅是军事家,战略眼光也是非常卓越,自己也没想到,主席会突然问自己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看到张云飞yù言又止,几次准备张嘴,又将话咽回去了,主席和蔼的道:“不要紧,畅所yù言,就像是两个老朋友在一起聊天一样。”
见主席这么说,张云飞将心一横道:“那我就发表点我自己个人的一些看法,望主席不要见笑。”
主席和蔼的,面带微笑的看着张云飞轻轻的点了点头,等待着张云飞的下文。
张云飞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我对这场战争的总的看法是,中国必胜,rì本不败。”
看到张云飞真么肯定,信心十足,主席也饶有兴趣的看着张云飞道:“能说说的详细理由吗?”
张云飞看到主席等待自己的下文,清了清嗓子道:“我们中国地大物博,面积辽阔,有四万万的人口,而小rì本弹丸小国,资源匮乏,人口与我国相比,也相差甚远。抗战初期,虽然rì本仗着军队训练有素,武器先进,打得我们节节败退,但随着战争的进行,随着rì本军队占领范围的扩大,需要的军队数量也会急剧增加。
到时随着战线的扩大,rì本就会出现兵力不足的现象,就像主席您今年五月份在延安抗rì战争研究会上讲演的《论持久战》中提到的一样,中rì两国的战争会进入一场持久的战争。
不过,主席,我有信心,也有决心尽快的缩短这场战争的时间,减少中国人民的灾难,目前我们师在大同正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我们也搜罗了很多各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我们的工业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嗯,不错,难得这么年轻,有这么长远的眼光。”主席赞许的道。
可以看出,主席对张云飞很是欣赏,反复嘱咐张云飞,要努力发展军队,争取再进行几场正面战争,打破国民党说八路军总是游而不击的谣言。
主席和张云飞的谈话,一直进行了两三个小时,最后还是张云飞看到主席繁忙,主动提出告辞。
八月一rì,在延安,八路军举行了浩大的建军庆祝活动,**和八路军的高层出席了庆祝活动。
那天,延安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不管是战士们还是老百姓都笑脸盈盈,延安的大学生甚至走上街头,打出标语,庆祝八路军建军一十一周年。
下午,八路军总部,还仿照当年张云飞的模式,举行了甚大的阅兵仪式,驻守延安的八路军总部jǐng卫团参加了阅兵,阅兵仪式上使用的武器就是张云飞带来的rì械装备。
张云飞做为八路军主力师的师长,有幸和主席、总指挥一起就坐主席台,在阅兵仪式上,因为张云飞战功卓越,总指挥亲自为张云飞颁发了奖章。
应邀参加庆祝仪式的中外记者,拿起照相机,一阵镁光灯闪过之后,总指挥为张云飞颁发奖章的画面,永远的定格了下来。
几天后的报纸上,肯定又会出现这一伟大的画面,张云飞又会再次响彻大江南北。
庆祝仪式结束后的第二天,张云飞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将自己编写的部队训练大纲,给了总指挥。
总指挥接过厚厚的训练大纲,随手翻了翻,马上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