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跟杨广是表兄弟,妻子窦氏出身关陇贵族,还是北周的皇亲国戚,故此这李渊,双方的势力都不小,奈何杨广似乎从小对这个大耳李渊不大喜欢,觉得他呆板、木讷、实在,才华不够,没有真正重视他,目前只是一个掌旗的礼官,虽说有四品,但没有什么实权。
  不过,杨广虽然对李渊的待遇一般,但是倒是很喜欢李家这两位大小公子,十五岁的李建成,长得文质彬彬,稳重仁厚,读书习武都可圈可点,二公子李世民,活泼好动,机灵古怪,鬼点子很多。
  “罗成拜见皇后娘娘,及两位公主殿下。”
  “罗成,你来的正是时候,方才我等赏梅时,哀家与大小公主,士及、建成各做了一首咏雪、咏梅的诗文,但谁都谈不上如何惊艳,就想到了你,恰逢你今日入宫议事,就特意叫人在中华殿外等候,引你来此一起赏梅作诗。”
  罗昭云心中很不愿意,又是吟诗啊,自己虽然是半个文科学生,也喜欢文史,但是毕竟不是真正古人,对吟诗作对,没有那么深入骨子里的热衷;最近总是剽窃唐宋名家的诗文,他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了。
  “这个,微臣一时,也想不到什么佳作,只怕会让皇后和公主们见笑、失望了。”
  小公主杨采玉听完,吐了吐舌头,暗中向他抛媚眼,心说:我还不知道你,就在这装吧,才不外露,故作谦虚!
  李世民年纪小,但是十分机灵,眼珠一转,哼道:“都说罗成文武双全,乃是京城后起之秀,了不起的青年才俊,今日一见,也没什么,藏头缩尾,没有大丈夫敢做敢为,亏我还把你当成榜样呢。”
  罗昭云淡淡一笑,知道这小子在用激将法,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此时还是一个小屁孩呢。
  诸人看着李世民小小年纪,一副小大人的口吻,都觉得滑稽好笑。
  李世民却不觉得什么,仍背着手,听着胸膛问:“罗成,你究竟能不能做出一首,咏雪又咏梅的诗,互赞之,却不相欺压,另其一逊色。”
  事实上,这小子没安好心,是有意为男人了,一个六岁多的黄口小儿,出口成文,大不简单了。
  李渊微笑,对于这个二儿子的急智,还是挺赞许的,萧皇后、小公主等人,却是想看一看罗昭云的即兴发挥和才华。
  “这有何难?”罗昭云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想缩头,尤其是面对这个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有意展现一下,震慑住他,没准以后投身李唐,能够知他才能深浅。
  所以,罗昭云思忖一下,吟出来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0218章 李家有子初成长
  萧皇后、杨采玉、大公主诸女都是眸光一亮,惊喜连连,反复咀嚼诗文,不禁动容。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太有道理了,各有所长,各有缩短,谁也压不过谁。”
  李渊也对罗昭云的诗文感到佩服,不知他是否急中生智,应景所做,还是提前就写过类似的诗文,但不论如何,他能写出这样的话,才华绝对够惊艳了。
  “这首诗文,不但文采出众,最主要有一定人生道理,雪与梅,各有优缺点和不足,人也如此,不能只看不足,也不能全看优点,只有从不同侧面去看待,这样才能看准人。”
  众人点头,觉得李渊这话说的有道理,把诗文阐述的话题,推到了人生的高度。
  李建成、李世民这时候,对罗昭云的不服气,顿时削弱了,单论文采,二人就元不如对方了,要是比治军打仗,武艺本领,似乎也不如,不知不觉中,对他有些心生敬佩了。
  小公主看着罗昭云神采奕奕,英伟非凡的样子,简直要陶醉了,小心房怦怦加速跳动,欢喜得不要不要的。
  杨采环也不吝啬语言,在一旁称赞不已。
  萧皇后叹道:“都说薛道衡是我大隋的第一文豪、才子,恐怕这个称呼,要易主了,至少在诗文方面,他的诗,及不上罗将军这几首啊。”
  “皇后过奖了,昭云愧不敢当,只不过,一时感慨,偶得佳句而已,如果写汉赋,写公文等,我就不行了。”
