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摔死了两个,唯独不见为首的那一个。”
“派人沿途搜一下,周围都是水,一个断了手的人没有船根本跑不远。”
“是。”
一番折腾,天已经亮了,还是没有找到为首的那个人,没有办法,只能退回来,“这次可是要好好谢谢你,程姑娘。”
程英摇头,“大巫师叮嘱过,练蛊不能用来害人,一旦害人,蛊就会入邪想着出去害人,久而久之,练蛊的人也会受到影响。”程英脸上没有表情,脚底下的两只青绿色蜈蚣正在不停吸吮死去人的血,血对于蛊应该是好东西。
“都是为了林风,程姑娘放心,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无论付出多少努力,林风都会帮你。”林风看着程英,程英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意,她的笑容很美而且很真,就好像孩子一样,不带有任何的掩饰。
天光大亮,林风登上小岛的顶端,放眼看去,水天相连,如此美丽的小岛居然荒废,换成自己的那个年代早就开发成旅游区。
“大人,山洞里发现大量的粮食。”
“运上大船,还给那些村民。”
“是。”
御林军加上锦衣卫,上百人足足运了一上午,船上装的满满的,不仅有粮食,还有不少好东西,布匹、甚至还有首饰,应该是从商船上抢来的。
“都带走。”
林风也不客气,顺着小岛下去,跳上大船返回村落,当大船出现那一刻,站在岸边守望的村民不停的挥舞手臂,那一刻是拯救这里的英雄回归。
大船停靠,粮食、肉、银两、布匹统统卸下,林风站在船头,“乡亲们,这些都是从沿途村落抢来的东西,烦劳大家把他们送回去。”
“好。”
村民往村子里运粮食,林风站在大船上眉头深锁,思考下一步的行动,那个断了手臂的人不知所踪,“程姑娘,中了你的蛊可以活多久?”
“那个人砍断了手臂,留在里面的蛊毒也就随之消失。”
“原来是这样。”林风看着水面,那些人还会回来,接下来的攻势会更加凶猛,恰如暴风雨前的黑夜,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林风猜不出来,小岛上发现大量的粮食,从一些零散的信息中唯一可以知道的是,那些倭寇也就是日本的武士似乎要对大明有所行动,这些粮食用作他们作战的物资保证。
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此时大明一无内乱二无外患,北边的匈奴、瓦刺、鞑靼根本没有和大明一战的能力,水上作战的风险同样更大,要知道大明的火炮威力远在日本之上,一旦惹怒了大明,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是林风想不通的地方,既然自己可以想到,对方同样可以,为什么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林风眉头深锁,试图找出问题的根结所在。
大明边军大营
马蹄声阵阵,一队骑兵停下,上面跳下一人,神色凝重,正是这里的守边大将,手下拥有上万兵马,同时掌控大明的水军大营。
此人不得不提,极为厉害,尤其擅长水战,对战船和火炮打法极为熟悉,正是凭着这一点得到朱元璋器重,一直委以重任。
“大将军。”
随着那人进入,军营中的将士远远施礼,那人面色阴沉迈开大步进入,身上的盔甲发出一阵阵声响,大营帘子掀开,那人快走几步甩身坐下,拿过一旁的水袋咕咚咚喝了一个痛快。
“将军为国建功,一定是有卑鄙小人眼红,所以在皇上跟前说将军的坏话。”跟随那个人进来的还有几个人,应该都是军中的心腹将领,一个个身披盔甲腰跨长剑格外威风。
“如果让我知道是什么人陷害将军,一定不会放过他。”一人咬牙切齿,噌的一声抽出腰间佩剑。
“收回去。”
“是,将军。”
“就算是这样,我还是相信皇上会查清楚。”
“大将军,不要忘了,这次出动的可是锦衣卫,那些败类吃人不吐骨头,当年的蓝大将军何等威风,还不是被这些人陷害弄得身败名裂而死。”
身前的人说完,为首之人眉头一皱,这一下算是说到心坎里,和死去的蓝玉相比,自己的战功根本不值一提,一个是开国功臣位列三公,自己不过是一个守边将军而已。
“你们都打听清楚了,这次出动的真是锦衣卫?”
“千真万确,将军,如果想没事,只能找一个人。”
“谁?”
