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欢打麻将的人,真真是惹不起。
  ……
  9月9日,直隶地区30所希望小学开校。
  这些学校中,规模最大的有教员3人,规模最小的仅有教员1人。
  不是周赫煊不想搞得大些,而是穷乡僻壤很少有教员愿意去,并且前来就读的学龄儿童也不多。
  在广大农村地区,几岁的孩子已经属于劳动力,割草、放牛、喂猪什么都可以做。就算希望小学免学费,还提供营养午餐,家长也不同意送孩子来读书。
  特别是女童,更被父母视为赔钱货,送去上学会遭邻里乡亲笑话。
  还有,希望小学才刚刚开办,学校里仅有一年级,老师太多也没课教啊。
  天津东城郊。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结束,张学良亲自揭牌,牌匾上刻着“希望小学天津第一学校”十个大字。其中“希望小学”四字为张学良手书,另外六个字则是普通的印刷体。
  校舍是建在荒地上的几间简陋房屋,墙面为土质结构,窗户开得很大,连玻璃都没有,冬天寒风会咕噜噜地往里灌。
  校长叫韩庆东,50多岁的老夫子。他穿着一件长衫,站在土台子上声嘶力竭的喊道:“有请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会长张学良先生训话!”
  张学良前几天才遭到刺杀,连身边的侍卫队长都死了。他此刻笑容满面的登台,看着台下十多个孩童,以及同样数量的记者说:“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中华希望教育基金会,立足于中国基础教育,宗旨是让全中国的孩子都能读书……你们的教室很简陋,但你们所学的知识却很宝贵,我希望人人都能奋发向上,努力学习,为国家、为民族、为自己而刻苦读书……”
  “啪啪啪啪!”
  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记者们也站在各个角度开始拍照。
  训话结束就正式开课了,十多个学生兴奋地跑进教室,张学良亲手给他们发崭新的课本。
  好吧,这些都属于作秀。
  毕竟张学良还要借此养望邀名,你不能指望他白干。以后但凡“希望小学”的牌匾,上面的校名都是张学良手书,他靠这个就足以让很多人记住了。
  文绣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名字,说道:“我叫文绣,以后就由我来教大家国文,你们可以喊我文老师。现在每个人依次自我介绍,我们先来选班长。”她指着第一排第一个学生说,“这位同学先来。”
  被点名的学生大概七八岁,茫然不知所措,傻乎乎地看着文绣。
  文绣只得耐下心慢慢教,她说:“这位同学应该站起来,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多大年龄了。请起立!”
  那学生终于怯怯的起身道:“我叫陈德旺,今年9岁。老师,我可以坐下了吗?”
  “很好,下一位同学。”文绣点头说。
  第二个学生聪明伶俐,语速奇快道:“我叫张小五,今年七岁,家住在城东xx胡同。我会写自己的名字,数数能数到100,报纸上的字我也认识几个。老师,我说完了。”
  文绣对这个学生非常满意,她问:“张小五同学,你以前读过书吗?”
  “老师,我没有读过书,但我卖过报纸。”张小五指着门外观看授课的周赫煊说,“那位先生我见过,我还卖了几本《射雕英雄传》给他。”
  周赫煊哑然失笑,终于也认出这个张小五,正是以前在街上遇到的报童。
  等所有学生自我介绍完毕,文绣拍手说:“我提议张小五同学担任班长,同意的请举手。”
  呼啦啦举起一大片,这项任命算是通过了。
  文绣已然进入状态,微笑道:“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一课,跟着老师朗读……”
  “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
  “我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
  “我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听着学堂里的朗朗读书声,周赫煊笑了,笑容很灿烂。他终于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真正贡献出一份力量。


第七十章 惨案
  上午授课完毕,学生们没有放学回家,而是来到隔壁的食堂排队就餐。
  厨娘是从附近请来的农妇,每月薪水1元,专门负责给师生们做饭。营养午餐没有牛奶,只是普通的家常菜和白面馒头。即便如此,学生们也吃得津津有味,抱着沾油的餐具舔了又舔,干净溜光都不用再洗碗筷了。
  就在记者们拍照时,周赫煊突然问:“咦,六帅呢?”
