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隋炀帝和一众文官武将都微微点头,这个罗成统军打仗,还真是有一套,这么快就攻克了。
  当然,这里面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罗昭云的气运很足,所以赶得时机也好,换做李景带兵来攻,其实效果也差不多,主要是高句丽军的防御被破坏,储备不足,所以抵抗变得薄弱。
  先锋军渡江之后,继续东进,不过没有急促进军,而是缓慢推进。
  很快,大军抵达了萨水,沿途虽然也有抵抗,但是罗昭云派出了大批斥候,四处侦查敌情,还有早就布置在此的情报人员,所以,设伏的几个关键之地,早就派人过去勘查、占领,这样保证畅通经过。
  大军抵达了萨水,经历数日鏖战之后,大军继续攻克,浩浩荡荡开赴在平壤城下。
  这是高句丽的国都所在,也是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旦攻克,高句丽就等若灭亡了,其余县邑,根本无法抵抗住数十万大军的横扫,所以,平壤之战,非常关键。
  隋炀帝等大军聚集而来,六七十万大军,把平壤城给围得铁桶一般,水泄不通。
  “派人去招降高元,就此归降臣服,可以免罪,还是高句丽的王,否则,踏平平壤城。”杨广坐在黄金座椅上,瞭望高城厚墙的平壤,冷酷地发话。
  隋炀帝的想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完成自己的大业,化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遵命!”裴蕴带人去谈判,招降高元,出城投降。
  高句丽王,站在城楼上,看着乌压压的隋军方阵,有些担忧,他身后跟着高句丽的一些大将,还有北齐高氏的人,契丹、靺鞨首领等,甚至还有突厥的人。
  “隋军人多势众,兵多将广,平壤城这次危矣!”高元很清楚,城内只有十万守军,要抗住接近百万的大隋军马,谈何容易?
  “陛下不必担心,隋军孤军深入,长途跋涉,粮草有限,持续鏖战,肯定不行,眼下进入六月份,只要熬到入冬,隋军必退。”
  “十月入冬,这还要三个多月,如何能坚守得住?”
  “陛下,中原古书中记载,不少城池,可是坚守三年都不城破的先例,三个月,我们必然能抗住。”乙支文德站出来,他出将入相,在外为统帅,在朝廷内则是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话很有份量。
  一位郡王指着城外道:“看,隋军派人出来招降谈判了。”
  乙支文德嘴角溢出冷笑,哼道:“不必理会,杨广想要逼迫咱们不战自溃,臣服于他,真是小看我关外民族的血性,不打一打,就让我们投降,真是脑子进水了。”


第十三卷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0391章 秦琼登场
  苏威站出来谈判,想让高句丽人摄于大隋百万雄师,自动投降,甘愿臣服大隋,这样的想法很美好,但与现实差距很大。
  事实上,高句丽人民族成份混杂,有桀骜不驯的契丹人、突厥人,亡国之后痛恨隋朝的北齐人,以及夜郎自大、自以为是朝鲜岛人,混在一起,这些骨子里的血脉,都反感隋人,他们的性格,是不见棺材不下泪,不到黄河不死心,而且,狡猾无比,又骄傲自大,哪怕弹丸之地,但仗着地形崎岖,远离隋朝边境,所以,并不十分惧怕大隋来袭。
  跟这样的人谈判,基本对牛弹琴,好歹不知,不彻底消灭,想要怀柔,那策略根本行不通。
  隋炀帝得知高句丽王根本没有谈和的想法,顿时大怒,自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美好构想没有实现,圣可汗的光环也没有感化、威慑到高句丽人,不得不发兵袭击。
  “明日起,全力攻城,给朕早日攻下平壤城!”
  “遵命!”所有武将们都拱手听令。
  在下午谈论战法的时候,罗昭云站出来,抱拳道:“臣将的先锋军,几次鏖战,损失不下几万人,需要增补一军进来。”
  杨广微微点头,不论他对罗成的有何成见,爱恨交织,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冲锋陷阵、攻城掠寨中,他带兵非常厉害,几乎有大隋杨素、宇文忻、贺若弼等军事天份,不可小觑,而且运气一向很好。
  “除骁果卫外,其余十四路军,任你挑选一支填补过去。”
  罗昭云寻思一下,抱拳道:“臣就要山东道的兵马吧。”
  “山东道行军总管何在?”
