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县城又是那一回事?”
“孙将军不知道?”
林风故意这么说,目的就是引起孙不二的好奇,最重要一点,利用倭寇使孙不二愤怒,一个愤怒的孙不二远远比一个冷静的孙不二更容易对付,何况,这位边军主将驻扎边地多年,必然有感情,而且对那些倭寇同样深恶痛疾。
“林大人,何必卖关子,直说就是。”
林风将倭寇袭击村落还有攻占县城的事说了一遍,尤其是说到那些百姓的惨死,孙不二站在那一言不发,从颤抖的手臂林风已经猜到,自己的计划至少成功了一半,下一步就是说服孙不二投靠自己。
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商业生存法则,在这里同样有效。
“是我害了他们。”
“将军,给我一支人马,我这就杀回去,夺回县城,为死去的乡亲们报仇血恨。”
“将军,末将愿率众死战。”
不仅是孙不二,那几个年轻将领也是两眼冒火,此时,甚至忘了自身同样处于危险之中,前面有晋王的卫队,还有擅自离开边地的大罪,摆在孙不二面前的似乎只有绝路。
孙不二叹口气,然后缓缓坐下,“我为什么会带兵来到这里,林大人应该已经清楚!”
“算是,只是林风不愿相信,对皇上忠心耿耿,杀倭寇保边地,说一不二的铁血汉子,真的会因为怕死做出这种事。”林风只是隐约猜到,孙不二受到威胁,不得已才会这么做,至于是什么并不清楚,所以那些话看似是清楚里面的内情,其实说的都是含糊其词,让人听着是那么一回事。
这恰恰是林风的高明之处,论心机,绝对是这些人所不能比。
“惭愧!”
孙不二低下头,“林大人,是否真的愿意信我?”
“当然,如果不是,林风早就暗中调动大军,何必孤身一人冒着被杀的风险来见孙将军。”孙不二抬头,看着林风,确实如此,林风一个人前来已经表明了诚意。
“林大人是真英雄,孙不二不配,此次确实被奸人陷害,不得已之下唯有跟随晋王出兵。”
“晋王,真的是他。”
林风故意这么说,那一刻就好像之前已经知道一样,林风说完呵呵一乐,“可惜,皇上早已料到晋王要反,此时,京城内外,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要晋王出手,内外大军齐出,将军以为如何?”
“皇上已经知道?”
林风呵呵一乐,笑容中透出诡异,“孙将军是聪明人,当日为了遗诏一事,晋王百般刁难,其心昭然若揭,新皇即位之初,四海升平,唯一的麻烦就是手握兵权的诸王,其中最大的威胁就是晋王,晋王图谋不轨,皇上早已布好大军,联合燕王一同对付晋王。”
“燕王!”
林风只是随意这么一说,燕王巴不得晋王和朱允炆打个你死我活,然后他好坐收渔利之利,当时林风就是想增加这件事的可能性,反正都是骗,索性说的更狠一些。
孙不二彻底信了,有林风的因素,还有燕王,如果燕王出手,晋王必败无疑,之前我们说过,孙不二最佩服的就是能打仗的燕王朱棣。
孙不二那一刻的表情变化恰好被林风捕捉到,难道孙不二是燕王的人,应该不会,如果是,这一次投奔的应该是燕王而不是晋王才对。
“林大人,还请为孙不二,还有一万名将士指一条明路。”
孙不二躬身要拜,林风连忙双手搀扶,“孙将军,使不得,使不得,你我兄弟有缘,只要是林风能做到的,就算是上刀山下油锅也在所不惜。”
林风一番话,孙不二心里感激,就差没鼻涕眼泪一起流了,“好,这份恩情,孙不二记下了。”
孙不二坐会自己的椅子,林风基本上弄清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先是孙不二被人诬陷,所以才会有锦衣卫出京城这件事,这些事肯定是晋王找人干的,至于边军水军大营被袭,应该也是晋王暗中捣鬼,目的就是逼反孙不二,获得边军的支持,为了得到皇位,晋王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一旦京城一战双方损失惨重,那些趁虚而入的鬼子将是一场梦魇。
“孙将军,不能再犹豫了,当立刻率兵返回边地杀倭寇,这不仅是将军的职责,还有边地百姓对将军的期盼,同样是为皇上这次平乱立了大功,只要晋王一倒,树倒猢狲散,那些曾经陷害将军的人为求自保,必然会说出实情,如此,将军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对,对。”
孙不二一扫之前颓废,猛的一拍手,这和孙不二当初的想法不谋而合,一旦晋王作乱失败,孙不二会毫不犹豫击杀晋王,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和边军的性命,听完林风说完顿时眼前一亮。
