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琅阁充分发挥了情报机构的作用,开始对一些重要人物进行游说劝离,护送出城,比如来护儿、陈稜,这种级数的大将军,可谓大隋军方之砥柱,奈何在城内没有兵权,即便知道有人谋反,也有心无力,难以护驾了。
  “来将军,请随我们离开,宇文化及发动宫变,对以往有旧怨的官员和将军,大开杀戮,他不会放过将军您的。”
  来护儿皱眉:“怎么离开,全城戒严了。”
  “没关系,我们有特殊渠道。”几名情报人员及时联系到了来护儿,没有使他等在家里坐以待毙,而是提前请到某个酒楼内,商讨离开的计划。
  这样的一幕,在陈稜、萧瑀身上也在同样上演,燕琅阁发挥自己最大的情报能力,要把这些名单上的人物,安全送出城外,然后护送到西北去。
  但不可能事事都能抢得先机,也有官员第一时间就被砍杀、抄家了,搭救迟了。
  夜幕来临,城内仍不断有甲士穿梭街道,哭喊声、惨叫声不绝,有的官吏被强行打开,进行第二轮的逮捕,这些人都是不愿意听从宇文化及指使,拥戴其夺权的贵族官吏。
  整个江都城乱套了,黑暗中笼罩着无情的杀机。
  次日,宇文化及率文武官员入殿,重开早朝,立秦王杨浩为帝,自封大丞相,总摄百官,掌握一切大权,如同西京的李渊一样,建傀儡政权,挟天子以令诸侯。
  宇文化及等人商议后,给杨广定了个谥号:炀!
  江都发生的宫变大事,犹如一道龙卷风,迅速刮到天下各地,各路诸侯反王很快都知晓了。
  “杨广死了,大隋彻底亡了。”这是不少诸侯王得知消息后,最直接反应,接下来,没有了大隋,只有群雄割据争夺天下了。


第0694章 天下震惊
  江都宫变,杨广被宇文化及等人诛杀,并且拥立杨浩为帝,给杨广起了谥号炀,是为隋炀帝。
  这个消息传开,各地诸侯、反王、绿林豪杰全都震惊了。
  虽然都知道大隋名存实亡,即将覆灭,但杨广只要活着一日,余威还在,隋朝廷就苟延残喘,没有真正灭亡,许多郡县,仍有固执的府兵郎将、县令、太守,坚持自己是隋朝臣子。
  因为大隋辉煌过,虽然突然江河日下,变得千疮百孔,但许多忠君爱国之士,并不会变节,还是会愚忠下去,要在动乱中,继续坚持自己,忠于朝廷。
  这些人听闻皇帝被宇文化及等人背叛斩杀,全都悲悯痛哭,大骂宇文化及这个以乱犯上的叛徒、奸臣。
  ……
  洛阳城。
  杨侗得知皇爷爷被弑,在朝堂当场痛哭流涕,许多大臣跟着嚎啕大哭,缅怀陛下。
  大多数人是跟风哭,谁哭的越惨,越证明自己的忠心和赤诚。
  一部分人是担忧,觉得杨广一死,大隋更撑不下去了,洛阳都瓦岗军包围,没有了外援,撑不了多久,今后何去何从,感到茫然,为自己的命运伤心落泪。
  只有少数老臣,是真心伤痛,忠君之心有些偏执,君臣礼节一套严格遵守,哀悼杨广,惋惜大隋。
  王世充得知杨广死去的消息后,心中狂喜,他不在害怕江都了,觉得自己吞并洛阳的时机接近成熟,所以从城外军营匆匆赶回城内,身带盔甲,来到大殿外,哭着进入,彰显他的忠诚。
  “陛下就这样被叛军害死,令人痛心,我王世充发誓,此生必杀宇文化及,为先帝报仇!”
  王世充的表态,顿时吸引了群臣的附和,都要剿灭宇文化及的叛军势力以谢罪。
  杨侗不懂带兵,而且军权被王世充逐渐霸占,此时听到杨广死讯,六神无主,就同意了王世充的建议。
  王世充积极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如近日就用力越王为帝,我们重开朝廷,镇压反叛!”
