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等候)-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回去的路上,吴世恭给了常猛二百文的辛苦费。又听说常猛对当地的情况很熟悉以后,就决定:在明天继续雇用他,让他到千户所下面的各个百户所去传信,让这些百户明天下午到小镇上一齐聚一聚,随便谈些事。

那常猛很高兴地连忙答应了下来。

吴世恭是决定了:让这些百户安排劳役,尽快地建造起千户所堡垒,并且,吴世恭也想在这些劳役中择优录取二百名兵丁。

当然,吴世恭也会给这些劳役支付一些报酬的。也将会给这些兵丁支付军饷。

在晚上,吴世恭、薛永利和郑真仔细地核算了一下,建造堡垒的费用。在“噼里啪啦”一阵算盘声结束以后,郑真告诉吴世恭,就是按照吴世恭这种最简单的造法,建造堡垒的费用,也要准备二千六百两银子。

吴世恭听了数字以后,倒吸了一口冷气。但又仔细一想:建造堡垒的事,现在是刻不容缓的,所以,这银子不能够省。而吴世恭这次又准备从千户所招收二百名兵丁。那军饷也不能够省。

这次从京城带到归德的护卫,吴世恭准备给他们每月三两银子的军饷。当然,那些薛府护卫合算一些,因为,薛濂本来也给了他们一份月例,所以,他们拿的是双饷。

而吴世恭这次准备在千户所招收的兵丁,吴世恭决定扎扎实实的按照明朝标准的军饷来发放。就是每人每月一两五银子,一石半的米。

因此,如果吴世恭开始分发军饷以后,每个月将要花去近千两的银子。再加上兵丁的伙食和马匹的喂养,怎么算,每个月的花销都要超过一千二百两银子。

而且,还没有把武器的打造费用,必要的常例花销和吴世恭自己的生活费用算进去。如果全部算进去的话,每个月起码需要一千五百两银子。而现在,吴世恭才刚刚准备拥有四百名兵丁。吴世恭心想道:这军队的花销,真是高的惊人啊!

吴世恭现在身边才有四万多两的银子,这些银子虽然在平常人家,可谓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对于现在要养兵的吴世恭来说,就是撑上个三十个月而已。

看到吴世恭在犯难,一旁的薛永利和郑真纷纷出主意。

薛永利对吴世恭说:根本不需要给那些千户所招来的兵丁发放军饷。整个大明朝,从军户中募集兵丁,就没有一个发放军饷的。就算是吴世恭心善,要发放军饷,那发个三、五成就足够了。这样也能够节省下来不少的银子。

吴世恭断然否定了薛永利的说法。那些兵丁如果不发放军饷的话,他们中间,谁会在训练中卖力啊?谁会为吴世恭卖命啊?

不过,薛永利的说法倒提醒了吴世恭。吴世恭决定:在训练兵丁的过程中,制定一个考核标准。达到标准的兵丁,发放全额军饷;没有达到的,发放五成。这样一来,那些兵丁训练起来,也就有了动力了。

而郑真对吴世恭说:在军户中募集劳役,也是不需要花钱的。

吴世恭也断然否定了郑真的说法。如果吴世恭免费地用这些劳役,这些劳役表面上虽然不会说什么,但肚子里肯定是有怨气的。

吴世恭是想把这个千户所堡垒打造成为一个要塞的。地利肯定很重要,人和也肯定很重要。吴世恭并不想让这些劳役记恨他。

见吴世恭的态度是很坚决,郑真又出了个主意:郑真让吴世恭不要直接地给这些劳役发银子。而是减去他们明年应该上缴的钱粮数目。这样的话,即达到了支付报酬的作用,吴世恭现在在经济上的压力,也将会小一些。

这个主意好!吴世恭立刻从善如流。这样,吴世恭在目前也能够节省几百两银子。

等薛永利和郑真走了以后,吴世恭心想道:“是得开发些新的财源了。否则的话,就要坐吃山空了。”

第八十一章老泪纵横

第二天上午,吴世恭迎来了一对奇怪的客人。就是千户所的前千户夫人陶氏和她的长子陶辛。那陶辛就是将在六年以后,继承千户位置的那个十岁的男孩。

吴世恭本来就是决定,也是出于礼节,在自己安稳下来以后,是要拜访前千户的家人的。

可是现在吴世恭刚到了千户所,屁股都没有坐热,那陶氏和陶辛就迫不及待地来找自己。这行为让吴世恭很是奇怪。

在双方坐下,客气地寒暄几句以后,那陶氏立刻露出了本xìng。一副活生生的泼妇相。吴世恭就更奇怪了。自己刚刚到这里,又没有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个陶氏,她为何要用这种态度对待自己呢?

