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你们可算是到了!”
远远的邓世友便看到了杨毅,小跑过来迎接。
被杨毅提前安排过来,一方面是打听烟土的路子,了解上海滩的一些情况,而另外一方面,当然也包括打前站,将落脚之地等等先解决掉,这样一群人过来也有个落脚的地方,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租住的房子是一套院子,大概有十几间房。
在租界里租上这样一套院子,可不是一般的贵,一年租金得好几条大黄鱼,好在杨毅现在并不缺钱,要不然还真住不起。
“贵虽然是贵点,但好歹在租界里头,治安状况有保证!”
邓世友道:“现在上海滩帮会横行,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街面上斗殴杀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也就在租界里安全一些,无论是帮会还是巡捕房都不敢在租界里乱来……”
“该花的钱就要花,我相信你!”
杨毅笑笑,他知道邓世友是担心花钱太多被自己责难,所以特意向自己解释。
果然,听到这话的邓世友瞬间放松下来,招呼杨毅三人先找房间歇着,自己去外头叫些酒菜回来,然后大家边吃边聊。
“环境还不错啊……”
四处转了一圈,宋坤山尤财林大概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满意,然后也找房间安顿下来,洗澡换衣服,杨毅也是如此,这几天火车坐下来,可是将他累的够呛,加上天气又热车厢里又闷,他都能闻到自己身上的馊味了。
没多久,便有周边的饭馆送来酒菜,洗漱完毕的众人关上院门,坐在房间里边吃边聊。
宋坤山等人大概说了一下省城发生的事情,虽然邓世友还没去过省城,但知道自己跟着杨毅混饭吃,省城也算是自己的老巢,所以听说省城那边除了于冠虎,上上下下都是杨毅的人,用只手遮天的形容也丝毫不为过,心头也是大感高兴。
同时,邓世友也介绍了一下上海滩的情况,比如租界,比如各方势力等等,最后着重介绍了一下上海滩地下三王,特别是将要合作的杜月生。
“爷,还是你面子大啊!”
听到杜月生不但在上海滩人多势众,更和南京高层关系不浅,现在居然一口答应帮杨毅的忙,宋坤山尤财林也是与有荣焉,狠狠的灌了两口酒。
对二人的恭维,杨毅哼都懒得哼一声,因为他知道这两个家伙更多的是觉得只要杜月生肯帮忙,他们这趟跟着来不用冒什么险还能白白多拿半成的银钱而高兴,和自己的面子大小无关。
“爷,要不咱们出去转转?”
酒足饭饱,宋坤山二人龇着牙花子嘿嘿笑道,邀请杨毅一起时的语气一点都不真诚,像是生怕杨毅答应一般。
“你们自己去吧,别惹事!”
杨毅自然不会没眼力劲的跟着去扫二人的兴,嘱咐了一声就不再搭理,而是关上房门和邓世友单独说起一些事来。
“爷你打听的霞飞路七十五号,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就在法租界里!”
邓世友道:“听说以前是一名从俄国逃难来的贵族在住,前几年那俄国贵族去了日本,宅子便空了下来,后来不知道为何就成了杜月生的产业,送给了孔家公子孔仲令……”
孔家是委员长的亲戚,是赫赫有名的几大家族之一,家族中有不少能人在南京高层任职,是跺跺脚全中国都得抖上几抖的大家族,而孔仲令,更是家族中备受瞩目的一位,据说孔家上下都很看好他在将来能继续撑起孔家。
作为孔家未来的支柱,杨毅可以肯定,在这上海滩明里暗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保护着孔仲令。
就连鼎鼎大名的度越是都要靠送一套大宅子这种方式来和孔仲令拉上关系,所以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势力想要攀上孔家这颗大树却苦于没有机会。
所以,杨毅觉得就算自己有三头六臂,都不应该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消息和孔仲令作对。
但是,要是说之前杨毅并不确定中村皓月说出这个消息是不是给自己下套,是不是这里根本就和黄金没有任何关系的话,那么现在,他觉得如果真的有黄金,这些黄金被藏在孔仲令占据的这处宅子中的可能性已经无限增加!
