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的半壁江山尽归大华版图了。”
  在殿内的文臣武将都在热议,情绪激动,对大华统一天下的希望,感觉更近了。
  过了片刻,群臣到齐,早朝时间也到了。
  “陛下驾到,百官恭迎。”
  “吾皇万岁万万岁!”群臣高呼跪拜迎接。
  罗昭云坐在黄金龙椅之上,让大臣们免礼平身。
  “诸位卿家,想必刚才也都得知前线将士攻克晋阳,李唐覆灭的捷报了,徐世绩立了头功,其它将领,由兵部整理,论功行赏,该升职提俸,都不必吝啬,不能让前线将士们寒心。”罗昭云开门见山说出来。
  “谢陛下!”来护儿站出来谢恩。
  “李渊受降,三子被俘,二子在突围中阵亡,还有宫内一些嫔妃、新增儿女均被擒获,如何处理这些人,不知诸位卿家有何看法?”
  “陛下,曾以为,这李唐负隅顽抗,血拼晋阳,致使城内百姓,十不存三,实在可恶,当诛杀以敬河东百姓。”
  “臣附议。”
  “臣以为,李渊受降,归顺大华,不能杀戮降者,如此有负陛下仁义之名,尤其是南方未统,当留下李渊及家眷,在长安养老,授予虚衔爵位,感化南方叛军,早做投城出降。”
  “有道理,臣附议礼部辛大人之言。”
  “臣觉得长孙大人所言有道理,李渊不能杀,但也不能重用,可软禁在京城内……”
  大臣们观点不一,各抒己见,但是有人在揣摩圣意,越来越接近罗昭云的决策了。


第0934章 风云将起
  长安城。
  皇宫朝堂之上,不少大臣围绕李唐投降,如何处置李渊父子和晋阳降臣的事,展开了交锋。
  有的人与李阀有恩怨,或是在李唐成立时候,对长安城内,站在罗昭云派系的家族进行了打压,抄家杀人,没收财产等,这些人如今做官了,肯定要为亲朋好友报仇,所以支持斩杀李唐父子和降臣。
  也有昔日与李阀的人关系不错,就提议重新启用降臣,破格提拔使用,如李阀、窦阀的中年官员,青年才俊等。
  中间派系的一些大臣,则认为使用李唐父子和降臣,大为不妥,但是直接判重罪、杀戮也不妥,可以押解入京,软禁起来,美名曰颐养天年,固定在一个里坊内,待天下平定之前,不可以踏出那个里坊。
  这样既能防止李唐父子和降臣再次叛乱,弄出风波,也能给对敌对的诸侯枭雄们,一个定心丸,至少投降之后,不会害命,能够保住性命,越早投诚,还能得到重用。
  最后,罗昭云等大臣们争论差不多后,说出了自己的决策,基本跟第三种吻合,不杀李唐父子,还赐出侯爵,名为唐晋侯,可以世袭给后代,袭地在关中一个县邑,暂时中原未评定之前,先在长安城一个里坊内安置下来,没有诏令,不得离开京城。
  罗昭云这样安排,算是一种折中,符合情理,让不同利益团体和小派系都能接受下来。
  “陛下圣明!”
  既然做陛下的决策,金口一开,已成定局,所以群臣附议,高声呼捧圣明。
  “除了晋阳大捷之外,兵部可还有其它消息要奏?”
  户部尚书来护儿灵机一动,猜到陛下这样问,十有七八与突厥进犯,陛下要出征有关了,当下站出来,双手交叉于胸前,施礼道:“启奏陛下,突厥大军已经进入朔方郡,先锋军已经冲入延安郡,朝廷主力军出兵日子已近,请陛下定夺。”
  罗昭云点头,这件事之前已在殿内讨论过,由自己御驾亲征,来护儿为副帅,裴仁基、裴元庆父子为主要将领,出征迎战突厥。
  而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猛将,已经早派出去,带兵在上郡不同位置,安置了伏兵,等待袭击突厥主力大军。
  “朕已经做好准备,军饷粮草,兵戈甲胄,户部准备如何?”
  高士廉不敢怠慢,站出来拱手道:“回陛下,粮草三十万石,牛羊牲畜一万头,细盐、白酒、衣甲均已集合完毕,只等大军出征携带。”
  “甚好,户部做的妥当,目前人马、后勤保证都已准备妥当,突厥来犯,迫在眉睫,明日朕便御驾亲征!”
