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才子(华西里)-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劝慰了几句,好不容易才让小丫头平静下来。

蛾子突然推开门风风火活朝外面闯去:“不行,我得去给公子里买几本书,文房四宝也得备下,这钱不能省。”

吴节苦笑地摆头:“不做午饭了?”

“大事要紧。”

“对了,去县衙打听一下,下一科县试是几号?”

“哎。”

“对了,买只大白鹅回来。”

“大事要紧,别尽顾着吃。”

“我不是想吃鹅肉,有用场。”

“知道了。”

不一会,蛾子就背着一个大竹背篓回来,里面装得满满的,“文房四宝,还有书都买回来了,也不知道合用不?”

“书,你买的什么书呀?”吴节翻看了半天,忍不住笑出声来。里面倒是有一套朱熹注的《四书》,可绝大部分却是话本小说这种闲书,什么《水浒》、《三国演义》,甚至还有一本《金瓶梅》,还是插图本的,装帧得很是精美。

“什么乱七八糟的?”吴节记得《金瓶梅》刊行于隆庆、万历年间,想不到现在就已经在市面上发行了。不过想想也是,历史记载未必就是真实的。现在是嘉靖三十九年,离隆庆朝也只有几年光景,有个几年的出入也很正常的。

“怎么了?”见吴节一脸坏笑,蛾子忍不住将头伸了过来,盯了半天也看不出端倪:“书店老板说了,这书卖得最好,这是最后一本,准备留着自己看的,我好说歹说才买了回来,花了三十文钱,好贵。不过,大凡越贵的书自然越好,我就照着最贵的买了。怎么,这书不能用,说的是什么呀?”

“也不是不能看。”吴节道:“这是一本故事书,说的是才子佳人……恩,也不对,是那种事情?”

“什么那种事情?”

“就是一个叫西门庆的大官人,勾引良家妇女的事情。”

“呸!”蛾子羞得满面通红,唾口骂道:“我看那老板就不是什么好人,卖书给我的时候一脸坏笑,还那么贵。不成,我马上去退书。”

她越说越激奋:“非砸了他的招牌不可。”

“不用不用,看着解闷也不错啊。”吴节突然好奇地问:“刚才那老板怎么对你坏笑了?”

蛾子羞得更是恨不得地上有条缝好钻进去,慌忙逃了出去:“少爷,我去衙门问过了,今年的县试在二月九号,没几天了,对了,鹅也买回来了。我马上就杀,你是要吃红烧的还是清蒸?”

“红烧吧,对了,把那只鹅的大羽毛都拔下来给我。”吴节:“我并不是想吃鹅肉啊。”

看了几页《金瓶梅》,正看得入巷,蛾子就将鹅毛洗净送来。

之所以让蛾子去买只鹅,那是因为吴节想做几支鹅毛笔,记录些有用的东西。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东西还是记录下来为好。尤其是那些从现代社会查阅到的未来几年,童子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的考题。

所有的电子资料都没办法带到梦境之中,只能先背熟了,然后再在这里一点点记录下来。

本来,他的毛笔字也是写得极好的。可毛笔字这种东西速度实在不够看,比不上硬笔。

这年头也没处买铅笔钢笔,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己做几支鹅毛笔。

况且,为了保密,他将记录下的所有文字资料都要替换成拼音字母。用毛笔写拼音,感觉上总有点怪怪的。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Qisuu。

第十二章报名

用小刀削了鹅毛。蘸了点墨汁,一写,很顺畅,速度比用毛笔快多了。

科举乃是国家轮才大典,最最严肃。历朝历代对于科场舞弊一事都非常注意,一旦被人抓到,轻辄腰斩弃市,重者抄家灭族。到了清朝,发现舞弊案,考官、书吏、考生从头杀到尾,砍几千颗脑袋的事情也有发生。

吴节觉得还是慎重一点的好,若是用汉字将考题和记录下来,如果被人发现,这辈子就毁了。为了保险,还是用拼音的好。汉语拼音好象是民国时才发明出来的,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近乎天书。

现在是二月三号,离二月九号的县城试还有六天。六天时间足够让自己将范文背熟。

一般来说,县一共有五场,每场一天。第一天是正场,《四书》文一篇,也就是依据四书中的一个句子写一篇八股文。接下来的还第二场又是一篇八股文,然后是第三场的五言六韵试贴诗……

花费的时间颇多不说,对试贴诗吴节也没有任何认识,手头也没有相关的范文。真进了考场,还真得要抓瞎了。

不过,县试有一个规矩,若是第一天的正试若能被考官录取,就算过关。至于后面四天,你去不去考试都不要紧。

吴节不会作试贴诗,又不耐烦在考场里坐四天,这么冷的天,自己的身体也扛不住。

那么,必须在第一天的正试就要拿到第一。

对此,他倒没有任何担心,依靠着庞大的题库,还愁不能独占魁首?

