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隋(天天)-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由就是;一旦攻占了都城洛阳;则整个天下;可以传檄而定

    被祖君彦忽悠得一通头脑发热;李密就屯兵数十万于洛阳城外十余里的金墉城下。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攻打洛阳之战。

    结果到现在;李密在洛阳城外虚耗了半年有余;不但没能攻占洛阳;反而落了个损兵折将。

    不过;身为李密的狗头军师;祖君彦却丝毫没有一点儿出了馊主意的觉悟;反而很是洋洋得意。其典型表现就是;即便如今已经是冬天了;可这厮依旧还摇着一把鹅毛扇子。颇有几分卧龙再世的骚包高人风范。

    “哎呀祖长史来了快快请坐快快请坐”

    “嗯”满意于李密的热情之态;祖君彦连忙紧摇了两下鹅毛扇;这才躬身回礼道;“祖某来迟;还望魏公恕罪不知魏公深夜唤祖某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嗯;事情是这样滴……”

    三言两语;把刚刚的事情都和祖君彦这狗头军师说了一遍;李密这才开口问道。“祖长史丫;这事儿。你怎么看丫?”

    “这个样子么?且容祖某想一想……;唔;有了”

    “依祖某来看;这王世充;怕是有了造反之心了故而他不想也不敢让宇文成龙所部隋军进洛阳而且;当今天下大乱;那江南的宇文成龙;也未必就没有篡位之心所以;这两家不和;倒也在情理之中”

    “唔;爱卿此言有理只是;现如今;我们该何去何从丫?”

    “回魏公的话;吾有上中下三策;维请魏公自行抉择。”

    “哦?”

    闻言李密顿时来了兴致

    在李密看来;做为狗头军师;就是要这股机灵劲儿;眼珠一转;就能整出仨主意来这才能显出一派高人风范来嘛就像当初;自己忽悠杨玄感那傻叉似……

    “呃……;这祖君彦;不会也像当初俺对杨玄感那般;拿本王当傻叉来忽悠呢吧?”

    念及此处;李密看向祖君彦的眼中;多了一丝的怪异。

    丝毫没有意识到已经被李密看破了自己的神棍本质;祖君彦依旧洋洋自得地摇着鹅毛扇子;两眼斜睨着房顶;自顾自地开口道;“先说这下策;那就是顷均有兵力;全力攻打洛阳城;争取在宇文成龙主力大军赶到之前;攻陷东都”

    “这不可能咱们都在洛阳城下打了半年多了;也没攻下洛阳城如果洛阳城内不出什么意外的话;短时间内;咱们依旧没多大机会而宇文成龙;却随时都可能赶到所以;此计不通”

    “如此;祖某就再说说这中策;那就是;和洛阳的王世充联合;挟天子以令诸侯”

    “唔……;这个嘛;此策虽然可行;可那王世充实非忠义之人;就算与其联手;孤王也得防着他背后捅刀子所以嘛;非到万不得已;孤是不会选择此策滴再说说这上策吧”

    “上策嘛;那就是去关中;投奔唐皇李渊”

    “嗯哼?”

    闻言;李密剑眉一竖;两眼之中杀气升腾

    似乎没发觉李密的杀意;对面;祖君彦犹自不怕冷地摇着鹅毛扇子;自顾自地说道;“关中乃是龙兴之地;民殷国富;又有函谷天险;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得关中者得天下。如今李渊雄踞关中;岂不正应了当初那‘十八子坐天下’的传闻?况且;李渊背后还有着突厥人撑腰”

    “刘武周、梁师都之流;虽然也风头正劲;可总归不是天命之人;早晚必为李渊所灭”

    “至于那个宇文成龙;尽管其现在声势浩大;可弊端也明显;战线太长;四面受敌更兼名不正言不顺;早晚必有萧墙之祸”

    “所以;魏公最好的选择;正是投靠唐皇李渊而且;现在也正当其时”

    “如今唐皇陛下正与那定杨可汗刘武周街不下;而魏公麾下尚有三十余万众;此去关中;正可谓是雪中送炭凭此功绩;封王拜相如探囊取物”

    q

正文 第四百七十章 诈降计

    投降李渊?

    这事儿,李密还真就从来没想过!

    原来,当初李密刚刚起义的时候,正好李渊也在才扯起旗号造反。于是李密就给李渊去了封信,大意是说,隋军现在势大,咱们单个人的兵力只怕不足以与之抗衡,不如结盟吧?

    虽然没有明着说,可李密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让李渊拜自己当老大!

