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有今日?
  如果说像伏泉、阳球、苏不韦这样,因为亲属受辱从而怒而杀人的,尚属情有可原。并且在汉代这种因为大行《春秋》之义,民间和社会倡导“臣不讨贼非臣,子不复仇非子”的风气下,还可以得到赦免和宽恕,这种游侠行径从某些方面来说还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真正因为为长辈亲人报仇的游侠有多少呢?伏泉至今听来的消息看来,这种复仇的恐怕十不存一,但多数都是一时血勇之气涌上心头,拔刀怒而杀人,然后为了逃避官府追捕,四处流亡,或为贼盗,或隐于山林之中,隐姓埋名,不敢回乡,空留家中亲人望眼欲穿,不得故人音信,也许可能此生再也见不到。
  从这一点看来,这些依附于甘宁的锦衣贼盗空自诩有“任侠”之名,其实根本就不算什么,后世流传的侠客传说到底有多少侠客亲人的血泪在其中,估计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就像历史上的关二爷,杀人流亡幽州,直到黄巾之乱,才随刘大耳出世,不然,恐怕他一辈子都该改变名字,老死于幽州,与亲人相见甚难,如同天涯永隔一般。
  接下来又是一番询问,如同和前面六波锦衣贼人询问的场景重复一样,伏泉问得问题这贼人回答的如同没有回答一样,只是虽然这贼人回答的和前面那六波锦衣贼人一样,但是伏泉却从他回答的脸色里总感觉到怪怪的。
  看着这锦衣贼人乱转的眼珠子,突然,刚才这贼人回话时的情景映入伏泉眼中,一丝明悟仿佛涌现,只见他大喝道:“秃那贼子,再有诳言,孤必令汝身首异处,快速速招来!”
  可是,对面那贼子依旧如刚才那番,言道:“并无隐瞒”。
  只是伏泉一直盯着他的眼睛,见他眼神狡邪奸猾,知道其人肯定有所隐瞒,便大喝道:“来人,将此獠拉出去,斩了!”说完,便挥手令左右兵卒而上,眼中带有莫名意味的示意着。
  左右两名兵卒与伏泉相处日久,虽不解太守伏泉为什么要突然对这俘虏要行杀戒,不过毕竟伏泉是太守,而且他眼色有异,显然自有一番思量,便立即虎着恶脸,前来驾起这锦衣贼人往外走去。201。


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将如命的性格
  庙门之外,只见两个兵卒架着那锦衣贼人也不顾他的反抗,就拉着直朝门外而去,院外早有兵卒抽出腰间长刀,冷视被拖来的那贼人,一阵寒风骤起,似乎预示着将要出现的肃杀一幕。
  “不、不,大人,不可、不可……甘宁手中之‘传’乃为王悦所有。”那贼人显然没想到伏泉突然改变主意要杀俘,连忙语无伦次的大喊道。
  “住手!”在那贼人喊完之后,一直凝神注意外间情形的伏泉连忙喝止道,然后嘴角带笑的看着又被两名兵卒架回来的那贼人,语带玩味道:“甘宁之‘传’是何名?”刚才这贼人喊声嘶哑,伏泉并未听清,故有此问。
  “王、王……悦。”
  “速速招来,再有隐瞒者,孤必令汝身首异处,不复免之。”
  很明显,这贼人是真有所隐瞒,被伏泉那么一诈呼后,便说了他无意之中看到的甘宁所用的“传”的名字。不过在伏泉放了他后,这贼人又吞吞吐吐起来,言辞闪烁不已,似乎因为刚刚挽救了性命,又有了一种不可能的奢望,看着应是在想着既然避过一劫,再随便掩饰,又可以避难。这样反而是又讨好了伏泉,又不用真的背叛甘宁一样,真是既当了婊子,又要立牌坊,只是伏泉明显不会让他这般忽悠的。
  在伏泉又是一番喝骂威胁之后,那贼人终归是知道不能再耍滑头,便慢慢大声道:“王悦,渠、不,贼子甘宁所用之‘传’,乃为王悦者所有。”
  一语说完,那贼人似乎抽干了力气一样,软绵绵的趴在地上,此时于他而言却是正正经经的背叛了甘宁,毕竟甘宁所用之“传”,只有他看到的,如今他却彻底告诉了官府,这不是赤果果的背叛变节吗?
