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认出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怎么甄别这位柔福帝姬嬛嬛的真实身份,高宗唤来曾经服侍过公主的老公女,大太监冯益、宗室女眷吴心儿辨认,据说主仆相见泣不成声,老宫女觉得眼前的这位女子就是当年自己服侍的公主,冯益和吴心儿也没有觉得有问题。
  这大太监冯益是赵构为康王时的内侍,之前曾经在柔福生母王贵妃的宫中听差,所以这时就自告奋勇地揽下了这个验证帝姬真伪的差事。至于吴心儿,她只是从旁协助,以免有些验身的事情太监不好去做而已。
  虽然容貌历经三、四年岁月沧桑的变化,以及金国禽兽们非人的摧残,但是长相依稀相似,再谈起以前宫中旧闻,面前的公主记忆犹新,对答如流。
  唯一让老宫女疑惑的是,她记得公主当年是一双纤纤秀脚,怎么才几年的功夫,就成了一双大脚。
  公主说当年被金人如豺狼虎豹一样驱赶着,长路迢迢,何止万里,再加上时刻想着逃走,赤脚往返,当年那一双秀足,又怎能保持原样,老宫女跟着唏嘘悲戚,不胜伤感。
  真实的历史上,高宗与公主在朝堂之上抱头痛哭,互诉离别之情,算是相认了,确认了嬛嬛的身份后,赵构马上册封其为福国长公主,南宋史上第一个传奇公主诞生了。
  为了让妹妹安享富贵,高宗亲自为她选择了夫婿,永州防御史高世荣,并赐嫁妆一万八千缗,此后更是尽其所能,供其用度,自此大长公主与丈夫在南方过着无比奢华令人欣羡的幸福生活。
  公元1141年,金人在岳飞等抗金名将取得一系列胜利后,与南宋投降派一拍即合,签订了”绍兴和议”,金人为了表示诚意,将废旧回收品高宗生母韦氏放归,高宗做梦也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迎回生母,不禁喜极而泣,母子重逢后,高宗封母亲为“显仁太后”。
  并告诉了她柔福帝姬的事情,韦太后听说后大为诧异,对高宗说柔福帝姬早就已经死在了金国,还说我在北方时,就听说你花了大价钱,买了一个冒牌货,金人都在嘲笑你这个冤大头,你说你这个皇帝当的是不是傻。
  一个是生母,一个是毫无印象的同父异母妹妹,高宗相信谁的话,自然是他的母亲。高宗恼羞成怒之下马上下令逮捕了长公主,交大理寺严加审讯,嘱咐一定要查出个子丑寅卯,以解自己被侮辱与损害的人心头之恨。
  在如狼似虎的狱吏严刑拷打之下,最后的呈堂供词表明嬛嬛不是真的柔福帝姬,而叫静善,本是汴京一个尼姑庵的尼姑,靖康年间被掳往北方,途中与一宫女相熟,说他长得很像柔福帝姬,还告诉了我许多宫闱秘密,从此刻意模仿公主,后被土匪劫掠,再被官军搭救,才有了下面的事。
  高宗为自己亲手导演的这出闹剧而气急败坏,勃然大怒之下将冒充者静善东市斩首示众,可怜一缕幽魂赴冥府报到去了。轰动南宋朝野上下的真假帝姬一案最终草草结案,以冒牌货安享十年富贵而结束。
  那么这个柔福帝姬果真如讼词中所言是个假的吗?众说纷纭,民间为冤死的柔福帝姬抱屈者大有人在,许多历史学家也认为被杀的公主其实就是真正的柔福帝姬,而《四朝闻见录》《随国随笔》也认可这样的说法。
  其一当时公主南归,一个老宫女出面做证,还有久历禁中的旧日宫人和太监纷纷认可,可是后来却矢口否认,相继改口,或许这是刑求的结果,在高宗和韦氏的逼迫下不得已而为之。
  其二靖康耻发生在1027年,而柔福帝姬南归发生在1130年,仅仅三年时间,这么多宫人太监做伪证不太可能,未必三年时间就不认识旧公主了,三年间公主容颜能发生多大变化,欺君之罪那是多大的罪名,谁敢承担,没有人敢开这样的玩笑。
  其三,假扮的嬛嬛怎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欺君之罪就是死罪,莫说要过旧日宫人这一关,即使各级官员亦难糊弄,何况还有一个精明过人的宋高宗赵构,冒充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
  那么只能够说是韦后要置柔福帝姬于死地呢,南归的赵构亲生母亲韦太后。
  韦后在靖康年间被金人掳掠,金国人先后开出数份选美榜单,指名道姓要找那些地位又高,姿色又好的妃子,和金枝玉叶供其淫乐,在北归途中多位嫔妃和帝姬被凌辱致死。8)
  


第九十九章 真假公主