  群臣赞同,若是不登基,只怕军心涣散,不再为洛阳朝廷效力了。
  ……
  大兴城。
  李渊得知了杨广被杀的消息后,也是非常高兴,这个棘手的江都皇帝一死,他就不需要杨侑碍手碍脚了。
  李渊召集许多谋士,商讨废立之事,朝中留守的大臣,都认为大隋无药可救,杨广一死,等若隋亡,没必要再挟天子以令诸侯,落人话柄了,不如直接改朝换代。
  于是,李渊派人游说杨侑,与其说劝,不如说胁迫,逼他禅位。
  禅让制是华夏统治者古老时期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最早发生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记载于《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
  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但都是美化而已,行夺权之实的。
  其实,近代学者、史学家做过细致考究,提出最早的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也是伪造的历史。
  历史长河中,并没有真正意义的禅让,那是后人美化圣贤的品节而已,一般都是上一位统治者年迈,大权已经被下一位继承者牢牢掌控,不得不过度退让。
  人性有自私性,谁不想把大权过度交给自己的孩子,把利益在自己的派系团体中延续?
  留在大兴城的谋士,窦贤、于筠、柳崇礼等人,纷纷为李渊献策,效仿杨坚,让杨侑禅让退位,然后李渊自己做皇帝,建立唐朝,改都名为长安。
  李渊欣然采纳,派礼部、鸿胪卿、太常卿等紧锣密鼓地操办,只等选好日子祭天禅位。
  ……
  金城。
  少帅府,白虎堂。
  罗昭云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点也不惊讶,早有预料,甚至他在其中还扮演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宫变提前了一年,因为整个历史进度,因为他的影响,整体都在提前。
  如今二十七八岁的罗昭云,留着少许短须,沉稳干练,正襟端坐,自有一副威严。
  堂内的文臣武将,得知这个消息后,却都大吃一惊,都以为这隋炀帝,至少还能活几年,想不到这么快就被宇文化及弑杀了。
  “陛下驾崩了,老臣惭愧啊——”屈突通第一个哭喊出来,宣泄一番胸中的闷气。
  由于堂内都是一些年轻人,没有受过杨广的提拔和重用,对他只有恶感,没有好感,所以,一点也不伤心,相反还有些幸灾乐祸,暗自庆幸,因为少帅曾许下誓言,只要杨广一天在江都做皇帝,他都不会有异心,更不会自立为王。
  可如今,誓言刚过半年,杨广就被杀了,难道都是天命预兆?
  长孙无忌率先开口道:“少帅,陛下驾崩,各地诸侯肯定纷纷称帝,少帅也要及早做决定,起国名,立国号,建立新统,稳住西北局势!”
  诸遂良跟着道:“长孙长史所言极是,陛下驾崩,群龙无首,那些亲王少不更事,主少国疑,不成气候,无法挽救大隋,这个时候,我西北要自保,必须摆脱隋朝廷的约束,寻求自立。”
  侯君集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请少帅当机立断,尽早抉择!”
  这时候,于志宁、苏均、长孙安世、韦义节、郭孝恪等人,全都劝谏。
  这是一个大好时机,他们心知肚明,只要少帅在西北称帝,凭着这里的兵马和民心,决定能有大作为,他们便是从龙之功,日后都会成为开国功臣,这个诱惑太大了。


第0695章 各自反应
  罗昭云听到麾下文臣武将一番激昂论调,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反对,也没有同意。
  隋炀帝刚死,他马上就自立,未免太心热着急了。
  屈突通这时候还在患得患失地悲愤痛哭,一副忠君爱国的志士姿态,与这些年轻关陇子弟形成鲜明对比。
  罗昭云也装作抹泪感伤的神情,叹道:“屈将军,请节哀顺变,先帝驾崩,作为女婿和臣子,同样感到难过,但现在不是我们伤心的时候,首先要为先帝发丧,然后祭旗,誓要诛杀宇文化及这个恶贼!此外,平定西北叛乱,不可贻误战机,不管大隋命运如何,这天下苍生还是要解救的。”
  众人听到少帅的话,没有当场宣布自立,多少有些失望,但是,也觉得少帅说的有些道理,就没有再劝,但彼此之间,相互对望,都看出对方希望少帅自立为王,脱离大隋。
  屈突通停止了哭腔,拱手对罗昭云道:“少帅能如此对朝廷忠心,也不枉先帝器重一场,许以驸马!屈某不才,也绝非迂腐不堪之人,心中虽然恋旧,也知道时势造英雄,目前大隋的确要覆亡了,非人力所能挽救,屈某不敢奢求少帅继续效忠濒临覆灭的朝廷,而葬送大好前程。当仁至义尽后,可随机应变,屈某看清少帅的品质,自当竭力追随,不论做任何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