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皇戚-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诺!”广汉县的几人没完成县令所托,面露难色,不过伏泉暂时管着他们县令,没有办法只能领命而去。
  “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摘选自《孙子·军争》


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蛮何去何从
  初秋晚来的清风,带走了火焰燃烧后的灼热,给人平添了一丝凉爽。原本板楯蛮的营地外,汉军清理出了一片空荡废墟,便在此扎营。
  汉军营地附近的草木树林,此刻都随着一把大火灰飞烟灭,四周空荡荡的,开阔凉爽,宵小之徒前来探查,他们一点藏身之所都没有。营地不远处,有溪水流淌可供就食,伏泉心里暗暗感谢蛮人为他们选了这般营地,位置的确不错,而且经过刚才一战,大火已经将唯一可能的火攻破袭的计策排除了,现在随着更加专业的汉军士卒扎营防御,伏泉确信,除非对面来数倍的敌军,不然要想攻破他的营地,几乎不可能。
  大营里,得到广汉县城里送来的犒军食物的兵卒们,正享受着美食以补充体力,兵卒嘈杂的声音传的很远。伏泉简单吃了一点后,便带人出来巡视,在营地外观察大营是否安全,扎营必须先保证安全,这是为将帅者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然出了差错,追悔莫及。
  “中郎,在想何事?”
  后面传来熟悉的人声,将伏泉的思路打断,回头望去,却是关羽、黄忠二人,二人见伏泉回头,连忙行礼。
  伏泉颔首,借着月光,突然瞥见关羽手上绑着的绢布,脸色一变,立即关心问道:“伤势如何?”
  关羽微眯了下眼睛,又稍微挺直了腰板,一脸傲气道:“无妨,小伤耳,羽一时不察,令蛮贼伤到,适才已让于神医包扎一番,应已无碍。”于神医便是于忠,伏泉出征肯定要带走这位神医传人来救命,不过他并未和自己同来益州,他在自己出兵前几日坐马车而来。
  一语说完后,只见关羽又伸出另一只手,捋起了他那已经不短的长须,一副不问世事的态度,把伏泉气得痒痒的,暗道这关二爷就不能别装逼了吗?想到历史上关二爷不就有刮骨疗毒的事情,虽然和华佗无关,但毕竟确有其事,伏泉暗骂一句,死要面子活受罪。
  稍后,几人又畅谈了一番,看着气氛十分融洽,关、黄二人对视一眼,这才有黄忠上前道:“回禀中郎,此番俘蛮四百余人,该如何处置?”因为伏泉有了辽西屠杀鲜卑俘虏的先例,对于处理俘虏一事,两人可不敢擅专处理,这次前来找伏泉也是为了此事。
  伏泉听后眼神微眯,思索片刻道:“择其大恶者斩之,其余暂收押广汉县狱,蛮乱平定后再定其罪。”
  “诺!”二人诧异,随即恢复如常道。
  关羽和黄忠的神情落在伏泉眼里,他当然知道两人的意思,板楯蛮和鲜卑人都是异族,自己为什么要对南蛮手软。事实上很简单,因为在伏泉眼里,这板楯蛮其实已经不算蛮夷了,他们和汉人一样,说着同样语言,写着同样文字,饮食都与汉人相似,只是穿的衣服不同而已。汉人发展到了今天,融合了无数部族,同文同种,再说板楯蛮叛乱也不过是被压迫所致,只要将蛮人中犯大恶者除去便可。
  挥手令二人退去,伏泉也未说其他,转身继续看着远方,嘴中呢喃细语,重复着“南还是北”这样的语句,倒让关黄二人颇为不解,不知伏泉何意,但伏泉已经示意了,自然不会再去触碰这个眉头,回身便走了。
  南下还是北上,下一步如何进发,诸如此类的问题深深的环绕在伏泉脑海里。他身为一只军队的主帅,必须要比手下将帅考虑的更加深远,此番出兵是为了平定蛮乱的,广汉郡只有德阳、广汉、葭萌有蛮乱,因为靠近三县最近的阆中县,是板楯蛮聚居的人数最多的几个地方之一,他们反叛当然是要向自己族人聚居地附近作乱。
  如今,伏泉已经平了广汉之乱,剩下的便是平德阳、以及葭萌的蛮乱,然后整兵入巴郡支援。但是从地图上看,广汉的北方是葭萌,南方是德阳,徐晃前番探得这两地的蛮军人数也都有七、八千人左右,人数不少,如何平乱成了他面前的难题。
  伏泉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他要快速入巴郡支援,若是巴郡治所江州被破,那对自己这个刚刚接任平乱的代理刺史的影响就太不好了,传到朝中,说不得要因此被弹劾治罪。
