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雪了,寒冬降至,隋炀帝将要南巡了。


第0515章 下江南
  十月二十这日早朝,隋炀帝杨广当场宣布要南巡,这个冬天要去江都过年,过暖冬,带领后宫佳丽、亲信重臣和文武官员前往。
  许多大臣们听到陛下要去江都,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北上就行,不论是去辽东,还是去雁门,都是自讨苦吃,死伤无数,历经劫难,他们实在是怕了。
  而江都那里没有强敌虎视眈眈,也没有冲锋陷阵的厮杀,江南水乡,气候宜人,哪怕即将入冬,依旧草木葱绿,并不落叶,生机盎然,郁郁青青,而且江都一带没有叛乱的消息,没有危险。
  但是,也有御史大夫站出来,反对南巡,耿骊就是一名御史台的言官,在大殿上纳谏,声称北方叛军严重,作为天子,应该坐镇都城,指挥四方,消灭叛军,使国家安定。
  这些言论有道理,却不合时宜,杨广最反感纳谏,而且是他一心想去江都的前提下,可想而知,这位耿骊的御史直接被推出去斩了。
  裴蕴、虞世基、封德彝等人站出来,纷纷赞同杨广的提议,一群大臣觉得去那里没有危险,也不损害利益,所以,顺其自然,不做口舌之争。
  就这样,杨广决定三日后出发,带着十万禁卫军前往江都过暖冬,后宫嫔妃和文武大臣同行,赶在通济渠、大运河没有冰封之前,坐船南下。
  杨广将要离开,留下十一岁的皇孙杨侗坐镇洛阳,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留守后方,辅佐越王处理一些朝廷事宜。
  国家大事的奏折,都会被送往江都,由杨广批阅,洛阳一带的事,则由越王杨侗和几位留守大臣们商议决断。
  三日时间很快过去,杨广身穿金丝龙袍,头戴天子冠,先是坐车抵达渡口,带着文武百官登船,十万禁军,由三分之一坐船,其余六万多人马,在河渠沿岸的道上行军,水路与陆路并发,远赴江东之地。
  罗昭云望着河面上乘风破浪的战舰,逐渐远去,心中忍不住猜想,这次去江都,应该难回来了吧。
  也许明年,就会有江都宫变的消息传出,比历史提前两三年。
  “走,咱们也走,准备早点回涿郡过年!”罗昭云浑身轻松下来,没有了隋炀帝在洛阳,他不用处小心翼翼,隐藏锋芒了。
  长孙无忌无语道:“我刚回来几日,就要回去啊。”
  “这里也没有你指的留恋的地方,待在这里作甚,玩物丧志吗,早早离开,我们还有更大的事要做。”
  “哦,什么事?”长孙无忌已经二十多岁了,也属于文武全才型,不但军旅经验丰富,智谋层出,对于文案、民政等,管理起来也十分顺手。
  罗昭云很清楚长孙无忌的潜力,有做谋士和宰相的料,说道:“我手中有一道圣旨,可以去北方招兵买马,重新拉起队伍,镇压边关四郡的叛乱,同时,要镇压河北窦建德的军队,天下要乱,我们必须遭到回去准备,否则,留在这迟早是瓮中之鳖。”
  长孙无忌点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问道:“这次我们带多少人马过去。”
  “陛下没有给我调用骁果卫之权,这是留给越王,巩固东都的宿卫力量,可以说,不给军饷和一兵一卒,只有一道圣旨而已,其余的,都考我们自己来组建,首先,我要带走洛阳内的青年才俊去北方,你帮我去召集,询问他们的态度,只要愿意前往,到了那里,统统都会安排实权职务。”罗昭云似笑非笑地说道。
  “不用经过兵部,我们直接委任官职?”
