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业中华(郁榕)-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张凤兰出面了,她在汉口开了织布厂,又是吴家的清河本家,所以有资格进行调节。

棉纱价格是要降的,这个是市场决定,不然张凤兰的织布厂也要亏本。吴家的纱厂由云龙的李家、刘家、彭家与清河吴家入股,以抵押吴家对各家的欠款,不过纱厂还是让云龙吴家管理。因为清河吴家和云龙吴家两家相加占有了大部分的股份。问题是欠棉农的钱必须由云龙吴家自己还。清河吴家不会拿银子来填这个窟窿。

张春在谈判的最后一天被请到了云龙镇。

原来吴家坚持把竹皮山一带的一千亩棉田置换给李家,以抵扣欠李家棉农的一千两银子。

说起来这一千两银子肯定被李家做了手脚。因为普通自耕农的欠款也不过是几串钱而已。归属于李家的族人,却每家都欠了几两到几十两银子。这是他们自己拥有的棉田根本无法产出的。

问题是,吴家在竹皮山的棉田根本就是开荒出来的棉田,真正好田还有一两百亩,而且也是产量很低的下等田。吴家可以断金鸡岭的灌溉用水,李家在上游也可以断吴家的灌溉用水啊。

所以李家不同意这笔交易,说要交易就要云龙镇上吴家的店面。吴家就和李家闹僵了。

竹皮山夹在北广河北岸,山不高,中间都是平缓的丘陵。但是地势要高出金鸡岭和云龙镇,灌溉很成问题。以前张李吴三家沿着北广河修了一条水渠,因为年久失修,快要荒废了。去年吴家以此为理由直接断了张家的用水。而李家看不上这里,自然不会修。吴家为了纱厂投入了巨资,所以没钱修。金鸡岭张家在张春现在另修了一条水渠,而且张扬氏虽然有钱,但是没有人,也不愿意接收竹皮山。

当然这中间肯定有张扬氏和张凤兰为了张春的某种算计。

没有水,竹皮山一代都要靠天吃饭。李家自然更加不会接手。

原本竹皮山离金鸡岭近,可是张扬氏硬说家里没人,自己的四百亩稻田农忙时都是张春帮忙。于是吴家和李家都把眼睛瞄上了张春。

“我可没银子,大姐是知道的,我家里人口多,今年又接了几十户灾民,安置在牛头山,李爷爷应该知道的。”

李家的家主是个白胡子白头发的老头,眼睛好像迷迷糊糊看不到,耳朵也不灵光的样子。可是这样一个老头逼得吴家差点家破人亡。

不过张春有致胜的法宝,就是卖萌。小孩子嘛,卖萌是正常滴,你们这帮老头子应该爱护小孩子嘛。

“大伢,我们知道你没钱,可是你有人呀,据说你一帮小伙子小丫头几百人,都养在家里念书。这些穷小子念那么多书不做事,成天漫山遍野跑,也就是你这个主家了。”

李老头“慈祥”地摸了摸张春的头。背后的丽质也上去摸了几下。弄得几个老头都笑了。跟着张春去的袁芳和吴颖也笑。不过吴颖是站在张凤兰的背后。本来屋里挺紧张的气氛送些了下来。只有吴家的老头黑着脸没说话。

李老头看着张凤兰笑着说:“你这个大姐也不管管,这是败家呢。张家千亩良田,也不少了,据说全用在泥腿子身上了。”

张凤兰微笑着:“大伢年纪小,都是下人帮衬着,这孩子心善,长大了就好了。”

李老头笑着点点头,转头看着黑脸的吴老头:“大兄弟,不是老哥哥逼你,一千两银子,不是小数,老哥哥这两年匪患,遭的都是最大的罪。大兄弟愿意让出竹皮山的棉田,我也没有意见。这样,给大伢接手,我和几个家门商量一下,钱问大伢要。”

“一千两银子,我给不起。”张春直接拒绝了。

李老头笑眯眯地说:“没说让你一年还,三年行不?”

