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先过来。”
捕快冲着牢头使了一个眼色,弄到一边,牢头一一回答,随着牢头回去,一个接着一个过来,这种问话的方式更为有效,没有人清楚对方说了什么,心里打鼓,担心赖在自己身上,大多选择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
“要说有仇还真没有,过节嘛,倒是有,因为喜欢赌,没少挨牢头的骂。”
“好了。”
问了一遍,几乎没有有用的消息,到了送饭时间,狱卒快步上前接过木车,昨晚那个狱卒也在里面,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推的正是装有林风牢房的那一个。
死人触碰过的东西,大多有忌讳,张坏水死之前争着抢着推最后那个木车,此时,狱卒都有所避讳,最后恰巧到了这个人手里。
嘎吱,嘎吱,众人各怀心事,此刻,牢房里出奇的静,没有了狱卒的吆喝声,骂声,里面那些人反而有些不适应,一个个趴在那向外看着。
“大人。”
铜盆一一取走,所有人心思都放在饭上,狱卒趁机接近,林风身子贴在上面,“送到了?”
“送到了,不过出了点意外。”
“意外?”
狱卒看看身后,压低声音道:“那个人死了。”
“死了!”
林风同样吃惊不小,不想对方下手速度如此之快,几乎是在自己还没有弄清对方身份目的时已经动手杀人。
如此只能说明,自己的方法恰好戳中对反痛处,指使狱卒下药的那个人对自己应该极为熟悉,担心被自己抓住这一点破绽,顺藤摸瓜,把背后的人揪出来。
放眼整个京城,符合这样条件的只有一个,龙一。
暗中动手脚的是龙一,一点不奇怪,龙一恨透了自己,就算杀了自己都不解气,对方扭曲的人性,只有尽最大可能摧残对手才能满足。
龙一会不会是杀死秦王陷害自己的那个人,林风再一次陷入挣扎,这一次秦王府遇刺,看似缜密,其中破绽百出,首先是动机,林风和秦王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更加没有仇怨,从情理而言,林风杀秦王的可能几乎为零。
就算是为了皇太孙朱允炆,更加不会如此鲁莽,秦王因弹劾皇太孙而被赶回封地,这件事满朝文武心知肚明,此时动手,只会招人把柄,这些道理,年轻的皇太孙不懂,身边的齐泰等人都是处事老手,绝对不会犯下如此低级错误。
何况秦王一死,受益的绝非只有朱允炆一个人!
第四百八十一章转机
昏暗天牢,所有人躺在地上,有的闭着眼睛,有的躺在那,嘴里不停念着什么,到了这里,没有人清楚,什么时候可以死,什么时候可以出去,一个孤独的夜晚是寂寞,一百个,一千个,绝对是恐怖。
猛然,眼前一亮,一瞬间,所有人从地上爬起来,跑到门口,透过缝隙向外看着,都想看看,是新人送入,还是旧人远离。
哗啦,哗啦,铁链声从里向外传出,一人叹口气,“走了好,算是解脱。”
但凡这种声音响起,注定了从此不会再见,响声接近,林风眉头一皱,“是他。”
“走吧。”
声音远去,众人再次躺回地上,林风靠在那,这个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天牢门口,刺眼阳光落入,那人连忙抬起手臂遮挡,好一会,眼睛才能适应,“郭将军,皇上要见你。”
“皇上。”
牢中走出之人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戴罪之身,只求一死,不想此生还能再见皇上一面。
一声轻响,腿上铁链卸去,走路不受影响,手上铁链依然带在上面,这人是谁!虽然头发散乱,依然不失威武之态,正是太平府守将郭晓,曾助林风攻破知州府,可惜,最后得到的那个账簿上面带着郭晓的名字。
郭晓,他还活着,林风靠在那,光线太暗,无法看清此时脸上表情。
一个原本应该已经死了的人,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必然无法相信,这个人还活着,太平府一案已经结束,相干人等,包括涉及的六部官员,证据确实之后立刻抄家问罪,在整治官场贪腐一事,朱元璋从不手软。
铁链撞击发出声响在皇城响起,从天牢出来,一直到侧殿,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皇宫实在太大,光门就要经过十几个。
“公公,皇上要见的人到了。”
“让他进来。”
皇城侍卫退后,郭晓跟在身后,此时侧殿之上只有一个人,朱元璋,面前放着十几份奏折,都是从各地调查得回的消息。
秦王遇刺一案依然没有定论,朱元璋心痛,同样心烦,儿媳过几天就要带着孙子过来嚎上一场。
秦王府封号世袭罔替,赏了金银还有土地,这才消停,有时候,朱元璋暗暗在想,那种伤心是真还是假!
