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科技军阀(银刀)-第10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而又对格罗马金将军说:“明天,您让我们看看抗击夜间空袭的情形……”
参加这次演习的人谁也没有料到,明天就会有不测风云……
当莫斯科基洛夫大街37号最高统帅办公室里业已空荡无人。参加和观看图上作业演习的人们带着轻松感各自回到“栖身之处”的时候,远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国最高统帅部和一些军事机关,却在兴高采烈,欣喜若狂。相当多的中国文武官员已经得知。空军部向总统府报告过,遵照杨朔铭的命令,中国空军已经准备就绪,定于1945年1月22日夜,派遣其专门组建的特别航空群。以雷霆万钧之势,空袭苏联首都。按照中国空军部的设想,莫斯科将在这场袭击中被夷为废墟,化作一片焦土。
中国打击莫斯科的铁锤已高悬在空中:满载炸弹、燃烧弹和照明弹的最新式的重型轰炸机大队。按指定时间已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巴拉扬、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拜科努尔等地机场起飞。它们编成数个庞大的梯队飞向目标,每个梯队又分成若干机群。沿途有黄火、探照灯导航。在苏军辖境内,则按照潜入的特工人员发射的信号弹和顺着通往莫斯科的交通干线飞行。每隔三十至四十分钟一个梯次。各机群的任务是:在接近莫斯科时,改变航向,从不同方向冲进市区,轰炸预定目标……
第一梯队分为五个机群,共有300架飞机,在离苏联首都210公里处被一个苏军对空情报哨发现……
当晚10时,布拉诺夫中士和红军士兵斯米尔诺夫发现了敌机,并报告了对空情报总哨……而后续梯队的780架中国轰炸机,却根本没有发现……
在莫斯科,扬声器里传出了播音员沉着而严峻的声音:“公民们!注意!注意!空袭警报!……”随后,城市上空就响起了警报器的尖叫声,人们都觉得,刚才还星光闪烁的夜空,突然变得吉凶莫测,大难临头了。所有的人虽然在精神上早就有所准备,而当空袭警报真的传来时,又好象大为震惊。由于这压倒市井喧嚣的刺耳尖叫声,人们心烦意乱,寒颤不止,这寒意迅速传到双腿,以致走路都不爽利了,防空掩蔽部和消防站这时也显得太远了。凡是有年幼子女未撤出莫斯科的人;在发出警报的最初瞬间,一想到自己的孩子,顿时全都感到不寒而栗。
而当中国机群出现在莫斯科上空之时,整个城市都惊呆了。就连手拿电筒执勒的民警也惊呆了,忘了要维持交通秩序。汽车停在了十字路口。街上的行人停住或放慢脚步,每个人都在想:该到那儿去呢?跑回家去?还是到就近的防空掩蔽部?人行道边的石柱、橱窗和围墙上,到处都标示着防空掩蔽部的地点。
大街上的情景就象快速放映的电影。人行道上的人们开始各自东奔西跑,小汽车穿过人行道时发出刹车的尖叫声。民警吹着刺耳的笛声,在空袭警报呼号声中,消防车发出尖叫向消防队保障的目标疾驰而去。出入口和大门口处,有一些人戴着帆布手套和拿着大铁钳,还有一些腰系白围裙,臂戴红袖标的清扫工人,其中有些人给那些懵头懵脑的人指示防空掩蔽部的地点,另一些人向一帮孩子们大发其火,因为这些孩子要顺着消防梯爬上屋顶。
不过,多数人觉得,这不是真正的警报。他们心里想,决不会炸到这里,这里是莫斯科啊……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谢尔巴科夫准备夜里去阿莫兰斯克看看,他一直在等莫斯科市苏维埃副主席雅斯诺夫的电话。这是在发出空袭警报之前。
电话铃响了。他拿起听筒,但听到的不是雅斯诺夫,而是莫斯科防空区司令员格罗马金将军的声音:“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来了!”从格罗马金的话音里听得出有一种被压抑的惊慌情绪。)

第六百八十一章 领袖的儿子瓦西里

“谁来了?”谢尔巴科夫没听懂。
“中国轰炸机!是大规模的空袭!我已命令国土防空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为什么不发空袭警报?”谢尔巴科夫好象此刻已跃入云端,鸟瞰着整个莫斯科,预感到亲爱的城市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一股恶浪一样的张惶失措情绪向他袭来,心上就象压上一块石头。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我正为这事给你打电话。按规定,应当由地方防空主任普罗宁同志发空袭警报。而他在某个工厂里,我马上就给他打电话!”