  萧皇后等人见他如此谦逊,更觉得他人品出众。
  其实,罗昭云不是谦逊,而是实话实说,他能背诵一些古人的诗歌,这个难度不大,如果要背出一篇完整的汉赋来,那绝无可能了。
  即便让他以文言文写一篇公文,能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文锋犀利,文采飞扬等,他是做不到的,所以丑话提前说,以后遇到这种事,直接拒绝,免得当面出丑。
  一个时辰后,罗昭云与李渊父子三人,一同出了皇宫,沿途上,李渊有意结交,拉近彼此关系,因为李渊目前郁郁不得志,觉得自己很难在仕途上有起色了,而罗昭云越来越受宠,故此,他想提前攀交,日后有个照应和提携。
  毕竟,这个时候的李渊,势单力薄,虽然与大隋皇室有亲戚关系,但是杨广暂时对这表兄,并不上心和重要,搁置一边了,身份尴尬。
  此外,李渊不算是关陇贵族李阀中势力强大的几家,由于他父亲早故,李渊一家有点衰败的迹象,要不是窦氏的娘家力量很强,关系攀交错杂,促使李渊的威望,还是有一些的,只是绝不像后世想象的那么神勇、有地位。
  很快,几人出了皇城正门,过了小桥,在宏伟广场上,准备告别。
  李渊面容慈和,十分客气道:“罗小友,记得过几日,一定要来寒舍小叙一番。”
  “李大人相邀,昭云怎敢不从,一旦有空闲,必会登门拜访。”
  “甚好,那咱们就此别过了。”李渊抱拳,然后带着两位公子,登上辕车,在家将侍卫护送下,离开皇宫前的广场,往府邸回了。
  罗昭云也翻身上马,带着亲卫离开,回自己的府上,晚上他还有跟杨达、宇文恺在烟雨楼举行小宴吃酒呢。
  李渊在车上,挑着车帘子,望着罗昭云远去的背影,轻轻一叹:“此子不同小可,文物双全,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十年后,就会是我大隋栋梁之才,独当一面,文可治国,武能安邦,这种人才,我们提前结交,还是有好处的。”
  “父亲大人,这个罗成,的确允文允武的俊杰人物,是值得我和世民以他为榜样,虚心学习。”李建成道。
  李渊点头道:“可以,你和世民多借鉴学习,要知道,他只有十五岁,跟你同龄,却是当朝将军了,全凭自己的能力。”
  李建成听父亲如此说,心中猜疑更浓了,趁机道,“孩儿明白了。父亲,我有一种感觉,他似乎有点敬畏你的样子。”
  李渊说道:“可能因为李阀的原因吧,他对我李阀分之,还有一些敬畏和忌惮,这样也好,跟他拉好关系,日后可有大用。”


第0219章 建都诏书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这一日,朝堂激辩,一切都是因为隋炀帝杨广,提出了再造东都洛阳的决定。
  许多保守派站出来,提出质疑,企图阻挡这一政令的推行,但是,隋炀帝准备充分,而且手腕冷酷,早就预料有人会阻拦,所以率先发难,对于李阀、元阀、高阀、窦阀、于阀、侯莫阀进行打压,甚至还当场公布一些人违法乱纪的事,撤职查办。
  如此一来,杀鸡儆猴,打掉一些牵头的人,震慑住了朝堂文武官员,让他们再次认识到,杨广的手腕刚硬,大权独揽的趋势。
  这件事,宰相班子都表态支持了,左右仆射、三高官官,六部尚书,九寺卿,绝大多数都站在隋炀帝这边,因为都是他提拔、安插的心腹,自然遵从他的圣意办事。
  于是,重造东都洛阳的事,在年关之前,被拍定下来,诏书由他亲自起草,因为他太自信了,觉得凭文采,他也足以当这至尊位。
  此诏书于冬月二十一日,正式颁布,然后张贴京城四门,还有东西二市,让京城人都能知道这件大事。
  杨广在诏书上洋洋洒洒,文才横溢,译过来大致这样写道:“盖因天道无常,阴阳才此消彼涨;又因生长变化各异,故而生灵枯荣兴衰方有序。假使天意不变,自然何能一年四季?假使人事不变,君王又何能治理万民百姓?《周易》常说,通其变,才使百姓不觉疲倦,变则通,通则久。有德可以永久,有功可以伟大。朕又常闻,安定使人乐意迁徙,周朝根据武王决断,而有镐京和洛邑两处都城,长治久安;殷朝人五次迁都,才促使成汤的宏图大业。”
  “洛阳自古为京都所在,王幾之内天地汇合,阴阳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