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建立军校,马上皇帝出身的李世民也觉得很有必要。

当然,李世民也不是对李恪所以的提议都支持和上心,对于发展商贸问题上,他不反对但也不怎么热衷。

毕竟,重农抑商才是中国几千年的国之根本,李世民绝对不会摈弃这个传统国策去发展什么商业。

但对李恪的提出的商业计划他也没有反对,他觉得只要在并州施行,不发这计划发展到全国范围之内,他还是很想看看计划成功后是结果。因为,他不是一个固守的帝王,他是一个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帝王。

第三,就是海军问题,李世民对海军确实不够重视,这跟中国几千年的所形成的国土思维有关系,觉得海军再怎么强大,再厉害,守疆扩土的还是骑兵和步兵,而不是海军。

因此,他认为组建没什么必要。而同时他也在担心,要是组建海军,那首先就是要造船,造船的开支会很大,要是再组建海军,大唐的财政恐怕是支付不了这么大的花销,这也是他不支持的一个原因。

李世民看完李恪的奏章,心里立马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郑重其事的开口想李恪询问道,“书院的开设会让更多的大唐子民学习到文化知识,这一点非常值得可取,还有开设医学院,能够让不少人学到医术,让他再去救治于民,这一点朕甚为赞同,朕角儿觉得这项计划要是成功,肯对会减少大唐百姓的死亡人数。至于,你说的军事学院,朕认为是有必要,用专业的知识去培养将领,让他们收编扩土,这个主意很不错。所以,你奏章中的这些内容朕都支持你去执行,朕也希望你到并州之后做出一番成绩,朕给你五年的时间,五年时间之内朕不会干预你,但你必须要给朕一个满意的成果,你有信心吗?”

李世民似乎是下了决定,尽然会给李恪放权五年,让他安心发展并州,这也看出李恪这份奏章在李世民心里的位置。

“请父皇放心,儿臣绝对不会辜负你,五年的时间内肯定会给你一个惊喜!”

见自己关于发展文化,开设学院的内容被通过,李世民还给自己放权,李恪激动的说道。

“至于你的这第二部分计划,朕觉得不可取啊!”

李世民说道这里,叹息了一声道,“你也清楚,自古重农抑商是国家安定繁荣的根本,而你这项发展贸易的计划会朕觉得会适得其反。朕的本意是不同意你这么做,但是你说的组建商队,将大唐的商品远销其他诸国,这点朕比较支持,还有那个银钱交易的钱庄,朕觉得很可取,只是风险很大,你有信心吗?”

李世民向李恪询问的时候,表情很严厉!

“父皇放心,儿臣绝对有信心将它做好!”

李恪保证道。

“好!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你就去做吧,朕不会反对你,但你也不能大唐的名义去做,只能以北府的名义,只能在并州实行。”

李世民慎重是向李恪说道。

“儿臣明白!”

李恪很欣喜道。

银行啊!银行!李恪心里激动不已,只要李世民答应,他就不相信做不好银行这一块,这可是被实践过的。

“至于发展海军,朕不赞同,毕竟现在的大唐国库不充裕,没有那么多银钱用在造船和操练水军士卒上啊!”

李世民说道这里的时候点忧心,他很清楚打败突厥只是第一步,发展经济,让大唐的百姓能够吃饱和暖才是对他最大的考验。

而大唐这几年为了备战突厥颉利,省吃俭用了四年。现在打败了突厥,发展经济是必须的,国库确实也很吃紧。

不过说的其他方面,李恪可能没有办法让李世民同意,但说到钱财方面,李恪就有了说服的办法。

“父皇,造船厂所需的银钱,我们可以让商人们自己出,你也知道自从大唐跟扶桑通商之后,海上贸易发展很快,还有很多远在海外的国家也需要我们大唐的瓷器和丝绸等,这使得现在经商之人对于船只的需求量很大,而他们又没有能力开设大的造船厂造船,制造能够满足他们的船只,只要我以北府的名义开设造船厂,让他们捐钱给他们造大船,等船造好之后再以低价卖给他们,他们一定会支持。”

李恪向李世民解释道。

其实,他根本不会要求什么商人们捐赠,他口中是商人们自然就是柴哲威了!