  冯庸说:“六子已经走了,他还要去北边掌军。”
  周赫煊笑道:“你倒是清闲。”
  “没办法啊,空军太精贵,老帅根本不舍得用。”冯庸自嘲道,“我现在就一整天吃白饭的司令,闲得骨头都生锈了。”
  周赫煊说:“走吧,我们也回去。”
  冯庸看着那些肚皮饱胀、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小孩子,感慨道:“我活了二十几年,今天才终于感觉自己是在做事。”
  “哈哈,彼此彼此!”周赫煊笑道。
  两人乘坐黄包车返回租界,路过英租界的时候,突然看到有大批学生在游行示威。他们举着横幅标语,挥舞旗帜高喊口号,浩浩荡荡的朝英国领事馆前进。
  “打倒英帝国主义!”
  “严惩凶手,抗议干涉!”
  “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
  “……”
  英租界军警很快赶来,将游行的学生堵在街上,一时间场面变得极为紧张。
  周赫煊对此无能为力,他和冯庸都只能站在旁边看热闹。学生们正处于热血激愤状态,根本就别想劝动,至于租界军警,更不会听周赫煊的指挥。
  不止天津,如今全国各地都在闹游行。
  起因是国民革命军北伐,不顾列强的调停干涉,接连占领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都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打起仗来损失很大,英国佬终于坐不住了,出动军舰在长江流域寻衅滋事。
  刚开始的时候,英舰和商轮利用其巨大吨位,以浪沉中国木船、淹死中国人取乐。只长江流域万县段,三个月内就淹死40多人,有4艘中国民船被撞沉。
  冲突激化发生在八月底。
  英国商轮万流号跑到云阳江面闹事,不分青红皂白浪沉杨森运军饷的3艘木船,50多位船上军民被淹死,八万多饷银和少量枪支沉入江底。
  话说,杨森是吴佩孚任命的四川省长,英国人如今也在帮吴佩孚,这次事件纯粹大水冲了龙王庙。
  但英国佬牛啊,撞错就撞错呗,我管你谁是谁,反正中国人命贱。
  杨森也牛,一怒之下派兵扣押英国商轮万通号和万县号,要求英国人赔偿损失。英国佬的回应是增派军舰,并下达24小时最后通牒,期限一到就直接开炮。
  9月5日,英舰悍然炮击万县市区,炮轰近3个小时,发射炮弹和燃烧弹300余发。中国军民死伤数千人,民房商店被毁千余家,史称“万县惨案”。
  惨案发生后,包括《大公报》在内,全国多家报纸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并严厉谴责英国人的罪恶行径。热血爱国青年自然坐不住,纷纷自发上街游行示威。
  若是抗议和游行管用,那还要军队来干什么?
  如今英国人的气焰依旧嚣张,不但拒不交出凶手、赔偿损失,反而威胁吴佩孚和平解决此事。吴佩孚只得给杨森施压,要求杨森给英国人道歉,并尽快释放被扣押的英国商轮。
  乾坤颠倒,黑白不分,巍巍民国,一向如此。
  “别看了,走吧。”冯庸叹气说。
  周赫煊无奈摇头,成功办学的欢喜心情,瞬间被冲得荡然无存。
  郁闷无比的返回报馆,周赫煊屁股还没坐热,胡政之和张季鸾就一起找上他。
  张季鸾说:“我们刚刚收到警告,北平方面勒令《大公报》淡化万县惨案,报道言辞不得过于激烈。好像直隶地区所有报馆,都收到了这条电令。”
  “社长,你说怎么办吧。”胡政之看着周赫煊。
  周赫煊反问:“你们的意见呢?”
  张季鸾说:“该如何报道,就如何报道。不党、不私、不卖、不盲,这八个字不能丢了。”
  周赫煊仔细考虑着其中得失,最终咬牙说:“报!”
  胡政之和张季鸾相视一笑,前者说道:“这次的社论我来写,尽量含蓄一些,但事实必须讲清楚。”
  想要在民国办报纸,骨气和圆滑都得具备。胡政之不会傻到故意激怒军阀和洋人,但关键时候还得坚持底线,这才是《大公报》真正的办报方针。
  上次周赫煊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