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帝很心累,摆了摆手,那些谏议大夫纷纷归位,却是面不改色。
大帝缓了缓这才说道:“昨日,朕见到了这位青年俊杰,交谈一会朕也是深有感触,我大汉朝,屹立至今,靠的便是这天下英才尽心为帝国效力,此乃朕之幸,大汉之幸!”
“陛下鸿福!”底下一票人跪下,吴佑也跟着跪了下去。
大帝在他们起来后,继续道:“故,朕已在昨日,赐封此人为神武校尉,正六品,只对朕负责,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虽然低下手段通天的大臣们早有耳闻但是被陛下这么说出来依旧非常心惊,这个信号到底代表什么意思,一时间思绪纷纷,以至于那些谏议大夫也不敢贸然顶撞。
右丞微不可查的动了动手指,顿时文官中出来一人跪倒在地,“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大帝眯着眼睛,冷声说道:“你且说来!”
“本朝自开国以来,就没有这等事情发生,想当官者,必须由考取功名,经过乡试,省试,殿试一一选拔出来,这才是国之栋梁,熟读圣贤书才能立身请命,造福百姓,还没有这等一步登天的说法,还望陛下收回成命,莫要让天下才子寒心!”
吴佑听的眉头直跳,陛下也气的不轻,指着那人说道:“你口口声声说造福百姓,朕就想问你徐常丞,涠洲百姓受雪灾所困,你可有应对良方?”
“臣。。。无能!”徐常丞跪倒在地,不敢言语。
大帝的反问异常有力,整个大殿短暂的安静,那右臣看了一眼左丞,左丞默然,低头不语。
正在这时,武将行列之中有人出来道:“陛下,百姓的事末将不懂,但是军营之事,末将还略知一二,众所周知,将士们在沙场上奋勇杀敌,才有出路,往往经历生死不下百次才获得朝廷嘉奖,不知那位将军杀敌几何,谁是其对手,得正六品,问其内心可听到那沙场惨死之人的惨叫?!”
朝堂更加安静,大帝缓缓坐直了身躯,沉声说道:“牧守一方兮,痛哉!战死一方兮,壮哉!沙场无情,马革裹尸,无数英魂落寞他乡,朕有愧!”
所有人大臣顿时跪倒,悲呼道:“陛下节哀!”
大帝站起身,沉沉的说道:“朕,时常想念那些挂满笑容的少年儿郎,他们背井离乡,常年征战,为帝国子民,为朕,守住了祖宗的基业,守住了无数家庭,让帝国之内所有人不再有战争的威胁,他们,才是帝国之荣耀!”
“荣耀!”群臣嘶吼。
吴佑也感动异常,不管在任何一个朝代,当兵的永远是默默无闻但又可爱可敬的英雄,纵然有褚成亮这种败类,但是大多数士兵依旧刻苦训练,为了身后瘦弱的亲人们筑起血肉长城,他们值得尊敬。
大帝坐了下去,群臣也站了起来,大帝继续说道:“汝等莫要忘记站在前方的英雄,但是也不能忽略有些人在背后也做出了不少与他们的功绩,很多人都说武道会劳民伤财,徒有其表,但是你们可知,此举让多少无户之人落户,让多少绿林强盗改邪归正,又让西北陵税收上升几何,此举是让天下百姓安定的长远之计,若论此功,汝等可还有异议?”
“臣遵旨!”在左右丞相的带领下纷纷跪了下去。
吴佑总算舒了一口气,但是也看明白了,自己这下是彻底得罪两边的人了,文人得罪也就算了,把武将们也得罪,这下是死的不能再死了,就算抱皇帝的大腿,以后的路也不好走,吴佑不由得看向高高在上看不清面容的大帝,这一切,难道他不知道吗?想到秦桧对自己的分析,吴佑也渐渐看明白了形势。
大帝又布置了一些任务,确定了修沐日期,便按照惯例,有太监说道:“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吴佑眼睛一转,顿时跑了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原本都准备下朝,放松下来的大臣们纷纷把目光看向吴佑,文人眼中的冷漠,和武将眼中的排斥如一根根针一般刺向吴佑。
大帝也把刚抬起的屁股按下去,笑呵呵的说道:“哦?好,今日朕就听听,你一个少年郎有何事要说!”
