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仍然拥有近五百余乘轻重战车、十余万步卒的李左车大军蒙恬认为哪怕自己突围这跟随自己北上的三万余步卒也将不会有多少人能跟随自己安然离去。

    甚至很可能为了掩护自己突围,刘信的万余骑兵也将全部葬送在此地。

    那么,自己北上这一战将会造成九原军自始皇帝时成军以来,最为惨重的惨败。更为重要的是,胡亥安定山东的计划也将由此落空。

    蒙恬心中突然涌出一股悔意,如果自己先避其锋芒再图决战,那么他有信心就算不能胜了李左车这近二十万大军,也至少走到如今这尴尬的局面上。

    后方还有四万大军!

    现在依然没到最后谁胜谁负还未定!

    如此那就战吧!

    一杆比蒙恬中军牙旗还要大上少许的黑锦燕尾状大旆旗帜出现在蒙恬中军牙旗旁边上面一个硕大的小篆“秦”字熠熠生辉。

    两杆大旗同时飘扬在秦军步卒方阵上空,遥指远方,李左车中军所在!

    “秦”字大旆,象征着大秦荣耀的“秦”字大旆!

    大旆和牙旗一样同属中军阵旗,但是写有“秦”字的大旆和写有“蒙”字的牙旗所代表的意思却是根本不同。

    牙旗,所有的领军主帅都会有一杆牙旗,是蒙恬的中军帅旗,牙旗在哪,就代表着蒙恬在军中何处牙旗倒,则代表着主将蒙恬身死;

    大旆,尤其是黑色大旆,则只代表着大秦皇室。这是始皇帝给九原军的荣耀。

    除了皇帝亲征会有如此一模一样的大旆外,整个大秦一百余万兵卒中,也只有大将军蒙恬统领的九原军中有此一面黑锦“秦”字燕尾大旆。

    这杆黑色大旆只在十几年前蒙恬跟五十万匈奴骑兵交战出现过一次,那一次,三十万秦军一战大胜五十万匈奴骑兵,逐地千里。

    黑锦“秦”字燕尾大旆在九原军中,只要他出现,那么他就代表着一个意思。

    决死之战!

    这是始皇帝给九原军的荣耀,那么死,也要死在为大秦征战冲杀的路上!

    蒙恬不是不知道自己还有四万大军在后方,而且不久之后肯定会来。这个问题不仅他知道,九原军这三万步卒也同样心里清楚。

    但是此刻十余万大军正在围杀只剩不到两万人的九原军,如果不将所有九原军步卒的士气彻底激发出来,那么蒙恬敢肯定,自己这路大军绝不可能撑到后方的四万大军到来。

    置之死地而后生!

    看到大旆出现,原本正在跟四周无数的赵军步卒厮杀的不到两万的九原步卒,先是微微一愣,下一刻,双眼顿时变得通红一片。

    两万还活着的九原步卒陡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杀气,直冲云霄。

    汇聚而来的杀气,顿时让两杆大旗瑟瑟作响!

    原本大多是防御状态的九原步卒,在这时已经彻底的放弃了任何的防御,他们只有一个目标。

    大旆所指!

    没有人能阻拦蒙恬“秦”字大旆下的九原军,这是李左车此战过后刻在心中数十年不曾忘记的一句话。

    以突出在前的数千九原步卒为核心,原本严整的步卒阵霎那间变化成三角箭头的冲杀阵形。箭头所指,即是李左中军所在。

    突然间杀气迸发如同下山猛虎般的九原步卒,霎那间的爆发顿时如同一把烧红的尖刀刺入了凝固的奶油中,深深的贯入挡在前方去路无数赵军步卒中。

    随着箭头突入,后方的秦军步卒紧紧跟上,只杀得前方措手不及的赵军步卒人仰马翻,莫敢掠其锋芒。

    短短的一刹那,秦军就突如了整整五十余步,留下一地的残肢断臂,有秦军步卒的,但是更多的却是赵军的。

    突进五十余步的秦军三角阵形像是楔子一样深深的钉入了赵军所形成的包围圈中。

    但是赵军毕竟五倍于秦军,很快重重赵军步卒再次涌了上来跟秦军开始了刀刀见肉、剑剑见血的拼杀。秦军阵形前进的速度逐渐放缓,但是仍然在艰难前进着。

    每前进一步,秦军都要倒下数十人,但是随即就有跟在死去秦军身后的步卒顶上去,继续保持严整的阵形依然朝着李左车中军所在的方向挺进着。

    一批赵军步卒冲上来,很快就如潮水般退了下去,随之就是新的一批步卒再次涌上来,然后再被秦军杀的退下去,只杀得赵军心惊胆颤。

    随着秦军步卒方阵的前行,一条完全由鲜血染红的宽阔大道出现在秦军方阵身后。而在大道两边却却堆积着仿若堤坝般的尸体,有九原步卒的,有赵军步卒的。

    在蒙恬以及三万九原军步卒被李左车左右两路大军包围的时候刘信并没有太多担心因为他相信以九原军的战力无论如何也能坚持到前军张武和钱亮的四万大军赶来,他依然在寻找着机会。

