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围猎罗马(最后)-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有人服侍?可以,出钱请人!

拿到钱财之后,提尼斯和桑昆多两人当即向秦东告辞,当天下午就北返回自己的领地去了,而秦东则率部回帕札尔大营。

这次秦东可以说是收获巨丰,战利品几乎全部被他所得了,他只是付出了一些金银,金银这东西他还有不少,再说如果不够用了,可以去南下去打草谷,抢东罗马帝国,而马匹、盔甲、武器这些都是战略资源,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可不会卖给匈奴人,因此这些对于秦东是非常重要的。

秦东的条件可谓是得天独厚,匈奴帝国的东南部大部分都在现今保加利亚境内,而这里只有两处地方是大平原地带,第一是北部的多瑙河丘陵平原,第二就是秦东占据的扎帕尔、帕纳、普罗夫等地区所在的南方色雷斯马里查低地,这里是匈奴帝国东南部最为平坦的平原,在马里查河及其支流的两岸可以大量种植庄稼,乃是一处天然的谷仓。而其他地方多是低洼地、低山、高山、丘陵以及很深的断裂谷和河谷,只要把这里经营好,秦东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在周围的山区还分布着大量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铜和铅,锌等金属。这些都是争霸必须的条件,但是现在秦东能直接控制的只有马里查河流两岸的平原地带,周围的里拉山和东南面的罗多彼山脉还控制在日耳曼人和东罗马人的手里。

回到帕札尔大营的秦东立即人员将这些新得的俘虏一部分带去开荒种地,另一部分去附近一座低山脚下挖矿,秦东已经探明了在帕札尔答应东南边三十里处有一座低山,延绵十几里,这山不高,但有些铁矿分布在其中,铁矿的含量也不是很高,但好歹也是有铁矿不是?挖出铁矿来同样可以炼铁。

这些俘虏因为是第一次做俘虏,非常不老实,在被押送回帕札尔大营的路上还闹出过几次骚动,被秦东强行镇压了,砍了几十颗脑袋才震慑住这些人,之后对这些俘虏规定,再有想着逃走或者制造骚乱者一律斩首示众,如果老老实实干活,只要能干满两年就能成为自由民,成为他秦东治下的顺民,可以在秦东的属地内自由来往,能或者自然是要比被杀强得多,而且秦东也许下了承诺,这些俘虏才老实下来。

此前被瓦图尔扣留的士兵家眷也被人从帕纳接回了帕札尔,这下士兵们都安心了,这上千人的家眷安置可不是一个小事情,秦东亲自出面对位于马里查河北岸的营地进行了规划,牧民和农民们都居住在外围,这样方便放牧,从事商业贸易的人居住在中间,秦东已经开始准备在这里建造一座城市,不需要建设城墙,只建造房屋就可以,他要改变匈奴人这种逐水草而生的习惯,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停止游荡,要有稳定的根据地,不仅要从事畜牧业,而且要从事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随后秦东发布命令,将千夫长的驻地由帕纳搬迁至帕札尔,原先属于千夫长的属官接到命令之后都相继从帕纳搬来了帕札尔,原本这些人以前是不敢来这里的,因为在以前这里是经常被日耳曼人突袭的地方,好几拨百夫长都命丧于此,现在好了,听说秦东打了一个仗,消灭了南方三支日耳曼人的精锐主力骑兵,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南方日耳曼人都不敢再打帕札尔的主意了。

秦东回到帕札尔之后迅速派人前往向莫多万夫长报捷,没过两天,秦东正忙着领地的事务,莫多万夫长派遣使者过来对他进行了嘉奖,既然日耳曼人这次遭遇了,莫多万夫长就取消了这次的征讨日耳曼人的会议,现在帝国内部不稳,莫多也不想轻易向日耳曼人开战,引起东罗马帝国的注意。

由于千夫长的驻地搬迁到了帕札尔,那么帕纳的地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秦东只留下一个骑兵百人队驻扎,其他军队全部迁移至帕札尔接受更加全面的军事训练,而帕札尔的兵力和居民一下子就多出来好几倍,现在加上军队,一共有上万人了,军事人员就占了两千多。

人员一多,粮食就显得不够吃,秦东不得不一方面派人去赛迪卡买粮,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在河岸两边,为手下人增加一些口粮。原本秦东是想率兵南下威逼日耳曼人纳贡一些粮食,如不纳贡就打,不过想起自己才刚刚接收瓦图尔留下的遗产,还没有完全消化,而且普罗夫方面还有没有回音,因此就作罢了。