  “祝陛下凯旋归来,大破突厥!”群臣高呼,情绪高涨。
  罗昭云微微一笑,感受到这种众志成城的斗志和民心所向,李唐一灭,对大华的士气提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接下来,只要击溃突厥大军,斩杀始毕可汗,使得突厥得到重创,草原势力孱弱,分崩离析,对大华统一南方,安定天下,休养生息,都将有很大好处。
  退朝之后,罗昭云又留下了来护儿、褚遂良、诸遂良、裴仁基父子等人,移驾御书房,讨论明日点兵祭旗的步骤。
  毕竟兵事,乃国之大事,牵一发动全身,历史书国力的崩溃,往往都是在重大战争上的失败、崩溃引发的,主要兵力一旦没了,短期内,可不是随便再找一些壮丁就能补充上的,正规军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了。
  出兵之前,率先要歃血祭旗,祭天祈福,点将壮威,有一个隆重的仪式,然后选良辰再出征。
  这一次为了引起突厥的注意,所以,罗昭云会把明日的出征祭旗仪式,做的隆重,在长安城内,肯定也有草原的细作,或番邦的商人中,夹杂有奸细,突厥密探耳目,给他们看到大华军队的出征时间和规模,误导对手。
  至于伏兵问题,只有极其少数的大臣知晓,在朝堂大殿上,面对文武百官,这个消息一直是保密的,没有多少大臣知晓,以免被突厥的细作通过贿赂朝中官员而得到,会破坏整个布局。
  倘若没有秦琼、罗士信等各路伏兵,光靠这些禁军、京城护卫军、关中招募的新军,接近八万人马,号称十五万,正面很难能抵挡住突厥的二十万精锐大军。
  “陛下,明日祭旗、点将流程,校场台子也已经搭好,负责检阅的队伍,都安排了精锐部队,各方面皆已妥当,需要文武百官和长安百姓出城观摩吗?”
  罗昭云点头道:“是的,今日下午,加强宣传,鼓励长安百姓,出城给大军送行,仪式越隆重越好!”
  “遵命!”枢密院副使陈绫、兵部侍郎诸遂良,以及礼部尚书、太常卿等,也都拱手应承下来。
  罗昭云表情严肃道:“诸位卿家,我军骑兵两万,步兵六万,按常规行军速度,应该在五日后抵达上郡,也就是我们设定的作战区域。然后会跟突厥先锋军,就是一番正面厮杀。只有把那支先锋军给灭掉,打了突厥锋利的爪牙,压住突厥锐气,我军主力部队才能与伏兵配合,切断突厥大军成三段,然后进行围剿战。”
  “倘若第一仗输的是我们,很可能八万主力,都要被对方几万先锋铁骑给冲垮,到时候,哪怕有各路伏兵偷袭,也无法对二十多万突厥虎狼之师造成大的撕裂。故而,第一战,至关重要,裴将军,你们父子一定要拿下首战!”
  裴仁基、裴元庆热血涌动,感受到了重任在肩,抱拳朗声道:“遵命,定不负陛下重托!”


第0935章 夜宴群妃聚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突厥入侵,铁骑开路,不对周边城池进行骚扰,而是直捣黄龙,冲着长安城而来。
  在中原的兵法上讲,这叫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但是,突厥人却并不这么想,因为草原民族拥有快速的战马,又不需要粮草线的补给,进入中原腹地,横冲直撞,中原步兵想要围剿、追击太难了。
  突厥骑兵每个人只带十几天的粮食,途中会有打草谷的散骑队伍,冲入乡镇、村里抢夺粮食,烧杀掠夺,补给粮草所需,由于行动快,一去一回,并不费事,这种手段成为草原军队惯用手法。
  所以,罗昭云针对突厥骑兵的特点,设定了伏击范围,就是在上郡三川一带,作为正面抗击的地点,因为那里除了是延安郡、弘化郡进入上郡的必经路线,道路好走,而外围都是崇山峻岭。
  再向西南、东北两侧扩开,有两条河流阻断,分别是洛水、华池水,两条大河,一旦突厥队伍进入这里,遇到伏击和阻截,想要向其它地方突围,最后也是徒劳,会被河水阻断,只能沿着回路折返。
  罗昭云与肱骨心腹大臣们,反复分析、部署,终于到了要行动收网的时候。
  来护儿、陈绫等人离开皇宫,回各自衙署去安排工作了。
  罗昭云起身活动一下筋骨,整日的操劳,治国理政,武艺都有些落下,修为一直停滞不前,甚至有退后的迹象。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作为马背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