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那么他自己死了也就算了,他这个家所有的家人也会死在这里。
这里要解释一下,这个地方所说的折家所有的家人,是不包括折彦质,折可适和折可存的家人的,纯粹指的就是他折可求的家人。
折彦质的两个儿子折知常和折知适,已经在他的麾下成为了重要的年轻武将,并且现在也在陕北一带带兵。
折可求就算最开始的时候有顾虑,但是首先大宋已经对他示好了,而且之后还开出了其他的一些条件,这使得渴求不得不重新进行考虑。
折可求不可能没有顾虑,因为他看到了之前张邦昌重新回归大宋之后的后果,他很担心自己回归大宋,很有可能也还是会步上被大宋赐死的后尘。
首先大宋许诺会保证他和他的儿子折彦,还有他所有家人的安全,他们两个之前都是金国手下的大汉奸,在面对大宋进行作战的时候,可谓是用尽了自己所有的本事,如果说大宋不能够保证他们所有家人安全的话,他们还真的是不敢回来。
大宋对他们的第二个许诺就是,之后折可求所带领的这支折家军,再也不需要跟金国人进行作战,但是必须要帮助大宋,去抵御西夏人的进攻,能够不需要继续去面对金国,这让这颗球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之前从大宋头的经过,现在又从金国回到大宋,之后如果继续去面对金国的话,他还真的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最让折可求心动的一点,就是赵构对他承诺,允许他重新回去执掌府州,府州是折家军的起家之地,同时也是他们的根本。
因为之前折家军的叛逃,再加上府州是面对西夏国的时候的最前沿,所以已经重新回归到了大宋的直辖统治之下。
现在大宋愿意将作为前线的府州,重新交给折家打理,这完全是一种非常大的信任,让折可求没有任何的理由继续抵抗下去。
当折家的4万余人马,全部降服于大宋麾下的时候,折可求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带着4万人马及家人全部都向着西边而去,越过陕西,前去了府州,之后他一直到死,都为大宋镇守着府州一带,也算是完成了他自己的心愿,同时为自己赎罪。
折可求将整个汴京城空了出来,19万的人马再次开始了他们征途,他们全部从滑州的李固渡渡过了黄河,仅仅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攻陷了华州的白马和内黄。
与此同时王德带着八千人马攻下了卫州,岳飞带着麾下的一万两人马,将他的老家相州给攻了下来。
翟进的4万人马重新回到了洛阳布防,韩世忠的3万人马和各位镇抚使的5万人马一起,攻陷了濮阳,在清丰县城和王彦的一万五千人马汇合之后,已经开始威胁大名府的南大门南乐县城了。
此时李横带着5万人马出曹州,过雷泽,进逼巨野,威胁整个东平府,东平府位于济南府的南边,如果说李恒能够非常顺利的在东平府城区植入的话,那么将可以直接威胁到现在刘豫的老巢。
不过刘豫在东平府也放了5万人马,由名将郦琼带领着,在郓城县一带和李横形成了僵持。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宋的使者也前去了会宁府,要求和金国进行议和。
完颜晟对于这个时候出现大宋的使者有些意外,因为从他们的情报之中,竟然完全没有得到相关的消息,这让他有些愤怒,因为之前无论什么状况,至少他们是会得到大宋一方信息的,但这一次的议和他们完全被蒙在了鼓里。
不过就算是这样,金国人也不准备在这一次的议和之中跟宋国讲什么规矩,一开口就是要让大宋将整个京畿道以北的土地,全部都交给伪齐处理,并且要求大宋向金国称臣,每年还要提供岁贡百万两白银和百万匹绢。
作为谈判使者前去的李光,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且将现在南边所有的战况告诉给了金国,还向完颜晟说,向他们金国称臣是完全不可能的,大宋愿意提到的岁贡是白银十两和绢五万匹。
金国高层们发现,自己竟然到现在都不知道,大宋竟然已经把汴京给重新攻下来,折可求也投降了,这让整个金国的高层全部都非常的震惊,这说明他们的消息已经严重的滞后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秦桧之前跟赵构提议,一定要做好这一次的情报战争的胜利,甚至在情报战上的重要性,比正式的战斗都要重要。