    这个时候,李渊还没攻下长安,正值兵微将寡之际,既怕隋军调集大队人马来收拾自己,又怕李密这种悍匪越界来欺负自己。

    于是,李渊就很谦卑地给李密回信,说我李渊无德无能,无意争鼎天下,之所以造反,全是为了混口饭吃。而你蒲山公李密,乃是真命天子,有人主之相,我李渊愿奉你李密为老大,云云。

    其实,李渊的本意,就是让李密先在司隶那一带勾引仇恨,吸引隋军大部分火力,这样,自己才有机会在关中悄悄地发展嘛!

    被李渊忽悠了个晕头转向,李密信心爆满,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和隋军死拼硬磕!

    到如今,虽然李密已经基本把部队拼成了二等残疾,可手下总归还有近三十万的人马呢!

    这个时候,让李密低下高傲的头颅,去给当初的小弟李渊当马仔,从心理上讲,李密还是非常难以接受滴!

    如今听闻了祖君彦所谓的的上策后,李密犹豫了半晌,最终不置可否地挥了挥手,示意祖君彦暂且退下。

    等到祖君彦出了书房,李密连忙招手唤过一名心腹侍卫,嘀嘀咕咕地吩咐了几句。

    片刻过后,等到那侍卫再次转身而回时,身后多了一名中年文士。

    “孝和来了?快快请坐!快快请坐!”

    原来,此人正是李密的另一心腹谋士,柴孝和。

    客套了片刻后。李密连忙开口转向主题。

    先把情况简略地和柴孝和介绍了一番后,李密开口问道,“本王现在进退两难,不知孝和可有以教我?”

    这柴孝和本是巩县县令,后来为瓦岗军所掳。就转投到李密手下当差。

    在李密看来。这柴孝和还是非常有远见卓识滴,很多观点都与自己不谋而合,所以,李密对这个柴孝和非常的重视。一度引为腹心。

    可有一点,这柴孝和的战略眼光固然不俗,可论起实际操作来,却十分的不靠谱,不免有纸上谈兵之嫌。这点儿,倒是和李密差不多!

    比如,造反之初,柴孝和就给李密制订了一个相当宏远的战略规划,那就是西向关中,占据长安,然后传檄天下,再挥师以向宛洛,则天下大势可定矣。

    这主意。和李密当初忽悠杨玄感时所谓的上策差不多!都是空中楼阁,看上去美好,实际上根本够不着!

    从东郡到长安,足有千余里远!沿途要经过虎牢、洛阳、潼关、函谷等一系列险关要塞,这里面很多关隘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尤其是那函谷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其后的函谷小径蜿蜒数百里,险要处仅容一人一马通过!

    这种地形,只要长安方随便派出百十人。再随便找个地方设个关卡,李密的那几十万的农民军就只有干瞪眼儿的份儿!

    所以。寻思了再三,李密最终没有采纳柴孝和的意见,转而决定先攻取离自己最近的东都。

    李密的想法是,洛阳现在毕竟是名义上的隋都,这里面又有监国的越王也就是现在的皇泰主杨侗!所以,攻陷东都的战略意义,应该高于长安!

    而且,洛阳也没有长安那么险要,相对而言,属于软柿子,是可以捏一捏滴!

    要是自己连洛阳都捏不动,那长安这个青柿子,就更不要想了!

    到如今,洛阳没捏下来,自家老窝瓦岗寨又被抄了,此刻又被隋军包了饺子,李密自然慌神,这才想起再向柴孝和问计。

    “这样子丫!且容柴某再想一想!”

    这柴孝和倒是没有大冬天的摇扇子,可也颇有几分名士风范,揪着山羊胡,开始做闭目沉思状。

    掐着手指斟酌了半晌,柴孝和这才再次开口道,“魏公万万不可降唐丫!”

    “哦?这是为何?”

    “好叫魏公知晓,属下等为臣者皆可降唐,唯独魏公不可!臣等降唐,那李渊老儿为了彰显其招贤纳士之心,即便不给某等以高官厚禄,也会量才而用,总不会亏待我等以至于寒了天下俊杰的心。”

    “倒是魏公,本为一方诸侯,拥兵数十万。就算那李渊此刻迫于情势,不得不善待魏公,可待到将来大势已定后,只怕依旧会哪魏公开刀丫!”

    “嘶……,这个,不至于吧?”

    “将人心比自心,假使某日李渊率众数十万来投魏公,魏公能否就此放心那李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