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4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文便可,不需多言。”伏泉微笑回道,在他看来,自己这次北征有这个碑文便好,他不需要历史铭记自己,像霍去病、窦宪被人记得都够多了,现在他要的是他这个时代的后人都要记得,那些为了华夏、为了汉人在一次次汉人成长奋斗中,所牺牲的每一个普通汉人。
  这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他不需要后人赞美自己率兵攻破胡酋王庭,他需要后人记得的是,他们的每一个普通的先人,为了文化精神的传承,不断奋斗和融合,才有今日的衣冠。
  无论异族如何侵略,汉人依旧长存;
  汉人不是两脚羊,因为汉人从来不缺少反抗者,每一个男女老弱都有一份延续衣冠的心;
  就算汉人的脊梁骨可以被打断,但汉人的延续精神,不会就此倒下;
  他们会记住这份仇恨,深藏之后,在积蓄实力中爆发;
  终有一日,汉人断了的骨头,会重新续上;
  自此之后,汉人会重新架起自己的衣冠,完成自我精神文化的救赎!
  之后,汉人会融合其他敌人,包容异族,将异族彻底同化,历史告诉汉人,他们在华夏大地创造的璀璨文明,并不是他们最骄傲的壮举;
  利用文化武力手段,如洗脑教化,灭他人族,屠他人国,这样同化征服才是汉人最引以为豪的壮举。纵然汉人被异族征服过,武力同化过,但最终在民族融合中,汉人生存了下来,而其他民族,即使统治奴役过汉人,最终也得向汉人低头。
  从黄河边弹丸之地走出的华夏始祖,在历史长河中不知屠戮了多少异族,终致华夏大地一统,自汉高祖立汉以后,汉人彻底这位这片大地存在最长的民族。几千年了,汉人一直生活在华夏大地上,而这片土地却不知湮没了多少异族。
  即使汉人有过失败,曾经几次站在灭族的悬涯边,文化精神数次,但汉人一次次挺了过来。一次又一次,汉人中走出无数英雄,这些英雄不是别人,正是汉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下的普通人,他们在面对亡族灭种时,悲哀的大喊一声,带领着其他汉人向着异族发起反击,向着他们亮出最锋利的屠刀,用反抗来证明汉人的血气。
  而伏泉今天立这个碑,不为别人只为让所有的人铭记,每一个为民族奉献血勇的普通人,都是汉人的英雄,没有他们,就没有汉人存在的今天,我们不应该遗忘他们。
  因为没有他们,即使有着霍去病、窦宪这样的名将,你也完成不了“封狼居胥”、“燕然勒铭”的壮举,所以这些为了民族兴亡,不断抗争的普通汉人,才是英雄,应该永垂不朽的被纪念。
  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出现,他们值得铭记,每一个为民族奋斗的普通人,都是汉人的英雄。
  《封燕然山铭》值得大家一看,强烈推荐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摘选自班固《封燕然山铭》
  庶可赞扬洪美;垂之不朽。摘选自三国·曹丕《铸五熟釜成与锺繇书》
  (高祖)总擥英雄,以诛秦项。摘选自《汉书·刑法志》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摘选自《三国志》永垂不朽、英雄一词,此时应有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进窦武两相比
  汉军在弹汗山祭天立碑一事,远在千里之外的和连大军自然还不知道,如果他们知道的话恐怕是要全军哭丧吧,毕竟先主檀石槐对汉何等的威风,即使征汉,命丧幽州,但也从令王庭叫汉人如此侮辱。
  那夜被宴荔游突袭以后,和连大军和宴荔游军队战至近一个时辰,最终在宴荔游带着剩下的四千余骑遁走,徒留和连损兵死伤万余,大营被焚,作为他自大的下场。
