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军神(卷风)-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子之后,汉中城中原本四散的枪声,开始逐渐向着刘涚等人所在的方向汇拢过来,这意味着,在汉中城里活动的官兵,怕是已经被暗队围剿的差不多了。

说来也是好笑,如果不是因为林英英暗中通知衙门,试图集中优势力量生擒活捉刘涚,结果就是兵力分散,从而给了暗队各个击破的机会。不仅如此,暗队因为制定了正确的策略,非但是形成了对官兵的围剿之势,更是在形成这个态势之前,已经拿下了汉中城的四个城门。

当然,因为兵力的缘故,真正始终被暗队牢牢掌控在手中的,还是只有南门,留守在那里的一百名暗队成员是绝对不会离开的,只因为事情一旦有什么反复,那就是刘涚等人离开的必须通道。

“大人!”

随着官兵的步步后撤,加上暗队这么刻意为之,几乎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刘涚等人与暗队就顺利的“会师”,一种受伤的成员,也安全的被暗队给庇护了起来。

哪怕已经跟暗队会师,刘涚的心情也没有因此就变得轻松,他仍旧是死死的扣住那青衣丫鬟的脉门,问那暗队队长道:“怎么才这点人?你们是如何算计的?”

等到那队长将大致的情况说了一遍之后,刘涚就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说起来,汉中城的局势发展到眼下这个局面,根本不是刘涚一开始所能预料的。诚然,刘涚也想过将汉中纳入自己的治理之下,不过在他看来,时机还不是太成熟。

然而,因为林英英绑架了柴胡等人,以至于如今,刘家军实际上已经将汉中城控制,城中剩下的官兵,也只是在做最后无谓的抵抗,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刘涚若是将全军撤走,怕就是有些可惜了。

“究竟要不要这座城呢?”在刘涚的心中,当然还是想要汉中城的,但摆在他面前的现实就是:他用什么来掌控这座大城?

仅仅依靠五百个暗队成员,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些暗队成员在战场上个个表现出众,可是要让他们来治理一个城池,那不啻是天方夜谭。打下一座城池并不代表就能治理好一座城池,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农民起义,除了最后一次成功之外,又有哪一次,算是真正成功了的?

第472章打雄城,守雄关(中)

第472章打雄城,守雄关(中)

林英英是不是真的已经离开汉中城了?

这一点,刘涚根本无法确认,他也想问那青衣丫鬟,可惜在他面前,那青衣丫鬟跟哑巴好似没有半点区别,要说拷问也不是不可以,但眼下,刘涚没有这个闲工夫。

汉中城里的战斗还在继续,暗队还在不停的围剿那些官兵,虽说城中驻守的两千官兵已经被消灭的七七八八,但终究还有一部分,分散在城中各地,负隅顽抗。

“若是要想掌控这汉中城,五百暗卫是远远不够的,可眼下我又能够去哪里调集兵马呢?”大散关上倒是有两万刘家军,可那些兵马,刘涚敢动么?

更重要的是,此时汉中城外面,还有扶灵队伍在等着他呢。照理说,他也可以借口汉中城的事情,从而推脱这份责任,然而这样的话,刘涚的的确确是说不出口。

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决断,然后陪着扶灵队伍一道,返回新都城,完成吴阶的身后事。这件事情,哪怕就是天塌下来,刘涚也必须要完成,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整个吴家,同时也是刘涚对将士们的一种态度。

虽说这其中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在内,然而哪怕就是作秀,刘涚也要做下去。

“传我命令,第一时间将整个汉中城的官兵肃清,同时向新都城传讯,让他们火速安排五千兵马,赶来汉中城,驻守!到了嘴里的肥肉,没理由再吐出去!”经过反复的掂量之后,刘涚决意还是要真正占领汉中城,因为只有将汉中城掌握在手里,才能保证刘家军对大散关的支持!

对于大散关上的情况,刘涚此时并不清楚,他甚至不知道,因为种种原因,看似剑拔弩张的打散关,双方至今都还没有发生过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战斗。

金兀术的大军在大散关下摆开阵营之后,就再没有任何的行动,至于说吴璘这边,却是担心此乃金兀术的计谋,不敢有丝毫的动弹。

要说金兀术的心情,那是比身在汉中城的刘涚更加纠结。

打不打大散关,在金兀术看来已经是不重要的了,囤积了五万多兵马的大散关,在金兀术看来,已经没有成功攻打的可能性,就算是将十万大军都填进去,弄不好最终的结果,会更加宁人失望!