“可以不经过他发出警报!”
“是!”
谢尔巴科夫放下听筒,立即给斯大林打电话,报告防空部队已进入战斗状态,但是,斯大林语调平缓地打断了他的话:“可我们已经知道了,谢尔巴科夫同志。是普罗宁同志打电话告诉我们的。那么,你就去指挥部吧,看看他们是怎样反击中国人的。我们这里谈完话也去……我们克里姆林宫的防空掩蔽部并不安全,加固工作并没有完成,不是吗?……”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感到,斯大林最后这句话含有责备之意,但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斯大林就挂了电话。
谢尔巴科夫来到指挥部的时候,实行灯火管制的城市上空,刚刚响起空袭警报。
就在今年,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已经不知有多少次乘电梯下降到深达50米的地下室,而上面就是防空第1军司令部新建的高层办公楼。当极其复杂的指挥器材安装完毕的时候。他曾同当时的莫斯科军区司令员布琼尼元帅来过,后来又同接替布琼尼的阿尔捷米耶夫大将来过。再后又不止一次陪同斯大林、政治局委员们、军队的高级首长铁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朱可夫等人来过这里……
人们对这座办公大楼和地下指挥部都很赞赏。不过,在这些高级“检查官”中,也许有谁光顾了主大厅。即防空第1军军长指挥室。当他们看到松软的沙发,地上的巨大地毯,和贴在墙上的消音丝绒时,不禁愕然。有的不住地挑动眉梢,有的就不以为然地笑笑,他们未免都有所腹诽:地下室还要这样豪华吗?桌子上还摆着带虹吸管的汽水……但谁也没当面明言。也许是因为室内的指挥设备马上转移了他们的视线,这里有控制台,座标网。地图,荧光屏,各种仪器和附属设备。大厅中央居高临下的一张桌子,简直令人肃然起敬。当有的人听说,坐在这里,可以在霎那间与防空区内各部队和分队司令部取得联系,可以和各军兵种、首长、政府各机关取得联系,甚至可以接通市内的任何电话时。就更惊讶了……从这个地下室里,好象可以观察和倾听莫斯科上空和周围350公里以内的任何动静,当然,这就要依靠各个对空情报哨。
在这里值班的人。谁也没感到自己置身于世界之外,不过。这里确实是别有洞天。它有自己的气氛、设施和工作与休息所需要的一切:寝室,食堂。淋浴间,氧气设备,会议厅……还有单独的应急电站,以备市内电站遭到破坏时使用。
谢尔巴科夫乘电梯到达最底层,走进指挥室不大的过厅,一位上尉值班员迎过来,他戴着红袖章,腰上挂着防毒面具。他上前报告说,指挥室已开始指挥反空袭作战,但谢尔巴科夫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踏着走廊中的地毯径直走去,走廊的左侧有一溜数不胜数的门,每个房间负责一种指挥业务,担负分工明确的任务。
他走进宽大的作战室,在一个高台的桌子边看到了茹拉夫廖夫,在他周围有几位参谋军官。茹拉夫廖夫凭直觉抓住了谢尔巴科夫进来的瞬间,他眼睛离开空情标图板,在转椅上舒展了一下身子,想站起来,但谢尔巴科夫赶紧说。
“全当我不在场,工作吧。”
指挥室确实已开始工作。这就是作战。谢尔巴科夫在大厅内的空地方踱步,看着他们。
周围一切好象不完全是现实,如同刚读过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后沉浸在梦境中一般。茹拉夫廖夫将军在空情标图板前象在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一样,从茹拉夫廖夫那边看去,谢尔巴科夫觉得这幅图宛如翻转过来的天空,上面有中国轰炸机和苏军歼击机标记,从自己这边看,透过天空可以看见大地。上面敷有一层透明的大玻璃板,板上有能移动的座标格。旁边一个仪器是用来计算被发现目标的座标的。
已发现目标,而且数目很多!在地图上和荧光屏上可以看到,对空情报哨、歼击机和探照灯进入了战斗,华军轰炸机和苏军夜航歼击机越来越多。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有时又觉得,他是在观赏一出奇妙的戏剧,而主角又都是他的朋友。在这个大厅里,在隔壁,以及上面一层对空情报总哨和探照灯指挥室里,确实在演着活剧。格拉泽尔上校和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