林风面露笑意,古有诸葛亮三寸不烂之舌联吴抗魏成三国伟业,今有我林风点破边军平内乱。
第六百四十二章京城里的局
林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重要的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终于让这位犹豫不决的边军主将孙不二下定决心,最终站在自己这一边,不管是什么理由都好,晋王始终是在作乱。
自古以来,为乱者都为天下人所不耻,朱允炆的身份虽然有些尴尬,皇位传孙不传子,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同样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算真的是对逝去的皇太子朱标心有愧疚,总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补偿,毕竟手里握着的是整个大明的天下。
朱允炆奉遗诏登基,登基以来一直勤政爱民,连续发布几项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天下百姓无不对这位新皇赞誉有加。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千古不变的大道理,这一点,做皇帝的清楚,孙不二也清楚,晋王作乱完全是在赌,一种近乎疯狂的赌博,凭借的就是奇,奇兵一出尽快攻占皇城击杀朱允炆,只有这样,那些拥护皇室的边军、将领还有百姓就算是心有怨恨,同样无计可施。
一旦攻势不利,最终被耗死的只有晋王,孙不二打了一辈子的仗,这里面的玄机早已看穿,所以在林风说出那些所谓的道理的时候,孙不二才会果断答应下来。
边军悄悄往后退,晋王的人马都在前面,孙不二留下前军,偷偷将旗帜全部交给前军掌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晋王。
除非亲自入大营查看,否则根本发现不了边军的变化。
一夜无话,边军精锐系数退走,李基见到孙不二,兄弟情深,“李基就知道,将军一定不会做出这种事。”
“惭愧,若非林大人骂醒我,险些犯了大错。”孙不二说完低下头。
“大丈夫能屈能伸,孙将军乃大义之人,林风佩服,火铳营交与将军,林风立刻带人回京城。”
“林大人尽管放心,有孙不二在,那些人休想踏入我大明境内半步。”
“诸位将军,后会有期。”
“请。”
两队人马分开,孙不二率领边军精锐阻击进入大明境内的鬼子,同样消除了林风的后顾之忧,说服孙不二意义非凡,不仅消耗掉晋王的战力,同样可以拖住可能影响占据的势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林风绕开大路,专门走小路,走出去两天将晋王的大军甩在后面,前面白茫茫一片,从这里坐船顺水而下,两日就可以抵达京城,走大路需要三天以上。
林风急于回到京城送信,官道上的消息完全被晋王封锁,所以,晋王起兵的消息此时根本没有传到京城。
林风的担心不是没有依据,官道上,手持利刃的黑衣人露出身影,眼神冰冷盯着眼前的官道,但凡有人从这里经过,不论男女,不分身份,尽数击杀。
这完全符合晋王的个性,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丝毫不给人留有任何退路。
大明皇城
朱允炆每天早早起来处理朝政,这一点应该是受到其皇祖父朱元璋的影响,同样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做给所有人看,包括已经逝去的皇祖父和父亲,用自己的努力告诉所有人,自己是一个称职的好皇帝。
“皇上,夜深了,歇了吧。”
一名随侍太监隔一会看看外面的时辰,多半是担心皇上的身体,犹豫一下走到近前提醒,朱允炆缓缓放下,那是兵部侍郎齐泰的奏折,上奏要求增加兵部开支,同时更新军队的盔甲和武器。
下面详细列了一条条的详单,下面是军资的预算,不是一个小数目,朱允炆眉头深锁,拿起另外一张奏折,上面是户部送上来的皇库存银。
如果按照齐泰的折子,虽然可以增强守军的战斗力,只是需要花费接近一半的税银,朱元璋执政时,百姓的税很低,商人的税相对较高,朱允炆登基以后减免了商业活动的税收,国库的存银变得越发紧张。
朱允炆拿着两份奏折,思考其中的得失,缓缓将齐泰的折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