但是,他的话没有欺骗李世民,大唐跟扶桑通商之后,海上贸易得到了发展,但大唐的造船业不怎么样,没什么大型的商船,只要他的造船厂造出大船,就不会缺少有人买。

见李世民还在犹豫,李恪又抛出了一个惊雷,“父皇,至于操练海军的银钱就让儿臣出吧!”

“你?”

李世民惊讶道。

“北府施行精兵简政,北方已经没有战事,正是发展的最佳时机,而儿臣也有些积蓄,还有不少赏赐,再加上哲威他们的钱的话,就够用了!”

李恪说道。

李世民对海军还是不怎么重视,看到李恪这么执意建立海军,他觉得将李恪放到并州亏欠了他,就勉强答应了李恪。

不过,他认为李恪组建海军可能出于一时兴起,所以,他将海军的人数限制在了一万五千人之内。

李恪自然不会跟李世民在人数上较真,听李世民答应了自己,欣喜不已。

“李恪,你要听好了!你上面的建议朕觉得都不错,但要施行却是难上加难,你要做好心理准备!父皇对你的支持有限,一切还要靠你自己。”

李世民淡淡的说道,“你放心,朕刚才说过,五年时间内朝廷不会太多的过问你在并州的举动,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李世民最后这句话说的语重心长,让李恪心里也颇为感动!

“请父皇放心,儿臣绝对不会给你丢脸!”

李恪认真的答道。

“恩,朕相信你!”

李世民信任的看着李恪。

等给李世民汇报完自己的计划,等他李世民答应,李恪出了御书房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后背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可见他当时有多紧张。

不过现在通过了,他的心里顿时已经飞到了并州!

他再也不想待在长安了!

所以,他沿着御书房的御道,来到了杨妃的千秋殿,就是想跟杨妃聊聊关于他回并州的事!

可是说,李恪要是不会并州,李世民不催,兵部不催,就没有人敢说他。

只是,李恪不想这么做。

再说现在,他在并州将施行自己的惊天计划,他可能再在长安浪费时间!

第四百三十五章 搜罗人才

李恪来到千秋殿的时候,整个李愔也在和李蓉还有李敬也在,这使得李恪在千秋殿待了很长一段时间。

李愔昨天从郡王被封为亲王,这是一次爵位的提升,同时,李世民是在告诉他,他长大了。但是,李愔封了爵位,没有封封地,李恪猜测这可能是李世民还是有意让李愔跟随自己的一个信号。

李愔倒是很高兴,毕竟封梁王了啊!

杨妃也为自己的两个儿子高兴!李恪现在已经被封北王,李愔又被封为梁王,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而且,她心里也很清楚,她现在后宫的地位很高,这不是说她受到的李世民才宠信多,而是因为李恪的原因。

因为,李恪在朝廷中取得的权势大,他受到了李世民特殊的宠爱,这使得她在后宫中的位置只比长孙皇后低一些而已。

“三哥,你是不是要离开长安啊?”

清河公主李敬突然开口向李恪问道。

“敬儿,三哥过几天就要去并州了,你要听话母妃的话,等三哥下次从并州回来给你带好东西!”

李恪对李敬说道。

清河公主年纪还不是很大,想了半天也就没有再继续问什么,只是高兴的说道,“那三哥可要记住你说过的话啊!”

“放心吧!傻丫头!”

李恪摸了一下李敬的头,笑道,“就知道玩!”

一旁的高阳公主李蓉倒是变得很文静,她已经长大了,长的亭亭玉立。

“蓉儿,你有什么喜欢的人了吗?”

李恪向高阳公主问道,他猜测高阳公主再过一两天就该到了出嫁的年龄,要是她真有喜欢的人,李恪认为自己可以帮她做主。他也不想让李蓉因为政治原因而嫁个房遗爱!

“三哥!”

李蓉娇羞道,“那有?”

“哎!你要是在长安有喜欢的人的话就写信告诉三哥知道吗?三哥会给你做主的!”

李恪认真的说道。

李蓉想到李恪当年在太极殿上替她拒婚的情景,心里一热,流出了泪水,语气哽咽的说道,“三哥,蓉儿记住了!”

“傻丫头,哭什么,该高兴才会啊!”

李恪轻轻擦去了李蓉眼角的泪水。

李蓉情绪很激动,她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