“罪臣叩见皇上。”
刚刚进入侧殿,郭晓一下子跪在地上,对着上方不断磕头,咣咣,不过几下,头上已经出血,这不是虚的。
“近前说话。”
太监从地上扶起郭晓,缓缓来到近前,郭晓再次跪在地上,“郭将军,太平府一案,朕杀了那么多人,为何留下你?”
“臣有罪,辜负圣恩,死不足惜。”郭晓面无血色,死不可怕,此时更恨,只恨当初不能坚持,最终入了伙,毁了名节。
朱元璋看着跪在下方之人,战场上骁勇善战之将,此时在军中,这样能打仗有经验的将领已经不多,自从蓝玉一案之后,朱元璋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昔日跟着自己打天下的,死的死,老的老,剩下的大多是没有经过战场历练的年轻将领。
和平之时,自然不需要上阵杀敌,冲锋陷阵,一旦边地生事端,何人可以统兵退敌,留下郭晓,这只是其一。
“没有杀你,你感谢的不应该是朕,而是林风。”
“林大人。”
朱元璋点头,“林风舍身犯险查明太平府贪腐一案,回京之后,不要朕的封赏,只求留下一人性命,那个人就是你。”
“郭晓有愧。”
朱元璋冷哼一声,“朕一生最恨的就是这些为官不仁之徒,所以并没有答应他。”
朱元璋起身,走下台阶,看着郭晓,“洪武十三年,有一位将军,率兵三千,追击千里,击杀判敌五千人。”说完叹口气,“洪武十五年,北元三路大军大举犯境,又是这个人,率兵死战十天十夜,为援兵争取最佳时机,他是谁?”
“臣有罪。”
“他是我大明朝的功臣,是朕一手提拔的爱将,是军中将士敬仰的大英雄。”朱元璋身形接近,突然做出一个让所有人不敢相信的事。
弯下身子,郭晓愣在那,一旁太监连忙上前,“皇上,小心腰。”
“使不得,使不得。”
“起来。”
朱元璋双手一拉,郭晓从地上站起,就算是当朝三品以上大员都未必受过如此礼遇,朱元璋爱才,郭晓有本事,是条硬汉子,天平府一案已经查清,郭晓所得粮食尽数发放守边兵士还有那些因为灾荒流离失所受苦百姓,并无私藏之嫌。
宫中侍卫赶到郭晓家乡,那一幕让人动容,破旧木屋,门前坐着一个老妇人,一双眼睛无法看见,嘴里念着儿子的名字。
郭晓一心为国出力,孤身一人,听闻朱元璋提起,再也控制不住,“为臣无法尽忠,为子难以尽孝,郭晓为不忠不孝之人,恳请皇上赐我死罪。”
“何罪之有!”
朱元璋从太监手中拿过一样东西,顺势展开,那是一块白布,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名字,“这是军中将领还有当地百姓的联名书,是你救了你自己,卸去铁链。”
“是。”
太监快步跑出,外面有侍卫,还有随行而来天牢里的狱卒,不清楚里面发生什么事,只能恭恭敬敬守在外面。
“皇上口谕,打开郭将军手上铁链。”
狱卒站在那,多半没有听清,只是愣了一下,一旁侍卫用力一推,“装什么傻,还不快去。”
“干,干什么?”
“打开郭将军的铁链。”
“好。”
狱卒战战兢兢来到近前,郭晓退出侧殿,此时眼中依然带着泪痕,十几年未曾归家,老母孤苦伶仃无人照料,若有免去一死,当立刻回乡尽孝。
咔的一声,铁链打开,郭晓晃动一下略微发酸手臂,狱卒快速退后,郭晓再次进去。
“还留在这干什么?”
“人还在里面。”
狱卒拿着铁链,犯人是自己带来的,一定要亲手带回去,否则牢头问起,可是要挨骂。
侍卫连连摇头,这种人注定了一辈子只能做狱卒,这不是明摆着,能得皇上召见,打开铁链,罪也就没了。
“去,去,回去,该干嘛干嘛去。”
“哎,哎。”侍卫连推带搡,狱卒被人推到一侧,余光向下看去,侧殿门口有侍卫和太监守着,这一刻似乎想到什么,眼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