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刘毅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农牧结合的农庄,在这座农庄的建造上,刘毅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从设计到各种图腾的融合,因为这座农庄主要是从匈奴那边购买过来的奴隶组成,成分十分复杂,有汉人、鲜卑人、色目人乃至匈奴人,信仰各自不同,所以在设计这座农庄的时候,对各种图腾的组合上,刘毅可费了不少心思,甚至编了许多神话,形成一个以龙为核心的故事。
不但整体属性十分不错,细化到各个建筑之上,比如猪牛羊圈多有归巢属性,那些牲口会对这里生出依赖感,放牧起来会很容易,不用担心走失,浇灌田地的水渠、粪池都有强化和改善土地的属性,能让土地更好地吸纳水和粪肥之中的肥力,农庄中的屋舍大都有恢复精力和体力的属性。
如今只有三百余人在其中生存,这些属性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效果起到的作用目前来说还是很显著的,刘毅还在其中设了学堂,在廉县挑选了几名小吏教导人识字,更多的,他们也教不了,不过有这些就够了。
按照刘毅的预计,这座农庄能够容纳的人口在千左右,但填充的话,刘毅只准备凑够五百就可以了,剩下的会往其他农庄里分配。
从廉县到灵州,刘毅规划出三十几座农庄,为了避免过度垦伐和放牧,开垦出来的田地都是分片的,无论种地还是放牧,都是仅着一片来,每年更换一次,中间以树木隔开。
有了这第一座农庄之后,其他的农庄就比较容易了,设计图已经有了,只要人手足够,选定地方开工就可以了,农庄的建设跟城池或是城寨相差可是很大的,至少排水系统上,刘毅没有专门去设置管道,只是以沟渠替代,如此从二月到四月,刘毅一直在廉县这边构筑防线,建立防御性的建筑,后方的农庄却是兴建起了不少。
农牧结合,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就如这农庄一般,何处农耕何处放牧,还有最大上限能够容纳多少牲畜,地要多久才能更换修养,这些都必须有十分严格的标准。
蓄养的牲畜一旦超过上限,那这篇划定的区域就难以承受了,一座农庄能够蓄养的也就数百头,今年的农田尚未收获,那些农副产品究竟能否作为饲料蓄养牲畜,眼下还不知道,但眼下开出的这片地方虽然够大,但要想让人定住的话,能够蓄养的牲畜在三百到五百之间。
如果耕田的农副产品可以用来喂养的话,这个数量可以往上提一提,但肯定有限,所以这种农牧结合不适合大量人集中,必须将人分开,这还是建筑带有属性帮了大忙,若是没有这个……更难。
而一直以来,大汉虽然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大多数都半道夭折了,这其中要消耗的财力和物力且不算,还有人心能否迅速收拢就是个大问题,这可不都是汉人,想要在人心层面上迅速起到作用,这可不是一年半载能做到的,刘毅现在能在试验地做到这一点,那是因为他身上带着个匠神系统,加速了这个过程。
不管怎样,对于自己来说,这点是可行的,可以继续扩大规模,一步步将农庄建到河套之地。
“司空,您找我?”马岱、糜威来到刘毅身边,躬身一礼后,询问道。
“嗯。”刘毅点点头道:“此前子仲兄与我说,那拓跋部并非匈奴而属鲜卑?”