  嫔妃和帝姬未死的,十女九娼,或被金朝宗室挑选为妾,即高级,其中柔福帝姬和韦后曾经共侍金贵族盖天大王完颜宗贤,后柔福帝姬被完颜宗贤嫁与汉人并借此以脱逃金人魔窟。
  二人共侍一夫,这是韦后最为忌讳的事情,甚至风传韦后在金朝诞育生子,如今身为南宋国母,母以子贵,韦后最怕的就是有人知道她的这段丑事,这些事只能烂在自己的肚子里。
  如今却有一个柔福帝姬知道这些隐秘的事情,还有可能会广而告之,不仅有损韦后形象,还直接打脸宋高宗,降低其威信和统治力,在母子合议下,柔福帝姬就注定了必死的命运,无论真假都不可能再活在这个世界上。
  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家的亲情通常都是要为政治让路的,必要的时候,莫说同父异母的嫡亲,即使同胞的兄弟姐妹,父子、母子,该举起屠刀时,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
  之后为了打消世人对韦后在金朝所受凌辱的怀疑,宋高宗将母亲出生日期提前了十年,公然涉嫌年龄造假,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她妈当时年纪大了,金人对年老色衰的老妇人不会有太大兴趣。
  没曾想欲盖弥彰,弄巧成拙,反而更加坚定了宋朝国民对惨遭灭口的柔福帝姬真实身份的肯定,这便是之后闻名天下的南宋真假公主案。
  如果说还是按照历史的进展的话,这个女人还是会在第一时间被册封为福国长公主,然而赵构或许是因为在改变的环境之中,已经整个人的心态都不同,并没有马上做出自己的决定。
  跟历史上赵构跟这个柔福帝姬相见的时候,两个人相拥而泣的场景不同,他只不过是将自己这个可能的妹妹,安排在了一处别院之中,让人好生伺候着,却不去接近。
  为什么现在这个赵构会对柔福南归的消息反应这么冷淡,他已经知道了这位柔福的真伪,如果一定要揣测的话,很可能是与柔福之前非常坎坷的经历有关。
  对于看重女子贞节的皇室来说,一个饱受摧残的公主返回,没有什么可喜可贺的地方,只不过是一双破鞋而已。
  其次,对于赵构本人来说,他对这个妹妹几乎没有任何印象,要说有那也是对柔福母女在赵佶那里优于自己母子的待遇忿忿不平。
  柔福之母王氏,之前拥立赵佶有功,所以一直受到皇帝的宠幸,是位份极高的受宠贵妃,赵构的母亲韦贤妃,则大不然。
  韦氏本来只不过是赵佶继弦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女而已,她能侍寝完全是出于意外,赵佶最早在皇后宫的侍女群里,只是看中了一个姓乔的宫女,这位乔氏与韦氏情同姐妹,在受宠得封之后,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小姐妹也争取一个出路,于是再三向徽宗推荐韦氏,韦氏这才得到了机会。
  徽宗完全将韦氏看作过眼云烟,只给了她一个昌平郡君的名份,但是韦氏运气好,居然马上就怀了身孕,生下的还是个赵构这个日后的康王,这才升到婕妤。
  直到徽宗退位,韦氏的名份也没有多大长进,只是一个中等嫔“婉容”,只是因为第一次汴京被攻时,金兵要求皇子前往议和,太上皇徽宗不舍得心爱的儿子们去冒险,钦宗询问兄弟们时,诸王都十分胆怯,只有赵构应允下来,钦宗这才代父亲封韦婉容为“贤妃”,以资奖励。
  无论是从自己母子之前遭遇的不公平对待,还是现在自己成为了皇帝之后所拥有的权势,还有他对于亲情的冷漠,柔福帝姬得不到历史上册封的待遇也就变得正常了。
  只是秦桧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赵构竟然主动把他招进宫中,他敏锐的察觉到,赵构似乎是想让自己参与到这一次的柔福帝姬的事件之中来。
  秦桧现在想的事情,是如何使得大宋变得强大起来,本来是不想掺和进来的,毕竟再怎么说也是皇帝的家事,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已经牵扯到了皇家,一个不好,就有可能会断了自己的性命。
  这个公主是真是假,跟他其实没有任何的关系,就算是一个真公主最后被当作是假公主给杀了,只要不影响之后大宋的局势,对于他来说也没有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