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资料,是整个生产资料中极小的一部分。但是有些工业对于土地,空气、水是非常大的伤害,会迅速消耗资源,会使物种极大的灭绝。从根本上来说不是让物资极大丰富。而是极大减少。这是有违**理论的。”
“可是工业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张国焘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这个我承认,不过工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和消耗环境为代价。工业必须与国防和基础建设配套,留有战时富余量,但是不宜过多。工人阶级成为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压迫的结果,我们不能人为地把工人阶级变成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有权利和所有人一样拥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这才是真正的**。我们看问题要有系统性。”
“工业难免会发生污染。”
“确实是这样,但是不能放任污染。一方面降低污染,一方面让我们的环境进化,提高环境耐受能力,才是解决之道。况且,你要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已经在治理污染,利用工业副产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会解决工业与环境的关系。不过就是把物质尽最大可能的利用和反馈环境,不是什么难事。”
——————————
消除了陕西党委的干扰,交通系统规划,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走向了正轨。
在对教育和发展极大的需求之下,民族和宗教矛盾变成了次要的矛盾,陕西的建设开始加速。
毛石山在送张春出城时问:“民族和宗教终究是个问题,您真的没有意见?”
张春说:“我建议你不要搞什么民族聚居区,所有人都是中国国民,有自由居住的权利,有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有自由婚姻的权利。不要对任何民族进行保护,但是也不要歧视任何民族。中国几千年,就是各民族融合的结果,我们要做的是加速这种融合。至于宗教,说白了就是一种哲学思想,他们的圣人在我们国家漫长的历史中,不算什么,我们的先哲和圣人多了去了。封建社会还知道儒佛道三教合一,难道我们的智慧就那么差?用我们庞大的历史去淹没它。就这么简单。”
“融合?”毛石山想再次确定。
张春点头道:“拆散,融合。抓全民教育,孩子们在你手中,你怕什么?除非你认为我们的文明是落后的文明。”
毛石山嘿嘿一笑。不说话了。
黄土高原,洛川,堆积在古盆地的黄土形成了巨大的平原,这里曾经是米粮产区,但是现在土壤迅速剥腐蚀,肥力迅速下降。老百姓为了生活只能广种薄收,扩大耕种面积,原有植被全部破坏,连溯源侵蚀和切割的沟谷以及大型的黄土梁,黄土峁上全部都开出了农田。在农田极度贫瘠的地方已经抛荒,长着稀疏的草。但是老百姓还养了羊,继续压制环境恢复。风和雨水则让这种情况加速恶化。
现在的洛川塬就呈现除了这样的一种状况。
民国初年,这里战乱不断,人口迅速减少,但是由于环境恢复能力被极大地削弱,植被恢复缓慢。只有在沟谷坡地才有一定的次生林生长。这导致了葫芦河、泾河和北洛河等渭河支流泥沙量非常大。
鹿钟麟拿下了铜川以北地区后。工作组利用西安到延安、榆林、东胜道路的修建、以工代赈的方式减少了老百姓的耕种面积,特别是减少沟谷地段的耕种面积。不过栽种的速生树种,对减少雨水对土地剥蚀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他们高估了北方植被的恢复能力。
交通系统的林带并没有在短时间建立起来,反而成活量极低。沼气池虽然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由于南方培育的沼气池微生物种群不适应北方,工作组遇到了极大的挫折。而最关键的还是水。降水在黄土高原上很难留住,这使这一地区水资源贫乏。没有水,老百姓维持沼气池的难度也增加。
