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凤雏(冰冻)-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O。271 虚与委蛇之计

    赵云乃是武人,其口才又怎么辩过庞山民?且庞山民亦知,他跟赵云谈及朗朗乾坤,本就是鸡同鸭讲。

    于赵云看来,刘备乃其主公,相处日久,刘备对百姓颇为仁德,若刘备可执掌天下,亦可为一代明主,而庞山民则不然,只其姓氏,赵云便看不上眼,汉家天下,天子当姓刘,这才是赵云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

    此番从江夏辗转长沙,一路上观荆南百姓安居乐业,赵云看在眼中,亦颇为感慨,庞山民于民生之道,颇有建树,若其只为能吏,不为诸侯,肯辅佐刘备的话,汉室何愁复兴大业?

    太守府中,孙乾,赵云二人最终还是与庞山民不欢而散,庞山民心中倒无所顾忌,可孙乾,赵云却难以平静。

    庞山民若肯出兵,牵扯曹操精力,江夏军马借道新野,途径宛城,便可兵逼长安,与刘备会于一处,届时刘备得关羽相助,于西凉羽翼渐丰,马踏长安之时,便可光复汉室旧都,亦可为刘备日后逐鹿中原,奠定一份坚实基业。

    所以于当前而言,刘备的兴衰只在庞山民一念之间,只是二人没有想到,庞山民竟可对江夏一郡,如此厚利面前不为所动,而对如今刘备而言,再也拿不出可以让庞山民意动的筹码了。

    于驿馆之中,孙乾,赵云尽皆嗟叹不已,思索良久,孙乾对赵云道:“一城之地,那庞山民居然无动于衷,莫非真是云长之前将其得罪的狠了?”

    赵云闻言默然许久,对孙乾道:“公祐,无论那庞山民是何想法,如今皇叔于为难之际,我等必须全力以赴,若其不肯发兵,总可借道新野,便是我等江夏军马,孤军奋战,亦要往长安驰援皇叔。”

    “那子龙可否想过,便是那庞山民借道于我等,一路厮杀,至长安之时,江夏军中,所剩军马,能有几何?”孙乾闻言皱眉,对赵云道:“且如此这般,抛却江夏一郡,让那庞山民不费吹灰之力,凭白得了城池?”

    赵云闻言,一筹莫展,对孙乾道:“那公祐又有何办法,解此困局?”

    孙乾闻言,神情数变,对赵云道:“不如先虚与委蛇,得沿途通关路引,待离江夏之前,联系江东军马,便是我等失了江夏,亦不能让这庞山民所得,与江东若有了交情,今后制衡荆襄,亦好说话。”

    赵云闻言,眉头微皱,对孙乾道:“若如此,与这庞山民结怨更深,且荆襄治下百姓,生计无忧,而江夏若被江东所掌,百姓怕是遭难,江夏可是孙坚陨落之地,若那孙权欺凌百姓……”

    “顾不得那么多了!子龙当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孙乾说罢,赵云黯然无语,二人于驿站休整一夜,次日便至太守府中,求庞山民通关路引,庞山民不疑有他,对二人道:“皆荆襄军马,若云长欲起兵援助皇叔,庞某也没必要从中作梗。”

    待二人离去,庞山民暗自思索这江夏异动,对庞山民而言,若关羽,赵云诸人引城内兵马,驰援刘备,江夏唾手可得,再得江夏,荆襄一统,庞山民所掌之地,便是实实在在的荆,益二州了。

    江夏重镇,需上将把守,于庞山民眼中,可为此事者,荆襄如今,只有二人。

    其一乃是甘宁,江夏临江,守此地者,当通晓水战,甘宁纵横大江日久,江东军马亦被其击退数次,心中畏惧,只是甘宁若离,苏飞一人难以服众,这长沙水道,便无人震慑了。

    若不选甘宁,则可使文聘代掌江夏,文仲业久镇荆襄,皆无甚错处,且其声望,亦可使江东不敢妄动,只是文聘本为统御荆襄军马全局之人,若使其守御江夏,怕其心有怨愤。

    思索许久,庞山民还是决定去找文聘商议一番,听听文聘想法,至于不用甘宁,庞山民确有私心,长沙乃庞山民兴隆之地,庞山民对此地颇有感情,当然不希望其根基被江东窥觑。

    念及此处,庞山民当下便修书一封,径往襄阳请文聘而来,不过二日,文聘便至,于太守府上,庞山民见文聘风尘仆仆,迎上前来,对文聘笑道:“辛苦仲业将军,远道而来。”

    “上将军将令,文某岂敢不遵?”文聘说罢,二人皆笑,庞山民对文聘道:“仲业将军当知,庞某这上将军,有名无实,此番召仲业而来,只因那关羽欲舍弃江夏,驰援长安,庞某欲知,这江夏重镇,文将军可愿把守?”

