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三问道:“这摩尔国也是我族人所立?”
  郑和点了点头说道:“据传在天方以西数千里,都是我族人占据。”
  哈三又问:“那总监大人此时提起此地,究竟是何意图?”
  郑和笑道:“我族鼎盛时期,东到苏禄国,西到摩尔国,东西疆域达两万里有余。可数百年间,从来没有一个大一统的政权。这究竟是何缘故?”
  哈三愣了一下,才不确定地说道:“是因为我族以商立国,内争不休。”
  郑和道:“以史为镜,可以明是非。我族以教派为基,商业为本,这条路看来是走的错了。相反,中原大地以儒家为基,农业为本,才形成一个大一统的政权,纵使千年来朝代更迭,但是百姓都有大一统之愿。”
  哈三更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问道:“总监大人想要告诫我等何事?”
  郑和抱拳说道:“和以为,殿下心怀天下,乃不世之明君。纵观殿下所为,儒家为本,算学为用;农业为本,商业为用;以圣道为本,以王道为用。此乃一代帝王之统管天下之心境,阿訇心念族人,和钦佩不已。但阿訇的眼界比之殿下,还是窄了些。还望阿訇即便有缘与殿下座谈,也请不要急功近利,逆了殿下。”
  对哈三的意图,郑和是很清楚的,以前他也认为哈三这样做没错。
  但是朱瞻基虽然没有表现出对异族的鄙视,却因为郑和跟他们走的太近而恼了郑和。所以郑和这个时候也故意在众人面前大大夸赞了朱瞻基一番,同时劝慰哈三,不要一叶障目,一意孤行。
  他很清楚,自己跟他们说的话,肯定会传到朱瞻基的耳中。他赞了朱瞻基,劝了哈三,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可谓是一举三得。
  不管哈三听不听,自己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也不怕朱瞻基会因为哈三恼了自己。
  哈三听到郑和的话,忍不住笑道:“总监大人多虑了。哈三虽然生于巴格达,却长于大明,也将自己视为大明人。纵使鄙人想要为族人多做些事,也不会损了大明的利益。”
  不是不会,而是根本不敢。
  大明皇室对宗教的态度一直是大力打压,光是清算佛教搜出的金银,田地,就让大明度过了最开始的艰难阶段。佛教现在已经没落,但是道教,绿教也都不敢大肆扩张,只敢在皇室圈定的范围内发展。
  虽然道教现在是大明的国教,但是道教又有什么权力呢?没有!
  道教不过的皇室抬出来的脸面,一点实际权力都没有。
  绿教身为外来的宗教,更不敢猖狂了。
  听了哈三的回答,郑和知道他并没有完全听懂自己的话。他更想表达的是对大明统一天下的支持,以宗教信仰作为国本,事实已经证明是没有前途的。
  不过哈三既然没有听懂,他也不想再解释。
  他知道,太孙一定是听得懂的。只要他能听懂,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
  想想如果大明能统一天下,这该是多么大的壮举啊!
