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霸王英明,江山霸业,一定乾坤!”不少人附和拍马。
  薛仁杲道:“父王,儿臣愿留下镇守,会一会那罗成。”
  薛举瞪了他一眼,心说:你留下找死吗?脸色沉下脸,冷哼道:“金城郡,交给羌钟利俗率众留守,本王还有额外任务给你,攻城略寨,为我西秦,建功立业。”


第0631章 设立驿亭
  罗昭云坐镇湟水城,对着武威郡和金城郡、枹罕郡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挥师东进。
  不过,他暂时停止进攻步伐,为的稳住脚步,继续扩增兵力,汲取西平郡的百姓,驯服降兵,整合在一起,人数增了两三万,但是训练不够,比较杂乱,跟他所带的两三万精锐没得比。
  只能临时加快训练,以速成的方式,先把军规军纪,还有基本的占位、跑位,旗号、鼓号等掌握,然后通过实战磨炼,几场硬仗下来,就能悍勇了。
  同时派郭孝恪带兵袭击浇河郡的达化城、河津城,很轻易就占据了,因为这里有隋朝的将领驻守,听到罗成手持圣旨,前来平定西北,出师有名,他们直接开城迎接,依附罗成,听候统一调度。
  这样一来,西海郡、河源郡、西平郡、浇河郡四个郡连在一起,铺成了一片,人口累计达到四五十万,四个郡的疆域,相当于中原地区八个郡大小,但人口却只相当于四个郡的一半。
  毕竟是边陲之地,高山峻岭,荒漠山塬,地广人稀,教化落后,许多陋习,需要进行文教和商贸,提高当地人的知识水平,以及生活条件,有所改变,就会对他拥戴感恩。
  他在地图上,绘制着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即将建立诸多驿站连接出一条线,加强彼此四郡以及与西域之间沟通。
  驿站脱胎于古代烽火通讯,自战国时期就有了雏形,秦始皇设立“十里一亭”,叫做邮亭,规模不大,职能有限;汉初改邮亭为置,也叫邮置,规定三十里一驿,速度有所提高。隋代设立馆驿,提供往来使臣住宿,但军事功效并不高。
  宋代时期,驿站开始传递军事情报,分官方和军方两种,元代时期,是驿站蓬勃发展的高峰,因为马背民族,机动的速度更快,驿站传递情报被大大提升功能。
  罗昭云就是参照了元明清的驿站管理方式,建立系统而严密的驿传制度,添置许多内容和规定。
  比如:驿站组织机构、情报加密与传递、管理附近牧地、监督使臣、驿站饮食供应、兑换临时物资等。
  每个驿站设驿官、驿使和当差力役,有两队兵卒约百人防御,不过多是老弱病残的士兵,缓解军队派遣压力。
  “用不了多久,这四个郡就能串联起来,情报和监官及时传达各地,加强地方与总管府、帅帐的联系。”罗昭云有些期待,这些设置,看似不起眼,一旦运作起来,会起到巨大作用。
  ……
  李渊召集文臣武将商讨进军与退兵之事,最后,赞同退兵者占了七成,即便李世民、刘弘基等人力劝,还是没有改变李渊的主意。
  这一次,李建成也没有跟二弟站在一条阵线,而是支持其父唐公的决策,暂时回返晋阳,力保大本营不丢,抵抗住刘武周和突厥的进攻。二来,也是因为进军路线受阻,天降大雨半个多月,粮草亏空,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李世民心有不甘,他一心想着干大事,机会已来临,他很清楚占据大兴城对李家的好处,可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没有几个人赞同他的冒进,相反,七成的人都站在李渊、李建成的意见上,认为二公子还嫩,不足采信。
  会议结束后,李世民别提多郁闷了,只是他年纪尚未弱冠,带军打仗经验太少,平时又不爱读书、翻阅典籍等,一些谋臣贤者,都觉得李二又小聪明,但是不扎实,易变动,过于冒进。
  “这些人,真是鼠目寸光,为什么看不到一鼓作气抢先攻入大兴城的好处呢?迟则生变啊!”
  李世民回到自己的营帐内发着牢骚,刘弘基、唐俭、段志玄等人劝慰着李家二公子。
  “出师未捷,忽然撤军北返,对士气影响太大,让关陇贵族、中原豪杰如何看待咱们。”
  “殿下慎言,当心隔墙有耳。”有谋士提醒。
  “目前唐公意见已下,任何人都劝不进去了。”
  李世民神色焦急,轻叹:“难道我李阀真的没有此气运吗?”
