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业中华(郁榕)-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掉那些该死的树。

五月,张春和丽质不得不乘上去开封的火车,因为黄河改道要完成了。

宋庆龄、李大钊、毛石山陪着坐在轮椅上的吴佩孚提前一个月就去了。孙传芳盯在哪里。

黄河的堤坝被炸开了一个小口子,河水奔流进了黄河古道,宽阔的河道上缓缓涨水。这一段大堤经过了加固,需要分成多次炸开,才能完成最终的改道。时间长达两个月,但是在雨季到来之前,肯定要改完。到时候就只剩下了光溜溜的混凝土分水渠。分水渠只修了一半,另一半要等老河道水位降低后再进行。除了洪水期的分流渠,还有枯水期的提水泵房以及黄河缩水后暴露出来的河床绿化工程。

黄河改道十分平稳。从开封上船,顺流而下,黄河安静地在草丛和树林中升起。水质中虽然还带着泥沙,但是已经少多了。环境所的人取水后静置,泥沙已经不足二十分之一。这已经是可以容忍的程度。如果山西的境内治理完成,水质会持续改善。

船还是山西造的驳船,阎锡山对这一点还是有些得意。

宋庆龄就向他开玩笑:“百川,我看山西你别待了,不如去烟台去造船,反正煤炭和钢铁也是从山西运过去的。那可是造远洋船。不是造小渔船。”

“山西啊,故土难离。”阎锡山跃跃欲试,不过还是对山西舍不得。

“屁个故土难离。”孙传芳可不客气:“你去看看我的徐州和连云,眼红死你。”

蒋方震呵呵笑了:“怎么就是你的,我这个区长还没离职呢。”

“去你的山东。你就没管过陇海的事。”孙传芳哈哈大笑。

张春站在丽质的后面,帮丽质捏着肩,丽质的身体急剧变化让她非常不适应,连骨质都在发生问题。出来后从饮食到空气都比稻香园差了很多。

“阎老西去山东吧,离山西也不远。百里先生辛苦一下,江淮省百废待兴,而且和国统区隔江对峙,老蒋现在虎视眈眈。只是百里先生没过几天安稳日子。”

宋庆龄笑道:“这个建议不错。”

“山东,程潜和张天都盯在哪里,连云和济南都有空军,虽然现在飞机不多,但是都是一个师的编制。连云的飞机厂建成,产量上来,就好了。不怕张学良和小鬼子。威海的军港要建设。武汉造船厂大船造不了。五千吨每年出三四艘还是可以的。连云不着急,把基础打好。”

天空中,一架直升机飞过来,原来梁思顺要把黄河改道过程拍摄下来,这可是举国的大事,不加宣传那就太浪费了。

摄影师把电视台的旗帜挥了几下。

直升机在船的上访悬停了一下,加速飞走了。因为直升机噪声太大,怕张春发火。

张春笑着说:“这家伙上面挂上机炮,配合步兵,是苏联人的装甲兵的噩梦。”

几个人都看着天空中的直升机远去。

“就是,给梁思顺这丫头真是太浪费了。”宋庆龄笑道。

“限制它作战就是航程。配陆军。远程只能航母,德国人和英国美国都在研究它,但是恐怕还得要几年。”

蒋方震苦笑道:“很早毛石山和军事学院的那帮家伙们就在想这个东西,现在梦想成了现实了。”

第三十二章新疆整编

五月,南方正是插秧的季节,一些城市广场,学校,一些商场,车站,港口大厅里,新安装的像素更加高,色彩更加绚丽,体积更加小的显示墙上,播放了黄河大堤炸开,黄河水流入古道,一条大河在大地上延伸的画面。同时,古道两侧茂密树林,农田,偶尔显现的铁路,以及高楼等商业网点,掩映在树木后面的村庄,一个个亮晶晶的湖泊出现在了电视墙上。

“。。。。。。古老的大河在神州大地上重现,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曾经暴烈,浑浊,现在她是这样的温柔,清澈。她深情地抚摸着大地,我们可爱的祖国。”

播音员的声音也在激动得发抖。人们停了下来,到处是肃穆自豪得神情。

由于武汉政府的拍摄模式与外界决然不同。所以蒋介石看到的是中央社在武汉广场电视墙上用胶片摄影机拍下来的画面。

宋美龄看着画面上二姐端庄,微笑的面容说:“她真的做到了。”

