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招揽,人杰聚的越多越好。”
  宋正本道:“不瞒窦将军,我已物色了一个人选,武邑有一位老县尉名为苏邕,最近各地盗匪横行,打着起义的旗号,烧杀抢夺,祸害地方百姓,这位苏邕身为县尉,组织了一支人马,对抗钦犯的盗贼响马,护得乡里周全,他有一子名为苏烈,字定方,少年时候拜得高人学艺几年,武艺超群,年约十六岁,却也堪比少年时期的罗成,可堪大用。”
  窦建德听完,顿时大喜过望,这等少年英雄,若是能收揽麾下,绝对是一把利剑。
  “先生能说服他们父子吗?”
  宋正本答道:“我的一位朋友,跟这苏邕有交情,可派他去做说客,如今大隋满是疮痍,无可救药,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待明年有可能局势更乱了,想必这对父子也不甘心就这样被埋没。围攻吧。”
  “苏定方!”窦红线听宋先生如此高赞那个少年,心中充满了好奇,暗想他跟自己的年纪相仿,还都师从高人,若是相见,当比剑切磋一番不可。


第0537章 安置难民
  太原郡,晋阳城。
  李渊带兵进驻这座河套平原的要塞重城,往北就是雁门郡,往西是龙门郡,西北有五原、马邑等,与草原突厥快接壤了。
  所以晋阳是镇戍重地,控制河套边关一带的最大城池。
  这里军需、人口都超过普通郡治所城池,人口接近二十万,还有一处杨广的晋阳行宫,里面藏有不少名玩字画,珍珠宝石,粮食也有几个大仓库囤积。
  李渊带兵控制了晋阳城,由于随行带着朝廷调令,所以这里的郡守和府兵也没有任何异想,都觉得唐国公来到,兵强马壮,附近的盗贼和叛军不敢来犯了。
  晋阳令刘文静设宴为李渊一家接风洗尘,陪同的有刘弘基、裴寂、柳崇礼等人,都是太原郡较有身份和官职的人,本身又出自地方门阀,代表士族力量。
  “欢迎唐国公来到晋阳,兵多将广,我等在这也就无惧四周的叛军了。”
  李渊镇定道:“诸位放心,既然我李渊到了,绝不会让那些乱军在太原郡为非作歹,霍乱一方。”
  刘文静道:“目前,对晋阳威胁最大的事历山飞贼甄翟儿,他已经招揽流民,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人数达五六万人,已经攻克了几个县邑。”
  李渊神色自信,安抚人心,说道:“无妨,我们是朝廷正规军队,比那些草贼、乱军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粮草补给、战马数量、训练方面都占据优势,麾下也有诸多武将,定能镇压甄翟儿。”
  裴寂道:“太原郡内有一些门阀,河东士族,人才济济,可以发动起来,为唐国公所用。”
  李渊闻言,微微一笑道:“对河东士族,向来仰慕已经,河东裴、柳、薛三氏从北魏开始,历事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大隋,两百年不衰,嫡系旁支,错综复杂,哪怕只有一部分入仕途为官,都占据朝廷很大比例,更别说一些专心追求学问的夫子了,若能引介一些士子加入麾下,当然求之不得。”
  “这件事,就交给我等去办了,以李家的底蕴,唐国公威望,肯定能吸引诸多士子俊杰来投效。”柳崇礼在一旁微笑说道,他就是河东柳氏族人。
  这一场宴会非常愉快,李渊刚到这里,很快就站稳脚跟,得到了晋阳士族以及百姓的拥戴。
  不到十余日,一些听闻李渊在晋阳盘踞的消息后,李阀不少被打压、贬斥的人,纷纷离开大兴城,赶往那里渴望得到庇护和重用。
  李神通、李孝基、李孝恭、李道玄等人,再加上其它门阀子弟,组织数十人投奔,使得李渊周围聚集了不少人才,实力在快速增长。
  ……
  长孙无忌、麦孟才、贺若怀廓来到涿郡西南方位,留下一部分人简单用石头、木栅围城,修筑临时居所,用来安置流民。
  其余人力都进入上谷郡内,发动宣传,拉拢那些村落贫民,许多老弱妇孺,还有残疾的男丁,有的存粮不多,无以为继,听到涿郡内设立新县,可以接受难民过去安置,免费发粮,迅速答应迁徙,只要不饿死就行了。
  冰天雪地,上谷郡与涿郡接壤之地的村落率先迁徙,进入了涿郡,到新围的城郭内生活。
  如此一来,难民从几千,迅速过万,随着不断派人去各县邑、村镇宣传,鼓动难民跟去涿郡避难。
  长孙无忌后期把四处寻找难民的工作交给了一些属下,他则在自己新建的救济区内,安抚百姓,将涿郡的政策耐心解释,当百姓们得知这一切想法,都跟罗成有关外,心理就彻底踏实了。
  这几年,朝廷已经没有威望和凝聚力了,但罗成的威名却在,他本人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也没有在朝中舞私弄权,在民间的名声还是很好的,不论读书人,还是贫民百姓,都视他为少年英雄的形象。
  “还是少将军关心百姓!”