更何况,金兀术还刚刚接到一个让他勃然大怒的消息——在没有经过他点头的情况之下,金国,完颜亶,竟然已经跟南宋签订了合约,也就是说,此时他继续进攻大散关,那就已经在协议之中禁止的事情之列,站在道德高度来说,那就是他金兀术,破坏了双方的盟约!

听到这个消息的金兀术,差点没有下令,要带兵回去将完颜亶那个废物,碎尸万段!

在没有经过金兀术的点头之下,完颜亶的此举完全是破坏了金兀术的整个谋略大计!

在金兀术看来,如今南宋朝廷能不能投降,已是不重要了,随着对刘涚军力的了解愈加深入,金兀术是越来越感觉,金国将来的敌人不可能再是懦弱的南宋,反而会是刘涚所控制的巴蜀,以及那些同样出生在茫茫草原上的蒙古人。

故而在金兀术的意识之中,对付刘家军,比对付南宋更为重要。通过最近这半年时间对南宋朝廷的试探,只要南宋朝廷还是赵构这个懦夫在掌权,那么金国随时都可以敲打南宋而不用担心有任何的后遗症。

但若是放任刘涚一直成长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刘涚就有可能成长为一个任何一方都不敢小觑的势力,甚至于问鼎天下。刘涚问鼎天下,这样的事情是金兀术绝非无法接受的,为此他是毫不犹豫的发动对大散关的进攻,殊不料,兵临大散关下,却无法再前进一步,要说金兀术的心情,当真是郁闷的可以。

“刘涚军那两万援军的情况,都摸清楚了吧?”

在大散关下僵持了数日之后,金兀术也不是完全闲着。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次动用十万大军,金国投入的资源也是相当的惊人,如此大的消耗,若是没有一点收获,必然会受到朝廷内外的弹劾。

故而金兀术一面思索良策,一面也是不停的让手下拼了命的去打听大散关上各方面的情况,其实也就是到现在为止,金兀术仍旧没有放弃攻打大散关的想法。

“狼主,大散关实在是难以接近,小的们牺牲不少,但打探到一些不是很确切的消息!”

“说来听听!”

对于下面人的话,金兀术倒是没有发脾气。大散关不是城池,生活在其中的平民百姓几乎没有,来来往往都是军中同袍,想要混进去那简直就难于登天。

不过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大散关上虽然没有老百姓居住,可是数万人的吃喝拉撒问题总是需要解决的,这些物资的运送,都需要地方百姓的支持。

金兵也就是通过一些归化的宋人,混迹到那些平民之中,通过这些经常进出大散关的平民口中,去了解如今大散关上的兵力等各方面的情况。自然,用这种方式了解到情报,其中可信的程度有多高,恐怕就只能是看运气了。

“刘家军来源的将领是柴青源和胡立,此二人乃是刘涚手下的心腹,虽说那两万士兵的情况了解的不是很深入,但相信既然是刘涚的心腹,那么配备的队伍,应该是他们的主力军队才是。”

“未必!”

金兀术听到这里,一皱眉头就打断了手下的话,“尔等可还记得当初刘涚去拦截金弹子时,所动用的就是火器兵,那个时候,他手下才能武装多少士兵呢?三五百人而已!”

在金兀术的印象之中,火器这种东西好像并不是很容易制造的。其实当世并非只有刘家军才在研发火器,包括南宋朝廷和金国,同样也开始注意这种全新的兵器。

但不管是金国自己目前的研究水平还是他们安插在南宋朝廷里那些探子返回的,南宋朝廷在这方面的进度,都远远不如刘涚那边,这也是让金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照理说,刘涚最初的资源,仅仅只是一个高家庄,后来也是在机缘巧合之后,将一个益州掌握在手中而已。区区一个益州,看似天府之国的核心区域,但放眼天下,又能算的上啥?

或许,用“弹丸之地”这四个字就可以用来形容益州,可刘涚就硬是能够以这样一个“弹丸之地”,不足五十万人口总数的情况之下,研究出让金国和南宋,如今就连西夏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