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族欺压,自己贵为皇戚,也是世族出身,断不能有失礼之处,引得关二爷嫌弃,毕竟要面对未来的汉末乱世,人才可是很重要的。
  不过,关羽脸色愉悦,一番傲气显现,很显然对自己这番礼遇很是受用。
  几人随后相谈,一番了解,伏泉才知,关羽这几日出外访友,碰巧路经此地,听到树林异常声响,便来观望。谁知遇上此事,便立即出手相救。
  ——————————————————————————————————————————————
  陈寿《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第八十九章 杨县良将
  大火在树林旁不远的空地上雄雄燃烧,这是韩氏那些私兵的,不过伏泉显然不知道这是韩家私兵。但心里知道尸体死亡不及时处理的话,腐烂后会出现很多意外,如果发生传染病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伏氏那忠心护主从而战死的八名家仆护卫,也被分别烧毁,装入从附近民家寻来的陶罐中。伏泉未同意将他们埋葬,而是希望等合适时候将这些人的骨灰交给他们的家人,毕竟与客死他乡,长眠于异地相比,叶落归根明显是古人最希望的,他们为自己而死,自己理应尽最大的努力回报。
  “魂兮归来!归来归来!”
  死者为大,家中护卫中有不熟与已死八人相熟者,高喊这句招魂语句,语音哽咽凄凉,闻者为之痛心。
  伏泉不忍看这情景,便骑马向远处走去,未久,便见关羽、黄忠正在远处比较武艺。这两人自见面后,在战场上早已知晓对方武艺,相识很是投缘,颇有些英雄惜英雄之意。
  只见黄忠、关羽皆提刀纵马,互相砍杀,日光照射之下,两人身影不断纠缠,两马也从一端跑向另一端。
  速度飞快场中形势不分胜负,伏泉料想恐怕交锋无果,斗约一百余合,似乎关羽之马已然乏力,冲刺速度明显更不上黄忠,已然被其甩开。
  突然关羽之马突然无力减速下来,黄忠趁此时机,一个转身避开关羽一刀,然后拔刀砍去,“当”的一声,关羽之刀掉落在地,结果已然明了。
  黄忠下马,向一面不自然的关羽行礼道:“长生见谅,此战未有人输,多乃吾徒占马匹之利,胜之不武。”
  关羽这才稍缓,傲然道:“汉升武艺亦是不俗,勿需如此。”
  言罢,其目光望向黄忠之马,眼中炙热明显,不过其虽羡慕,但却不是那品行不端之人,只能望而兴叹。
  黄忠所骑之马便是伏泉数年前送其西域宝马,关羽所骑良马于平常之马来说,亦算不错,但与黄忠所骑之马比起,差距就非常大了。
  伏泉这时下马道:“兄长武艺非凡,实乃万人敌也,怎可无宝马?此马以后便是兄长之马也。”
  言罢,将手中马栓放在关羽面前。
  关羽大惊,连忙推辞,伏泉之马价值几何,其怎能不知?
  这马是伏泉离京后,伯父伏完托了关系从凉州购得送与自己,与黄忠之马一样,皆乃西域宝马,甚至更好,对比关羽的出身来说实在太贵重了。
  伏泉脸露不满,假装愠怒道:“兄长莫非看不起小弟?所谓宝马赠英雄,兄长如此英雄人物岂能无一匹像样之马?”
  “这……”关羽脸色亦是犹豫。
  “莫非兄长不欲与吾结交乎?本以为兄长乃是英雄人物,未想竟如此,既如此,流川不送。”伏泉说完就欲离开,似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话已至此,关羽如此孤傲之人怎能忍受如此言语,正声说道:“羽谢过流川。”便接过马栓。
  伏泉这才转怒而喜,几人随后一阵欢声笑语。
  随后两日,关羽并未离去,其以“担心贼人再下毒手”为名,欲一路送车队离去河东郡,不过被伏泉劝言关羽勿需如此。几番相劝,关羽这才作罢,毕竟其亦有家室,久不归返恐家中出了变故。
  “流传、汉升珍重!”关羽拱手一礼道。
  “兄长珍重!”
