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看样子完颜宗弼有可能不只是去见了完颜宗磐,他们两个还有可能背地里面一起去见了完颜晟,并且说了什么,不过这都是。
要知晓完颜晟一开始可是准备将西路军该直接撤除掉,现在能够重新将西路军给组织起来,说白了还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有些作为,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完颜宗弼得到任命之后,为了躲开杨进,立刻就前去云州赴任去了,还是一早上偷偷出城的,谁都不知晓他走了。一起带过去的还有他在东军的五千禁卫人马,以及他手下的主要将领,这些就能够让他在西军里面立足了。
完颜宗磐就显得低调一些,他先将自己从父亲那里得来的一些幕僚和武将,以及1万士卒派去了云州,他自己是轻车简行而去的,有的时候低调反倒会稍微好一些。
完颜宗弼一走,杨进就知晓自己似乎在会宁府待下去也没有用了,直接带人离开了,据说也是去了云州,只要不在会宁见面,完颜宗弼应该还是接受的。
在经过了和杨进的会面之后,完颜宗弼还是回到了会宁府,毕竟会宁才是他现在的家,历史上的时候他早就已经在河间府开府了。
之后日子一直在平稳的过着,秦桧也玩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之后时间就到了春节,金国人是不会过春节的,他们有自己的节日。
但是作为一个汉人,春节这样的节日是不可能不过的,好在现在的秦桧府邸上面还有将近六、七百两白银,除了要留下一些钱财作为备用之外,秦桧决定给大家好好的过一个年。
首先是在过年之前,每一个人买了一身新的毛袄,在这北国之地御寒的时候,想要用棉袄这样的东西是很困难的,但是动物的皮毛却并不是非常的珍贵,当然也有那珍贵的皮毛,比如东北三宝之一的紫貂皮,就算在这个年代也是极为珍贵的。
只不过秦桧派人更多的买的只是舒服的羊皮衣,不过这样制成的皮衣也已经非常的保暖,而且也不算特别的贵,但是却可以让所有人安安稳稳的过个冬。
腊月二十四的时候,秦桧带着众人过了一个小年,一般官服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家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所以有一句民间习俗叫做“官三民四船五”。这一天要进行祭灶的活动,举行过祭灶之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会在腊月二十三上天,并且向玉帝诉说民间之人的善恶,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所以才会有祭灶这样的习俗。
在古代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晚上在秦桧带头之下,众人把灶王爷和祖宗的画像挂在了墙上,备好了酒水、贡品,接受众人的祭拜,这画像要一直挂到大年三十。不过祭灶时要给灶王爷的嘴上抹糖。
抹的糖是冬瓜糖,是秦桧穿越之前,小时候吃过的东西,当然了这个时代是没有的,是他带着人试着做出来,最后虽说有很大区别,不过味道还不错,大家都很喜欢,不过每个人就吃了一块,因为要留着大年初一的时候再吃,这可是秦桧少有的拿得出手的糖果。
过年前后其实几乎每一天都有自己的习俗和讲究,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在春节前扫尘,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同时也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腊月二十六,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对于秦府来说,其实一个月三十两也并不多,毕竟有二十多个人,每天都要吃喝,尤其是到了冬天需要购买柴火,就更加没有多少余留了。除了许多的牛羊肉之外,另外秦桧派人花钱买了许多的炭火回来,和一些新的如铜火锅、作料、香料的东西,这些东西已经足够大家好好的过一个春节了。
腊月二十八,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蒸馒头这样的事情秦桧当然是不知晓,但是几个山东来的下人倒是很在行,一切都交给了他们,发面、醒面、和面、做剂子都像模像样,蒸出来的馒头也是又大又白。
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济南的任务
这些馒头都在伙房专门的地方存放起来,之后过年的时候只需要热一下就可以使用了。
至于这打年糕这样的事情,秦桧也是不会的,同样有下人会打年糕,院子里面槌米的臼和杵都是现成的,他们马上端过来了大量的白米和水,然后就开始捣米了,秦桧手痒痒也上去摆弄了几下,但是以他这样的小身板,槌几下就怂了,毕竟这是个力气活,他大喘气的样子,还引起了众人的调笑。
除夕终于还是来了,作为农历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
除夕这一天是肯定要吃大餐的,之前也是为了这餐,所以买了许多肉类,和过冬的蔬菜、吃食。
秦桧一开始想的是做烤全羊,但是烤全羊这样的食物并不好做,至少那样要耗费许多的时间,而且实际上像这样烤制食物,到最后有许多有害身体的物质存在。
相对来说烤羊肉串儿会简单的多,而且容易烤好,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个年代没有那么多的调味料,不过仅仅只是撒上盐,借助羊肉的本身的美味,也算是不错的食物,加上大家一年到头也难得这样大口的吃一次肉,所以烤肉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另外的比如鸡肉、鸡腿,韭菜,鱼之类的,也非常受欢迎。
不过意外的是秦桧最喜欢的是烤馒头片,玉儿好环儿吃过之后,还是选择去吃肉,两个女孩吃的都很高兴,他觉得只要两个女孩子高新,自己就很高兴了。
最后因为人太多,在院子里面整整搭了五个炉子,有人不停的在烤制,用了将近一个多时辰才让所有人都吃饱,不过这是难得的大家都开心的时刻。
大年三十除夕夜,大院子里面清扫干净,本来应该是开门迎客的,不过也没有什么客人需要欢迎。
大年初一的时候,因为家中不能够将垃圾打扫出去,因此秦桧命人准备了一些铜锅,直接涮火锅吃,各种食材在火锅之中涮了之后,就显得无比美味了,最后大家连汤都喝光了。
没想到的是大年初二的时候还真的来了客人,这个客人是张景之,他带着自己的父母、妻子前来拜访,说起来两个人也算是完颜宗弼麾下为二的两个汉族人,本来应该是非常亲近的,只不过因为某些事情,所以互相之间还有些隔阂。
张景之不但自己来了,还带来了完颜宗弼的礼物,完颜宗弼知晓过新年是汉族人的习惯,于是送给了秦桧一些布匹绸缎,和一封不菲的钱财,以作为新年的礼物。
张景之的父母作为长辈,给了秦桧以及他的两位夫人,还有芮儿,一人一个红包,秦桧也送给了张景之的三个儿子和女儿红包作为回礼。
张景之的父母作为河北人,最后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唱起了当地的梆子戏,这一下倒是让秦桧觉得有些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意味。之后他府中的几个下人是山东人,于是唱起了山东的地方花鼓戏,连秦桧都忍不住,唱了一小段儿他所知晓的京剧。
这京剧可是后世的玩意儿,现在哪有这样的唱腔,于是秦桧一唱出来,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