水利部门提出了修建取水泵房以解决灌溉和用水问题,但是在没有恢复植被之前,连灌溉也只能加速土壤的剥蚀。这成为了一个死循环。
不过学生们还是采取了一些办法,就是将人口进行有计划的迁移到陕南康巴地区。那里修建公路需要人手,同时对于森林的维护和开发,也需要人。同时也在环境适宜的地方开垦了一些土地。那里的农耕技术和条件和湖北相差不大,所以只会促进环境进化,而不会导致环境退化。
沟谷地区和路网林区也是需要人来维护,只是再没有收益之前,完全要靠湖北输入粮食来维持生计。
两年三年可以,但是时间长了,就是一个极大的消耗。
第九十一章入川
张春到的时候,交通网林区已经开始重视松属和水杉、冷杉的种植。这些树种防止土壤剥蚀效果要好,但是生长缓慢。林业所正在挑选一些灌木和牧草的种植试验。原来的速生树种存活下来的还保留着。
一些工人在用水泥修建排水渠,水渠是经过夯实了的,水泥砂浆很薄,一些士兵也混在老百姓中干活。他们带着装备干活也比普通老百姓要快。
“为什么水渠的砂浆会这么薄?”张春也有些奇怪了。
“环境所的人认为这些沟渠最后应该会自然恢复到有水草和苔藓类植物的状态,他们在研究一些苔藓类植物的生长习性。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阻止土壤流失。”张春带的工作组都分下去了,现在只有两口子。所以每到一地,当地的部队都会派两个战士跟着。回答的是负责这一段的技术员。
“泵房抽上来的水怎么处理?这里湿地形成比较难,应该来不及。”
“他们还是在准备一些小型的湿地。不过现在不行,就是修建了三级沉淀池,准备专门派人清理。有一些村庄已经用上了清水。”
“沼气池微生物种群的选育怎么样?”
“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不过经过选育后的沼气池产气量在恢复。现在微生物所的人吸取了教训,已经赶到北方去进行先期研究了。不然到时候又是措手不及。我们所的人也去了,他们认为北方草原上的物种可能更加适合这里。”
“张先生好。”战士们纷纷打招呼,引得老百姓也抬头好奇地看着张春。
“大家好,在这里还习惯吧。”张春笑着问。
“不习惯。”战士们哄笑道:“不习惯这不是在让这里变好吗?变好就习惯了。”
“有志气。”张春哈哈笑。
丽质也笑着对一旁挤在一起的女人们说:“你们可得抓紧了,这些小伙子们可都是好小伙子。”
工作组的两个女孩子噗嗤一声笑了。而那些女人们就羞涩多了。
由于沼气池产气受到影响,供电并不充足。所以需要设计一个火力发电站,以减少对于沼气发电的依赖。李四光已经传来消息,他们在东胜找到了煤田。不过按照张春的要求,并没有向外透露,开采规模也只是为火电站和北方取暖配套。
这样老百姓也就不再砍伐树木来取暖。
至于石油。从潜江油田的一只勘探队已经选好了井位,开始下钻。两口老井被接管,但是由于地质资料以及岩心都被带走了,所以只够研究使用。
人行道虽然铺设了混凝土,但是电车的位置现在是军队的运输车辆再跑。铁路线路复杂一些,一些桥梁还在修建,所以没有通车。
这些道路两旁的林带。树木的长势都不好。毕竟只是刚刚种上。倒是种上的草已经长起来了。
这些草是二十多种草籽混在一起播种的,不过真正能适应的恐怕不多。这会有一个优胜略汰的过程。
由于专门设计了骑兵和牛马的通道,这实际上就是人工的草地。这个草地是允许放牧的,只不过有饲养数量的限制。
所有的这些已经在黄土源上形成了一条宽大的绿化带。
一些小路两旁的林带也被预留了出来。
农田里是红薯和玉米套种,分了田垄。不过农家肥才开始运用,而且北方的农家肥制作周期要略长于南方,农民们还没有掌握好节奏。有些发酵不怎么好的农家肥也进了农田。至于沼气泥,也还不会对农家肥的制作起到多大的作用。反而是为了保证沼气池的产气,一些发酵不好的农家肥又进了沼气池。
所以时间很重要。
黄土源上的农作物,还非常单一。主要是小麦,玉米。去年增加了红薯,土豆。今年又多了高粱、黍子和大豆。主要是改变了以前满幅漫灌的种植方式,采取的深耕,行垄,各种农作物间隔种植或者套种的方式。拉开收获季节,减少土地集中暴露在风和阳光下的时间。
多种农作物自然会有多种的农产品加工模式。这也是加工机械制造的基础。
黄土梁。黄土峁地区则只在沟谷平缓地区保留了农田,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