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矛盾就来了,两方先是言语冲突,之后动刀子打架,事态一步步升级,愤怒在一步步扩散,等到郡中反应过来的时候,蛮族反叛声势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抵挡,七姓板楯蛮首领已然弹压不住被盘剥的部族。这时候反应过来巴郡官吏这才急急忙忙的上报,然后征发军队去平叛,只是已经迟了,平乱的结果很明显,已经相当于武备荒废的巴郡郡兵怎么能打得赢这些板楯蛮人呢?
伏泉听后,连连点头,搞清楚叛乱原因便有办法解决了。治国的根源,在于治吏,这一点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他事先也查阅过益州近几次蛮乱的卷宗,历观这十余年来州郡的叛乱,基本上都是地方官员苛迫太过,不管汉民也好还是蛮人也好,都是活不下去被逼无奈才扯旗造反的,真是可怜可叹,不然谁会愿意做那提着脑袋卖命的买卖呢?
第二日,伏泉召集三郡太守并一国都尉,直言“翌日当出兵平乱”,要求四郡国长官集结兵马待命,同时又令各郡国征召民夫押运粮草,大战随之而来……
属国,分郡离远县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摘选自《后汉书·职官志·百官五》
第一百九十一章 檄文讨贼板楯蛮
翌日雒县城外,原本四郡国驻守的军营里,此时大军云集。
随着在戒备森严、刁斗森明的军营之中,一声声的击鼓声震耳响起,甲士结阵踏步前进之时铿锵有力的震动声,蜀地四郡国兵马手持长矛、弓箭,套着铁甲、兜鍪,在艳阳天下,顶着烈日依次布下阵势,甲胄在日光下明亮闪烁,他们仰首挺胸,准备听命出征。
昨日伏泉下令进讨板楯蛮逆贼,四郡各军虽然前番败了板楯蛮兵,导致士气低落,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休整,已然恢复原先状态。再加上不止伏泉抽调精锐练兵,四郡国太守都尉也要练兵,毕竟若是再败,恐怕不止是益州刺史和朝廷派来的统帅要被治罪,就是他们这些副帅估计也会因为治军讨贼不利,而被槛车征诣廷尉治罪,所以这番休整除了恢复士气,他们也要加紧操练,如今可以说士气尽复,兵甲齐全,兵锐甲利,已然可以再战。
伏泉站于上首,按剑环视营中集结兵马,眼看兵马尚好,不住点头,然后谓左右曰:“诸君,如今士气正盛,兵甲齐全何愁蛮乱不定?”
主帅如此高兴,众人自然不敢拂了主帅面子,纷纷恭维起来,无外乎“此多乃中郎之功耳”云云,伏泉对此付之一笑,若是他真的当真,那无疑太蠢了,现在一仗都没打,如果败了,那可是面子丢大了。
很快,军营里开始进入今日的主题,伏泉从身旁每一个人的身上扫过,又扫向下首四郡近三万人马,确认在场的所有人都精神抖擞、侧耳凝听之后,才开始发号施令。
“诸军听令!”
伏泉聚神大声喊道。
“末将在!”
“请将军下令!”
身旁左右众多将吏纷纷吐气开声,大声肃然应道,而下手的诸郡郡兵更是轰然大喊,数万人一起发出的叫声,端得是令人震惊。
随后,伏泉便是拿出早有刺史部掾属吏起笔好的平乱檄文,《礼记·檀弓下》有言,师必有名,古人出征多是师出有名,出兵征讨必有正当的理由才行。整篇檄文内容其实也没什么,无怪乎板楯蛮世受汉恩,不思尽忠,大汉朝廷特命羽林中郎将伏泉,假节,行益州刺史事,出兵平乱。所谓行,即暂代、暂摄之意。
这篇檄文里,全文只字不提益州官吏贪污受贿,苛政待民,激起板盾蛮人民愤的事情,只言板楯蛮忘恩负义,一波波脏水不要命的洒进去,同时又无比夸大了蛮人作乱的给百姓带来的祸乱。
即使是益州官吏激起板楯蛮人反抗的事情是确确实实,真正存在的,但除非是伏泉脑子被驴踢了,才会让人写上去,不然这事情的定义只有一个主题,叛乱的蛮人干的都是坏事,朝廷大军却是正义王师,解救黎民于苦海。
历史上任何一篇檄文都待有一定的目的性,就是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正义性,所以那些对己方不利的消息,全部都应该屏蔽,或者泼脏水给被讨伐方。后来汉末三国,各路军阀的檄文莫不都是如此,不然真的深究起来,那一个军阀敢说那些檄文里没有他们的影子?
