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祚高门-第1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某日一纸调令,居然将他们这一批役卒调入城中劳作,且恰恰就在阿葵娘子所居住的坊区内。人若命途穷困,境遇得于丝毫改善都有莫大喜悦,桓温至此才深有感触,大概当年他们就算作乱成功,所得欣喜都未必比得上今次之大。
  同居一坊之内,桓温是迫切想要再见那娘子一面,但是那娘子一直深居简出,几乎根本就不露面。想到自己当年对这娘子由亲昵转为疏远,桓温更生剜心之痛,如今他自己都不得自由,更是无力改善这痴心娘子的处境。
  但是幸在营居缩短,桓温每日都将营中所配餐食积攒大半,待到夜深便潜出摆在那娘子庭下。役夫本就耗力,桓温又是两餐不继,所受苦楚不免更大,但唯有如此,他才能感于自己与那娘子同分甘苦,心情反而得到安宁。
  这一夜,桓温又是悄悄离开营宿处,怀揣包裹在麻布中的餐食,借着夜色掩饰,匆匆行入庭中,只是还未及顿足,庭内两侧突然冲出几名壮卒将他扑倒在地。
  桓温心内大骇,但也无力挣扎,髻发被揪住,面孔被死死按在尘埃中。
  很快,那昏暗屋舍中火光大亮,而后便有几个脚步声响起,一个沉稳话语声响起来:“葵娘,你来仔细辨一下,是否这名恶卒频来扰你?若真如此,直接斩了,我自寻其将主理论!”
  桓温听到这依稀熟悉但又分外陌生的声音,原本将要吼出的求饶声顿时卡在了喉间,牙关死死咬住甩入口中的乱发,更将脸庞主动埋于尘埃中。
  一个更加轻盈的脚步声响起,桓温脸侧更感受到火把靠近的灼热,此刻他已经是紧张局促得瑟瑟发抖,偏偏手足脖颈俱被死死钳住,根本就动弹不得。
  “你、你……郎、郎主!这是郎主啊……”
  很快,耳边响起葵娘激动得有些变调的声音,继而桓温便感觉到身后扑来一道单薄身体。
  庭中站立之人正是桓豁,他自潼关前线调防刚刚归都,甲胄甚至还没除下,听到葵娘的喊声,整个人也是如遭雷殛,沉默片刻之后,口中才发出干涩的语调:“抬起头来!”
  桓温整个人都被兵士提起,而后蒙在脸上的乱发也被撩起,继而便看到了站在他身前、满身英朗气概的桓豁,他嘴角无意识抖了抖:“三、三郎……”
  桓豁听到这声音,手指蓦地攥住腰际佩刀,两眼更是瞪得浑圆,过了好一会儿,才从牙缝中挤出一线寒声:“阿兄,久违了!”


第1153章 鹅鹅鹅
  行台大将军府,同样位于洛水北岸,但却不入里坊,而是单独创建一座小城,名为宣仁城。
  宣仁城东、南两侧俱为在建或是业已建成坊市,中间隔着两座本就存在、又经深挖扩建的湖塘,西侧便是规划中皇城的位置。不过跟整座城池相比,皇城的建设进度并不快,到如今也仅仅只有最核心的太极宫才草成端倪,其他地方还仅仅只是一片圈禁起来的禁区。
  对于沈哲子而言,北上洛阳创建行台,日常倒也没有太大改变,仍是事务繁忙,顶多就是办公场所离家更近,不过前、后庭的距离。往年在寿春虽然也是如此,但当时他往往还要领兵在外征战,留在都督府的时间反而不多。
  启泰改元之后,各边防线都已经巩固下来,最近几年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开拓计划,所以大多数时间都留在了府中,尤其今年入夏,兴男公主并小儿阿秀北上入洛,老爹沈充也跟随北上暂居,所以忙完公务之后,沈哲子便匆匆内返,侍父教子,生活充实且乐在其中。
  大将军府内庭阔大,但却乏甚园林之美,保持着一种朴素风格。唯一尚算精致的区域,便是为妻儿所准备的起居所在。
  曲水竹林内,阁楼隐现,此时的阁楼里,回荡着戏闹声,偶或夹杂着一些稚童嬉笑。
  多年以后,大梁皇帝沈雒在行过宣仁小城的时候,仍会想起父皇带他在暖阁暗室观看影子戏的那个遥远的午后。
  那时的他,刚刚抵达洛阳未久,对一切感觉都是那么的新鲜,但所有的新鲜都比不上那活灵活现的画影在洁白的皮幔上灵活跃动给他带来的冲击之大。
  童年事迹给人带来的影响至深,以至于多年以后,在繁重国务之余,他最大的消遣便是一人独坐暗室中,静静观赏一出《高帝破军戏》,而后酣畅享用一餐鹅羹。
  于是,那个午后昏暗的暖阁,父皇耐心给他讲述光影成像的道理,母后细声絮叨他将要业荒于嬉,还有二弟沈英在一旁稚声笑闹,诸多记忆中的声音与画面,便俱都鲜活起来。
  “他已经观了一个多时辰,今日的课业还都没有做完,该要停了!”