  此时这贼人的心里却是忐忑不已,他担心此事传出后,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如何去过。就像后世,当黑道大佬被自家小弟出卖后,那小弟除非就此消声觅迹,否则,自然会有知道他消息的人前来报复,来为大佬报仇,而这贼人能不能躲开那些复仇者,还是难以预料的事情。
  稍后,伏泉见这人神情,便已知道再难从他身上问出什么来了,便令人带他离去,自己招呼身边一直聆听审讯的杨洪问话。
  虽然此时知道的贼首甘宁的信息依然不多,但是刚刚那贼人所透露的甘宁使用的伪造的“传”的名字,却是对找到甘宁十分有用。不过,该如何去找,还是需要细细思量一番,否则,消息走漏,说不得被甘宁知道,扔了这假“传”,再换一个身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季休,孤欲传书郡署诸县,查问郡内近日可有名为‘王悦’者入境,君观此策何如?”伏泉问策杨洪道,在他看来,甘宁如何避祸郡内其他诸县,与人交谈肯定不能用真名,用假名的话无疑用他所用的伪造之“传”是最好的,所以让诸县查询县内新来之人,应该有所收获。
  杨洪行礼回道:“回禀君侯,下官观之,此事不妥。一来消息走漏,恐甘宁贼首惊动远遁;二来,如此作为,倘若甘宁遁逃荆州,本郡未捕其人,消息传至其余州郡,君侯颜面何存?”
  伏泉点头,暗道自己操之过急了,连忙问道:“季休之言有理,然如今之事,当以何法可解?”
  的确,杨洪说的有理,伏泉如果真的大张旗鼓的传文诸县搜拿“王悦”,且不说能不能抓得住狡猾的甘宁,便是他们这样正式行文,说不得刚到各县,消息就已经被泄露出去了。而且,如果甘宁真的舍弃了他手下的那帮人,从荆州和益州之间的山野小道,踏雪而行,自己纵然搜遍全郡也肯定找不到甘宁的行踪,到那时候,伏泉被甘宁耍的团团转的消息肯定会泄露出去,对他的颜面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想想看,一个堂堂大汉国的一郡太守,竟然被一个锦衣大盗贼玩弄与股掌之中,这让其他官员百姓知道,肯定会嘲笑自己无能。因此,杨洪才会阻止伏泉如此行事,主辱臣死,在东汉这个视一郡太守为一国之主的时代,郡署下属官吏但凡忠心之人,行事都会维护身为一郡之主的太守,毕竟主君无能,岂不是说他们这些臣子更加废材吗?
  脸露思索之色,好一会儿,杨洪才道:“依下官之见,明里不可搜捕‘王悦’,然可暗中派人细细查访。倘若贼首甘宁仍在郡署诸县,所派之人不需往各县查问,只需于县城之外,各亭、里查访,贼首甘宁素喜锦衣,好美食享乐,必不与其余盗贼相忍,食于荒山野岭类同。今冬雪初降,山林野味绝迹,贼首无食果腹,必往沿路偏僻客舍寻索美食,若如此,必可知行踪也。”
  听了杨洪言语,伏泉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此中深意,看了一眼他麾下的这督邮,心中也是暗暗认同他的话。的确,这甘宁此时也就是个少年稚子,从他在临江的流言风闻来看,现在的少年甘宁就是个爱攀比,喜欢锦衣美食,好颜面的意气少年,和那些世家豪族子弟爱遛狗走马,没事显摆的少年心性是差不多的。
  现在要让甘宁从临江逃到巴郡避难,路上吃干粮之类的不是很好的食物,一日两日还好,时候多了肯定就受不了。就好比如一个人每日都要吃肉,突然开始让他吃素,忍着一天两天还好,如果天天吃素,那肯定受不了,放在现在的甘宁身上也是如此。这时候还是冬天,山野里面能简单打到的猎物几乎就没有,只有到深山里才能打猎到大家伙,不过很显然甘宁现在可没有这时间去打猎,所以只要暗中派人去那些偏僻的客舍打听是否有叫“王悦”路过购买酒食,如果甘宁真的还在巴郡,就一定能找得他的行踪。
  “既如此,此事便依君之言,诸事尽托于君,望君早日寻得甘宁所踪。恩……若是寻得,活捉便可,莫伤及其人性命。”伏泉随后便依了杨洪的建议,将此事全权交给他处理,不过,后来想了想又加了句嘱托。
  “诺!”
  行了一礼后,杨洪正声回道,随即离开,自始至终也没有问伏泉为什么必需要活捉甘宁。因为他心里明白,按照自家太守求贤若渴,惜将如命的性格,肯定是要收服这甘宁的,想想他能够在任柳城令时,就敢收留杀伤官差的关羽,如今成了一郡太守,又怎么不会对他小小年纪就如此难对付的甘宁感兴趣呢?。


第二百六十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