最后从那陶氏颠来倒去的话语中,吴世恭总算是明白了陶氏来找自己的原因。

原来,前千户的死不是达成了一个协议吗?这个协议有一个尾巴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这次千户所上缴到李兵备道那里的钱粮,还有一千八百石粮食的缺口还没有交呢。

而那个陶氏回到千户所以后,想起了这件事。又知道吴世恭这个署理千户,已经到了小镇上。因此,今天就要让吴世恭承诺:如果李兵备道来要这一千八百石粮食的话,就要吴世恭承担下来。

而那个陶氏,估计上次在兵备道衙门里又吵又闹的,尝到了甜头。因此,今天一碰到吴世恭,也就拿出一副泼妇相。大有一种:吴世恭今天不答应下来,陶氏就要在这里闹个天翻地覆的样子。

吴世恭明白了以后,当然不会答应陶氏的无理取闹。前千户的欠账,凭什么让吴世恭来承担啊。

不过,这一时三刻也和陶氏这个泼妇讲不清楚。而且,又不能够和那陶氏恶语相对。要不然,自己欺负孤儿寡母的名声传出去也不好听。再说,那李兵备道还没有来找自己要这一千八百石粮食呢。

因此,吴世恭就含含糊糊地答应了陶氏:等这事发生了再说。总算是把那个陶氏劝了回去。

当天下午,当吴世恭对齐聚的十名百户宣布:将在千户所里征发劳役,修造千户所堡垒的时候。这些百户们都一脸的难sè。

在明末的军户中,百户其实就相当于一些村长的角sè。自己得到的好处没有多少,可是上级要求的征收钱粮和征发劳役的任务,总是要他们牵头完成。

而在自己百户所里的那些乡亲,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很难下狠心。因此,每当上级征收钱粮和征发劳役的时候,对于这些百户总是一个难题。

但是,在接下来听到吴世恭宣布:将减去这些劳役,明年上缴一半的钱粮以后。这些百户的神sè都放松了下来。这样的话,那征发劳役的工作就好做多了。因此就决定了下来:三天后,这些百户带着集合好的劳役,到千户所堡垒处集合。

因此,在晚上吴世恭请这些百户喝酒的时候,都是其乐融融的。吴世恭趁着气氛好,接着向那些百户宣布:自己将在劳役中,择优录取二百名兵丁。

那些百户还不知道吴世恭将会给这些兵丁发放军饷。因此,一面和吴世恭打着哈哈,另一面在心中想道:“这个年轻的署理千户还真是天真。还择优录取呢。到时候,哪个人愿意去当兵丁呢?”

吴世恭是不知道。也就在这天,吴世恭的岳父薛濂,也正在吃着苦头呢。

当崇祯皇帝把那客氏,赶出了皇宫以后,其实这是一种对魏忠贤的试探动作和向朝堂上发出一种信号。

而魏忠贤对此,并没有什么反应。或者说,是魏忠贤不敢有反应。反而在朝堂上,对魏忠贤的弹劾奏章却零零星星的出现了。崇祯皇帝虽然现在对这些奏章的态度,基本上都是留中不发,但是,魏忠贤一党的人都逐渐地慌了神。

而薛濂已经在皇宫里,跪着向崇祯皇帝求了三天情了。可是,崇祯皇帝就是让薛濂这么跪着,就是不肯接见薛濂。

这天正下着雨。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问站在一旁的王承恩道:“王伴伴,那薛濂还在那儿不肯走吗?”

王承恩连忙上前回答道:“回皇上的话,那阳武侯还跪在雨里呢。”

“怎么这么不要脸。”崇祯皇帝怒火上来了,他叫道:“还亏得那薛濂还是父皇府中出来的人,却对那魏忠贤这么阿谀奉承,简直连做人的骨气都没有了。就让他这么跪着吧。朕是绝对不会见他的。”

“皇上英明。”王承恩连忙陪笑着说道,“那阳武侯还想着,用那苦肉计要挟皇上呢。现在他可是自讨苦吃啦。他已经跪不动了,只能够扶着腰趴在地上了。”

王承恩的话却一下子触动了崇祯皇帝的神经,他想起了薛濂正是为了他,而把腰子给打坏的。

沉吟了一会儿,崇祯皇帝对王承恩说道:“朕也不是个薄情寡恩的人。王伴伴,你到外面去对那薛濂说:让他滚回自己的阳武侯府中去,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