  “是啊,能在少将军管辖的地域为民,肯定不用担心被活活饿死了。”
  “现在罗少帅可不是将军、侯爷那么简单,已经是国公、当朝驸马了,还这样想着咱们这些穷人,真是菩萨心肠啊!”
  百姓都是盲从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很快都被感染,口头上在称赞、歌颂罗成的百般好。
  这时候,长孙无忌站在难民们的身前,看着他们穿着皮棉衣,一身狼狈,端着热乎粥喝完后,那种满足的感觉,心中却被揪了一下,贫农百姓们多朴实,在动荡时期,能吃上饭饿不死,没有战乱波及,这已经令他们高兴、知足了。
  长孙无忌身上的贵族高傲气息,在这种场景下,逐渐在削弱,似乎体会到了百姓的难处与疾苦,使他的心胸也变得宽广,能装下更多事了。
  这种情形在高表仁、杜如晦等新县也出现了,都在为安抚难民、登记户籍忙碌,即便这些落难的百姓吃饱穿暖了,还需要郎中大夫看病,衙门审案,维系治安等许多事。
  人一多了,形成了一个县城,就需要相应配套的措施,让这些百姓吃饱之后,如何能打发时间,不违反犯罪,使之成为真正的社会团体运行起来,需要更多的物资和精力投入。
  经此磨砺,这些年轻士子们,都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锤打、历练机会,傲性也减少一些,对百姓的生死有了一定感触,这就是罗昭云安排他们来此的目的之一,已经初见成效了。


第0538章 有朋自远方来
  年关来临,过了除夕,正式进入了大业十一年。
  罗昭云带着三女,去了罗艺的府上吃过除夕饭,看着同父异母的晴儿长大了,亭亭玉立,已经是十八九岁的姑娘。
  薛世雄替儿子求亲,请罗艺把二女儿嫁给他的第四子薛万仞,虽然薛家为武将,但出自河东薛氏,也是名望大族,甚至祖上的威望和名声,比罗家要显赫。
  罗艺以前的官职只勉强到了将军,薛世雄为大将军,略有不足,能促成这件婚事,罗艺也觉得是个门当户对的婚配,就答应了。
  如此一来,薛罗两家的关系就更紧密了,牢牢拴在一个战车上。
  罗昭云也较为满意,罗晴儿是个好姑娘,虽然相处不多,没有几次交集,但也听不少仆人家丁议论过,这个晴儿品性不坏,跟薛万仞成婚,以后薛家可是要为罗家打江山了。
  婚暂时定下了,要等着入秋后再正式喜结连理,举办婚礼。
  元宵节很快来到,高士廉一家的车队终于辚辚驶入了蓟城内。
  罗昭云派人迎接高士廉和家眷的到来,先请入了自己的府邸,他则站在门口等待,礼迎这位渤海高氏的大学士,也是北方很有名气的一位大儒。
  如此对文人礼遇和尊敬,容易得到天下士子的好感和认可,罗昭云要按照很高的规格接待高士廉,推崇起来,就如同当年燕昭王筑黄金台典故如出一辙,摆出求贤若渴的姿态,这样自认为跟他才华相仿,甚至比他更有才华者,才会怀着不忿与期待,主动到来。
  高士廉下车了,罗昭云拱手前迎:“高先生,终于把您给盼来了。”
  “国公,这是哪里的话,让高某惶惴。”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实不相瞒,陛下委任我治理北方四郡,既要防范突厥、契丹、高句丽的进犯,又要准备镇压北齐后裔、窦建德等叛军队伍,无暇分身,此地治民、教化等事,却力不从心,需要像高先生这等当代大贤相助,才能安抚地方四郡。”
  “国公说的太客气了,抬举高某,让我自己都有些汗颜,就是一介读书人,能帮助你多少忙?”高士廉虽然也认为自己有学问,但毕竟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