  “长生,来日再与忠相聚,吾二人再战三百回合。”
  “一定!某去也!”关羽打马转身而去。
  望着风中一骑绝尘的身影,伏泉脸露傻笑,直把在一旁伫立的夭儿看得不明所以,不知少主为何模样,这在夭儿记忆里可是难得见到的。
  车队一路向着并州而去,他们之后运气不错,再没有碰到过惊险,倒也让伏泉松了一口气。刚入杨县范围,一个浓云蔽天的日子便已到来,秋雨开始缓缓而至,只是对于赶路的伏泉来说却不算是好消息。
  车队进入杨县,便宿于传舍。汉制,交通要道上,隔几十里置一驿,一般为三十里左右。驿有传舍﹐可供歇宿。驿与驿之间或不设驿的一般道路上﹐则由主察奸盗的亭兼管文书传递。十里一亭﹐五里一邮。亭也可止宿,文书由驿及亭﹑邮传送﹐规定严格而又具体。
  传舍又曰邮舍,驿舍或驿站,名虽异,义实同,是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相当于供应人夫车马和食宿的交通站,不对平民百姓开放,唯有持官府颁发的“符”、“传”﹐过所的官吏旅客才可在传舍止息。
  在伏泉出示自己柳城县令的印绶后,接待的驿小史却是脸露不满,大有不予安排接待之意,盖因伏泉这一行人可实在太多了点,他未见过上任县令有这么大排场的。
  虽然县令也是现在大汉地方上除州牧刺史、郡太守之外,基层的主要长官,秩比起码也是六百石以上,但也不能如此挥霍国家公款,要是多来几次,非把他们这驿站吃穷了。
  这情景伏泉来时路上已遇过多次,并未生气,眼神示意,黄忠会意,上前与那驿小史小声交谈几句。
  那小吏在听说伏泉乃是“治瘟郎”,不其侯、越骑校尉亲侄后,一改先前脸色,可谓是殷勤万分,现在谁不知道宋氏、伏氏外戚正得圣眷,是以对于车队一行人所安排食宿标准极高,住宿馆舍是驿站所剩最好的几间,饭食也是有酒有肉,让人十分受用。
  用过餐饭,伏泉便听到雨淅沥淅沥击打房檐的声音,似有节奏的敲击着人心。手把耳杯,顺窗望外,天仿佛塌下一方,雨水从空中一泻而下,刹那间院中雾气烟蒙,不似人间,好一派空灵寂静之像!
  若是能这般享受这静谧时光也好,然而世上总有不如意之事,驿站外突然传来嘈闹之声,声音嘈杂盖过了雨声,徒惹人厌烦。
  雨声渐小,争吵的话语变得清晰,听到的第一句话差点让伏泉一惊,连手中耳杯都脱落掉地,摔成碎片。
  “徐晃,汝这柴火已湿,说了不要便是不要。”
  ——————————————————————————————————————————————
  驿小史:驿站的下属小吏


第九十章 以兄事之
  在杨县能听到徐晃之名,一瞬间就让伏泉窃喜不已,毕竟魏之有名的“五子良将”,这位可是有名的能攻善守。
  本着遇到就不能放过的原则,伏泉直接出了馆舍,顶着雨水就出去,把在一旁伺候的夭儿弄的不知所措,一愣神的功夫才发现少主已经没影,赶快寻了簦追了出去。
  簦,即相当于后世的雨伞。
  却说夭儿出了院子,便看到伏泉在驿站外观望,这时还有细雨下着,赶忙撑簦为其遮挡。
  此时伏泉面前,一驿站杂役正与驿站外一少年郎起着争执,那少年郎不算英俊,年岁约莫与伏泉相当,其脸型刚毅,眼中透着一股不屈的执着,看着倒让人眼中一亮。
  少年郎一身这时候常见的游侠袍服打扮,身边有一车柴火,想来是拖来卖予驿站,不想天气突然下雨,淋湿透了柴火,驿站不收,而这少年应是极其缺钱,恳请那杂役收下。
  “汝再说亦无用。”那杂役最后说了一句,也是不耐烦,推开那拉扯的少年郎,便转身回驿站,未想看见伏泉,连忙行礼道:“明府。”
  伏泉回道:“出了何事?”
  “回禀明府,此人乃是本县人徐晃,平时会拖来柴火于驿站贩卖,今日天气不好,雨水倾下,柴火湿透,便让其他日再来,谁知此人却不肯离去。”
  伏泉点头,随即道:“吾已知,汝有事便离去吧。”
  “诺。”那杂役随即离开。
  伏泉走到徐晃面前,其未料到今日下雨,是以身上也无避雨之物,看其袍服业已湿透不少,连忙道:“汝这般淋雨可怎生是好?快随吾入馆舍换衣。”
  说完也不顾徐晃阻拦,便拉其入内。
  徐晃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