“不错。”马岱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南匈奴如今的活动区域大概在西河郡西南这个方向,拓跋部是鲜卑大族,自昔日檀石槐死后,鲜卑分裂,拓跋部便在青盐泽一带立足,与南匈奴之间并无太明显的界限,但青盐泽还有金莲盐泽这一带,便是拓跋部控制的,之前杀死我们前去购买奴隶的商贩,便是拓跋部。”
刘毅点点头,这段时间他们对河套这一代的情报渗透已经有了不少进展,这一带的势力也有了更清晰地了解。
这河套之地并不完全属于南匈奴,鲜卑不止在这边有,廉县西北方向,还有河西鲜卑的存在,是大汉内战这些年回来的,也是阻断丝路的重要拦路石。
“这样,糜威,你去附近的匈奴也好,鲜卑也好,找些小部落,就说我们帮他们建立牧场,记住,人口不能太多,两三百最佳,我们出工出料,帮他们建立农庄,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生活,但他们得给我们提供奴隶,包括向其他大部落购买。”刘毅看着糜威笑道:“至于那些大部落,别管他们。”
“喏!”糜威躬身答应一声。
刘毅也是没办法,之前的计划有些进行不下去,南匈奴、拓跋部都拒绝合作,甚至抢夺刘毅派去贩卖的财物,这些人不跟自己讲规矩,而眼下自己的兵马在缺乏骑兵的情况下,也没办法成为河套之地规矩的制定者。
当然,也有南匈奴和拓跋部不想让刘毅插手河套事务的原因在里面,毕竟这块大蛋糕是属于他们的,所以刘毅只能另想办法,自己不攻,让他们来攻,步步为营,吸引小部落来帮他们,顺便把他们收入自己麾下,然后一步步聚集众多的小部落形成这河套之地上属于大汉的势力。
骑战刘毅不擅长,庞德和马岱倒是擅长,但没有骑兵也没用,只能被动防御。
两个月来,刘毅除了建农庄,就是疯狂建造沿河防御工事,高塔,防止鲜卑或是匈奴绕道来攻,如今防御工事建的差不多了,刘毅开始想着深入河套之地,一步步蚕食,杀自己使者的仇,刘毅可一直没忘,至少这拓跋部得收拾了,不然的话他们会以为自己好欺负。
“伯瞻。”刘毅将目光看向马岱,微笑道。
“末将在!”马岱连忙肃容道。
“糜威负责接洽这些小部落,你负责让他们坐下来好好谈,愿意合作和接受的,自然是最好,不愿意的,那就让他们换个族长或是首领什么的。”刘毅将一枚令箭递给马岱道:“三千人马,至于如何让他们能够心平气和的与我们谈,这个匈奴人、鲜卑人你比我了解,我就不多指挥了,若觉得人不够,可以再酌情调派。”
“司空放心,只是一些小部落,三千人足矣!”马岱接过令箭,插手一礼道。
“去办吧。”刘毅笑道:“先从周边开始,莫要跑的太远,趁着他们这段时间尚未来得及集结,多说服一些。”
“喏!”两人插手行礼之后,各自告辞前去准备。
送走了两人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黯淡下来,黄昏已去,夜幕铺开,刘毅目光落在远处的农庄之上,零星的灯火外,月光照耀大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战争在这个时代是不可避免的,只愿自己能够早日将这阴霾扫去,让生活在这片苦寒之地的人们,多一片乐土吧。
第五百五十五章 招人
建兴二年(公元228年)夏,四月初九,刘禅正式改元兴元,刘备已死,建兴的国号已然不能再用,这一年也被称作兴元元年,天下风起云涌,曹魏大将徐晃屯兵荥阳,对虎牢关虎视眈眈,周边局势也是波云诡谲,但大汉这边,却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发展建设。
四月初,刘毅上表天子,希望能在北地一带兴建农庄三百座,调集一批农夫前去开荒,在诸葛亮的倡导下,按照刘毅的要求,征募了三万民夫进入北地郡,充实三百座农庄,同时刘毅在沿着西河一带构筑了长达三百里的防御工事,高台、箭塔,视野范围能够监察河对岸十余里的范围。
同月,刘毅又派人前往河套之地,在廉县对岸,建起了三十余座农庄,势力范围沿着河岸向南扩展三百余里,东西方向亦有百里,大片操场被拢入大汉势力范围内,境内的匈奴或是鲜卑部落,凡接受刘毅的帮助建立起农庄者,刘毅都会派遣农夫进驻,帮助他们耕作,但同时,这些农庄也不再以匈奴或是鲜卑自居。
长安城寨,庞统和关羽、张飞已经各自前往荆州或是蜀地备战,如今朝政皆有左相诸葛亮一手主持,看着西凉前线送来的情报,诸葛亮有些苦笑着将信交给邓艾:“伯渊招士载前往廉县相助,士载意下如何?”
邓艾仔细的看了一遍书信,面色变得有些诡异,半晌方才苦笑道:“果然,让先生出兵,无论怎样的仗都会变成这样。”
诸葛亮苦笑着点点头,本来吗,这次刘毅出镇西凉,为的就是解决胡患,别让中原大战之际,匈奴人趁虚而入,匈奴人在曹魏执掌雍凉之时曾老实过几年,不过最近几年随着曹操、曹丕先后死去,魏朝在边境的势力开始缩减,匈奴人这两年就开始再度闹腾起来。
西凉之地人口凋零可不只是恶劣的环境所致,匈奴、鲜卑、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