  可是如果让伏泉一个一个去平,无疑太浪费时间,而分兵的话,伏泉也不敢,自己这次平了广汉的蛮乱,都差点被蛮人逆推,若是分兵,将领应对不当的话,说不得要全军覆没,接下来如何进军,成了伏泉的心头大事。
  这一刻,伏泉无比希望自己身边能有个为自己布局谋划的谋士,现阶段不求战术上如何,但是一定要有个战略上能为自己打开一番新思路的人。而这些日子,伏泉代理益州刺史后,也在寻访身边有没有这类的士人,可惜都是刀笔吏一类的无名之辈,才学并无太多出众的地方。
  夜色淡淡,伏泉抬头望向天空,祈求着老天爷为他指点迷津……
  而在广汉县城数十里外,伏泉不知道的是一只约莫四千人的部队,正监督着征发的民夫将一车车粮食向着广汉县方向运输。
  “二位将军,伏羽林果真不是嗜杀之人?”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向着身边的两位将军问着话,这两人不是其他人,却是伏泉麾下的羽林郎,田猛和易固,他们两人是伏泉派来负责运输粮草的。
  田猛生性有着燕地人的豪爽,见此大笑道:“元泰到时一见便知,何必问吾二人?”
  “倒是余孟浪了。”那人也意识到自己失态,随即自嘲道,他叫王谋,字元泰,乃是蜀郡属国汉嘉县人,如今是蜀郡一名郡吏,此次负责输送蜀郡供应的钱粮兵马。


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阆中
  两日后,天气秋高气爽,十分舒坦,汉军大营里嘈杂呼喝声不断,一队队汉军士卒大战之后,便已休整完毕,随时可以再次出兵迎战叛逆。只是,兵卒想要立功,而中军大帐里的将领文士们,此刻却是吵翻了天。
  “北上葭萌,先平蛮乱,再东进巴郡,巴郡大江西部已为贼有,蛮人兵少,四处攻城所需兵马什七八,余者老弱多分布所占九县驻守,此诚用兵良机也。又先前溃逃蛮兵北逃者甚多,一部已入梓潼,此时进军,亦可援梓潼,中郎若为益州事,当速北上,以救父老。”
  “如今巴郡告急,江州被破旦夕之间,此危亡之秋也。中郎理应带兵南下,先破德阳蛮兵,再入巴郡,直奔江州,保得江州,则巴郡安也,江州若失,巴郡不保,恐朝廷治罪,中郎危矣。”
  “非也,吾军数万之众,非蛮军可比。蛮兵屯驻两县,每县唯数千人也,今选良将分兵平之,一战而定,何需辛劳?”
  ……
  中军大帐里,伏泉手下将帅谋士说得不可开交,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自己的战略构思,以及进军方案,总体上来说可取的也就是两个策略,无外乎是北上葭萌和南下德阳。
  如果先打葭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以在梓潼继续收拾北逃的蛮族败军,又能平定葭萌,随后入巴郡蛮兵后方。根据所得情报,蛮人此次叛乱大概有兵五万余人,寇广汉郡有近两万人,寇巴郡有近三万人,其余老弱之人都分布在巴郡西部九县驻守,蛮人可谓是后方空虚极了,所以北上的话,收复巴郡失地很有必要。
  但是,如果北上,那么就面临一个问题,巴郡郡治江州的话,汉军就不能救援了。倘若在汉军攻打蛮人后方时,江州被破,巴郡局势会更加败坏,到时候一向只问成绩结果,不在乎过程的天子以及朝堂衮衮诸公,会不治罪伏泉吗?
  好的结果可能是功过相抵,令自己继续平叛,而坏的结果就是槛车征诣廷尉,治罪下狱,毕竟天子和朝堂诸公连萧瑗不能战胜板楯蛮都不能容忍,能容忍你坐失一郡郡治之地?
  注重结果,不问过程如何,这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治理朝政的方向,就像后世天朝各种唯结果论一样,自古至今,从未改变。当然,以伏泉外戚的身份,即使治罪,也不会太重,最多也就是罚金或者削职赋闲,但无疑这会对他以后的仕途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政治仕途,从你步入朝堂开始,就绝对不容许出错,站错队,治政错误,一旦在当权者眼里留下不好印象,最终的结果只有政治生涯的终结,除非当权者后来想起你,需要你,仅此而已,所以这条计策,平蛮先期容易,但后果太过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