    但是当蒙恬黑锦“秦”字大旆出现,刘信再也无法保持淡定,一直游弋在外的万余九原精骑看到这大旆也顿时一阵骚动。

    决死之战只有在九原军生死存亡的关头才会如此,一旦亮旗,那么即使战至最后一人,也必须是死在冲杀大旆所指之处的路上!

    “速速去后方告知张武和钱亮两位将军,大将军亮出黑锦“秦”字燕尾大旆。”刘信说完不再管躬身应命的亲卫,抽出腰中的长剑回头无声的从身后的万余九原精骑身上掠过。

    随即转身,“驾”刘信双腿用力一夹身下战马马腹,一骑当先率先直奔李左车中军而去。

    蹄声雷动!

    万余身着铠甲的九原精骑顿时如离弦之箭紧随刘信之后朝着李左车中军冲杀过去。

    李左车一直在观察着身处重重包围中的蒙恬大军,但是却从没有忘记这游弋在外的万余九原精骑。此刻这些九原精骑终于动了,虽然是直奔自己而来,但是他心中却突然踏实了。

    知道九原精骑的目标就有应对的办法,而如果九原精骑一直游弋在外,那么就有太多的未知。以骑兵的快速,追也追不上只能被动的处处防备。

    而游弋的九原骑兵骑兵只要那领军将领愿意,就可以在任何时间攻击任何地点。

    两万原本一直在蒙恬右翼紧盯着九原骑兵的弓手,见一万九原骑兵直奔李左车而去,连忙撒开脚丫子前去护卫,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付九原骑兵。

    万余骑兵在离李左车中军还有一百五十步的时候,突然分成一前一后的两股。

    “嗡”一波弩箭从前方的五千骑兵中飞出,连串的惨叫声,横亘在骑兵路上李左车中军前的弓手顿时倒下一片,发射完弩箭的五千弓手突然调转马头从侧方拐了过去,恰恰避开了李左车弓手的第一波羽箭。

    只有迎着李左车弓手的部分骑兵和最后拐的较慢的数百骑九原骑兵中箭落马。

    而这个时候跟在后方的五千骑兵还没有进入李左车弓兵那可怜的百步射程内。毫发无损的这五千骑兵手中的弩箭这个时候发射了,横亘在中央的弓手再次倒下一片。

    这个时候万余九原骑兵已经彻底方成了一上一下的两股,直扑这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射哪处秦军的弓手而去。还站立的万余弓手稀稀拉拉的几波羽箭,统共只有数百骑九原骑兵中箭落马。

    百步的距离,眨眼即过!顷刻间两股九原精骑就分别从这剩余的万余弓手头尾处撞了进去。

    战马扑到,人影横飞,剑光闪烁。九原精骑强劲的冲击霎那间就将原本横亘在中央的万余弓手组成的薄弱防御给生生凿穿,留下一地血肉模糊的残臂断尸。

    凿穿这万余弓手组成的第一道防御,万余九原精骑只剩下不到九千人。

    如今横亘在这剩余八千精骑前的是由五百余乘战车组成的车阵,只要再次突破这车阵,那么只有千余亲卫护卫的李左车就将插翅难逃。

    八千精骑仿若飓风般毫不停歇咆哮着迎着冲过来的密集车阵狠狠撞了上去。

三十一章 破局

    九原军骑兵迅捷如风的顷刻间凿穿横亘在路上的两万余弓兵的阻挡,并且让两万余弓兵损失大半。相对于弓兵的折损九原军骑兵可以说是损失寥寥,精湛的骑术和堪称辉煌的战果让李左车大开了眼界。

    稳如泰山,动若脱兔,静若豺狼,攻如猛虎,这是李左车对九原军骑兵的评价。

    这样的军队如果再加上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那么这世上还有谁能战胜?这样的九原军根本是就是一只无法击败的军队,唯一击败他们的的办法就是将他们诛杀殆尽。

    也许只有这些悍勇精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