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练了半下午步枪,周赫煊又改练手枪。
这短家伙使起来更加邪乎,一旦距离超过50米,子弹的落点就完全随缘,能不能打中纯靠运气。
想想后世的影视作品,主角们隔着一条街都能爆头,那命中率堪比狙击枪,真是日了狗了!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李栓柱似乎玩枪玩上了瘾,回去的路上还在问:“周先生,啥时候还能再去靶场玩?”
“你那么喜欢打枪,可以跟着大帅去军营啊。”周赫煊笑道。
李栓柱说:“军营里的子弹可精贵着呢,哪能像今天这样随便打?”
周赫煊这才想起来,此时的中国缺枪少弹,可不敢让士兵们由着性子来。一个新兵从征召入伍到上战场,能打满10发子弹,这样的部队就已经称得上精锐了。
特别是民国早期,军阀打仗那才叫一个精彩:双方军官站在后面督战,进攻方一窝蜂地往前冲,防守方拿起枪一顿乱打。大家都想赶紧把子弹打完,然后就有理由往后撤。四川那边曾有这样的趣谈,老百姓扶老携幼出城观战,把军阀打仗当成了汇报演出,甚至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喊“雄起”!
周赫煊忍不住想道:老子若是早穿越十年,说不定也要带兵争夺天下。连张宗昌那种二货都能混成一方大帅,老子凭什么不可以?
当然,这种念头也只是想想而已,周赫煊真不懂如何打仗。
如今中国战乱四起,冯玉祥的国民军与直军、晋军混战不休,叶挺独立团也进入湖南,联合唐生智跟吴佩孚打得不可开交。
各地老百姓苦不堪言,周赫煊倒过得逍遥自在。他只需留在天津保命,坐等校长誓师北伐即可,那位褚大帅已经风光不了多久。
周赫煊坐黄包车返回租界,刚到大帅府门口,就有两个人冲上来拦住。
“干什么的!”李栓柱大声呵斥。
周赫煊拦下李栓柱,笑问道:“祥基,你怎么来了?”
来者正是李寿民的二弟李祥基,他介绍他身边的中年人说:“周先生,这是我的东家刘汇成刘先生,他是励力书局的老板。”
周赫煊与刘汇成握手道:“刘老板你好。”
“周先生,幸会幸会!”
刘汇成热情地说:“今日冒昧打扰,还请海涵。”
周赫煊直接问道:“刘老板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刘汇成解释道,“蔽书局想出版周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不知可否商量一二?”
“都还没连载完呢。”周赫煊笑道。
如今《射雕英雄传》已连载到郭靖黄蓉大闹铁掌帮,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铁杆粉丝越来越多。读者遍布华北数省,甚至连南方一些地方也有书迷,每天不追更都睡不着觉。
刘汇成说道:“小说虽然没有完结,但可以先出一两册单行本。”
“版税怎么算?”周赫煊笑问。
“15%如何?”刘汇成心头没底地给了个价。
民国时候的版税一向很高,前几年泰东书局给郭沫若的版税是10%;胡适在新月社的初版版税是15%,再版20%;北新书局给鲁迅的版税一般也是20%,有时达到25%;梁启超的版价最高,曾达到40%,甚至提出“自印包售,六折算账”,意思是他自己出钱印刷,书局帮忙做代理销售,卖出的钱作者拿60%。
周赫煊听了不置可否,对李祥基说:“周末叫你哥出来一起吃饭,回头见。”
说完,周赫煊转身朝大帅府走去。
“等一下。”刘汇成拉着周赫煊的袖子,“周先生,版价好商量,我愿意给25%!”
好家伙,一下子涨了10个点,相当于鲁迅版税的最高价了。
周赫煊还价道:“看在祥基的面子上,版税30%,全套再版时价钱另算。”
刘汇成想想《射雕英雄传》的火爆势头,咬牙说:“就这么说定了!”
第三十章 摩登伽女
“嗙嗙嗙!”
