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乱世;最重要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军权么?要是大爷我没了军权;随便一个郡县衙役小吏;都能把大爷我关进监狱喂老鼠去相反;要是大爷我一直都掌握着洛阳城的军权;万一那天大爷我兴致来了;把杨侗那小王八蛋关进汹屋里喂老鼠;自己过下皇帝瘾;也不是没有可能滴”
有了这种领悟;在接到了杨侗的封赏后;王世充不但没有丝毫交出军权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地加强了对军队的掌控;丝毫不给卢楚、元文都等人插手军队事务的机会。
另一方面;王世充则命心腹手下开始紧锣密鼓地收集起了卢、元等人的黑材料;打算一举把卢、元等人弄残、弄死
这厢;王世充收集黑材料的工作刚刚展开;还没等取得啥实质性进展呢另一厢;不学无术的世家子段达;便急吼吼地跑到了王世充面前献起了忠心
“什么?卢楚和元文都那俩败类;打算勾结李密;置王某于死地?”
听闻了段达的密状;王世充的脑门;瞬间出了密密麻麻的一大摊冷汗
无它;被吓到了
如果卢楚等人真的引瓦岗军入城;那么;王世充手下这点儿人马;很显然;连给李密塞牙缝都不够
“若果真到了那一步;只怕;王某想留个全尸都难了丫世家子弟;果然没一个好鸟”
“老大;既然他们不仁;那就别怪咱们不义了他们敢做初一;咱们就给他做个十五干脆老大您直接领兵造反;自己当皇帝算球了”。。
♂♂
。。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八章 洛阳通胀
杨广之死;除了让大隋变得群龙无首之外;也极大地刺激了那些桀骜之辈的野心。
比如王世充;杨广在世的时候;这王世充最大的野望;也就是拍一下杨广的马屁;好给自己谋个更大的官儿罢了
而王世充心目中的大官;到三品尚书的地步也就算到头了
奈何;杨广不幸被宰;局势纷乱之下;就算原本从没想过自个儿当皇帝的王世充;也不禁开始变得想入非非了
不过;王世充毕竟是有谋略有远见的伪世族出身;虽然心里谋划着造反;可表面上;王世充却没有丝毫的表露出来;反而很是义正言辞地把手下那几个张罗造反的跟班儿训斥了一番;但也仅此而已。
装模作样地训斥了几句手下;王世充开始认真的琢磨起该如何对付皇泰主、卢楚等人的阴谋、阳谋来。
毫无疑问;军权王世充是不可能交出去的;只是如何保住军权却是个大问题。
接下来便是如何对付瓦岗寨李密的问题。
自从占据了洛口仓;瓦岗军一举夺得了近两千万石的粮草;以及数以万计的盔甲辎重。得益于如此丰厚的缴获;瓦岗寨接连扩军;人马从三四万一举扩张至三十余万;终于成就了隋末第一造反派的赫赫威名。
而且;身为世家子;李密在文韬武略方面都很有一套。
经过李密的一番整顿训练;瓦岗寨也终于由一股无组织无纪律的地方乱匪;慢慢蜕变成了一个理想崇高、作风严禁、纪律严明正规造反派。
事实上;这也是李密和原本的瓦岗寨大龙头翟让的一大重要分歧。
在翟让眼中;既然咱们都当山贼了;那就是要大碗喝酒;大块儿吃肉;就是要看见行人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管是谁;路过咱瓦岗寨的一亩三分地。都要老老实实地交出钱粮;要乖乖地送上女人给咱们搞;最后。还要老老实实地洗干净了脖子让俺们一刀给砍了
而李密则认为;咱可是世家子弟;就算当土匪;那也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隋新时代“四有”土匪。
也正是因此。虽然搞翻了翟让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瓦岗寨众将领都处于人心涣散的状态之中;可作为最底层的瓦岗寨小兵们;却没有受太大的影响
毕竟;不论是给谁当兵。还不都是为了讨那么一口饭吃么
而且;在李密的规范化治军原则下;那一众瓦岗寨小兵们;很快便摆脱了流民时代的恶习;迅速成长为一个勉强合个的造反派小兵虽然离成为精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可进退之间;已经初步展露出了几分民兵气质。
得益于相对正规的军事训练;再加上绝对人数上的优势。李密硬是凭着这拉起来还不到三个月的三十余万大军。硬是把整个东都洛阳围了个水泄不通。
期间;杨侗曾几次三番的试图派人出城来收拾李密;可无一例外的;都被李密组织手下小弟们以雷霆手段把隋兵赶回了洛阳城。
当被李密围困将近半年后;洛阳方面由于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已经开始人心涣散。呈现日薄西山之象了。