吴佑抬起头目光炯炯,掷地有声,“臣建议,设立战场英雄纪念碑!”;
第一百三十六章 士兵荣耀
吴佑此话一出,顿时所有朝臣都盯着吴佑,武将们火热的眼神如同看一件稀世珍宝,而文官们这如同看一死人。
战场英雄纪念碑,这个碑意义何其大,所有的武将都明白,只要能够上去,那就是天大的荣耀,那就是让后世不断瞻仰,同时流芳百世,这份荣耀不能说不厚,一时间看吴佑的眼神也亲热起来了。
而文官们睫毛都是空的,谁不明白这件事情是何等的重大,这是要彻底抬高武人的地位,是对文人地位的挑战,一旦武将的地位提升,那文官的任何功绩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还怎么清名流传后世,游戏不是这么玩的,名字刻在史书上是任何文人的众生目标,心中的怒火蹭蹭蹭的往上冒。
而大帝却是面不改色,让军人的荣耀被世人所记,那帝王的荣耀呢?更关键还有一点,若是武将们团结起来,那这皇帝位置,谁还敢去坐,这小子收拢军心是要翻天啊这是。
大帝面色沉重,看着底下跪着的吴佑没有说话,季阿伯面不改色,站在大帝身旁,第一天上朝会,就敢提意见,这份胆量不该说是无知,还是无畏,现在看来倒是愚蠢了。
吴佑面不改色,对于朝堂嗡嗡的议论之声视而不见,好大一会儿议论声才停下去,而此时武将们看吴佑的眼神不再火热,反而充满惋惜,他们已经明白吴佑接下来的下场,大帝是不会允许军队的权威被别人取代,天子才是军队唯一的精神领袖,也只能是唯一,这种意见只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而提意见的这个人,也将彻底消失,武将们心中不甘,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却没人敢反抗,去支持,只要符合一句,那么下场绝对比吴佑更惨,只因为他们手握兵权。
大帝冷冷说道:“哦,你详细说说!”心中已经对吴佑充满杀机。
吴佑理了理头绪,觉得更加有了把握,便缓缓说道:“陛下,微臣所说,也是根据陛下您的意思突然想到,当前方将士在奋勇杀敌时,小的说他们为的是保护身后的妻儿老小,大的说那就是为了保护咱们帝国不被他国欺凌,而全帝国的士兵,用钢铁的意志,去告诉了世界,犯大汉者,虽远必诛!”
“好!好一个‘犯大汉者,虽远必诛!’。。。。。。你继续说。”大帝猛的大喝道,面色也缓和不少,终究还是年轻啊,想的是好的,却用错了地点,大帝有些可惜,但是杀意却更加强烈。
吴佑被大帝一嗓子打断,想好的词差点都忘记,理了理头绪便继续说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
“好!”大帝兴奋的叫道,就连文官们也动容不已,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是看透人生者才能有这般感叹,很多人都想到自己从一个小官,慢慢走进这权利核心,其中艰苦,冷暖自知,不由得唏嘘感慨,而武将们也是若有所思,众人思维不一而论,却有惊人的相似。
吴佑脸颊一阵抽搐,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要不是看他是大帝,早就两大嘴巴子……算了,就想想,叹了口气,等到大帝又重新坐下,吴佑这才说道“然……这样哈,你们看帝国的防御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底层士兵,有些人上一次战场,就很有可能永远都回不来,帝国损失的是一名合格的军人,尽职尽责的军人,培养多年的军人,而他的家庭呢,则损失了一个儿子,丈夫,父亲,从此一个家庭破财衰落……”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吴佑突然间话锋一转,但是不得不说吴佑说的很正确,培养一个士兵绝非易事,而培养一个能上战场的士兵就更加困难了,其中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不可计数,所有人都面色沉重,尤其是想到吴佑刚刚说的毫末,累土,顿时都若有所思。
“陛下,他们是英雄,他们为帝国抛头颅洒热血,却不求回报,而我们记得他们吗?帝国很多人知道他们吗?他们只是最英雄的无名英雄!”
还有不明白的人顿时恍然大悟,看着跪倒在地的吴佑,这一刻所有人再也没有了一丝轻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开头如此惊人的话语,到现在的润物细无声,只是为了那最底层的士兵。
大帝沉默不语,大殿刮着寒风,但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