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苞听后一脸怪异,突然,拍案而怒道:“阉寺为非作歹,竟连朝廷上计都敢更改,实在可恨!”
  说完,便对伏泉道:“流川不知,上计前柳城的确物岁丰饶,然岁初以来,鲜卑二经柳城,劫掠无算,虽未被破城,但柳城百姓青壮苦守县城,战死甚多,可谓是家家披麻戴孝,室室皆有哀嚎之声,故柳城已不复先前繁华耳。”
  “郡内无人告知朝廷乎?”
  “早已派人奏报,怎会不知?”
  一语说完,伏泉大惊,此时他还能不知自己中计吗?
  有人故意在今岁上计中动了手脚,故意不提及柳城已破败之事,让自己乖乖的去柳城上任。至于为何如此煞费心机,定是要借鲜卑人谋害自己,其心真是歹毒之极。
  这人能是谁?
  想来定是宦官,毕竟只有他们能够一手遮天,如此胆大妄为修改上计结果。
  有那么一刻,伏泉想立即弃官解印,返回雒阳,毕竟自己这一去生死难料。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毕竟自己初次外放,未上任就先逃官,刘宏以后还能信任自己?
  虽然汉代以来,擅自弃官解印的人不在少数,但自己如此为之,肯定会在刘宏眼里上眼药水,无形之中降低了对自己的看着,这对想在汉末乱世前混得一席之地的伏泉显然是致命的,是以他只能赴任。
  稍后,伏泉与赵苞又聊了不久,这才告辞离去。于阳乐驿站歇息一夜后,翌日便带领车队前往阳乐西南方的柳城而去。
  ————————————————————————————————————————————
  《后汉书·独行列传·赵苞传》辽西太守甘陵赵苞到官,遣使迎母及妻子,垂当到郡;道经柳城,值鲜卑万馀人入塞寇钞,苞母及妻子遂为所劫质,载以击郡。苞率骑二万与贼对陈,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苞自上归葬,帝遣使吊慰,封鄃侯。苞葬讫,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欧血而死。


第九十六章 到任
  两日后中午,柳城县外,伏泉望着那比阳乐更显破败的县城城郭时,脸中忧色不减。自从赵苞处获悉自己处境,他便马不停蹄赶来,只为多些准备,谁知鲜卑何时再来?
  官署内,刚刚到任的伏泉马不停蹄的便命人将县内诸官吏招来问话,他要第一时间知道县内诸事,以便应对。
  良久,便有人前后走来,待县丞曰人来齐后,伏泉拿出自己的“告身”和铜印黑绶,以示自己身份,说道:“吾乃新任柳城县令。”
  众人望之,齐行礼道:“见过明府。”
  汉承秦制,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但两者品秩不同,印绶亦不同,县令铜印黑绶,而县长铜印黄绶。
  柳城乃是万户大县,故伏泉所任柳城县令授铜印黑绶,而“告身”则是自己上任的告职文书。
  伏泉颔首,与众人一番介绍后,疑惑问道:“功曹、令史、文无害何在,为何不见其人?”
  县丞周观随即道:“回禀明府,令史随前任县令离去,功曹与文无害皆于前番鲜卑寇边,守城交战而亡。”
  “边患之危竟至如此?”伏泉震惊,鲜卑人精通野战,但不善攻城,可柳城一个万户大县,凭借高城抵御,县中少吏都战死两个,不可谓不令人震惊。
  “鲜卑寇入长城,一路南下,柳城地处辽西要道,乃其必经之路,故近年来时常遭掠,。”
  “既如此,不知军侯麾下余兵几何?”伏泉脸望右侧一中年将领道,名曰盖援,其乃辽西郡兵军侯,驻守柳城。
  “回禀明府,县内历经两番大战,损兵近半,剩三百四十七人。”
  “可补足乎?”
  “尚未。”
  “为何?”
  盖援面色一突,脸望周观,不作言语。
  周观这时赶紧道:“非不补,而是无法补也。”
  伏泉脸色一变,怒道:“汝欺吾新来,胆敢狂吾乎?”