    “江夏?”文聘闻言,微微一愣,继而笑道:“文某愿守。”

    “可是将军当知,荆襄与那江东,之前纠葛,多在江夏,若将军守城,怕是少不了江东滋扰。”文聘虽应的爽快,庞山民却心有顾忌,对文聘道:“原本庞某也欲将军,守襄阳,定荆襄大局,只是如今事发突然,庞某这边,无上将可用……”

    “上将军不必多说,文某只知,为武将者,有守土之责,若只为平安,还不如乖乖的做个文官!”文聘豪爽一笑,道:“文某可于上将军面前立军令状,必保城池不失,那江东军马若敢乱江夏,定叫其有来无回。”

    庞山民闻言,心中一阵感慨,对文聘道:“如此庞某便可安心,那关羽离去,必将江夏军马尽数带走,仲业以为,守御江夏,需军马几何?”

    “那关羽敢用万余军马守城,文某亦敢!”文聘说罢,庞山民摇了摇头,道:“襄阳城中,军马未动,且如今我荆襄腹地,并无战事,文将军可将城中军马,带走半数,至于守城之人,亦由文将军抉择便是!”

    襄阳守军三万有余,去镇守江夏一城,一万五千兵马,并不算少,想到此处,文聘对庞山民道:“既如此,还请上将军将向宠,傅彤借于文某。”

    “可以。”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对文聘道:“待将军于江夏安定之时,庞某便亲去江夏,为将军庆功!”

 NO。272 程普驻江夏

    江东朝堂之上,孙权于百官面前,一脸喜色,将手中信笺递于侍者,百官便闻侍者念道:“关某已离江夏,驰援兄长,城池已无人把守,将军取与不取,全凭自决!”

    “此乃那关羽手书。”孙权说罢,堂下群臣,哗然片刻,议论纷纷。

    江夏对江东而言,向来纠葛不少。

    若得江夏,江东便于江北之地,可再添一郡,庐江,江夏遥相呼应,长此以往,便有了攻伐北地的根基,且孙坚陨于江夏,江东已数次攻伐,皆未全功,如今关羽竟将此要地拱手相让,对江东而言,诱惑颇大。

    只是堂上诸人亦心有顾忌,如今统荆襄者,非是先前暗弱刘表,乃是新得益州之庞山民,若两家交兵,胜败难料。

    许久之后,孙权见堂上议论之声渐小,对诸人道:“诸君以为,这江夏孙某当取之否?”

    张昭闻言,抬头目视孙权,见其眼中狂热,心中一凛,对孙权道:“如今主公妹婿势大,若取江夏,那庞山民必然怨忿……”

    “子布何出此言?江夏乃文台公陨落之地,怎能不取,且此时江东并无军马守御,机不可失!”程普闻言,上前一步,对孙权拱手道:“愿主公予程某一旅之师,程某可保江夏,安如泰山!”

    “为一地而与那庞山民私交尽毁,甚为不智!”诸葛瑾闻言叹道:“且之前周大都督亦败于敌手,德谋此言,太过轻敌。”

    “主公是与那庞山民有些交情,可私交怎可凌驾军政大事之上?”黄盖闻言抢道:“子瑜之言,黄某深以为耻!比之令弟之才,子瑜差之千里!”

    如今诸葛亮已坐镇西川,其势堪比郡守,黄盖此言,倒是戳在了诸葛瑾痛处之上,诸葛瑾面色通红,怫然不悦,侧目不再看那黄盖一眼,一言不发。

    孙权见堂下吵吵嚷嚷,原本大好的心情,亦变得有些焦躁了起来,轻咳一声,对鲁肃道:“子敬可有良策?”

    鲁肃闻言摇了摇头,心中暗道,先前周瑜在时,但凡军务,便是有些争执,周瑜亦可依仗其名望,一决而断,而此时堂上纷乱,毫无主次,武将激进,文官守成,简直就是乱作一团,这内部不合,怎敢言攻伐他家诸侯?这些人不会觉得那庞山民如软柿子一般,任人拿捏吧?

    孙权见鲁肃不言不语,眼中闪过一抹失望,自周瑜离了朝堂,孙权大权在握,一应大事,皆可决断,比之之前外事求教周瑜,内事求教张昭之时,爽快的多,这鲁肃与周瑜本为挚友,孙权只是见其忠直,颇为依仗,如今于大事之上,鲁肃毫无决策,倒是让孙权心中恼火。

    想到此处,孙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