其中;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洛阳城内的粮价一路高涨。
在文帝杨坚时代;大兴的米价最低是一百三十文一石。高时也不超过两百文;而洛阳的米价;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还要略微便宜一些。
杨广登基后;在杨广的不懈折腾下;大兴的米价那是稳步上涨;几年时间就突破了两百文。等到隋末之时;洛阳城的米价已经到了三百余文;并一路向四百文大关逼近。
待到瓦岗寨的李密率部攻陷洛口仓后;洛阳城的米价再次开始一路飙升。
事实上;文帝时代;杨坚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肆修建粮仓;等到杨广之时;更是重点经营洛阳;除了全国最大的粮仓洛口仓外;其它;洛阳周边还有很多粮仓;就连洛阳城内;也有大小粮仓数个;总计屯粮七八百万石。这些粮食;供应洛阳城内的几十万人吃个三五年还不是问题的。
故而;就算洛口仓被占;虽然对洛阳的米价有影响;可如果处置得当的话;还不至于让米价有太大变化。
关键时刻;一些世族大家暗中操控着一大批的不法商贩;趁机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直接导致洛阳城的的米价一日三变。
在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洛阳的米价一路飙升了近两百倍;几乎是每天都要涨上一倍左右;米价最高涨到了五万余文一石。
米价天天暴涨;直接就导致整个洛阳城内大范围的通货膨胀
上午的时候;一吊开元通宝可能还够买二斤米;等到中午的时候;有可就连一斤米都买不到了
于是;百姓们纷纷冲上市场;抛出手中的铜板;打算在物得更高之前多抢购谢日常所需。
这般盲目跟风的结果;就是导致洛阳的物价以更快的速度飞涨
毕竟年龄太小;杨侗虽然聪明;可对于处理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却没有丝毫的经验
至于那些辅佐杨侗的留守大臣们;虽然很多人都颇有能力;可这些家伙也都有着各自的小算盘;将绝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争权夺利之上;那里会在乎那些平头百姓的死活?
米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天天飞涨;饶是那蓄在洛阳城的百姓大多富庶;可也渐渐不堪重负;一时之间;洛阳城内;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在有心人的刻意引导之下;这民怨的矛头;很是自然而然地便指向了疑似直接导致米价上涨的越王杨侗以及瓦岗寨反贼李密的头上。
埋怨杨侗;自然是嫌这厮没能力;不但无法守护洛阳城的平安;反而让洛阳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至于李密;则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当然了;作为大隋最低成的平民百姓;洛阳人虽然大都是富户;可商贾之家本就没啥社会地位;他们就算有些民怨;也做只能留在肚子里;最多也就是喝高了的时候偷偷骂杨侗、李密两句;或者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扎个草人啥的。
这种情况维持了将近半年;直到有一天;坊间突然传出消息;言道新近登基的前越王现在的“皇泰”主杨侗陛下;打算和城外的瓦岗寨乱党苟合;并打算给那反贼头子李密封高官;据说还是是太尉、尚书令、魏国公之类;近乎是前所未有大官
更有传言说;其实杨侗和李密早有勾结;前番洛阳城的米价制所以疯涨;就是这二人在联手坑害洛阳百姓;公然打劫大家钱口袋
此言一出;洛阳百姓那原本就已经积蓄得堪比火山般的怒火;终于彻底爆发了出来。。
♂♂
。
正文 第四百三十九章 想要造反么?
杨侗有些小聪明;可在军国大事上;这厮和其祖父杨广差不多;经常会干些脑残的事情出来。
比如此番;为了招降瓦岗寨的李密;杨侗不惜高官厚禄;许下了魏国公的极品爵位;还有当朝一品大员太尉的高官!最主要的是;那个正二品的尚书令;可是真真正正的实权大员了!
这等职位;随便哪一个拿出来;都足够大隋九层九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