过得两天,巴图派人回来传来好消息,在哈多这个狗头军师的三寸不烂之舌下,罗摩多的儿子同意向秦东敬献领地,并且将手下的奴隶骑兵四百人和三百步兵都交给秦东,秦东为了表示诚意,承诺他可以保留所有财产,而且生命财产会受到保护,凡是向打他主意的人都是跟秦东作对,但他留下的奴隶必须转为自由民,他也必须向这些人支付薪水,罗摩多的儿子得到了秦东的保证后松了一口气,这条小命算是保住了,财产也可以保住了,只是失去了权利,罗摩多留给他的财产可以供他们兄弟几人挥霍好几辈子,做个富家翁也是Bùcuò的。

现在唯一不在秦东绝对控制之下的就是提尼斯和桑昆多这两个拥有私人领地的百夫长,秦东也没有一定要置这两人于死地的想法,现在他想的是稳定,现阶段稳定压倒一切,只要他们听话,在有军令的时候毫不含糊的出兵,他就懒得为难他们,留下这两个人,也可以让其他人看看,他秦东也不是一定要赶尽杀绝,只要你服从命令,不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他就不予计较,但是如果他们想坐大,暗地里发展力量,那么秦东绝对不会容忍他们的继续存在,在他的治下,所有人都暂时不能有私人领地,不能尾大不掉。

提尼斯和桑昆多对于罗摩多的儿子竟然将领地和军队全部上交给秦东非常震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此以后只有他们两个还拥有私人军队和领地,秦东会暗地里使绊子找麻烦吗?他们只能小心谨慎不让秦东找到攻击他们的借口。

第一百零三章整编军队

在罗摩多的儿子主动献出领地和奴隶军队之后,秦东迅速派人接收,为了快速消化罗摩多留下在普洛夫的军队,秦东迅速派人过去对那些军队进行重新整编,一方面对军队的几个主官大加赏赐,同时又将他们调离原来的部队重新任命,另一方面对军队重新整编和训练,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消化那些军队的办法。

于此同时,秦东又派人去接管领地,任命官员治理,现在秦东将防区和领地内的政事与军事分开,地方官员负责治理地方,而军事官员的责任在于守卫地方安全,两者之间互不干涉。

其实在古代,很多地方官员本身就是军事主官,这种体制有利于军政统一,在非常时期的作用很大,但是在很多时候则是不利的,这容易造成军阀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因此秦东现阶段就开始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接收普罗夫地区的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秦东派遣马立率兵镇守普罗夫地区,由哲离为副,哲离以前是侦骑队的队长,现在被秦东提升为百夫长,作为马立的副手,他主要统帅两百弓骑兵部队,这些人是重新从匈奴牧民中招募的,其他镇守普罗地区的是马立的三百重步兵,另外还有从帕纳地区而来的八百步兵,这些人全部由秦东新任命的总训练官多音负责训练,指挥权在马立的手上,原先属于罗摩多的军队全部调离普罗夫地区,转而在帕札尔驻扎,就在秦东的眼皮子底下,在进行重新整编之后,迅速对这些军队进行训练。

按照匈奴人的军制规定,千夫长只能指挥一个千人队,这些是正式军队编制,不过在边疆地区,千夫长这一级别的军事主官的手下可不会只有一个千人骑兵队,秦东将一千人的骑兵名额报上去之后,将其他的军队作为辅兵,这些辅兵是没有正式军队编制的,不过在秦东这里,他们的待遇与正式军队编制的军官和士兵的待遇一样,有些兵种比正式编制的待遇还要好。

秦东报上去的正式军队编制的一个千人队都是弓骑兵部队,原本他手下的弓骑兵部队只有四百人,不过秦东在得到了瓦图尔和罗摩多的军队之后手下的骑兵就多了起来,从这些军队中挑选马上功夫和骑术都精湛的士兵加入弓骑兵部队,一共凑足了一千人。

为了便于指挥,秦东采取了三三制的原则,将这一千人分成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每支部队三百多人,分别由苏合、牧仁、托隆统帅,他们都是骑兵将领,又经过秦东的培训和指点,对弓骑兵的训练和作战战术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将弓骑兵交给这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