第269章 天皇和军部之间的制衡
关于这批黄金的来龙去脉,杨毅这阵子在省城也做了不少调查。
这数百吨黄金,是沙俄的东西,当初沙俄内讧分裂,一名沙俄将军带着黄金逃亡,进入被日军占据的满洲里一带,被迫之下不得不用黄金来换取日军对自己的保护。
几百吨黄金,就这样落入了驻扎满洲里的日军手中。
按说,数量如此巨大的黄金,日军应该立即押运回国上缴国库,但事实上却并没有。
日军军纪严明,但在如此巨量的黄金面前,各级将领也忍不住有了各种私心,最后的结果是这几百吨的黄金,就这么凭空消失了,而那位俄国将军,也在日军的安排下从东三省来到了上海。
杨毅相信邓世友所说的之前拥有孔仲令所住的在法租界里的那套宅子的俄国贵族,就是最初拥有那批黄金的沙俄将军。
要不是邓世友这话,杨毅也不确定中村皓月的话有几分真实性。
但现在他有些确定了,几百吨黄金消失的脉络在杨毅的心里逐渐清晰的同时,他也暗暗佩服当初侵吞这些黄金的那些日军将领的狡猾!
根据中村皓月和日军军方接触想将这批黄金上缴日军军部的线索,杨毅相信,这批黄金的消失,可能远远不止侵吞那么简单,很可能是日军军方的一个巨大阴谋!
自从走出山村,和杨全林等革命党接触,成为现在的杨爷,虽然杨毅不愿意改变,但他却不得不进行改变着。
他开始去思考自己和家人之外的世界,开始去阅读更多的书籍去了解当今世界的格局,自然的,中国目前最大的敌人日本,成为了他重点关注的对象,对日本国内军政的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日本的政治制度,其实很有意思。
他们也有皇帝,日本天皇。
但日本天皇和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不同,中国的帝王,一言九鼎,生杀予夺,而日本的天皇就做不多这点,日本的内阁大臣,军部,拥有这制衡天皇的权力。
这在杨毅看来,是进步的,毕竟只有制衡,才不会出现整个国家为帝王的某个决策错误而付出代价的局面。
当然,并不是说相互制衡之下做出的决策就不会出错,但相对来说出错的可能性会稍小一些。
权力的分散有好处,当然就会有弊端。
当天皇和军部,和内阁大臣们的意见无法得到统一的时候,矛盾就会产生,特别是在某些大臣或者军部的权力能够抗衡天皇掌握的权柄的时候。
黄金的消失,杨毅觉得就和军部权力过大,足以抗衡天皇权威有关。
要不然,足足几百吨的黄金消失,天皇真要是权威足够要彻查到底的话,不可能完全查不出来,除非是军部的权力能够抵消天皇的权威,让最终的调查无法继续下去。
在杨毅的分析中,这批黄金的消失就和日本军部有关,其中有个人的侵吞,更有军部对未来的谋划。
现在军部实力膨胀,武装侵占东三省成立满洲国,但却远远不满足于此,他们的最终计划,必定是在羽翼丰满之后,以满洲为桥头堡侵吞整个中国!
但军部的计划实在太疯狂,毕竟相比弹丸小国的日本想侵吞中国,那几如蛇吞象,必然会受到太多太多的阻力。
日军军部必然不愿意放弃他们认为的可以完成侵占中国的计划,在国内上下不能获得支持的情况他,他们必然会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扩充军备。
而无论是扩充军备,发动战争,都必须要有大量的物资做后盾。
物资就是钱!
数百吨黄金在这时候出现,对日军来说就太宝贵了!
上缴国库,这些黄金就不再属于日军军部了,军部无论做什么需要钱,都得得到内阁和天皇的点头,哪里有将如此巨额的黄金掌握在自己手中,等需要用的时候直接调用就可以?
就像将来战争的最佳时机一旦到来,可天皇和内阁不点头,手里没钱的话,那就只能白白错失战机。
可要是手里有足够的经费,就算天皇和内阁不点头,军部也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他们发动战争,先打了再说,有这么多黄金的支撑,军方先打几个胜仗,将生米煮成熟饭,先斩后奏!
木已成舟之后,战争要不要继续打下去,可就由不得天皇和内阁了!
这些,虽然都只是杨毅的推测,但他觉得这有很大的可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