  当然,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对于和连来说都不算什么,毕竟剿灭叛贼是不错,甚至被叛贼打败损兵无数,这些与鲜卑王庭被汉攻击,鲜卑部落可能亡族灭种相比,都不算什么。
  兵没了可以再征,粮草辎重没了也可以继续收集,而鲜卑王庭没有,部落人口被汉军征服同化的话,那他和鲜卑可就再也没有立身之地了,所以清晨以后,和连再思索再三后,这才在帐内一部分亲信将领的反对下,派了鲜卑老首领慕容拔带人前去寻找宴荔游的军队的踪迹,从而和魁头、步度根那一派的人有联系,并且进行和谈,邀请他们一起出战汉军。
  那慕容拔不是别人,正是万艾可的岳父,慕容水苏的父亲,是中部鲜卑的大人,也是檀石槐带领鲜卑崛起以来,现在鲜卑仅存的几个老资历的大人。因此,他完全有资历去谈判,而且魁头、步度根一派的鲜卑其他贵族首领,也不敢对他如何。
  不说鲜卑内部和谈如何,也就是昨夜,由大汉并州刺史赵苞所派的报信掾吏,业已进入大汉京师雒阳,并且将自己随身携带的赵苞的亲笔书信,送到了皇宫之中。因此,这一日上午,大汉皇帝刘宏又再一次紧急召开朝会,令公卿百官前来议事。
  清晨,崇德殿内,公卿百官们此刻正在大殿里窃窃私语,相互讨论着最近大汉边疆之事,因为事情很怪异,透露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寻常。
  自从刘宏派伏泉、段颎率兵五千救援凉州北地,平定羌乱后,这凉州的战报就一直不见影踪,传闻都被皇帝留于身边,身边之人想要观摩,都被其阻止。甚至有阉宦之辈想偷偷查阅,却被早有察觉的皇帝发现,并且破天荒的主动下令杖打二十,将刘宏最宠幸的宦官打的痛昏过去,至今还在宫中休养。
  如此,不由得不令百官公卿疑惑,甚至今日刘宏紧急召集大家开朝会,他们都怀疑这事情会不会和凉州的战事有关。
  “遂高,那伏巴郡率兵已近一月,何以边疆至今无信报来朝?”
  司徒杨赐于大殿中央,对身边何进问询道,他问何进这话当然没有其他的意思,自然是想从何进嘴中,问询他妹夫之父,宦官张让是否透露了什么。
  毕竟,皇帝虽说现在防着阉宦,可是他更防着外朝士人,即使杨赐是帝师,和皇帝师徒情深,皇帝对他尊敬不假,却也没有透露半句和凉州战事有关的情报,所以杨赐只能透过何进来问询情况。
  其实,杨赐当初收何进为门生,除了因为其妹生有皇长子“史侯”刘辩的关系,更是因为何进和张让有亲。杨赐身为外朝士人的领袖,自然不想和宦官有瓜葛,甚至要一直表露决裂的政治意图,作为榜样才行,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需要宦官的帮助。
  无论是为自己门生、亲属谋取官职,还是打听一些皇帝刘宏隐瞒的情报或者宫中的消息,杨赐无疑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宦官的坎的。这其中,为了一边保证自己的名节,一边又可以不在政治上落后于别人,在他们之间,自然需要有一个人作为媒介,而何进,显然就是这个媒介。
  换句话说,何进的身份,无论是在宦官和外朝士人眼中,都有些类似于当初窦武的角色,只是与窦武不同的是何进出生太低,非外朝士人中意的世家大族出身,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地方有钱的地主而已。
  反而窦武,虽然家道中落,但他毕竟是窦宪的族子,东汉开国名臣窦融的后人,仅此一点,就算窦武和杨赐祖父杨震一样,是放牛的出身,也不由得令外朝士人对窦武恭敬有加,这就是自汉以后,出身的重要性。否则,想要崛起,也只能等到王朝末世,当然那些在汉末战乱里崛起的普通人,能够成名的几率始终太低了。
  当然,何进与窦武最不同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