因此,吴节一开始倒没有急着去想考试的事情,而是提着鹅毛笔,用汉语拼音将未来几届的科举题目一一记录在纸上。

习惯了使用电脑,从最开始的全拼到后来的智能ABC,再到搜狗拼音,写起来倒也快。不片刻,就整理出了一个目录。

这个时候,鹅肉那浓郁的香味远远传来,让吴节忍不住叫了一声:“好香。”

“午饭做好了,少爷,是不是现在就吃?”

“好的,这个你帮我收好,除了我,别给其他人看到。”

见少爷一脸正郑重,蛾子慌忙接了过去:“好的,我帮你收好了,少爷,你这写的是什么呀,好象不是字?”

吴节:“蝌蚪文,你不用管。”

不得不说蛾子做饭手艺非常不错,那只鹅烧得喷香扑鼻,可惜吴节只得了一只鹅翅膀。

蛾子说,吴家也是大富人家过的。富贵人家讲究的是养生惜福,公子你病刚好,不能吃太油腻,也不能吃饱,得慢慢调理。

于是,这顿饭吴节只吃了一只翅膀,喝了一碗粥,头也晕忽忽的,好象有点低血糖的迹象。想再吃,蛾子那关却过不了。

无奈地忍住食欲,胡乱洗了把脸,换了一身干净儒袍,朝县衙走去。

明朝的新津县城不大,主要是一横一纵两条街,走不了十分钟就能走个穿城。

县衙门正位于城市正中心的十字口,衙门外的墙壁上正好贴着一份告示,围了几个书生模样的人。

吴节走过去一看,正好是今年县试的通告,写明考期和报名地点,以及考场位置。

考期就是本月九号,报名地点是县衙礼房,考场就设在县衙大堂。

吴节问了礼房的位置,一个人走了进去。

同朝廷的机构设置一样,新津津因为是上县,也设了礼、吏、兵、刑、工、户六房,对应朝中的六部,都有小吏主持日常事务。

进了礼房,里面已经有好几个人等在那里报名,年纪有大有小,小还是黄口小儿,大的则十五六岁。童子试的难度都不高,只要发了蒙,读上几年书,就能轻易过关。所以,来的考生年纪都不大,吴节在其中算高龄考生。

排了半天队,好不容易轮到了吴节。

那个负责报名的书吏估计也是厌倦了,也不抬头,将一份类似表格一样的东西扔过来:“把姓名籍贯,以及父亲、祖父、曾祖父三代是否尚在人世、可曾出仕、未仕都写出来。对了,可有族中长辈具保,或者同科考生五人作保,或者本地廪生担保书?”

“啊!”吴节这才意识到自己来得实在太匆忙了,什么都没有准备。

正因为科举一事关系重大,因此,考生必须身家清白,需要有人作保,以防备冒名顶替,或者是娼优隶帛之子孙。

问题是,吴节刚回老家一个月,虽然落了籍,可同族人也没打过任何交道。至于什么读书人,廪生什么的,也是没有任何来往。

顿时就呆住了。

“怎么,没有,没有你来做什么?”那个书吏终于将头抬了起来,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吴节。

吴节解释道:“我以前一直在南京,最近才回新津,也没出去弄担保。不过,我却是刚落了籍贯,要不,你翻一翻户口黄籍就能查到。”

他心中微汗,刚才急着来报名,倒将这茬给忘记了,失误,失误。

“查,去去去,谁有那工夫去查,谁又认识你呀,去找保人吧。下一个。”书吏不耐烦地挥着手,眼前这个少年形容萎缩,看得他心生厌烦。

吴节心中微微有些不快,皱眉道:“我是吴节,先父乃是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本就是新津本地人,尊下随便到街上去找人一问先父名讳,自然知道,需要什么担保?”

“原来你就是吴节。”被吴节顶撞,那书吏也是心头冒火。

其实,刚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