  “末将在!”一名鹰扬府郎将邹泰站出来,山东一带的府兵军马,是由他带领过来。
  隋炀帝道:“即日起,你那一路山东军,归罗成将军调遣。”。
  “臣领命!”邹泰不足四十岁,但是为人沉稳,起身后,又朝着罗成拱手一礼,退回将列。
  这里面大将军、将军头衔的人很多,他一个地方鹰扬府郎将,四品武官,的确没有资格站在前排。
  “今日已经商定妥当,明日便按部就班攻城吧,骁果卫负责攻打南城门,由樊子盖将军指挥,李景将军带五路军攻打西门,罗成将军带兵攻打东门,杨义臣将军替代宇文述统帅之职,重整五路军马,攻打北面,违背抽掉的四路军马,暂时休整,随时补充各军兵源。”
  “臣等领命!”武将们全都弯身拱手,接受号令。
  会议散后,出了行宫,邹泰快走几步,追上罗昭云的步伐,抱拳道:“罗将军,邹某这就回营清点人马,然后带去罗将军的行辕。”
  罗昭云点头道:“可以,越快越好,早日过来接受整编,便能早日派上用场。”
  “末将明白。”虽然邹泰比罗成年纪大,但是官职却差了一大截,爵位也比不了,而且罗成这几年威名赫赫,邹泰远在山东地区,都听闻了这个罗成的战绩。
  “对了,山东府兵内,是否有一个叫秦琼秦叔宝的人?”罗昭云好奇询问。
  “秦叔宝?”邹泰愣了一下,仔细想了一下,点头道:“好像有这么一号人,现在是军中的一命校尉。”
  “年纪多大?”罗昭云问。
  “大概三十七八岁的样子。”邹泰回答。
  罗昭云心中盘算一下,如果秦琼这个人,真的是历史原型,也应该接近四十岁,看来应该是他。
  “那好,曾有故友为我介绍过此人,据说有一些本领,本帅军中正是用人之际,等一会你带兵来到本帅行辕大营的时候,顺便把这个秦琼带来,让我见一见。”
  邹泰一听,把这事上了心,暗想罗成可是军中新起的常胜将军,将门少帅,深受陛下宠信,据说还要迎娶如意公主,成为驸马,日后势力必赠,跟他搞好关系,自己的仕途就会更顺了,正所谓京城有人好做官。
  二人客套几句后,邹泰回自己的大营去了,召集了副郎将、俾将、都尉、校尉、百夫长等开会,宣布今日起,攻打平壤城,他们就属于罗成将军的麾下了。
  听到这个消息,众将士都兴奋起来,因为他们早就听闻过罗成的威名,而且,在这几次讨伐高句丽的战役中,只要是他统兵,肯定会胜利,死伤最少,战绩最突出,如果能跟随他的麾下作战,不但损伤战败的几率小,还能立下一些功劳,活命的几率也大。
  邹泰让这些人去收拾营帐,准备迁移营盘的时候,特意把秦琼留下来。
  “叔宝,本将在东平郡做郎将的时候,就听说你了,在来护儿将军帐下,骁勇善战,很有本事,只可惜,这些年大隋战事很少,即便有,也是在西北边塞跟突厥、吐谷浑作战,很少动用我们山东十郡的兵马,往往都用来修运河,开御道,平一些山寇了,大材小用,这次能被抽掉来辽东,征讨高句丽,就是我等大隋健儿,立功的好时机,你说是不是?”
  站在邹泰的面前,是一位三十七八的中壮年,身材挺拔魁梧,国字脸,短胡须,浓眉大眼,双眸炯炯,脸色有些枣红,看上去非常沉稳干练,此人就是秦琼,齐郡历城人。
  他为人忠厚,颇讲义气,祖辈曾在北齐、隋朝为官,到了他父亲这一辈,由于其父秦爱早故,秦家落魄下来,秦琼小时候的富裕生活很早就过去,但他因自幼习武,十八九岁时候,为减轻家里负担,入伍从军,在来护儿帐下当差,不过,只是队头,管理五十人的低阶武官。
  这个秦琼,根本不是隋唐演义中的角色,他父亲不是北齐大将秦彝,而他自己也没当过什么捕快,从一开始,他就是大隋的正规军士卒,这在二十五史的新旧唐书中,都有相关记载,而隋唐演义版本,完全是杜撰的!
  秦琼此时有些发愣,不知道这个邹泰这是闹哪一出,自从离开齐郡后,山东一带几支人马混合,编制成四五万人的大军,开赴辽东,可从没有见过他这样跟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