  而自己坚定地跟着殿下走下去,也定当名垂千古。
  但是郑和却疏忽了一点,那就是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希望用大明的制度来惠济天下,只是一厢情愿。
  不管是任何人,都不会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而朱瞻基也并不是跟他一样,兼爱天下万族。
  这种思想的碰撞,融合的矛盾,会让他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偏离轨道,也会给他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不过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他自认为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且愿意为此奋斗一生。
  夜已深,郑和依旧在案前奋笔疾书,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计划,用更详实的文字来表达出来。


第十七章 文明与愚昧
  麻喇迦城,这是在港口区城墙外的一大片区域,借助大明转运港的优势,这里逐渐形成了一座繁华的小城。
  来自南亚各国的使节,商人,将这里发展成为了南亚首屈一指的商业中心。
  而这里的当地人,也大多依托商业为生,形成了浓郁的商业氛围。
  差旺今年十六岁,但是却已经在官厂工作了五年。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学徒,他如今还不到能领取薪水的时候。
  但是能在官厂干活,不仅衣食无忧,还能跟着师父的后面学大明话,学大明字,还跟着学算账。
  等干满十年,他就能直接到官厂当一个文书,或者是当一个管事的掌柜,所以他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跟其他人相比,差旺最幸运的是有一个好师父。
  他的师父是来自大明的一个当差太监曹随,这个曹随与其他太监不同,是个性格温和的年轻人,对待他们这些学徒几乎从来不打骂。
  当初一共有十个学徒跟着曹随学做事,两个年纪大一点的,成了曹随的亲随,剩下的八个小的,这些年有三个不堪教诲,被曹随赶了回去。
  还剩下的五个学徒,曹随都是用心教诲,现在他们都你能够读写大明字,能算账,也都能慢慢独当一面。
  差旺刚过十岁,就被父母送到了官厂这里当学徒,这五年多,他已经把曹随当做父亲一样的人物。甚至对待父亲,他都没有如此敬重。
  他的家是麻喇迦附近的一个小村子,家中兄弟姐妹五人,他恰好位于中间。
  在他还小的时候,父亲与族人一同出去打渔,那一次去的太远,结果遇到了暴风雨,就再也没有回来。
  大哥也在一次外出的时候,被鳄鱼吃了。
  他的母亲又嫁了一个有三个孩子的父亲,他们四个孩子虽然有了一个家,但是日子过的很苦。
  所以他的母亲才会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和二哥送到了官厂来做工,学一门手艺。
  二哥跟了一个有些变态的老太监,那个老太监以折磨人为乐,二哥的身上总是多了很多伤口。
  有了比较,他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运,所以更加用心学习和做事。
  他聪明伶俐,乖巧懂事,曹随也格外喜欢他。他身体有些瘦弱,曹随经常将自己吃剩的美食赏给他,有病了还会给他抓药,让他健康地长到了十六岁。
  对父亲的印象他早已经模糊了,继父对他不冷不热。也就最近两年,他经常能带一些东西回家了,才对他和哥哥,妹妹亲近一些。
  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早就把曹随当做了父亲了一样的角色。
  他不管说话,做事,都学着师父的样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有机会去一趟大明,去看看那个天朝上国,有多么繁荣。
  从年初开始,港口这里就在准备迎接太孙殿下的到来,港口这里每日都清理的干干净净,还为迎接太孙的到来,新建了一栋豪华的庭院。
  他知道太孙是谁,从最开始学大明话,写大明字,师父就教导他们,皇上是天下所有人的主子,而太孙是皇上的孙子,以后也是要当皇帝的。
  所以很多土人都认为只是为了太孙来住几天,就建一套别院太奢侈,他却觉得这是理所应该的。
  大明的皇太孙,本就是拥有整个天下,再大的耗费,也都是值得的。
  而他今日也终于见到了大明的太孙殿下,好高,好壮,这是差旺的第一印象。
  他在心里无数次想过大明的皇太孙应该是什么样的,却总是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今天见到了,才明白,大明的皇太孙就该是这个样子。
  那浩浩荡荡的仪仗,威武雄壮的士兵,还有那犹如一座宫殿一样的龙辇。让差旺终于见识到了,这就是天朝上国的气派。
  他们的国主,在大明太孙的面前,就是一个乡下的小地主。
  不,现在应该该叫苏丹了,从三年前,国主皈依绿教,国主改叫苏丹。
  大部分百姓,包括他的继父和母亲也都开始信仰绿教。
  可是差旺不信。
  在他看来,那是愚昧的表现。大明都不信绿教,只信仰学识,所以发展成为了天朝上国。
  师父也常教导他们,任何神都不会给他们带来好生活,只有自己奋斗,才能改变自身的处境。
  他们应该相信祖先,因为是祖先的存在,才有他们的存在。
  他们应该相信皇上,因为是皇上的存在,才给他们稳定的生活。
  今天太孙殿下到来,不仅人人都有奖赏,还给每个人都放了三天假期,普天同庆。
  当太孙进了那座新修的别院的时候,他也被师父放了假,带着今日发放的奖励,准备回家。
  他们官厂干活的学徒,每个人都领了十尺布,一双鞋,一顶网帽,还有一斤糖。
  鞋子他已经穿在了脚上,这种布鞋,穿起来真的好舒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