张春看着吴老头:“吴爷爷,李爷爷缓你三年呢。吴爷爷家大业大,别说三年,一年就还了,是吧。”

吴老头黑着脸,李老头笑眯眯地,都不搭话。

张凤兰笑着说:“你吴爷爷和李爷爷都有难处,你说三年能不能还李爷爷银子。”

张春摇头:“一千两呢,袁先生和丽质都没肉吃了。”

张凤兰笑道:“八百两行不,剩下的姑姑给你垫上。”

张春想了一下看着吴老头说:“吴爷爷,竹皮山的棉田给我,那柴山呢我知道水渠就在竹皮山上,没水,不好种田呢。”

吴老头勉强笑了一下:“竹皮山从一道沟开始,都给你,不管是柴山还是棉田,如果竹皮上村和竹皮下村的佃户同意的话,都给你。不过竹皮山不是只有我一家的。”

张春摸了摸头道:“这样啊。”张春转头向李老头说:“八百两还是太多,李爷爷,你知道我有种山货的本事,要不您把竹皮山的那半边柴山也给我,我给您一吊钱。”说着就在怀里摸钱。

这下吴老头也笑了。

李老头笑着说:“一吊钱,可买不走爷爷的柴山。”

“可是我只带了一吊钱。”

张凤兰笑道:“这样,我知道竹皮山有一半是李老爷子的。不过那实在也是一个柴山,我是大伢的大姐,这样,一千两银子我出。大伢给我立个字据,大伢有一个不错的窑口,现在能够出瓷器,瓷器也是我们吴家出货。这样,以窑口作抵押,我贷一千两银子给大伢。整个竹皮山从一道沟、北广湖口为界交给大伢。李老爷子你看怎么样?”

李老头点头道:“也好,大伢有你这个大姐真是有福了。”

张春笑道:“我大姐是最厉害的。”

李老头站起来说:“是啊,吴家有这么厉害的媳妇,难怪从清河到汉口无往不利。吴老弟,我们是不是去衙门把地契换了。

吴老头起身的时候,张春拉着吴老头的衣角跟在后面:“吴爷爷,李爷爷也出了一大片柴山,我帮您出口气。”

张春声音有些低,但是却没有避着李老头。张凤兰就一巴掌拍在张春的后脑勺上。

吴老头叹了口气不说话。李老头却回头道:“大伢,柴山是爷爷送给你的,和吴爷爷没关系。”

身后的丽质也学姑张凤兰一巴掌拍在张春的头上。张春回身就去抓她:“丽质,你打我两次了。”两个人就在几个大人之间转来转去。

所有的大人看着两个开心的孩子都笑眯眯的。完全不知道,张春的这个动作,不仅是竹皮山,还有偌大的北广湖一概划进了自己的地盘。这让袁芳和吴颖满脸的黑线,这绝对是幻觉,张春和丽质平时无论如何也不是这种表现。

钱粮柜衙门就在吴家的对面,到衙门的时候,辛宝久和顾明似乎在谈话,见到张春都笑着点头。

换了契约。三家一起改了界桩。张凤兰就给了李家一千两的银票。其实这两年,张春所有的产出都是清河吴家代理的,虽然是看了张凤兰的面子,但是钱不少赚,一年也有一百多两银子。张春出产的粮食卖出去的很少,不过芝麻、大豆、瓷器也算不错,现在多出来了香菇和药材,虽然还很少,但是香菇在汉口的东洋人是有多少吃进去多少。张凤兰有这个保证,对家里也算是有个交代。实际上,吴家已经对张凤兰偏帮娘家人很有意见了。

张凤兰在衙门旁边有一个永丰商行,管事的是吴思诚的一个本家兄弟,也就是吴颖说的管家叔叔。因为吴颖到了张家岭,所以这个管事也经常忘张家岭跑。

永丰商行的对面就是张杨氏的娘家的当铺和酒楼客栈。

杨家虽然在云龙不算大家族,可是与江湖人士有很好的关系,黑白通吃,不然也开不了当铺。张凤兰直接带着张春到了杨家,见到了杨家的长辈以及张杨氏。张春毕竟是杨家的外孙女婿。以前是年纪小,出来不安全。现在过来哄得老头老太太十分开心。

张凤兰一边看着张春和丽质装萌耍宝。一边和张扬氏低声嘀咕。一看就知道,这一次吴家的事情,两个人没有算计是不可能的,说不定杨家也在中间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别人不知道张春是在演戏,张杨氏和张凤兰都非常清楚。但是没有阻止两个人在杨家的面前继续演。

看来两个人对杨家也不是那么放心。

家族之间的尔虞我诈到了什么地步?张春心里发寒。

张春不能不继续演下去。因为张家现在需要空间和时间来走自己的路。

第二十一章顾明成亲

有张凤兰作保,杨家暗中支持,接收竹皮山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

竹皮下村有六户人家,竹皮上村有十户人家,加里来老老少少也有一百多人,住的是窝棚,家里衣服都穿不齐,不过孩子却是一窝一窝地,家家都有小豆丁三四个,还真是佩服中国人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些孩子,特别是女孩大多都是生出来卖给大户人家当丫鬟的。靠卖孩子养活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