大宋在国内,几乎进行了一次类似于搜地毯一样的,对于奸细的搜索,将金国在大宋国内的奸细,几乎大部分都抓了出来,甚至还抓了几个埋伏在官员之中的奸细。
第八十六章 议和成功
同时大宋开始进行在河南、河北一带,进行各种特种战,将所有知道的对面的奸细,也全部都进行了各种办法的消除。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金国完全不知道这一次大宋准备对他们议和的事情,也不知道之后对于汴京的谋划。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位于金国国内的各路义军,配合南边的大宋官军,开始了他们的活动,包括之前留下的一些王燕的手下的八字军,还有太行山一带的梁青和赵云,河南北部的牛皋和河北的马扩。
他们使用从秦桧那里得到的各种游击战的战法,和金国军队展开了战斗,和他们之前与金国人进行非常顽强的抵抗不同,这一次他们的是一打就跑。
并且将金国的军队全部牵制在南山区,完全无法发挥他们骑兵作战的能力,只能够被这些义军牵着鼻子走,不但他们自己的补给会,被对方所切断,一直被骚扰无法休息,而且还在各个山区之中疲与奔命,金国的各路大军一时之间苦不堪言。
在知道南边的消息之后,北面的蒙古各部在合不勒的带领下,再次对金国展开了进攻,这让金国大军一下变得更加的捉襟见肘,必须要派至少10万人前去边境,跟蒙古人进行交战。
最后经过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两边终于达成了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提议。
金国承认跟大宋的平等地位,大宋一方将已经实际控制的相州重新还给伪齐,并且伪齐以东平府和大名府南部,和大宋互为边境。
另外,大宋每年给予金国岁贡15万两白银和10万匹绢,李光非常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且还给大宋节省了不少的岁贡。
究其原因,说白了还是因为金国已经完全的焦头烂额了,否则绝对不会如此容易的放过大宋的。
能够跟金国人议和最开心的就要数赵构了,从登上皇位开始,在对金国人的战斗中,大宋一直就是败多胜少,领土不断丢失,内部叛乱不断,他就没过过什么安生日子。
这段时间能够和金国人有来有往,赵构就已经觉得是老天保佑,打从他的心里还从来没有想过,能和金国人进行对战。
这一回终于能够跟金国议和,这使得他长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总算是安全了,至少在金国人出尔反尔,将议和给撕裂之前,他都可以安然的过日子。
同样的,还有很多大宋的官,他们本来在心里也是非常惧怕金国人一直打过来,现在金国人已经跟大宋议和,那也就说明自己暂时的安全,可以安安稳稳的去争夺朝堂上的权力。
在议和开始之后,第一个跳出来的人便是朱胜非,此人纠结了许多在大宋富有声望的人,并且来到建康城,向赵构和朝廷进行情愿,要求不予进行议和。
他们的理由非常的简单,但是也非常的充分,金国是自己的敌人,是应该跟他们奋战到底的侵略者,金国人一向出尔反尔,怎么能够和他们议和呢。
朱胜飞这样的说法非常的有市场,再加上许多人的投靠,推波助澜之下,很快就在整个大宋的范围内,宣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浪。
这些人全部都是北面逃过来的人和官员、地主,他们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想要争夺权力之外,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故乡给夺回来。
再说天塌了有个大的顶着,朱胜非之前好歹是当过丞相,现在有他跳出来,先来进行大声的喊话,他们自然就没有什么太多的顾虑了。
这些人出来请愿,赵构实际上心中是非常厌烦的,他绝对不允许议和这件事情被破坏,所以议和一直在进行。
直到最后都已经达成了,朱胜飞见事情已经不可逆转,不但没有停下来,反倒闹的更凶,而且招揽的人还更多。
朱胜飞这个家伙自己也是怕金国打过来的,金国如果打过来,他或许也会变成金国的俘虏,被拉到会宁府,成为阶下囚,这是他非常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