“做到的是这个人。”蒋介石指着宋庆龄身后,人缝里一闪而过的张春夫妇。

“他还是这么低调。”蒋介石叹了口气。确实,画面中,宋庆龄,吴佩孚,孙传芳,蒋方震,毛石山,李大钊等人都非常显眼。张春夫妇是和宋庆龄在一起,但是画面中绝对不是主角。主角是宋庆龄和吴佩孚。

宋庆龄这个国母的名片闪闪发光,让宋美龄有些吃味了。

“这个女人不简单。”宋美龄指着的是和张春靠在一起,笑盈盈的丽质。

“据说张为民中年得子,政事都不管。黄河改道他能出现已经很给面子了。”坐在旁边的陈布雷说。

何应钦则皱着眉头:“他们用的一种新式的飞机拍摄的。”

他指着地上的影子:“这像是直升机,德国和英国实验过这种飞机。不过据说不成功。想不到**做成了,还用来拍电影。武汉政府一直以来都是精兵政策,对新武器研究非常快。这种飞机用在战场上,我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因为**从来不打正面战,都是偷袭。”

“张为民卑鄙小人,带出来的毛石山。伍豪等人也都是。这么多年,一次正面战都没有打过。据说打苏俄也是偷袭。他用奇,我用正。邪不胜正。”蒋介石只能尽量贬低张春。

何应钦没有说话。他在想:“打仗用奇,执政用正。现在说的是打仗,老蒋有些狡辩了。”

陈布雷的性格就直一些:“上海之战,张为民歼灭日军五六万人,用了多少精兵不知道。但是肯定不会超过五万。死伤据说很少。十九路军和汪精卫现在占着上海,据说也要采用精兵政策。”

“精兵精兵。他汪兆铭要是有钱早就精兵了,精兵靠什么养?用金子养。中央一个装甲师花了多少银子大家都知道。”蒋介石没好气地说:“所以发展经济重要,没有银子什么也办不成。他李宗仁和龙云就是两个顽固,死守着土地不放,不开矿办工厂,怎么发展经济。”

何应钦说:“他们反对没有用,该开还是开了,总裁也不用跟他们计较。”

“说什么张为民重视农业,喜欢种树。那都是给人看的。汉阳。包头,攀枝花,淮北该开矿还是开矿,听说还有很多小矿,现在跑到青海开盐湖。山西也没有听说全停啊。娘希匹,他张为民不开矿哪里来的钱养精兵。一个个鼠目寸光。”

何应钦没想到自己一句直升机引起了蒋介石这么一通牢骚。

就闭嘴不说话了。

蒋介石生了一会儿闷气说:“布雷,发一篇电报祝贺黄河成功改道。中央日报给与报道。不要太小气,丢了中央的面子。”

——————————

白崇禧和马鸿宾、马鸿逵、马步芳一起在敦煌大学的广场上和学生们一起看新闻。

广场上的学生一片欢腾。

“你看到了没有,地上的阴影是什么?”白崇禧问。

电视墙上的影像比蒋介石看到的可清晰多了。

“飞机。”

“飞这么低,这种模样的飞机你们见过吗?”

马步芳和马鸿逵面面相觑。马鸿宾想了一下:“瑞士的大使曾经说过有一种直升机,但是好像有很多叶片,”

“如果这种飞机上有炮。我们的骑兵会怎么样?”

马鸿逵想到了兰州上空的飞机:“那就糟了。”

“所以我想与武汉政府谈改编的事情。不知道三位作何想法。”

“我是没有脸见江东父老了。”马鸿逵叹了口气。

“我是不回去的,我想去圣地。”马步芳一脸颓废。

马鸿宾没有说话。

白崇禧笑道:“子香去圣地我赞成。我和李总司令也算是老相识,少云可以在广西去帮李总司令。只是继援在敦煌上学,子香舍得吗?”

马步芳哈哈一笑:“有什么舍不得,狼崽子长大了是要咬老狼的。我儿子比我有出息。”

马步芳的儿子,十三岁的马继援,很得大家喜欢。

白崇禧哈哈笑了。

新疆整编顺理成章。不过毛石山要求白崇禧到总司令部,这两个人合作已经已经有了默契。刘英说自己快退休了,该给年轻人让位置了。不如去新疆顶两年,有了合适的人把他换下来。不过他要把董必武和瞿秋白带过去,因为如果讲政务,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人能够比得上董必武了。讲年轻有思想和理想的话,瞿秋白是比较突出的了。

董必武和瞿秋白先到了新疆,刘英带着乌兰夫的骑兵师对马家军进行整编。马鸿宾听说白崇禧要到总司令部,新疆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