  就在这时,有侍卫进来禀告,一位白衣女子,来到答应外,要见李世民二公子。
  “白衣女子,这是谁?难道是补天阁的传人?”李二心中有些拿不准。
  “快快有请!”李世民交代下去,派人出账迎接。
  很快,叶珺瑶头戴斗笠,挂着薄纱,一袭白衣,如嫡尘仙子一般出众脱俗。
  李世民站在房内踱步,等待门帘被拉开,补天阁传人出现,他才缓过神,热情打招呼。
  “叶姑娘,我们又见面了。”李二忍不住想要拉近彼此的距离。
  叶珺瑶说道:“我这次出现,是想为唐军解决难题,今日你们会上的争论,我已知晓,打算去见唐公,讲明利害关系,必须尽快拿下西京,这样,李阀才有机会统一天下,重建新王朝。”


第0632章 拨乱反正
  李世民听明对方来意,既有些高兴,又有一点淡淡的失落。
  高兴的是目前其父李渊要打道回府,中途折返,不再进攻西京大兴城,要回去巩固晋阳,对抗刘武周,一旦跟刘武周的大军对峙、僵持下来,错失了抢夺西京的机会,那么李阀真的大势难起,如今叶珺瑶前来帮忙说服,李二自然大喜。
  失落的却是这位如同仙子般的古老宗门传人,上次惊鸿一见,心仪爱慕,得知她并非是过来看他,所以,心中还是有些淡淡失望。
  不过眼下大事要紧,李二收起了儿女情长的心思,微笑道:“叶姑娘,你有把握说服我父王吗,他现在担心粮草亏空,引发军中哗变,还惧怕刘武周攻克太原郡,丢了大本营,加上前方宋老生、屈突通带兵阻碍,有些磨掉锐气,说什么不继续进军了。”
  叶珺瑶声音悦耳,如同天籁一般,说道:“做任何大事,肯定都与遇到坎坷和挫折,关键是如何解决,唐公稳重,不肯冒险,这有他的道理,只不过,当前局势所迫,使唐公有些瞻前顾后,采取了保守的策略,只要我针对利害,有解决问题之法,自然能劝其改变注意。”
  李世民听到这,心思活跃起来,她既然有了把握,那自己就放心了,她来到军营第一个来见我,是否对我刮目相看?
  “叶姑娘见过我父王没有,来找世民,是否有什么事可以效力?”
  叶珺瑶解释道:“二公子乃人中龙凤,珺瑶来见,是想跟你透露几句天机,李家有天下,这是命中注定,所以,你和唐公都不要怀疑,至于目前流言中,谶语为假,这是幕后有人故意放出来的,其心险恶,就是要削减唐公和李密的影响力。其次,目前整个大营内,只有不足三成的人,支持进军,所以,我要说服唐公,必须还要有他信得过人在场辅助才行,二公子乃是必然人选。”
  李世民听到夸赞,眼神一亮,眉飞色舞道:“叶姑娘真的这么以为吗,莫要夸赞了,只怕世民年轻气盛,阅历不够,当不起如此赞誉,不过,我有信心,上马征战,下马治民,日后的太平盛世,必由我李家开创,为民谋福。”
  叶珺瑶下山之前,去过补天阁的藏经重地,看过禁忌之书,那是补天阁开创者推演的历史走向,自战国之后,发展脉络清晰无比,每次都能应验,所以补天阁的历代掌门、圣女、弟子们都深信不疑。
  她看到了李渊当有天下,李家二公子会成为千古帝王,虽然叶珺瑶起初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当时的李渊还是文官少卿,没有被外派委以重任,谈何争天下?而李世民又是二公子,不是唐公的世子,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除非李建成死掉,否则李二公子如何能成为唐朝第二任帝王?
  不过,哪怕语言很离谱,作为补天阁的年轻一代传人,她还是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并且下山维护这种历史发展,补天之意,就是修补天意,使历史顺应这个朝代表延续下去。
  “二公子,请与我一同去见唐公吧。”
  “当然,姑娘为我李家着想、谋划,在下感激,听从叶姑娘吩咐差遣。”李二说的非常客气,面对如仙子般的叶珺瑶,他感到自己似乎低人一筹,极力想要讨好,得到仙子青睐。
  叶珺瑶点点头,没有过多表示,让李二的爱慕眼神和殷勤仿佛都打了水漂,白白浪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