  周观赶忙行礼道:“非下官诓骗明府,然柳城本非富地,加之鲜卑时常入境,历经两战,府库皆空,兵士口粮已有不足,便是冬衣亦是三年未换,募兵钱粮耗费颇丰,故无钱亦无粮可补。”
  听其言语,伏泉脸色稍缓,幽州本就不及中原之州繁华,加之又地处边郡,时常与胡人交战,颇不富裕,故往年都需邻州冀州接济钱粮方可维持,是以周观所言有理。稍加思索,伏泉随即道:“既如此,吾与盖军侯前去兵营查看,其余人退下吧。”
  周观小声道:“明府初来,今日便先休息,县里已备好酒宴,为明府洗尘。”
  伏泉本待拒绝,后来还是答应,这是官场规则,自己断不可拒绝。
  迎接伏泉的酒宴是在县中官邸承办,伏泉身为柳城县令,掌控柳城军、政大事,是以不仅县里各级官吏悉数到场,县里豪强地主也都来了,倒是颇为热闹。
  翌日,伏泉骑马前往兵营,身后跟着黄忠、徐晃与史阿三人,以及一队亲信共十余人。兵营因是军旅之地,自不能再穿袍服,从府库里寻了尚新的鱼鳞精甲,每人各自披上一件。此甲分为身甲、甬袖、垂缘、对襟穿戴,据说其上共镶嵌甲片两千余枚,重达六十八斤,防护力极强。
  营地在城内西角,众人到来时,兵营里主官军侯盖援带领两位假侯,十位屯长出迎。汉代兵制为五二进制,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五十人为队,设队率;百人为屯,设屯长;五百人为曲,设军侯;二曲为部,正好千人,多以校尉、各司马领之。
  二位假侯一高一胖,高者名韩当,二十余岁,胖者名杜茂,三十余岁。伏泉昨天宴会上已经见过两人,当时他对那高者颇有兴趣,一番打探,他便肯定这人一定就是那位历仕孙吴三世的忠臣。
  据传,韩当年少从军,能如此年龄升任假侯,完全凭的是他一战一战打出来的军功,可谓是勇武过人。
  伏泉进入营门,随口问盖援道:“昨日闻,士卒口粮不足,汝等如何应对?”
  盖援回道:“按规定士卒口粮月大石二石,或小石三石三斗三升,如今历惊两番大战,府库经用不足,百姓亦遭胡祸,秋粮恐也不够,如今仅给小石二石,以充大石,就这也是郡内接济才勉强够活。”
  伏泉点点头,小石和大石的兑换比率为十比六,小石三石三斗三升合大石二石。汉时多有边军兵粮不足,便以此策以解燃眉之急,柳城府库空了,用此策也是应当,但却非长久之计,毕竟长此以往,兵无粮则士气失,战力必定大减,看来自己首要前提得想办法搞些粮食才是。
  进入校场,三百余步兵的队伍早就排列整齐,一旁还有二十余骑兵,柳城兵卒以守城为主,自然不需太多骑兵。他们衣甲虽是陈旧,却很干净整洁,士兵面貌也还好,目光炯炯,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精神气,边军就是边军,比自己在京师时,时常看到的看管雒阳城门的士卒不知强了多少倍。
  伏泉登上校台,盖援问道:“县令是否观看士卒演练八阵?”
  八阵者,孙子有八阵,孙膑有八阵,至汉代,八阵更是军队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汉制京师五营士每年十月进行都试,主要受阅内容便是“八阵进退”。边军因为直面战事,每月必有一练。
  伏泉颔首称好。
  盖援转身下得校台,接过令旗一挥,士卒依据旗指,或分或合,运转流畅,不时传出激昂的喊杀声,沙场气息弥漫,显然是平日操练得当,有知兵之人一眼便可看出此乃精锐无疑。
  望着场中精兵,伏泉心道,这是不是就算自己的起家部队?
  只是现在黄巾未起,军阀未出,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在哪里?
  不由自主,伏泉抬眼望向北方,那里有一个胡族,名曰鲜卑。
  ——————————————————————————————————————————————
  汉代县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鱼鳞甲六十八汉斤,合十七公斤。


第九十七章 关羽杀人
  操演阵法之后,便是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