  罗昭云肯定道:“那当然,陛下让我便宜行事,军方任免权在我,所以,他们只要跟随,愿意效力,我肯定会破格录用。”
  长孙无忌佩服道:“这样一来,肯定有一些人愿意前往。”
  “这几日跟你们一起吃酒的一些俊杰,士子们,都可以叫上,那些名将、功臣的后裔子嗣,有的已经被剥夺了爵位,有的家族没落,他们大多都知书识字,或精通武艺,皆为难得人才,一同带走北上。”
  长孙无忌点头,知道他说的是哪些人了。
  诸人回到城内,当日间,长孙无忌、薛万仞、麦孟才等人,穿梭一些没落豪门的府邸,高熲之子高表仁、贺若弼之子贺若怀廓、周法尚的长子周绍基,少子周绍范都来了。
  虞世南听说了罗昭云在招揽一些青年才俊北上镇压叛军,可以破格提拔无官职者,推荐了太学院的几个有才学和智谋的士子过来,想要通过从军方式,得到提拔,通过战功走入仕途。
  当罗昭云听到这几位士子中,有杜如晦的时候,顿时大喜,亲自迎接他入了府邸,跟他倾谈一番。
  “早听闻过东都杜如晦的才名,上一次相见,还是多年前猜灯会上,没有来得及交流,数年过去,你的才名逐渐远播,若能加入军中历练,出谋划策,日后必成为国之栋梁。”罗昭云夸赞。
  杜如晦听完有些汗颜,心想自己只不过小有名气,跟眼前罗成比起来,文才武略都逊色太多,如此评价,也看得起他了。
  “国公过奖了,如晦何德何能,担当如此高赞?”
  罗昭云正容道:“你若能加入军中,用不了多久,当个司马不成问题,先从参军文吏做起,来证明自己的真才实华。”
  “一定尽心尽力,不辜负国公抬爱与厚望。”杜如晦有些激动,他的祖上都是周朝高官,隋代周朝后,祖父杜果在隋文帝期间曾担任过工部尚书、义兴公,父亲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却因病早退,家道中落。杜如晦自太学院读完书后,一直没有得到入仕机会,暂时在学院里担任祭酒,讲讲诗赋课而已,无法展开自身的抱负。
  如今有了这等捷径,可以被破格录用,还有机会学习许多行军知识,都是他需要的,被国公如此器重,自然有一种千里马遇伯乐的感觉。


第0516章 佳人有约
  罗昭云送走了杜如晦后,心中有些高兴,这一次回洛阳广撒网,笼络到好几位青年俊杰,除了将门虎子,还有精通文谋的饱学之士,甚至像杜如晦这种,历史上可是李世民的贴身军师之一。
  现在算起来,凌烟阁上的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侯君集等人,自己都有了实质的交情,秦琼、程知节二人,也算关系不错,撬一些李唐的脚跟儿,日后会减少对抗的难度。
  不过,更多的人大多各投其主,如魏征、徐世绩等人,也有一些人不会被他轻易拉拢,因为他们跟李阀的关系,比跟他深得多,如刘弘基、李孝恭、刘文静等。
  当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只是相对于李世民而言,它并不代表聚集了隋唐的最优秀人杰,只能算隋唐众多名将文谋的几分之一而已。
  且不说杜伏威、窦建德、李密身边就占有部分厉害武将、谋士,光李渊、李建成身边也有一些才俊,只不过最后没有站在李世民这边,所以不是被抹杀掉,就是不得重用,在唐历中没有留下什么大名气。
  杜如晦刚走不久,虞世南又来了,手中还带着一张请柬。
  “虞兄,请入座。”罗昭云站起来,对他在学院给自己做广告,推荐学生和士子,还是很感谢的。
  “国公,你这样称呼我,真是不敢当啊。”虞世南非常有才华,免不了持才傲物一点,但是一个国公跟他称兄道弟,还是感觉到有些心虚,只要尊敬他、重视他,文人其实心中就挺自豪了,毕竟这个时代的等级观念还是很强的。
  “在外面,我们有爵位之别,在院子内,咱们也算老朋友了,兄弟相称也没什么。”
  虞世南心中有暖流,他兄长虞世基现在对罗成都不敢轻易视之,而他自己的官职不高,虽有才名,但也不敢轻慢国公,被对方如此抬举,自然觉得很有面子。
  “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我是来给国公送请帖的。”
  “怎么,虞兄要请吃宴吗?”
  “嗯,来宴请你,不过请客的主人,却不是我,嘿嘿,我只是过来跑腿的。”
  罗昭云有些惊讶地问:“哦,什么人能劳你跑来送请柬?”
  文人都有傲骨,除非热衷名利,或是受到威胁的文人大夫才会低身失节,不顾身份当跑腿的。
  虞世南苦笑道:“还不是太学院的那个薛祭酒,她可是代理太学院长了。”
  “薛?薛芷箐?”罗昭云一下子就猜到了,因为其它人,谁能让虞世南如此受苦,还甘之如饴,也只有大才女的魅力,才能让文人士子心甘情愿去做事、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