  兴男公主秀眉蹙起,抬手轻掸夫郎袍服抱怨着,只是自己两眼却还盯着那片光幕,间或抬手往另一侧阿翎娘子怀中拍掌嬉笑的小沈英口里塞进一块牛乳饴糖,还竖起着耳朵仔细去听那戏词。至于缺席的妾室瓜儿,则还在静养安胎。
  次子沈英的名字是老爹沈充给拟的,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也是一番嘉许。至于小字,则名蒲生,乃是其母崔翎娘子给起的,是为了纪念早年那一段艰苦岁月以及夫郎将之由苦海打捞拯救上来旧事。沈哲子不愿强阻阿翎娘子一番缅怀,也就只能对不住那还不会反对的沈蒲生了。
  头戴着绒线虎头帽的沈阿秀听到母亲这厌声,反手便紧紧抱住父亲臂弯,可怜兮兮道:“我在南边,天天都想念阿爷,阿爷事迹威武,我真想再看一遍……”
  沈哲子还记着此前这小子入洛望见自己那怯怯怕生的样子,但听到这奶声奶气的拍马屁,还是忍不住大笑起来,摆手吩咐道:“再演一遍。”
  不过这小手段虽然有效但也有限,影子戏又演过一遍后,纵然这小儿还要蹬腿哭闹,也被其母拎起了发辫拽出暗室,委委屈屈的被按在书桌前,噘着小嘴自己研墨。
  每当眼见这一幕,沈哲子便不免对兴男公主心生怨念,原因则是这母子早前在建康都中的一桩旧事。
  启泰改元后,老爹沈充便也卸去了台事,每天最大消遣便是变着法的在家宠溺孙子。每每公主要做家教启蒙,老爹便笑言我家阿秀非是俗种,无需寻常苦教,才器自能壮成。于是后来兴男公主便专教小儿书法,老爹便再也不卖弄包庇了。
  世事艰难,何至于此啊!自己不过是笔力稍欠,招谁惹谁了,竟然殃及儿辈!
  看到这五岁小儿端坐在案前,稚嫩小臂空悬执笔,沈哲子便觉一阵心酸。无奈最毒妇人心,公主专挑他软肋下手,让他也不知该要怎样包庇小儿,总不能眼见小儿以后也如他一般,写上区区四个字的碑文还要找人捉刀。
  然而兴男公主毒手却不止于此,沈哲子腋下夹着蹬腿摆臂的沈蒲生正待要退出,却被兴男公主给拉住。
  “这几日我心里就念着一件事,要请夫郎应允。阿秀这小儿年数也不浅,且已经识得百数字,启蒙已经足够,也该考虑学《诗》。江表乏甚《诗》传名家,天中总是时流萃集,应该不乏宗师。夫郎是否择选礼聘几人,入府教授小儿?”
  兴男公主抓住夫郎衣袖,一脸认真的询问道。
  沈哲子听到这话,已经忍不住瞪大眼:“这小儿才五岁罢了……”
  “虚数将要满六了。”
  兴男公主回首看一眼已经落笔的小儿阿秀,转过头来又叹息一声,眉目间也泛起惆怅:“我也是从幼生长成,哪里不知稚儿爱戏,也盼他能早晚喜乐。可是生在这等人家,名父之子,奋力学养还怕他不如贤父三分,又哪里敢纵容他嬉戏过分,虚度光阴啊。”
  原来是都怪我了?
  沈哲子听到公主这论调,一时间也是有些无奈,这种慈母厉态的用心他倒能体会,但一个区区几岁小儿,即便强塞再多枯燥知识,非但无异于学,反要扼杀更多想象力的可能。
  “还是等到越过明年再说……”
  沈哲子这里话还没讲完,兴男公主已经转为一脸委屈状:“夫郎你爱护小儿,也要体会我的苦衷。我家夫郎怎样的贤达才力,举世都知,我一个庸质妇人,又哪里知道该要怎么教养这等优质贤种,也只能用勤补拙……”
  “罢了,我来教他!家中自有贤父,教养也无需外求。”
  沈哲子眼见公主此态,只能抬手说道,他才不放心将自家儿子丢给外间那些饱学之士去折磨。
  苦着小脸的沈阿秀见父亲去而复返,顿时笑逐颜开,当即抛开毛笔便要站起身,却见父亲已经板起了脸:“生人长成,必佐以学。《诗》之所存,讲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