“晋王。”
“不行,朝廷规矩,守边将领不得与诸王私会,否则以谋反罪论处,这么做就是陷本将军于死地。”那人说完瞪了刚才那个人一眼。
“将军误会了,这么做也是为了保住将军的性命,免得被锦衣卫那些人陷害,如果有晋王出面,锦衣卫的人也会有所顾忌,不敢编造罪名加害将军。”
“不用多说,老子什么也没做过,怕什么,要来就来。”
第六百一十一章遭遇麻烦的大明边军
整件事变得越发诡异,不仅是那些大张旗鼓袭击村落的倭寇,换做平时根本不敢,一旦被大明边军发现,凶猛的骑兵就会如风一般而至,这些倭寇面对身着重甲的精锐骑兵只有被屠杀的份。
就在大量的倭寇、海贼还有日本的忍者聚集在大明边地之时,负责守卫边地的这些将领确是聚在大帐之中,一个个面露怒色,不是因为倭寇的袭击而是因为朝廷那边传出来的消息。
书中暗表
就在林风出使的这段时间,有不少朝臣上折子揭发边地守将私吞粮饷、结党营私、图谋不轨,每一项都是要掉脑袋灭九族的大罪,何况还是三个。
其中说的就是坐在中间这位主,姓孙,此人因为性格倔强说一不二,同样有了一个响亮的外号“孙不二”,孙不二虽然脾气怪,但是一到了战场上,绝对是让对手闻风丧胆的猛将。
战场上流血流汗不怕,怕的恰恰是这些,流言最是伤人心,何况是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朱允炆年纪轻,原本就没什么主意,此时身边能商量事情的只剩下一个齐泰,齐泰刚刚坐上兵部尚书的位子,自然要好好立一下威,这些日子主动上门的不在少数,就算是远的也派人送来书信和礼物表示祝贺,唯独孙不二,什么都没有,齐泰清楚,那些边关将领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是时候找个机会好好收拾一下这些人。
朱允炆找齐泰商量奏折上的事,索性一拍即合。
齐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事绝非空穴来风,而且那些上折子的很多都是边地的官员。
朱允炆听完齐泰的话连连点头,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说过,这些手握兵权的边将一要用,让他们死心塌地为朝廷效命,只有这样边关才能安定,同样要防,严防同样开始怀疑,真的有人暗中图谋不轨,毕竟是刚刚登基不久,朝中很多大臣根本不把这位新皇放在眼里,朱允炆心里同样有气,没有错,就应该好好杀杀这些人的威风。
朱允炆决心彻查此事,又不想因此惹来非议,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何不动用林风新组建起来的锦衣卫,虽然林风和方孝孺护送公主嫣去了朝鲜,锦衣卫大营还留下不少人,而且个个都是好手。
朱允炆有心,齐泰暗中撮合,这件事也就成了,至于人选自然由升任锦衣卫同知的小何最为合适,这个一直跟在林风身边的人,从原本的默默无闻,如今成为独挡一面的好手。
小何,何问我,很怪异的名字,从前都是被人称呼为小何,此时不同,因为林风的举荐做了同知,高高在上,所以不能再称呼为小何,而是何大人、何同知,就算是这样,还是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原来叫何问我。
小何接到皇命,不敢耽搁,安排下去,立刻带了一队精锐动身赶奔边地,随行带了唐牛、张睿等人,锦衣卫的事暂时交给李虎负责。
这就是事情的经过,偏偏又和心怀叵测的晋王扯上关系,燕王和宁王的封地都在北面,用来阻挡来自北部的游牧民族威胁,尤其是强悍的匈奴和鞑靼,这些以战斗为生的民族就算曾经在大明的铁骑下遭受重创,只要花上十几年的时间休养生息又可以打造一支几万人的精锐。
晋王的封地恰好临近,争夺皇位失败,策划皇子和大臣不朝的局同样被林风给搅了,晋王气得病了一场,留在京城也是无用,索性上了奏折返回封地。
“将军,下决定吧,迟了,锦衣卫的人就要到了。”
为首将领面色阴沉,旁边一人低声道:“不错,就算将军心中无愧,难免那些锦衣卫巧设名目、罗列罪行,到时候一切都迟了。”
“那要怎么做?”
“有两个办法,一是拥兵自保,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所有兄弟都会跟着将军,到时候谁也不敢动将军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