天下乌鸦一般黑,莫不如是,政治永远是不择手段,肮脏卑鄙的。
宣读檄文完毕,伏泉又宣布了此次出征的军纪,来于后世,他深知一只军队不过他平时如何,但是在战争时期的军纪一定要过硬,因为这对部队的战力影响太大。
“不听号令者斩!”
“扰乱军序者斩!”
“泄漏军机者斩!”
“贻误战机者斩!”
“擅自逃离者斩!”
“杀良冒功者斩!”
“抢掠财货者斩!”
“淫辱妇女者斩!”
……
一连串军法宣读,伏泉眼看台下诸郡郡兵多不以为意,面目轻松,心里不快,却并未出声。这帮蜀地兵马,早就承平日久,能让他们有现在的士气面貌已然不错,他能强求多少?至于如何整治军队,只能路上和战场之上,慢慢施严法制之,现在为时尚早。
军法读完,直到自己帐下兵将皆应声称“诺”,伏泉颔首,随即便是一声大喊。
“出征!”
嘹亮的号角声随即响起,夹杂着沉重的擂鼓声,伏泉身旁将领神情一脸严酷的回到各自军中,指挥部队行进。须臾之间,四郡一共近三万人马,浩浩荡荡的向营外离去,他们的目的地是离雒县最近的郡内被骚扰袭击的广汉县。
行军之阵,斥候先发,少者在前,长者在后,刀盾披甲为前行,持矛戟者次之,弓箭手为后行。
四郡国兵马都按伏泉中军号令行事,在四散开来的斥候指引下,大军连续灭了几支蛮兵出来劫掠查探的小部队后,终是到了广汉县城外二十里。之后,并未行军,因为此刻广汉县正有蛮兵近万盘踞。
广汉县城外,一处靠近树林的空地旁,搭建着不少的简陋帐篷,层次不齐,一旦阵型也没有,周围不时有赤露臂膀穿着板楯蛮特有服饰的蛮人四处巡逻。不过,终究是生活在山林之间的部族,虽然军队战力强悍,但是天生散漫惯了,这几个巡逻的兵士走得十分懒散,似乎一点也不在意营地外的风吹草动,或许除非是营地外来了老虎狮子之类的猛兽,才能让他们多一丝警惕吧。
这些巡逻的蛮兵如此,那营地里的其他蛮人更加不堪了。除了那些简陋帐篷看不到里面情形外,营地里到处不是躺在地上休息的蛮兵,就是三三两两举在一起高歌跳舞的蛮兵,真是散漫到了过分,真不知道这些人这样的脾气,是怎么打败汉军的。
在蛮人领地不远处的一处草丛里,几名山野樵夫打扮的汉军斥候,正借着草丛的掩护,不断打量着蛮人的情况。看着这些蛮人都已经知道汉军大军来了,竟然还如此模样,不由苦笑,他们是前番败了汉军有恃无恐,还是到底天生如此?
半晌之后,这群斥候这才悄悄离去,返回汉军大营,将消息告诉早就等候的伏泉等将领。
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绝后的舞蹈战术
袭扰广汉县城的板楯蛮不足万人,人强马壮,悍勇异常,前番这群蛮兵就靠着此把数倍于己方兵力的汉军郡兵死死压制住了,不然说不得萧瑗此刻已经捷报入京,封侯拜相了,而不是被槛车征诣廷尉了。
对于蛮人分兵洗劫德阳、广汉、葭萌三县城,伏泉想来大概是前番汉军羸弱的战力令这群板楯蛮自大了起来,不然以他们原本攻破一城都显得吃力的军队数量,为何就敢大摇大摆的分兵洗略,还不是不怕汉军,即使汉军兵马众多。
理解清楚了蛮人现在的状态,伏泉心中冷笑,自古骄兵必败,更何况蛮人本性散漫,这从斥候所探情报可以看出,此时乃天赐战机,他如何不能把握,当即下令,全军出动出动,既然蛮人对汉军无视,那么就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夕阳西下,傍晚的黄昏照射在蜀地这片富饶的大地上,此刻广汉城外的蛮兵大营,一片欢声笑语。只见随着落日的余晖点点洒落营地里的板楯蛮人身上,此刻他们手拉着手一边唱着歌,一边跳舞,跳着他们独有的巴渝舞。
营地四周数十人敲着铜鼓,富有节奏的为他们助兴。跳到激烈时,铜鼓澈越,人们劲歇,而这时候营地里突然涌现出数十名手执牟弩的舞者,步伐整齐有力,作出向敌人进军的棋样,不知不觉间,整个营地似乎不再是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