一身便装的李栓柱敲响四合院大门,腰间衣摆隆起,里面别着把m1892转轮手枪。
最近褚大帅绕开张作霖和日本人,偷偷跟法国佬谈成了一笔军火交易。购得步枪3万枝,子弹30万发,山炮6门,炮弹1万发,菲亚特机关炮10门,炮弹2万发,总价值1400万法郎。
这些都是法国打完一战后的存货,大部分膛线磨损严重,甚至有的连枪管都生锈了,但卖到中国来还是很受欢迎的。法国佬也懂得做人情生意,还免费赠送了500把手枪和大量子弹,褚玉璞给自己的直属卫队每人都发了一把。
近十年来法郎疯狂贬值,跟英镑的比价已经跌到240:1,1400万法郎换算过来还不到60万大洋,这笔生意把褚大帅乐得找不着北。
自从领到法国转轮手枪后,李栓柱宝贝得不行,连睡觉都要抱在怀里,出门更是随身携带,半步不离。
“咿呀!”
四合院老旧的大门打开,房东老太太一见是周赫煊,连忙笑脸相迎:“周先生来啦,快请进,快请进!”
“老夫人,打扰了!”周赫煊抱拳道。
房东太太感激地说:“真是多亏了周先生照拂,那些大头兵都不敢上门闹事。”
房东单成福听到动静,连忙让儿媳泡好茶,跑到院子里作揖道:“周先生,进屋坐坐吧。”
“不了,我是来找寿民兄的。”周赫煊笑道。
西厢房的门突然推开,李寿民那一口川音传来:“稀客,稀客,我就说今天喜鹊咋个一直叫。”
周赫煊进屋拜见了周夫人,便拉着李寿民、李祥基兄弟出门耍去,三弟李守基也想跟来,被李寿民骂回屋里做功课去了。
“去新明大戏院!”
李寿民吩咐车夫一声,回头对周赫煊说:“这两天协庆社在津演出,可千万不能错过。”
周赫煊对传统戏曲没啥爱好,也不知协庆社是哪个当红的戏班子。既然李寿民喜欢看,他就当是陪朋友去散心。
黄包车在街上跑了一阵,周赫煊看着稀稀拉拉的行人,忍不住说道:“这天津城里冷清了许多啊,以前周末好热闹的。”
“还不是褚玉……”李寿民看了眼李栓柱,改口道,“还不是褚大帅的功劳,今天抓赤党,明天征饷银,天津的老百姓可是遇到一位青天大老爷啰。”
“呵呵呵。”李栓柱就算再傻,也听出其中的讽刺。但这属于事实,加之李寿民又是周赫煊的好朋友,他除了傻笑也不知该说什么。
说实话,如今天津百姓还挺怀念冯玉祥的统治,换章将军虽然在政治上摇摆不定,但理民方面可比褚玉璞要温和得多。
行不多远,大街上突然出现个报童。他光着赤脚,身上穿着破旧的单衣,手里拿着一本册子大喊:“《射雕英雄传》单行本印发咯,一套四册,印数有限,先买先得,后买可就没有啦!”
李寿民哈哈大笑:“赫煊兄,你的大作居然都出书了。”
“还要多亏了祥基牵线。”周赫煊让车夫停下来,冲报童招手道,“《射雕英雄传》怎么卖的啊?”
报童立即跑过来:“一套四册,每册一元,可以分开单买,整套全买只要三块半。”
“给我一套,剩下五角是给你的小费。”周赫煊掏出4块银元说。
“好嘞,谢谢先生!”报童大喜。
周赫煊拿过书来一看,发现每本只有六个章节,大概16万字的内容。联系到现在的物价来算,这书卖得可够贵,跟抢人没什么区别。
民国知识分子少,能写书出版的就更少,因此不但文人的稿费高,书价也贵得离谱。
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当中,就有这么个情节:同事劝老李别买书了,把每个月的买书钱省下来,几年功夫就能在北平买一处小房子。
几年的买书钱可以在京城买房,这放在后世简直属于天方夜谭,但搁民国时候却是事实。
要不怎么说张恨水一本书的稿费,就在北平买下一座王府呢。
周赫煊把书递给李寿民兄弟,问报童道:“这《射雕英雄传》卖得怎么样?”
报童笑道:“卖得可好了,我才上街叫卖一小会儿,就已经卖出去8套,正准备回去拿货呢。比卖报纸还赚得多。”报童得了5角钱的小费,心里特别畅快,他又说,“要是天天都有《射雕英雄传》卖,再过半年我就能赚足学费,可以去学堂里读书了。”
看着报童脸上幸福的笑容,周赫煊却感觉很悲哀,好多话想说又说不出口。他挥手道:“去忙吧,多读点书才有盼头。”
“我娘也这么说。”报童兴奋地跑开,很快又转身鞠躬道,“谢谢先生!”
李寿民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